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吴教授今天的论语课主要讲《雍也第六》第三、四章。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在位的时候,鲁国大权被“三桓”把持,即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鲁哀公曾为恢复君主权力而与三家权臣产生激烈冲突,后来流亡越国。
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却很短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真是孔子的不幸,鲁国的不幸,天下的不幸啊!
好学的“学”通“觉”。“觉”就是要将心投入进去,让精神跟着它走,让它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死记硬背不叫“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出自《礼记.学记》)
不迁怒是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的重要品德。“怒”字是“心”字上一个“奴”,古之成大事者必要“制怒”。吴教授举了几个例子:三国时期袁绍的官渡之战败后,迁怒于战前多次劝谏他不可战的田丰,将田丰杀死。而康熙皇帝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打了败仗,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没有怪罪一直力排众议支持他作战的纳兰明珠。这是作为领导者的两种不同境界。
(吴教授还特意提醒我以后有机会可以读一下苏东坡写张良的《留侯论》。)
七情无所谓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要掌握一个度。(吴教授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想起了“范进中举”的故事。)要做好事情,必须能控制情绪。在这里,吴教授讲了荆轲刺秦的典故,提到血勇、脉勇、骨勇、神勇。出自《东周列国志》原文是: 太子丹曰:“度先生交游中,亦有智勇如先生少壮之时,可代为先生持筹者乎?”田光摇首曰:“大难,大难。虽然,太子自审门下客,可用者有几人,光请相之。”太子丹乃悉召夏扶、宋意、秦舞阳至。与田光相见,田光一一相过,问其姓名,谓太子曰: “臣窃观太子客,俱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臣所知有荆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为胜之。”
“不贰过”:无心之失是谓“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原宪,字子思。
君子周急不继富中,“周”是帮助的意思;“继”是续其有余。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十里为“亭”;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
这一章的意思是在利益分配上,冉有大方过分,而原思廉洁却少人情。
中间休息时间过后,孩子们重新坐到各自的座位上认真听吴老师讲课。
吴老师接着上半节课的内容提了一个问题:“分东西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吗?为什么《论语》里会提到呢?”接着吴老师解释说,这里牵扯到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既是利益分配,就要体现公平、公正、合理、还要讲人情。然后列举了三国时期的两个人物做例证,一个是吕布,一个是袁术。他们都是因为心胸狭隘,分配不公,不舍得赏赐,最后落得个失败的结局。《春秋左传》里有宋国大夫华元因为一碗羊肉失掉了一场战争的故事也说明了分配公正合理讲人情的重要性。《论语》里有这样一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孔子从来没有排斥过公正、公平的利,孔子反对的是没有“义”的利。在讲这一段的时候,吴老师讲到对人才,不仅要在利益分配的时候公平合理,更要用感情将人才留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西方社会更看重规则,东方文化在建立规则的同时也讲究人情。
接下来是讲历史的部分。今天,吴老师从大禹治水开始讲起。这个故事太著名了,简直妇孺皆知,所以吴老师只简单提了一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禹经过14年胼手胝足、摩顶放踵(《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努力终于将水患控制住。大禹治水所用的方法和他的父亲鲧不同。鲧的方法是“堵”,而禹的方法是“疏导”。吴老师还特别强调要学会将疏导的方法运用于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去。
后来,大禹为加强王权在涂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向大禹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大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并将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禽兽、神怪等一并铸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种是神,那一种是奸。气势磅礴的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夏朝的开启成为中国古代民主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分界点。那到底是民主好呢,还是专制好呢?这个也不能说的那么绝对。一种制度,如果能促进社会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就是好制度。反之就是坏制度。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第三十三》中提到“内圣外王”,后来逐渐成为儒家一个重要观点。即内有圣人之德,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而不是对政治制度有所要求。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古代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代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开反对雅典的民主制度,但不只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反对所有不符合他哲学中理想国家的政府形式,而雅典政府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他相信“理想存在于一个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这里还有一个雅典关于民主制度的荒唐闹剧: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在希波战争中反对地米斯托克利建立雅典海军的那一位)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照办了,但是问那人何以要这么做,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后来,雅典遇到了大麻烦,于是就不怕麻烦地把被流放在外的阿里斯提德又请了回来。我们也可以看看举世公认的古罗马帝国政治政治制度的变更,从王政到共和到帝制。没有哪一种制度可以适合任何时候和情况下的社会发展。每一种制度到后来都会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每一次的社会大变革,人民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中国元代元散曲作家张养浩发出这样的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夏朝亡于夏桀,被商汤推翻。汤有与周公齐名的伊尹帮助出谋划策。于是有一天,在鸣条那个地方,汤号令三军,发出《汤誓》,征讨夏桀。在讲夏桀的昏庸时,吴老师提到“酒池”和历史上第一个因进谏而被杀的大臣关龙逄。关于汤的故事,吴老师讲了“网开三面”。诗经“长发”就是歌颂汤的。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也在他的《贺赦表》里写到“泽及八荒,网开三面”。
夏亡之后王族后裔被商封于杞地,商亡之后王族后裔被周封于宋,允许继续祭祀。中国古时候很相信鬼神,认为如果断了祭祀,鬼魂就会怪罪,这是新王朝统治者不杀旧王朝遗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两晋。
杞国人和宋国人是旧时代的王族后裔,内心自有骄傲自负的种子,却被新王朝看不起,难免有点自卑感,心中情绪的纠结矛盾可想而知。而外界看他们的眼神也很复杂。所以历史上就流传了许多这两个国家的一些可笑的故事,比如“杞人忧天”,“智子疑邻”, “守株待兔”,“宋襄之仁”等。
后记:这是第二次听吴教授讲《论语》。吴教授讲课的确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学用结合,经史诗结合。可惜我太愚钝,一下子竟不能全部记住,一个半小时的课,只记录了这么一点点,其中还有一些我自己的发挥。
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听吴教授的课,儿子连同学的生日聚会都不去了;女儿听完课后也跟我说现在好想好好学学历史!每次上完课,我们三个都开心得了不得,都觉得自己今天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呀!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在位的时候,鲁国大权被“三桓”把持,即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鲁哀公曾为恢复君主权力而与三家权臣产生激烈冲突,后来流亡越国。
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却很短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真是孔子的不幸,鲁国的不幸,天下的不幸啊!
好学的“学”通“觉”。“觉”就是要将心投入进去,让精神跟着它走,让它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死记硬背不叫“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出自《礼记.学记》)
不迁怒是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的重要品德。“怒”字是“心”字上一个“奴”,古之成大事者必要“制怒”。吴教授举了几个例子:三国时期袁绍的官渡之战败后,迁怒于战前多次劝谏他不可战的田丰,将田丰杀死。而康熙皇帝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打了败仗,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没有怪罪一直力排众议支持他作战的纳兰明珠。这是作为领导者的两种不同境界。
(吴教授还特意提醒我以后有机会可以读一下苏东坡写张良的《留侯论》。)
七情无所谓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要掌握一个度。(吴教授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想起了“范进中举”的故事。)要做好事情,必须能控制情绪。在这里,吴教授讲了荆轲刺秦的典故,提到血勇、脉勇、骨勇、神勇。出自《东周列国志》原文是: 太子丹曰:“度先生交游中,亦有智勇如先生少壮之时,可代为先生持筹者乎?”田光摇首曰:“大难,大难。虽然,太子自审门下客,可用者有几人,光请相之。”太子丹乃悉召夏扶、宋意、秦舞阳至。与田光相见,田光一一相过,问其姓名,谓太子曰: “臣窃观太子客,俱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臣所知有荆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为胜之。”
“不贰过”:无心之失是谓“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原宪,字子思。
君子周急不继富中,“周”是帮助的意思;“继”是续其有余。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十里为“亭”;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
这一章的意思是在利益分配上,冉有大方过分,而原思廉洁却少人情。
中间休息时间过后,孩子们重新坐到各自的座位上认真听吴老师讲课。
吴老师接着上半节课的内容提了一个问题:“分东西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吗?为什么《论语》里会提到呢?”接着吴老师解释说,这里牵扯到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既是利益分配,就要体现公平、公正、合理、还要讲人情。然后列举了三国时期的两个人物做例证,一个是吕布,一个是袁术。他们都是因为心胸狭隘,分配不公,不舍得赏赐,最后落得个失败的结局。《春秋左传》里有宋国大夫华元因为一碗羊肉失掉了一场战争的故事也说明了分配公正合理讲人情的重要性。《论语》里有这样一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孔子从来没有排斥过公正、公平的利,孔子反对的是没有“义”的利。在讲这一段的时候,吴老师讲到对人才,不仅要在利益分配的时候公平合理,更要用感情将人才留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西方社会更看重规则,东方文化在建立规则的同时也讲究人情。
接下来是讲历史的部分。今天,吴老师从大禹治水开始讲起。这个故事太著名了,简直妇孺皆知,所以吴老师只简单提了一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禹经过14年胼手胝足、摩顶放踵(《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努力终于将水患控制住。大禹治水所用的方法和他的父亲鲧不同。鲧的方法是“堵”,而禹的方法是“疏导”。吴老师还特别强调要学会将疏导的方法运用于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去。
后来,大禹为加强王权在涂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向大禹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大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并将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禽兽、神怪等一并铸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种是神,那一种是奸。气势磅礴的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夏朝的开启成为中国古代民主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分界点。那到底是民主好呢,还是专制好呢?这个也不能说的那么绝对。一种制度,如果能促进社会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就是好制度。反之就是坏制度。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第三十三》中提到“内圣外王”,后来逐渐成为儒家一个重要观点。即内有圣人之德,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而不是对政治制度有所要求。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古代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代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开反对雅典的民主制度,但不只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反对所有不符合他哲学中理想国家的政府形式,而雅典政府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他相信“理想存在于一个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这里还有一个雅典关于民主制度的荒唐闹剧: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在希波战争中反对地米斯托克利建立雅典海军的那一位)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照办了,但是问那人何以要这么做,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后来,雅典遇到了大麻烦,于是就不怕麻烦地把被流放在外的阿里斯提德又请了回来。我们也可以看看举世公认的古罗马帝国政治政治制度的变更,从王政到共和到帝制。没有哪一种制度可以适合任何时候和情况下的社会发展。每一种制度到后来都会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每一次的社会大变革,人民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中国元代元散曲作家张养浩发出这样的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夏朝亡于夏桀,被商汤推翻。汤有与周公齐名的伊尹帮助出谋划策。于是有一天,在鸣条那个地方,汤号令三军,发出《汤誓》,征讨夏桀。在讲夏桀的昏庸时,吴老师提到“酒池”和历史上第一个因进谏而被杀的大臣关龙逄。关于汤的故事,吴老师讲了“网开三面”。诗经“长发”就是歌颂汤的。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也在他的《贺赦表》里写到“泽及八荒,网开三面”。
夏亡之后王族后裔被商封于杞地,商亡之后王族后裔被周封于宋,允许继续祭祀。中国古时候很相信鬼神,认为如果断了祭祀,鬼魂就会怪罪,这是新王朝统治者不杀旧王朝遗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两晋。
杞国人和宋国人是旧时代的王族后裔,内心自有骄傲自负的种子,却被新王朝看不起,难免有点自卑感,心中情绪的纠结矛盾可想而知。而外界看他们的眼神也很复杂。所以历史上就流传了许多这两个国家的一些可笑的故事,比如“杞人忧天”,“智子疑邻”, “守株待兔”,“宋襄之仁”等。
后记:这是第二次听吴教授讲《论语》。吴教授讲课的确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学用结合,经史诗结合。可惜我太愚钝,一下子竟不能全部记住,一个半小时的课,只记录了这么一点点,其中还有一些我自己的发挥。
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听吴教授的课,儿子连同学的生日聚会都不去了;女儿听完课后也跟我说现在好想好好学学历史!每次上完课,我们三个都开心得了不得,都觉得自己今天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呀!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