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正纠结着是不是要跟一群户外爱好人士开始hiking。跟吧?自己一走路腿就痒,走上个半小时一小时腿不痒了吧,又该累了;不跟吧?看到掌柜的出门钻林子,回来跟我晒照片,又眼馋。还没提人家为了hiking和backpacking置办的三几千的装备呢,着实的让我心里不平衡!这时候,掌柜的轻描淡写地说:就是走路罢了。人长着两条腿不就是干这用的吗?
那行吧,咱也走。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上MEC转一圈,把该置办的置办齐,衣服照着BOT上,鞋子、绑腿、手杖一样不能少。2011年五月一个周日的早上,我惴惴不安地拽着掌柜的衣角,出现在船长hiking团队的面前。当即招来船长一声问候:哟嗬,菜鸟装备挺齐全嘛!
记得那天走的是Bruce trail靠近Niagara Falls的一段,25公里。那会儿的团队基本上还保留着冬眠的习性,开春才出动,两周一次。这是2011年春的第三次活动,蛰伏了一冬的人们都跃跃欲试。数了数,有30多人。在起点处摆拍之后,一部分人开车到对面的点,两边对走。就这样,一众人一哄而散,奔入trail中去了!
刚开始的近一个小时,走得不舒服,因为腿痒,还不能挠,越挠越痒。据说,这是血液循环不好的表现,待到全身血液流通顺畅了,人发热了,痒的感觉就会消失。好不容易走得不痒了,又觉得那双hiking鞋子怎么那么沉,脚踝处还有被勒的感觉。路不是什么好路,石头、树根就是它的基本组成,还不断上下坡(尽管坡度都不大)。以我这种体格,每次上坡都呼哧带喘的。掌柜的一路走得很轻松,还跑前跑后地照相。看着别人还能腾出精力天南海北地聊,自己呢?只能集中精力迈好每一步。到了15公里的时候,小腿大腿肌肉开始发紧。跟掌柜的抱怨,人家的解释是,由于我平常路走得少,那部分肌肉睡着了,这会儿正在醒过来呢!多走几次就会好了。
其实我也知道,进了trail就是上了贼船,得做好走完的准备。如果想中途离开trail,那得找到合适的出口,而且得在路边等着走完全程的人开车来接。除非有伴儿,否则就不要做这样的打算了。就这样磨磨蹭蹭地走着,到了20公里的时候,就已经是拖着腿走路了,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沉重。牛人们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午后的阳光带着初春的凉意照着我,长长的路看不到头。想想有些后悔:真是吃饱了撑的,玩什么hiking!真想念躺在床上、窝在沙发里的感觉,还有在后院喝着咖啡、就着scone,该有多舒服!摇了摇脑袋,咽下一口唾沫,从白日梦里醒过来,长叹一口气,接着轮番把两条酸疼的不听使唤的腿推出去。。。
等我们走到终点,看看时间,已经走了7个多小时。头一回体会到什么叫精疲力竭,连迈腿进车子的力气都没有了。接下来的三天,两条腿的每一块肌肉仿佛都在罢工抗议,连上下楼都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那次之后,想过打退堂鼓。可毕竟进了些装备,多走几次才能摊低成本啊!回想第一次的hiking,除了累,还是有收获的。林子里空气好、景也不错,走完路后身体是累了,可是脑子却很清醒,似乎被洗涤了一般。就这样,两周后,掌柜的一鼓动,又去了。
Hiking团队的组织者们体恤民情啊,鉴于成员们的能力参差不平,分了快慢两组,快组走30公里左右,慢组也就走20公里。我理所当然地在慢组里混着。有了第一次的25公里,自己觉得20公里没有理由完不成。可是就这一次,差点把我户外运动的火苗完全浇灭了。
记得,那是2011年6月4日。这是那天hiking之后我在Rolia上的帖子。 http://www.rolia.net/zh/post.php?f=0&p=6723234
据悉,那天的雷雨交加天气是这一带十几年不遇的,而前一天看的天气预报是小雨。尽管帖子里强颜欢笑“却道天凉好个秋”,可是两个小时滚雷在头顶轰鸣真把我吓坏了。那次经历让我的hiking爱好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几个月不敢钻林子,还带累了掌柜的,不让他去。
等到缓过神来,已经是秋天。禁不住掌柜的软磨硬泡,自己也想念钻林子那种神情气爽的感觉,就又开始走了。距离还是在20-27公里之间,每次15公里之后的疲劳感还在,完成之后的崩溃感还在,之后的两三天内的腿脚酸疼不听使唤还在。。。可是,到了该hiking的那一天,鬼使神差一般,还是抄上家伙什,钻林子去!
2011年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大家都刀枪入库、等待下一年的春天。2012年跟前一年差不多,两周一次,继续前一年未完成的Bruce trail。那时候的我还有一些别的活动,hiking也就有一搭没一搭的。慢慢的,发现腿痒的毛病没有以前严重了,走完之后的疲劳感不再持续那么久了,大概是拜这项运动所赐吧!
以前一直对大自然有些畏惧,认为自己更喜欢城市。自打开始hiking之后,想法有了改变。过去的畏惧其实更多缘于无知。人类就是打丛林中走出来的,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怕林子、怕大自然了?一旦尝试就发现,大自然真的神奇美妙。不说Niagara Escarpment的鬼斧神工,就是路上普通的点滴都能让你心醉。冰封了一个冬季的溪水开始化了,能看到偕老带幼的鹿群了,盛开的Trillium把漫山遍野点缀得如地毯般。果树开花了,然后Mulberry和Cherry熟了,蚊子开始多了,我们不得不把trail让给它们。等蚊子退去,就该入秋了,这时候的林子是最斑斓绚丽的。接着走,我们就能看到枝头的各色野果红了,松鼠们该忙着储备冬粮了。然后树叶落尽,开始飘雪了,可是林子里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冷,它挡住了风,庇护着林子里的居民们。。。
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沦陷得太久,已经忘记了云淡风轻、小桥流水、鸦啼雀鸣。我们以为安静快乐很难得,其实不然。把自己放到一个简单自然的环境中去吧,心无旁骛,也就轻松愉快了。
船长的第一次backpacking在2010年的夏天献给了WCT (West Coast Trail)。后来,他甩给我一本书,书名是”Hiking on the Edge”。记得他还说:这地儿适合你,漂亮,值得去!那本书一直在我床头放着。封面是孤寂的海滩,光线透过大树,给巨大的海带和岩石添上神秘的色彩。每次看到它,就在想:我是不是该到那儿呆上几天,领略一下这种生活呢?
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闪现backpacking 的念头了吧!
这个团队里,除了船长,掌柜的对backpacking也十分着迷。2011年,掌柜的完成了他的第一次backpacking – 走南美的Patagonia。2012年,他又走了加州的JMT(半程)。当2012年下半年,我表示对backpacking感兴趣时,掌柜的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夫唱妇随了,担忧的是我的能力(负重能力、行军能力、野外生活能力)。
2012年的冬天,当气温不是很低、风比较小的时候,我们会偶尔到家近旁的小径去走走。我的想法很简单:加拿大漫长的冬季太熬人了,我们不能几个月没有足够的户外运动。当然,也是为了将来的backpacking做准备。
2013年4月,我们成功拿到7月底WCT的permit,这意味着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了。从那时起,我们改为每周一次hiking,而且开始增加强度和练习负重。真应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从基本不走到走20多公里,难啊!可是从不负重到10磅进而20磅,还走20多公里,反而不觉得多么难了。疲劳的恢复也比以前快了很多,基本上睡一觉就好,可以第二天接着走。这一点很重要,backpacking需要的就是连续几天行走的能力。
到了要进WCT的时候,全体人员都在体能方面作了充分准备。7天80公里的backpacking很轻松愉快的就完成了。自信心爆棚的当口,还喊出了“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的口号。不需要挑战极限,我们只想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每年至少backpacking一次。要知道,由于不修路不通车,很多极致的自然美景藏在深闺,只能靠双脚去探访。
2013年的冬天,我们的脚步不停,每周一次的hiking真正做到了风雪无阻,加拿大漫长的冬季对我们来说不再难熬。每周都有期待,周日的hiking永远充满着欢声笑语,这种快乐能持续到下一周的星期三,接着又该计划下一个周末活动了。
2014年,两次backpacking,大峡谷3天和Killaney7天,顺利完成而且乐趣无穷。真神奇,从什么时候开始,backpacking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其实,不用设定一个遥远的计划,只要开始并且坚持,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做到了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种感觉真好!
算下来,走路已经四年。从来不看那些宣扬走路对身体多有益的文章。大抵自己比较率性,认为太明确的目的性会掩盖事物本身的乐趣,而兴趣才是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最强的动力。当兴趣被激发起来并且成为爱好之后,就不需要咬紧牙关去坚持了。每周的走路,我们称之为“玩”,到林子里去玩,玩着玩着,上周竟然在连泥泞带坚冰的路上5个半小时(午饭时间在内)完成25公里。对比四年前的初走,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啊!
不是总结,只能算回顾。给那些跟四年前的我一样,犹豫着是否要开始hiking的朋友们。问问自己:
1. 我有时间吗?Hiking的确是一项很花时间的活动,基本上需要全天的投入。
2. 我喜欢户外吗?真有不喜欢的。见过Gym里的达人,进了林子手足无措。她怕踩在树根石头上的感觉、怕虫子,一点不享受户外的开阔旷达。
3. 我的腿脚和膝盖有毛病吗?
决定尝试的人,有一双合脚的hiking鞋(最多加一付手杖)就可以开始了。至于其他装备,看自己着迷的程度再置办。
那行吧,咱也走。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上MEC转一圈,把该置办的置办齐,衣服照着BOT上,鞋子、绑腿、手杖一样不能少。2011年五月一个周日的早上,我惴惴不安地拽着掌柜的衣角,出现在船长hiking团队的面前。当即招来船长一声问候:哟嗬,菜鸟装备挺齐全嘛!
记得那天走的是Bruce trail靠近Niagara Falls的一段,25公里。那会儿的团队基本上还保留着冬眠的习性,开春才出动,两周一次。这是2011年春的第三次活动,蛰伏了一冬的人们都跃跃欲试。数了数,有30多人。在起点处摆拍之后,一部分人开车到对面的点,两边对走。就这样,一众人一哄而散,奔入trail中去了!
刚开始的近一个小时,走得不舒服,因为腿痒,还不能挠,越挠越痒。据说,这是血液循环不好的表现,待到全身血液流通顺畅了,人发热了,痒的感觉就会消失。好不容易走得不痒了,又觉得那双hiking鞋子怎么那么沉,脚踝处还有被勒的感觉。路不是什么好路,石头、树根就是它的基本组成,还不断上下坡(尽管坡度都不大)。以我这种体格,每次上坡都呼哧带喘的。掌柜的一路走得很轻松,还跑前跑后地照相。看着别人还能腾出精力天南海北地聊,自己呢?只能集中精力迈好每一步。到了15公里的时候,小腿大腿肌肉开始发紧。跟掌柜的抱怨,人家的解释是,由于我平常路走得少,那部分肌肉睡着了,这会儿正在醒过来呢!多走几次就会好了。
其实我也知道,进了trail就是上了贼船,得做好走完的准备。如果想中途离开trail,那得找到合适的出口,而且得在路边等着走完全程的人开车来接。除非有伴儿,否则就不要做这样的打算了。就这样磨磨蹭蹭地走着,到了20公里的时候,就已经是拖着腿走路了,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沉重。牛人们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午后的阳光带着初春的凉意照着我,长长的路看不到头。想想有些后悔:真是吃饱了撑的,玩什么hiking!真想念躺在床上、窝在沙发里的感觉,还有在后院喝着咖啡、就着scone,该有多舒服!摇了摇脑袋,咽下一口唾沫,从白日梦里醒过来,长叹一口气,接着轮番把两条酸疼的不听使唤的腿推出去。。。
等我们走到终点,看看时间,已经走了7个多小时。头一回体会到什么叫精疲力竭,连迈腿进车子的力气都没有了。接下来的三天,两条腿的每一块肌肉仿佛都在罢工抗议,连上下楼都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那次之后,想过打退堂鼓。可毕竟进了些装备,多走几次才能摊低成本啊!回想第一次的hiking,除了累,还是有收获的。林子里空气好、景也不错,走完路后身体是累了,可是脑子却很清醒,似乎被洗涤了一般。就这样,两周后,掌柜的一鼓动,又去了。
Hiking团队的组织者们体恤民情啊,鉴于成员们的能力参差不平,分了快慢两组,快组走30公里左右,慢组也就走20公里。我理所当然地在慢组里混着。有了第一次的25公里,自己觉得20公里没有理由完不成。可是就这一次,差点把我户外运动的火苗完全浇灭了。
记得,那是2011年6月4日。这是那天hiking之后我在Rolia上的帖子。 http://www.rolia.net/zh/post.php?f=0&p=6723234
据悉,那天的雷雨交加天气是这一带十几年不遇的,而前一天看的天气预报是小雨。尽管帖子里强颜欢笑“却道天凉好个秋”,可是两个小时滚雷在头顶轰鸣真把我吓坏了。那次经历让我的hiking爱好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几个月不敢钻林子,还带累了掌柜的,不让他去。
等到缓过神来,已经是秋天。禁不住掌柜的软磨硬泡,自己也想念钻林子那种神情气爽的感觉,就又开始走了。距离还是在20-27公里之间,每次15公里之后的疲劳感还在,完成之后的崩溃感还在,之后的两三天内的腿脚酸疼不听使唤还在。。。可是,到了该hiking的那一天,鬼使神差一般,还是抄上家伙什,钻林子去!
2011年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大家都刀枪入库、等待下一年的春天。2012年跟前一年差不多,两周一次,继续前一年未完成的Bruce trail。那时候的我还有一些别的活动,hiking也就有一搭没一搭的。慢慢的,发现腿痒的毛病没有以前严重了,走完之后的疲劳感不再持续那么久了,大概是拜这项运动所赐吧!
以前一直对大自然有些畏惧,认为自己更喜欢城市。自打开始hiking之后,想法有了改变。过去的畏惧其实更多缘于无知。人类就是打丛林中走出来的,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怕林子、怕大自然了?一旦尝试就发现,大自然真的神奇美妙。不说Niagara Escarpment的鬼斧神工,就是路上普通的点滴都能让你心醉。冰封了一个冬季的溪水开始化了,能看到偕老带幼的鹿群了,盛开的Trillium把漫山遍野点缀得如地毯般。果树开花了,然后Mulberry和Cherry熟了,蚊子开始多了,我们不得不把trail让给它们。等蚊子退去,就该入秋了,这时候的林子是最斑斓绚丽的。接着走,我们就能看到枝头的各色野果红了,松鼠们该忙着储备冬粮了。然后树叶落尽,开始飘雪了,可是林子里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冷,它挡住了风,庇护着林子里的居民们。。。
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沦陷得太久,已经忘记了云淡风轻、小桥流水、鸦啼雀鸣。我们以为安静快乐很难得,其实不然。把自己放到一个简单自然的环境中去吧,心无旁骛,也就轻松愉快了。
船长的第一次backpacking在2010年的夏天献给了WCT (West Coast Trail)。后来,他甩给我一本书,书名是”Hiking on the Edge”。记得他还说:这地儿适合你,漂亮,值得去!那本书一直在我床头放着。封面是孤寂的海滩,光线透过大树,给巨大的海带和岩石添上神秘的色彩。每次看到它,就在想:我是不是该到那儿呆上几天,领略一下这种生活呢?
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闪现backpacking 的念头了吧!
这个团队里,除了船长,掌柜的对backpacking也十分着迷。2011年,掌柜的完成了他的第一次backpacking – 走南美的Patagonia。2012年,他又走了加州的JMT(半程)。当2012年下半年,我表示对backpacking感兴趣时,掌柜的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夫唱妇随了,担忧的是我的能力(负重能力、行军能力、野外生活能力)。
2012年的冬天,当气温不是很低、风比较小的时候,我们会偶尔到家近旁的小径去走走。我的想法很简单:加拿大漫长的冬季太熬人了,我们不能几个月没有足够的户外运动。当然,也是为了将来的backpacking做准备。
2013年4月,我们成功拿到7月底WCT的permit,这意味着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了。从那时起,我们改为每周一次hiking,而且开始增加强度和练习负重。真应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从基本不走到走20多公里,难啊!可是从不负重到10磅进而20磅,还走20多公里,反而不觉得多么难了。疲劳的恢复也比以前快了很多,基本上睡一觉就好,可以第二天接着走。这一点很重要,backpacking需要的就是连续几天行走的能力。
到了要进WCT的时候,全体人员都在体能方面作了充分准备。7天80公里的backpacking很轻松愉快的就完成了。自信心爆棚的当口,还喊出了“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的口号。不需要挑战极限,我们只想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每年至少backpacking一次。要知道,由于不修路不通车,很多极致的自然美景藏在深闺,只能靠双脚去探访。
2013年的冬天,我们的脚步不停,每周一次的hiking真正做到了风雪无阻,加拿大漫长的冬季对我们来说不再难熬。每周都有期待,周日的hiking永远充满着欢声笑语,这种快乐能持续到下一周的星期三,接着又该计划下一个周末活动了。
2014年,两次backpacking,大峡谷3天和Killaney7天,顺利完成而且乐趣无穷。真神奇,从什么时候开始,backpacking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其实,不用设定一个遥远的计划,只要开始并且坚持,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做到了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种感觉真好!
算下来,走路已经四年。从来不看那些宣扬走路对身体多有益的文章。大抵自己比较率性,认为太明确的目的性会掩盖事物本身的乐趣,而兴趣才是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最强的动力。当兴趣被激发起来并且成为爱好之后,就不需要咬紧牙关去坚持了。每周的走路,我们称之为“玩”,到林子里去玩,玩着玩着,上周竟然在连泥泞带坚冰的路上5个半小时(午饭时间在内)完成25公里。对比四年前的初走,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啊!
不是总结,只能算回顾。给那些跟四年前的我一样,犹豫着是否要开始hiking的朋友们。问问自己:
1. 我有时间吗?Hiking的确是一项很花时间的活动,基本上需要全天的投入。
2. 我喜欢户外吗?真有不喜欢的。见过Gym里的达人,进了林子手足无措。她怕踩在树根石头上的感觉、怕虫子,一点不享受户外的开阔旷达。
3. 我的腿脚和膝盖有毛病吗?
决定尝试的人,有一双合脚的hiking鞋(最多加一付手杖)就可以开始了。至于其他装备,看自己着迷的程度再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