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整整进行了二年多时间。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中朝人民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迫使美帝国主义及李承晚集团在朝鲜三·八线上的板门店谈判……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有2万多人被俘,其中,有14000多人被裹胁到台湾,有6673人返回了祖国大陆。在所有2万多名战俘中,只有极少数成了背叛祖国的败类,而绝大多数,保持住了红色战士的本色。而他们的心灵却多了一重被敌人绑缚蹂躏侮辱的痛苦……
当他们归来,扑向祖国母亲怀抱的时候,人们,是该安抚他们受伤的心还是往他们受伤的心上撒盐粉呢?
结论应该是明确的,然而由于“左”的影响,我们……
政策,一夜之间翻了脸
1953年下半年,6000多名志愿军归俘人员陆续回国了。
他们被集中到辽宁省昌图县。这里组成了一个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管理处。最初的日子是火红的。首长的接见,慰问团的演出,女学生的献花……还有那些粗糙的却十分珍贵的纪念章,还有那热闹的杀猪宰羊。总政治部制定和下达了对归来人员实行“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的方针。归管处的同志们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休息,学习一段,很快就会分配工作。他们为逝去的岁月而激动,为自己“贡献”太少而不安,为辉煌的未来而兴奋。他们常常含着微笑睡去又带着微笑迎接黎明。
可是,几乎在一夜之间,这一切都消失了。据说“上面”有了新的“指示”,说归管处报上去的对他们处理的“样板”材料挨批了,说归管处“右倾”……于是,归管处的大门关上了。他们开始学习。学习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标准,学习刘胡兰、赵一曼……学习革命军人的气节……然后开始“控诉交待”。归管处的同志讲了几句使他们莫名其妙的话:“你们的功劳祖国人民早就知道了,现在是你们向祖国人民讲清问题的时候了。”于是,当年在集中营中带头英勇斗争的共产党员带头交待,他们和那些死去的英雄们比,和共产党员的标准比,严格检查自己,从被俘时为什么没有“以死尽忠”、讲到“抽了敌人的烟,就是向敌人投降”。……
他们讲得痛哭流涕、声泪俱下,“交待”一次,又“交待”一次,“自我上纲”越来越高,甚至使用了“假设”--“假如,再关上我10年,也可能……”他们虔诚地涂抹着自己越来越黑的形象,直到最后,连自己都为自己“塑造”的形象吓呆了。这不是叛徒吗?这不是叛国投敌吗?
接下来是“互相帮助”。在别人的“启发诱导”下,所有当过“俘虏兵”的不分情由,一律成了“为敌服务”;暴露自己姓名、部队番号的一律成了“泄露军事秘密”。集中营内的英勇斗争,似乎并不存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叛变性行为”……
而这些就成了定罪的依据,有的被开除了军籍,有的共产党员被开除了党籍,有的共青团员被开除了团籍……
尽管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这些归俘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相当愉快地离开了归管处,踏上了返乡的道路。应该说,走出归管处的大门时,他们的想法是天真的,纯洁的……
无情的历史镜头
先看看志愿军某团副参谋长魏林从“归管处”出来后的命运吧。应该说,在6000多名归国战俘中,他的命运算是最好的了。
魏林出生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附近。父亲是赤卫队长和农会主席。魏林11岁就当上了儿童团长,1935年8月参加了红军。从此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在朝鲜战场上,他英勇杀敌,在战俘营里,他领导战俘坚决与敌人斗争……遣返回国后,他被“开除党藉”,于1954年转业到本溪矿务局任副科长。
刚到矿务局的那些日子里,魏林苦闷极了。他很少说话。他住在办公室里,节假日常常提着矿灯,下到矿井里去干活,空闲下来,他就坐下来……常常一个人在流泪。
这个曾经有过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一次接一次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书记对他说:“你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正和上级联系。”魏林一声不吭,又提着矿灯下井,又照样一封封地写汇报和申请……党员们被感动了,他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叛徒”。党组织两次决定吸收他“重新入党”,上级党委却两次否定了基层党支部通过的魏林重新入党的决定,原因是不言自明的。直到1980年,魏林才被恢复了党籍。
在山西省新绛县的乡间小路上,走着集中营中“共产主义团结会”常委马兴旺,他满身尘土,一脸愁云。他的身后跟着衰弱已极的妻子和哭天号地的两个幼小的孩子。马兴旺转业后,努力工作,曾被提升为石油部某研究所机修厂厂长。1958年,他因为“历史问题”被打成“右派”,全家被遣返回山西老家……
在北京密云水库的工地上,押来一队劳改犯人,中间走着集中营的对敌总翻译张泽石,他因为在1959年和当年的战友姜瑞溥等人一起上书,为6000名战俘的遭遇鸣不平,被打成“右派集团”,关进了铁牢,真诚相恋的女友也被迫离异……
这是一页我们谁也无法回避的历史。在那个功与过、是与非颠倒的年代里,人们看到的是一架倾斜的历史天平。
他在希望的春天里死去
1982年迟到的春天。在四川省某县城住着一位饱经岁月风雨折磨的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李正文。一天下午,两位穿军装的青年干部走进了这间落满灰尘的小屋。他俩是县武装部的同志,是为落实党中央关于为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复查的文件精神,专程为李正文落实党的政策而来。赶巧,李正文不在家,年轻的军官请李正文邻居转告李正文:请他回来时立即写份自传,尽快到武装部来谈一谈。
晚上,在某川剧团拉胡琴的李正文回到了家。这个当年英姿飒爽的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员,已经衰老得不像样子,白发,皱纹……一切表现人类生理上行将“期满”的征兆在他脸上都能看到,而他只是刚刚度过50岁的生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有2万多人被俘,其中,有14000多人被裹胁到台湾,有6673人返回了祖国大陆。在所有2万多名战俘中,只有极少数成了背叛祖国的败类,而绝大多数,保持住了红色战士的本色。而他们的心灵却多了一重被敌人绑缚蹂躏侮辱的痛苦……
当他们归来,扑向祖国母亲怀抱的时候,人们,是该安抚他们受伤的心还是往他们受伤的心上撒盐粉呢?
结论应该是明确的,然而由于“左”的影响,我们……
政策,一夜之间翻了脸
1953年下半年,6000多名志愿军归俘人员陆续回国了。
他们被集中到辽宁省昌图县。这里组成了一个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管理处。最初的日子是火红的。首长的接见,慰问团的演出,女学生的献花……还有那些粗糙的却十分珍贵的纪念章,还有那热闹的杀猪宰羊。总政治部制定和下达了对归来人员实行“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的方针。归管处的同志们对他们说你们在这里休息,学习一段,很快就会分配工作。他们为逝去的岁月而激动,为自己“贡献”太少而不安,为辉煌的未来而兴奋。他们常常含着微笑睡去又带着微笑迎接黎明。
可是,几乎在一夜之间,这一切都消失了。据说“上面”有了新的“指示”,说归管处报上去的对他们处理的“样板”材料挨批了,说归管处“右倾”……于是,归管处的大门关上了。他们开始学习。学习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标准,学习刘胡兰、赵一曼……学习革命军人的气节……然后开始“控诉交待”。归管处的同志讲了几句使他们莫名其妙的话:“你们的功劳祖国人民早就知道了,现在是你们向祖国人民讲清问题的时候了。”于是,当年在集中营中带头英勇斗争的共产党员带头交待,他们和那些死去的英雄们比,和共产党员的标准比,严格检查自己,从被俘时为什么没有“以死尽忠”、讲到“抽了敌人的烟,就是向敌人投降”。……
他们讲得痛哭流涕、声泪俱下,“交待”一次,又“交待”一次,“自我上纲”越来越高,甚至使用了“假设”--“假如,再关上我10年,也可能……”他们虔诚地涂抹着自己越来越黑的形象,直到最后,连自己都为自己“塑造”的形象吓呆了。这不是叛徒吗?这不是叛国投敌吗?
接下来是“互相帮助”。在别人的“启发诱导”下,所有当过“俘虏兵”的不分情由,一律成了“为敌服务”;暴露自己姓名、部队番号的一律成了“泄露军事秘密”。集中营内的英勇斗争,似乎并不存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叛变性行为”……
而这些就成了定罪的依据,有的被开除了军籍,有的共产党员被开除了党籍,有的共青团员被开除了团籍……
尽管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这些归俘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相当愉快地离开了归管处,踏上了返乡的道路。应该说,走出归管处的大门时,他们的想法是天真的,纯洁的……
无情的历史镜头
先看看志愿军某团副参谋长魏林从“归管处”出来后的命运吧。应该说,在6000多名归国战俘中,他的命运算是最好的了。
魏林出生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附近。父亲是赤卫队长和农会主席。魏林11岁就当上了儿童团长,1935年8月参加了红军。从此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在朝鲜战场上,他英勇杀敌,在战俘营里,他领导战俘坚决与敌人斗争……遣返回国后,他被“开除党藉”,于1954年转业到本溪矿务局任副科长。
刚到矿务局的那些日子里,魏林苦闷极了。他很少说话。他住在办公室里,节假日常常提着矿灯,下到矿井里去干活,空闲下来,他就坐下来……常常一个人在流泪。
这个曾经有过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一次接一次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书记对他说:“你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正和上级联系。”魏林一声不吭,又提着矿灯下井,又照样一封封地写汇报和申请……党员们被感动了,他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叛徒”。党组织两次决定吸收他“重新入党”,上级党委却两次否定了基层党支部通过的魏林重新入党的决定,原因是不言自明的。直到1980年,魏林才被恢复了党籍。
在山西省新绛县的乡间小路上,走着集中营中“共产主义团结会”常委马兴旺,他满身尘土,一脸愁云。他的身后跟着衰弱已极的妻子和哭天号地的两个幼小的孩子。马兴旺转业后,努力工作,曾被提升为石油部某研究所机修厂厂长。1958年,他因为“历史问题”被打成“右派”,全家被遣返回山西老家……
在北京密云水库的工地上,押来一队劳改犯人,中间走着集中营的对敌总翻译张泽石,他因为在1959年和当年的战友姜瑞溥等人一起上书,为6000名战俘的遭遇鸣不平,被打成“右派集团”,关进了铁牢,真诚相恋的女友也被迫离异……
这是一页我们谁也无法回避的历史。在那个功与过、是与非颠倒的年代里,人们看到的是一架倾斜的历史天平。
他在希望的春天里死去
1982年迟到的春天。在四川省某县城住着一位饱经岁月风雨折磨的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李正文。一天下午,两位穿军装的青年干部走进了这间落满灰尘的小屋。他俩是县武装部的同志,是为落实党中央关于为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复查的文件精神,专程为李正文落实党的政策而来。赶巧,李正文不在家,年轻的军官请李正文邻居转告李正文:请他回来时立即写份自传,尽快到武装部来谈一谈。
晚上,在某川剧团拉胡琴的李正文回到了家。这个当年英姿飒爽的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员,已经衰老得不像样子,白发,皱纹……一切表现人类生理上行将“期满”的征兆在他脸上都能看到,而他只是刚刚度过50岁的生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