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言
加拿大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即使是冬天,室内也有十几度,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上也有暖气,真正感受寒冷刺骨的时候并不多。每个新移民来不及欣赏多伦多美丽的冬景,就开始艰难的打工,养家糊口。不过,只要积极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将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希望……12月,多伦多进入了严寒的冬天。
第二个月(99年11月20-12月20)
这个月我也开始上班了,我们早晨6点起床,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兼练听力,7点左右出发上班。我丈夫每天来回用3个小时在路上,由于他是在仓库上班,上班并不轻松,下班后再去学校学习实在辛苦,常常是一回到家吃完饭躺下就睡着了。相比之下我就好多了,每天来回1个半小时,下班后还有时间回家做好饭,然后去学校。从周一至周四每天白天打工,晚上读书,周五晚上就不用读书了;周六我俩去人力资源中心,整理资料等等;周日去唐人街采购食物、洗衣服、收拾家,下午我去上PART-TIME班。
我在一家数据处理服务公司—BDP(BDP BUSINESS DATA SERVICE LIMITED)上班,这个公司有上千个职工,七八个大部门,分别是向加拿大石油公司、银行、医药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提供数据服务,这些大部门分为许多的小分部。专门为银行提供服务的那个部门又有CIBC(加拿大帝国银行)、SCOTIABANK(丰业银行)、ROYALBANK(皇家银行)、CITYBANK(城市银行)和NATIONAL CITY BANK(花旗银行)几个分部,我在’CIBC GOVERNMENT STUDENT LOAN ADMINISTRATION CENTRE‘(加拿大帝国银行政府贷款中心)上班。我认识了天津人Q,和我一样是通过政府的那个计划进公司的, 丈夫是浙江人,来加拿大半年了,在这个办公室里就我们俩是大陆来的新移民。这个部门几乎没有一个正宗加拿大人,主管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广东人M(不会说普通话),两个付主管一个是西班牙人R,另一个是非洲人P,还有越南人、菲律宾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巴基斯坦人和南美洲人等等,小小的办公室里竟有来自七八个国家的人,这正体现了加拿大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加拿大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占总人口的97%。民族构成以英裔和法裔为主,还有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的欧洲人后裔。亚洲移民中以华裔居多,南亚的移民也日益增多。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仅占全国人口的3%左右。1881-1885年,超过15000的中国人陆续抵达了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他们是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工人们。 由于这是一个大工程,耗资巨大,施工时间很长,所以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死了很大一部分人,剩下的中国人就成了目前有记录的第一批登陆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我想,今天在加拿大的各个行业都有这些前辈们的后代。
我每天的工作是检查电脑中已输入的学生贷款申请表是否和原件一样,遇到不一样的地方就修改,如地址,备注等等,有时还会发现金额都输错了。上下班划磁卡,上午有15分钟休息时间,中午30分钟吃饭(不算工作时间),下午有15分钟休息。天天面对着电脑做同样的工作,说话的时候很少,难得讲一下英语也是错词满天飞。我目前最大的目标就是学好英语。
我的PART-TIME工作是在一个盘点服务公司(WESTERN INVENTORY COMPANY)当盘点工人。哪里需要我们公司提供盘点服务,我们便在哪里工作,通常是MALL(商场)里的商店。上下班在签到纸上签字,上班时不用多说话,埋着头干就是了。这份工看起来不累,只是用扫描器不停地扫描各类盘点的货物,但是我经常干的头晕眼花,手脚发麻。不过,一周我就干一次,几个小时,累也就累那么一会儿,也挣不了多少钱,只不过为了得到经验。
开始上班后,我感到特别忙,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尤其是周末,有一大堆的家务活等着干,学习、去图书馆、 到人力资源中心、上PART-TIME班,联系朋友,交流信息。
周末,洋人们都抓紧时间享受生活,他们 开车到野外郊游、烧烤,或到MALL里购物。同时,大部分新移民则积极利用两天假日读书学习,准备早日进入大学或学院学习。刚来的人根本没有时间玩,不是忙着找工作就是忙着学习,有小孩的家庭还要辅导孩子,不停地与时间赛跑。周末对我们来说就是忙、忙、忙……
一到周末,华人几乎都涌到了唐人街, 为了买菜,为了去中文图书馆,为了看一场中文电影等等等等,在大街上挤来挤去好不热闹,这时你才感到多伦多的中国人确实很多,难怪仅小多伦多就有三个唐人街区,而且中区唐人街还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唐人街,西区和东区唐人街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MISSISSAUGA(米西沙加)也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唐人街。否则,哪能容得下这么多的人。听说当年清朝的腐败统治很不得人心,一些人远涉重洋地来到北美,当地人问这些中国人是哪国人,他们不愿意说自己是清(朝)人,唐朝是古代最鼎盛的朝代,于是人们就说自己是唐(朝)人 。所就有了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之称
说起周末到唐人街买菜,我们倒很喜欢。因为我们早知道国外买菜都是一次性采购一周的食物,没有车,搭公车、地铁会很麻烦,所以我们买了一个小推车,一周的食物罗列整齐刚好能放进推车里,走路、上下车也很方便,这样反而成了乐趣,边逛街边买菜。另外,周末在唐人街 还可以拿到免费的中文报纸,如《大中报》、《加华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导报》和《电脑报》, 《大中报》是多伦多首份由大陆移民创办的商业报纸,以多伦多和大陆的消息为主。其实在加拿大早有中文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它们主要以香港和台湾的消息为主,大陆消息为辅出版发行。《星岛日报》是老字号的报纸,具有相当的实力,99%的读者是讲粤语的人士,它 的招工广告特别多,一般要求讲粤语。我认识许多人,来加拿大后在制衣厂工作,他们不是通过朋友介绍就是自己看《星岛日报》去的,干了好几年也没有假日,更谈不上福利了。一起上班的工友都是说汉语(粤语、闽南语等等),所以,在加拿大待了几年,英语还是很差,生活还是属于低线水平,和当年来的时候没什么两样;《明报》是七年前登陆加国的后起之秀,独具特色,《世界日报》属于台湾著名报社创办,内容丰富,印刷质量好;《明报》和《世界日报》的大陆消息比《星岛日报》多,所以除了大部分读者是台湾移民以外,目前已拥有许多的大陆移民读者,这两种报纸的招工广告有要求讲普通话的,但是工作机会不多。当然,多伦多还有很多当地英文报纸,这些报纸上的工作相比之下好些,雇主一旦录用了你,过了试用期后(一般是3—6 个月),各种福利和制度都很完善,但是,应聘者的英文水平一定要过关。
因为我们没有电脑,所以周末去人力资源中心用电脑上网、打印资料等等是我们每周必做的事儿,再没有时间也得抽空去一趟。但有时查看资料书,内容很多,不可能一时看得完,还有许多的信息想摘录下来,这时人力资源中心就不是合适的地方了。图书馆才是个自由的信息世界,在里面看或借回家看都可以,各类书籍任你挑选,一次借上好几本也无人问津。多伦多的图书管理系统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其完善性和科学性,而且分布广,存书量大,种类齐全。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和丈夫从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图书馆标示中找到了离家最近的一个TORONTO PUBLIC LIBRARY(多伦多公立图书馆)。多伦多的公立图书馆多达上百处,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角落,每一个小区附近都会有一个。图书馆一般都是两层楼的建筑物,楼下是服务台和儿童(读物)活动区,楼上是各类资料书、科技读物,还有声像磁带、报刊杂志和小说。图书馆里也可以免费使用电脑,但是使用前要先登记,使用时间是半小时,而且打印资料要收费。办理借书证免费,新移民只要将相关证件带上,如护照、SIN卡和一个有你姓名、目前住址的信封,填张表格,管理人员做一番登记后,便可以领到一张借书证。每次凭借书证可以在图书馆借阅书籍3个星期左右,除了报纸不能借走以外,借书的数目和种类不限,逾期还书,则要罚$0.20一天。每天都有老年人来这里读报,年轻人一般只阅读招工广告的专版内容或是上网找工作。如果想借的书已经被某人借走,那么,就要要求管理员将你的名字登记在等候名单上,有时候一本抢手的(电脑方面的)书等候者特别多,那得等很长时间。有一次,我想要借的一本书居然有十几个人在等候,算算至少要等8、9个月,我可不想浪费时间在等上面,改借了别的相关书籍。一个图书馆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收集在一起,所以常常会遇到你要借的书在另一个分馆,只要你在服务台登记一下, 将书调到你想要取书的那个分馆即可。在你登记的时候,管理员会问你家里的电话号码,等你登记的书到了或等候的书到了,图书馆有一个专门的自动语音服务系统会打电话通知你。
周末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和父母来到图书馆,儿童读物区坐满了孩子,一个个天真无暇,一本正经地阅读着他们钟爱的儿童读物。在加拿大,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属于孩子们的一片天地,图书馆里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和活动区,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布局,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稀奇古怪的椅子、桌子,特别吸引孩子们,我感到儿童是最幸福的。我也很喜欢儿童读物,每次去图书馆我必定要去一趟儿童区。我目前的英语水平还不能读太深奥和复杂的书籍,所以很适合读孩子们的书,况且我一直没放弃想做老师的本行工作,这样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很有帮助。我的ESL老师就建议新移民多读儿童读物,过一段日子再读难度大的书籍,时间再长些便可以试着读小说或复杂的科技读物。学习英语不能操之过急,才能一点一点地取得进步。
周末,有时我们还去教堂,教堂是个净化灵魂的地方,不管你信不信教,只要从繁华的都市走进教堂,会立刻被它高雅的环境所吸引。教堂里的信徒们都是很友好的人,他们心的善良,热情诚恳;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原来,经常听朋友们讲教堂里的人帮助某人找到工作或提供援助的故事,后来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了。尽管我们没有入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教堂礼拜,但我们常常得到教堂里朋友的无偿帮助。我和一个神父的妻子是要好的朋友,她80年代去香港教英语,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我的英语水平也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
每周日的晚上11:00,我们会准时收看加拿大47 频道的CFMT(CANADA FIRST MULTICULTURE TELEVISION加拿大多种文化电视频道),电视台唯一的一个普通话节目—MANDARIN WIDE(国语广角) 。平时,47频道播出不同语言(西班牙语、印度语、菲律宾语和粤语等等)的节目,大部分观众是来自南美州和亚洲的移民。每天晚上9点是粤语新闻,周六晚上还有粤语电视剧场,以前,我能听懂些粤语,现在我的粤语水平能听懂新闻内容了(进步不小哦),只有星期日的晚上11点至12点是普通话节目。
国外的人普遍认为,星期五是最难熬的一天,因为盼着周末的到来,每分钟每秒种都难以坚持了;星期一的工作效率是最低的,因为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彻底放松后,精疲力尽,回到办公室象是掉进了漩涡,开始在各种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中旋转 。每个星期一我都没有睡醒过,稀里糊涂地就过了一天 ,经常在地铁或公车上抓紧时间睡会儿,同时我也看到好多的中国人也和我一样。
和我一起上班的Q已经通过了考试,2000年1月就要入学读COLLEGE了。由于她在国内从事会计工作,所以她选择了她的本行—会计学。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先读书后工作,因为移民在这里读书学费较低,比一个国际学生低8、9倍,还能贷款,学习条件很好。我了解到,一个家庭中,一般是男的读UNIVERSITY(大学),女的读COLLEGE(学院), 或是男的先读或是女的先读,总之谁先读出一个当地文凭就先找到好的工作,然后再供另一个人读书,也有一起读书一起毕业的。我和丈夫来之前也是这么安排的,他打算在他的专业(机械)内攻读硕士学位,我打算拿一个当地的COLLEGE文凭。我们先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准备考试,明年就开始专职读书。我很想学教师类专业,但是语言要求很高,而且时间太长—6年,我听了朋友的建议选择读会计学。后来我发现,男的几乎都是学习电脑专业或攻读电脑类的学位,以前不是电脑专业的也转行学电脑;98%的移民女性都青睐于会计学,剩下的也学电脑去了;有少部分人选择商业。
电脑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年龄的优势,是不可能在社会上与当地年轻毕业生竞争的。我的朋友W告诉我,她认识3个学电脑的移民朋友, 都是女性,其中两个是转行学的,他们各方面条件不错,但是前景不如预料的那么好。她们在学校学习的几年里,语言已基本没有问题了,毕业后得到了许多的面试机会。每次面试前都准备得不错,自我感觉良好,面试那天到公司一看,等候面试的人中大多数是当地的白人年轻小伙子,他们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灵活的头脑,跳跃的思维和更高的学历,还没面试自己就知道结果会是如何。W的这3个朋友毕业快1年了,目前一个都没有找到工作,即使那个原来在国内学电脑专业的也一样。不过,我们的朋友丁大姐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丁大姐以前是学医的,在国内做了11年的医生,96年移民加拿大后转行学习电脑,这对她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行业转换,期间也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但现在她已经是一位出色的电脑程序设计人员了,收入颇高。这说明,每个时期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机遇也不一样,几年前电脑业竞争形势不象今天这么水深火热,在有限的就业范围(虽然比某些行业的就业范围宽广)内却涌现出那么多(比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者都多)的竞争者,大部分的人只有被残酷的淘汰。
会计专业也是一样的情况,何况我将是转行学习。我的同事菲律宾人A、斯里兰卡人S和南美洲人T,她们都是当地出生的移民后代,语言当然不在话下,可是当她们完成了COLLEGE的会计专业学习,拿到了文凭后却没有找到相关的专业工作,最终随便找了份不相干的工作。当她们知道我是才来的新移民后都说我很幸运,我没有当地的文凭甚至没有接受过当地正规的文化教育,语言不够好,却和他们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干着同样的工作,确实让他们感到不公平。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认识的朋友里也有成功的中国移民,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有的人甚至还没毕业便找到了专业工作。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个社会每个行业都是该行业的专业人士竞争的对象,竞争市场激烈。但有的行业,工作机会已远远满足不了竞争需求,也许这个行业应该考虑拓宽就业范围,也许我们不应该再来凑这个热闹了。
想来想去,我最终决定放弃学习会计专业,还是学我的本专业—幼儿教育专业,COLLEGE称这个专业为‘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简称‘E.C.E.’。我丈夫没有改变他的计划,一切都在积极地准备之中……
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关系并不象国内那样的亲密或疏远,大家相互交流的时间不多,只有在休息时间聊一聊,刚开始我是听的多,后来我也积极的参与话题,讲的越来越多了,我的听说能力就在不经意之间一点点地得到改善。每天,办公室里都放着音量很低的音乐,这样工作起来比较轻松,心情愉快。在我们公司,星期一至星期四,从主管到一般工作人员都不能穿牛仔装、运动装和跑鞋上班;到了星期五可以随便穿,有时还搞一些活动如抽奖、合伙吃一顿午饭、买彩票等等。所以星期五,每个人都青春焕发,神采奕奕,下班后都有丰富的节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周举行抽奖或买彩票的活动,公司里的洋同事总是跃跃欲试,争相参加,很喜欢搞投机活动;相反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参加(我们公司的中国人不少,大部分是移民),只是端坐在一旁凑凑热闹而已。然而,每次的结果都是‘一家欢喜百家愁’,于是,没得到奖的人发誓下一次再也不参加了。到了第二次,他们照样参加,一个不少,开奖的时间一到,立刻涌到宣布台,等待兴奋的时刻,这是国外办公室一个有趣的现象。另外,这里的办公室就象家一样,有各种摆设点缀,还有茂密的植物和艳丽的鲜花;不过,主管的办公室更具特色,电脑上放着毛绒玩具,到处都贴着小纸条;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小玩具,像架;墙上贴满了贺卡和照片……
我感到,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工作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人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工作,没有压抑的感觉,觉得办公室象家一样温馨,每个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大家齐心协力地工作,共同合作,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和谐,很自然。
在这第二个月里,我们购置了些家具,还买了个电视机。刚来时,除了小件的生活用品,没有桌子、椅子,没有一样家具……现在有床、一个五斗柜、一个小书橱、两张椅子和房东的一个大桌子(用于任何需要),慢慢的这个家被一点点的建立起来了。我知道,要是在国内这些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加拿大,我相信每个新移民都会觉得通过自己的双手建立的这一切,显得那么珍贵,也格外的高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加拿大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即使是冬天,室内也有十几度,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上也有暖气,真正感受寒冷刺骨的时候并不多。每个新移民来不及欣赏多伦多美丽的冬景,就开始艰难的打工,养家糊口。不过,只要积极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将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希望……12月,多伦多进入了严寒的冬天。
第二个月(99年11月20-12月20)
这个月我也开始上班了,我们早晨6点起床,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兼练听力,7点左右出发上班。我丈夫每天来回用3个小时在路上,由于他是在仓库上班,上班并不轻松,下班后再去学校学习实在辛苦,常常是一回到家吃完饭躺下就睡着了。相比之下我就好多了,每天来回1个半小时,下班后还有时间回家做好饭,然后去学校。从周一至周四每天白天打工,晚上读书,周五晚上就不用读书了;周六我俩去人力资源中心,整理资料等等;周日去唐人街采购食物、洗衣服、收拾家,下午我去上PART-TIME班。
我在一家数据处理服务公司—BDP(BDP BUSINESS DATA SERVICE LIMITED)上班,这个公司有上千个职工,七八个大部门,分别是向加拿大石油公司、银行、医药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提供数据服务,这些大部门分为许多的小分部。专门为银行提供服务的那个部门又有CIBC(加拿大帝国银行)、SCOTIABANK(丰业银行)、ROYALBANK(皇家银行)、CITYBANK(城市银行)和NATIONAL CITY BANK(花旗银行)几个分部,我在’CIBC GOVERNMENT STUDENT LOAN ADMINISTRATION CENTRE‘(加拿大帝国银行政府贷款中心)上班。我认识了天津人Q,和我一样是通过政府的那个计划进公司的, 丈夫是浙江人,来加拿大半年了,在这个办公室里就我们俩是大陆来的新移民。这个部门几乎没有一个正宗加拿大人,主管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广东人M(不会说普通话),两个付主管一个是西班牙人R,另一个是非洲人P,还有越南人、菲律宾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巴基斯坦人和南美洲人等等,小小的办公室里竟有来自七八个国家的人,这正体现了加拿大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加拿大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占总人口的97%。民族构成以英裔和法裔为主,还有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的欧洲人后裔。亚洲移民中以华裔居多,南亚的移民也日益增多。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仅占全国人口的3%左右。1881-1885年,超过15000的中国人陆续抵达了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他们是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工人们。 由于这是一个大工程,耗资巨大,施工时间很长,所以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死了很大一部分人,剩下的中国人就成了目前有记录的第一批登陆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我想,今天在加拿大的各个行业都有这些前辈们的后代。
我每天的工作是检查电脑中已输入的学生贷款申请表是否和原件一样,遇到不一样的地方就修改,如地址,备注等等,有时还会发现金额都输错了。上下班划磁卡,上午有15分钟休息时间,中午30分钟吃饭(不算工作时间),下午有15分钟休息。天天面对着电脑做同样的工作,说话的时候很少,难得讲一下英语也是错词满天飞。我目前最大的目标就是学好英语。
我的PART-TIME工作是在一个盘点服务公司(WESTERN INVENTORY COMPANY)当盘点工人。哪里需要我们公司提供盘点服务,我们便在哪里工作,通常是MALL(商场)里的商店。上下班在签到纸上签字,上班时不用多说话,埋着头干就是了。这份工看起来不累,只是用扫描器不停地扫描各类盘点的货物,但是我经常干的头晕眼花,手脚发麻。不过,一周我就干一次,几个小时,累也就累那么一会儿,也挣不了多少钱,只不过为了得到经验。
开始上班后,我感到特别忙,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尤其是周末,有一大堆的家务活等着干,学习、去图书馆、 到人力资源中心、上PART-TIME班,联系朋友,交流信息。
周末,洋人们都抓紧时间享受生活,他们 开车到野外郊游、烧烤,或到MALL里购物。同时,大部分新移民则积极利用两天假日读书学习,准备早日进入大学或学院学习。刚来的人根本没有时间玩,不是忙着找工作就是忙着学习,有小孩的家庭还要辅导孩子,不停地与时间赛跑。周末对我们来说就是忙、忙、忙……
一到周末,华人几乎都涌到了唐人街, 为了买菜,为了去中文图书馆,为了看一场中文电影等等等等,在大街上挤来挤去好不热闹,这时你才感到多伦多的中国人确实很多,难怪仅小多伦多就有三个唐人街区,而且中区唐人街还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唐人街,西区和东区唐人街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MISSISSAUGA(米西沙加)也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唐人街。否则,哪能容得下这么多的人。听说当年清朝的腐败统治很不得人心,一些人远涉重洋地来到北美,当地人问这些中国人是哪国人,他们不愿意说自己是清(朝)人,唐朝是古代最鼎盛的朝代,于是人们就说自己是唐(朝)人 。所就有了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之称
说起周末到唐人街买菜,我们倒很喜欢。因为我们早知道国外买菜都是一次性采购一周的食物,没有车,搭公车、地铁会很麻烦,所以我们买了一个小推车,一周的食物罗列整齐刚好能放进推车里,走路、上下车也很方便,这样反而成了乐趣,边逛街边买菜。另外,周末在唐人街 还可以拿到免费的中文报纸,如《大中报》、《加华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导报》和《电脑报》, 《大中报》是多伦多首份由大陆移民创办的商业报纸,以多伦多和大陆的消息为主。其实在加拿大早有中文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它们主要以香港和台湾的消息为主,大陆消息为辅出版发行。《星岛日报》是老字号的报纸,具有相当的实力,99%的读者是讲粤语的人士,它 的招工广告特别多,一般要求讲粤语。我认识许多人,来加拿大后在制衣厂工作,他们不是通过朋友介绍就是自己看《星岛日报》去的,干了好几年也没有假日,更谈不上福利了。一起上班的工友都是说汉语(粤语、闽南语等等),所以,在加拿大待了几年,英语还是很差,生活还是属于低线水平,和当年来的时候没什么两样;《明报》是七年前登陆加国的后起之秀,独具特色,《世界日报》属于台湾著名报社创办,内容丰富,印刷质量好;《明报》和《世界日报》的大陆消息比《星岛日报》多,所以除了大部分读者是台湾移民以外,目前已拥有许多的大陆移民读者,这两种报纸的招工广告有要求讲普通话的,但是工作机会不多。当然,多伦多还有很多当地英文报纸,这些报纸上的工作相比之下好些,雇主一旦录用了你,过了试用期后(一般是3—6 个月),各种福利和制度都很完善,但是,应聘者的英文水平一定要过关。
因为我们没有电脑,所以周末去人力资源中心用电脑上网、打印资料等等是我们每周必做的事儿,再没有时间也得抽空去一趟。但有时查看资料书,内容很多,不可能一时看得完,还有许多的信息想摘录下来,这时人力资源中心就不是合适的地方了。图书馆才是个自由的信息世界,在里面看或借回家看都可以,各类书籍任你挑选,一次借上好几本也无人问津。多伦多的图书管理系统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其完善性和科学性,而且分布广,存书量大,种类齐全。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和丈夫从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图书馆标示中找到了离家最近的一个TORONTO PUBLIC LIBRARY(多伦多公立图书馆)。多伦多的公立图书馆多达上百处,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角落,每一个小区附近都会有一个。图书馆一般都是两层楼的建筑物,楼下是服务台和儿童(读物)活动区,楼上是各类资料书、科技读物,还有声像磁带、报刊杂志和小说。图书馆里也可以免费使用电脑,但是使用前要先登记,使用时间是半小时,而且打印资料要收费。办理借书证免费,新移民只要将相关证件带上,如护照、SIN卡和一个有你姓名、目前住址的信封,填张表格,管理人员做一番登记后,便可以领到一张借书证。每次凭借书证可以在图书馆借阅书籍3个星期左右,除了报纸不能借走以外,借书的数目和种类不限,逾期还书,则要罚$0.20一天。每天都有老年人来这里读报,年轻人一般只阅读招工广告的专版内容或是上网找工作。如果想借的书已经被某人借走,那么,就要要求管理员将你的名字登记在等候名单上,有时候一本抢手的(电脑方面的)书等候者特别多,那得等很长时间。有一次,我想要借的一本书居然有十几个人在等候,算算至少要等8、9个月,我可不想浪费时间在等上面,改借了别的相关书籍。一个图书馆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收集在一起,所以常常会遇到你要借的书在另一个分馆,只要你在服务台登记一下, 将书调到你想要取书的那个分馆即可。在你登记的时候,管理员会问你家里的电话号码,等你登记的书到了或等候的书到了,图书馆有一个专门的自动语音服务系统会打电话通知你。
周末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和父母来到图书馆,儿童读物区坐满了孩子,一个个天真无暇,一本正经地阅读着他们钟爱的儿童读物。在加拿大,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属于孩子们的一片天地,图书馆里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和活动区,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布局,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稀奇古怪的椅子、桌子,特别吸引孩子们,我感到儿童是最幸福的。我也很喜欢儿童读物,每次去图书馆我必定要去一趟儿童区。我目前的英语水平还不能读太深奥和复杂的书籍,所以很适合读孩子们的书,况且我一直没放弃想做老师的本行工作,这样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很有帮助。我的ESL老师就建议新移民多读儿童读物,过一段日子再读难度大的书籍,时间再长些便可以试着读小说或复杂的科技读物。学习英语不能操之过急,才能一点一点地取得进步。
周末,有时我们还去教堂,教堂是个净化灵魂的地方,不管你信不信教,只要从繁华的都市走进教堂,会立刻被它高雅的环境所吸引。教堂里的信徒们都是很友好的人,他们心的善良,热情诚恳;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原来,经常听朋友们讲教堂里的人帮助某人找到工作或提供援助的故事,后来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了。尽管我们没有入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教堂礼拜,但我们常常得到教堂里朋友的无偿帮助。我和一个神父的妻子是要好的朋友,她80年代去香港教英语,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我的英语水平也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
每周日的晚上11:00,我们会准时收看加拿大47 频道的CFMT(CANADA FIRST MULTICULTURE TELEVISION加拿大多种文化电视频道),电视台唯一的一个普通话节目—MANDARIN WIDE(国语广角) 。平时,47频道播出不同语言(西班牙语、印度语、菲律宾语和粤语等等)的节目,大部分观众是来自南美州和亚洲的移民。每天晚上9点是粤语新闻,周六晚上还有粤语电视剧场,以前,我能听懂些粤语,现在我的粤语水平能听懂新闻内容了(进步不小哦),只有星期日的晚上11点至12点是普通话节目。
国外的人普遍认为,星期五是最难熬的一天,因为盼着周末的到来,每分钟每秒种都难以坚持了;星期一的工作效率是最低的,因为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彻底放松后,精疲力尽,回到办公室象是掉进了漩涡,开始在各种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中旋转 。每个星期一我都没有睡醒过,稀里糊涂地就过了一天 ,经常在地铁或公车上抓紧时间睡会儿,同时我也看到好多的中国人也和我一样。
和我一起上班的Q已经通过了考试,2000年1月就要入学读COLLEGE了。由于她在国内从事会计工作,所以她选择了她的本行—会计学。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先读书后工作,因为移民在这里读书学费较低,比一个国际学生低8、9倍,还能贷款,学习条件很好。我了解到,一个家庭中,一般是男的读UNIVERSITY(大学),女的读COLLEGE(学院), 或是男的先读或是女的先读,总之谁先读出一个当地文凭就先找到好的工作,然后再供另一个人读书,也有一起读书一起毕业的。我和丈夫来之前也是这么安排的,他打算在他的专业(机械)内攻读硕士学位,我打算拿一个当地的COLLEGE文凭。我们先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准备考试,明年就开始专职读书。我很想学教师类专业,但是语言要求很高,而且时间太长—6年,我听了朋友的建议选择读会计学。后来我发现,男的几乎都是学习电脑专业或攻读电脑类的学位,以前不是电脑专业的也转行学电脑;98%的移民女性都青睐于会计学,剩下的也学电脑去了;有少部分人选择商业。
电脑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年龄的优势,是不可能在社会上与当地年轻毕业生竞争的。我的朋友W告诉我,她认识3个学电脑的移民朋友, 都是女性,其中两个是转行学的,他们各方面条件不错,但是前景不如预料的那么好。她们在学校学习的几年里,语言已基本没有问题了,毕业后得到了许多的面试机会。每次面试前都准备得不错,自我感觉良好,面试那天到公司一看,等候面试的人中大多数是当地的白人年轻小伙子,他们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灵活的头脑,跳跃的思维和更高的学历,还没面试自己就知道结果会是如何。W的这3个朋友毕业快1年了,目前一个都没有找到工作,即使那个原来在国内学电脑专业的也一样。不过,我们的朋友丁大姐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丁大姐以前是学医的,在国内做了11年的医生,96年移民加拿大后转行学习电脑,这对她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行业转换,期间也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但现在她已经是一位出色的电脑程序设计人员了,收入颇高。这说明,每个时期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机遇也不一样,几年前电脑业竞争形势不象今天这么水深火热,在有限的就业范围(虽然比某些行业的就业范围宽广)内却涌现出那么多(比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者都多)的竞争者,大部分的人只有被残酷的淘汰。
会计专业也是一样的情况,何况我将是转行学习。我的同事菲律宾人A、斯里兰卡人S和南美洲人T,她们都是当地出生的移民后代,语言当然不在话下,可是当她们完成了COLLEGE的会计专业学习,拿到了文凭后却没有找到相关的专业工作,最终随便找了份不相干的工作。当她们知道我是才来的新移民后都说我很幸运,我没有当地的文凭甚至没有接受过当地正规的文化教育,语言不够好,却和他们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干着同样的工作,确实让他们感到不公平。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认识的朋友里也有成功的中国移民,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有的人甚至还没毕业便找到了专业工作。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个社会每个行业都是该行业的专业人士竞争的对象,竞争市场激烈。但有的行业,工作机会已远远满足不了竞争需求,也许这个行业应该考虑拓宽就业范围,也许我们不应该再来凑这个热闹了。
想来想去,我最终决定放弃学习会计专业,还是学我的本专业—幼儿教育专业,COLLEGE称这个专业为‘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简称‘E.C.E.’。我丈夫没有改变他的计划,一切都在积极地准备之中……
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关系并不象国内那样的亲密或疏远,大家相互交流的时间不多,只有在休息时间聊一聊,刚开始我是听的多,后来我也积极的参与话题,讲的越来越多了,我的听说能力就在不经意之间一点点地得到改善。每天,办公室里都放着音量很低的音乐,这样工作起来比较轻松,心情愉快。在我们公司,星期一至星期四,从主管到一般工作人员都不能穿牛仔装、运动装和跑鞋上班;到了星期五可以随便穿,有时还搞一些活动如抽奖、合伙吃一顿午饭、买彩票等等。所以星期五,每个人都青春焕发,神采奕奕,下班后都有丰富的节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周举行抽奖或买彩票的活动,公司里的洋同事总是跃跃欲试,争相参加,很喜欢搞投机活动;相反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参加(我们公司的中国人不少,大部分是移民),只是端坐在一旁凑凑热闹而已。然而,每次的结果都是‘一家欢喜百家愁’,于是,没得到奖的人发誓下一次再也不参加了。到了第二次,他们照样参加,一个不少,开奖的时间一到,立刻涌到宣布台,等待兴奋的时刻,这是国外办公室一个有趣的现象。另外,这里的办公室就象家一样,有各种摆设点缀,还有茂密的植物和艳丽的鲜花;不过,主管的办公室更具特色,电脑上放着毛绒玩具,到处都贴着小纸条;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小玩具,像架;墙上贴满了贺卡和照片……
我感到,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工作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人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工作,没有压抑的感觉,觉得办公室象家一样温馨,每个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大家齐心协力地工作,共同合作,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和谐,很自然。
在这第二个月里,我们购置了些家具,还买了个电视机。刚来时,除了小件的生活用品,没有桌子、椅子,没有一样家具……现在有床、一个五斗柜、一个小书橱、两张椅子和房东的一个大桌子(用于任何需要),慢慢的这个家被一点点的建立起来了。我知道,要是在国内这些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加拿大,我相信每个新移民都会觉得通过自己的双手建立的这一切,显得那么珍贵,也格外的高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