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选择 (上)
太阳虽然遥远,也只在头上三尺之外;月亮虽然遥远,也只在杯中酒的倒影之中;西域虽然遥远,也在天可汗的桌案之上。自从天可汗册封阿史那泥孰之后,天可汗的意志就自主地、不自主地传到了阳关之外。这是天可汗的选择,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天可汗名声在外,四海皆知,哪有那么多自由?想管的、不想管的,都得管。稍不注意,天可汗的威名就会蒙上阴影、大打折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岂不是很危险?盛名之下,岂不是很累?!
乙毗咄陆可汗的出现无疑是对天可汗权威的挑战。能力与力量成正比,没有十几个航空母舰舰队的美国不称其为美国,与其他所谓名义上的大国就没有了差别。缺 乏武力投放能力的天可汗,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贞观十三年的天可汗正静静地凝视着西突厥异常惨烈的内斗,似乎很超然的样子。很可惜战争的结果让天可汗很失 望,乙毗咄陆可汗逐步胜出,虽然胜出的步履很蹒跚,却很坚定、很有力。
乙毗咄陆可汗的基地在西部,咥利失可汗的基地在东部。双方是真正的势均 力敌。开战之初双方曾经在伊犁河大战了一场,不分胜负,死伤不计其数。估计照这个速度死下去,西突厥很快就没人了。这个结果没人能够接受。双方很快就达成 了共识,息兵,就此以伊犁河为界。乙毗咄陆可汗在伊犁河的西部,咥利失可汗在伊犁河的东部。
显然,息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平,而是寻找新的突破 口。两个可汗之间没有战争了,战争却还在或明或暗地继续着,争夺也是无所不在。不久乙毗咄陆可汗把自己的牙帐迁往镞曷山,史称北庭。镞曷山在哪里史书不 载,我们也找不到。不过从北庭这个名字判断,应该在北部。乙毗咄陆可汗居然把手伸到了咥利失可汗的侧后方。
相比之下咥利失可汗就有点逊色,不仅没有什么进展,阵营内部还出了问题。当乙毗咄陆可汗再次发起攻击的时候,就是内外夹击了。吐屯俟列发,咥利失可汗的部下,给了咥利失可汗出人意料的一击。战败之后的咥利失可汗,出逃拔汗那,也就此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咥利失可汗的余部则选择继续战斗,众人拥立咥利失可汗的儿子为乙屈利失乙毗可汗。控制了东部的乙毗咄陆可汗顺势东进,周边的各路神仙都得重新站队。伊犁河流域的处月、处密更是直接就在乙毗咄陆可汗的兵锋之下。
处月、处密的游牧地历来都有争议,也没有个定论,大致应该在天山以北、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这一带。
控制处月、处密的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兄弟接受乙毗咄陆可汗的管理是应该没有疑义的。接受管理却不等于自己没有想法。据说阿史那步真也想当可汗,这很正常,算是有理想的青年。心动以后,阿史那步真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吞并族兄阿史那弥射的部落,据说强大了才能当可汗。
弥射的兄弟、子侄被砍的砍、杀的杀,连自己也无法立足,与贞观十三年走入了塞内,投唐。
在西突厥的历史上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泥孰的简历非常相似。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弥射就是泥孰的同音异译,另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分别与贞观六年、贞观七年被同一个唐使册封为西突厥的可汗。
很多年以前历史学家们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以为二人,则事多相类;以为一人,则事又相违”。也就是说数年前去世的泥孰,由于种种未知的原因没有死,摇身一变成为阿史那弥射,于贞观十三年入塞成为唐将,一直活了很多年。如果真是一个人的话,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我个人相信这是两个人。显而易见的理由是李世民认识阿史那泥孰,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史书上根本不会记错。况且泥孰与弥射的作为也不大一样。泥孰是足智多 谋、运筹帷幄、阴险狡诈,玩弄肆叶护可汗于掌骨之间,而弥射似乎显得有些木讷,能力上差很多。至于为什么二人“事多相类”,那肯定是关于阿史那弥射的部分 记错了。
阿史那步真赶走了族兄,也没有当可汗的命。乙毗咄陆可汗岂能容卧榻之旁再生变故?兵临城下,走投无路,不仅失去了外援,也失去了部众 信任的阿史那步真成为乙毗咄陆可汗帐下的一个小小叶护,驻节可汗浮图城。乙毗咄陆可汗的势力可就东进到了朝廷的西线,旁边就是早已经做出选择的高昌王麹文 泰。
自从上次入塞遭到冷遇之后,高昌与朝廷的关系就逐渐转淡。朝廷支持焉耆重开大碛路的请求之后,更是动了高昌王的蛋糕。势同水火,只剩下那一层窗户纸还没有捅破,分道扬镳已经是现在进行时了。往来商旅、各国使节就受到不少刁难。
乙毗咄陆可汗的东顾无疑给麹文泰打了一针强心剂。正如麹文泰预料的那样,朝廷并没有进军西域的实力,也就是耍耍嘴皮子而已,朝廷支持的泥孰系被打得满地找牙,天可汗不也只能干瞪眼吗?
如虎添翼,麹文泰更加活跃起来。
焉耆,那是肯定要收拾地。焉耆是朝廷在西域的一个新的支点,是泥孰派的避难胜地,也自然就是乙毗咄陆可汗的仇家。“寻与西突厥乙毗设(乙毗咄陆可汗)击破焉耆三城,虏其男女而去。”
伊吾,高昌王甚至想联合乙毗咄陆可汗东进伊吾,这就有点搞得太大发了。连乙毗咄陆可汗都得掂量掂量的事情麹文泰也敢做?估计现在没有麹文泰不敢做的事儿了,正是清风送我上九霄,万里长空我任行。
一个小小的高昌王哪来的这么大的豪气?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选择(下)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太阳虽然遥远,也只在头上三尺之外;月亮虽然遥远,也只在杯中酒的倒影之中;西域虽然遥远,也在天可汗的桌案之上。自从天可汗册封阿史那泥孰之后,天可汗的意志就自主地、不自主地传到了阳关之外。这是天可汗的选择,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天可汗名声在外,四海皆知,哪有那么多自由?想管的、不想管的,都得管。稍不注意,天可汗的威名就会蒙上阴影、大打折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岂不是很危险?盛名之下,岂不是很累?!
乙毗咄陆可汗的出现无疑是对天可汗权威的挑战。能力与力量成正比,没有十几个航空母舰舰队的美国不称其为美国,与其他所谓名义上的大国就没有了差别。缺 乏武力投放能力的天可汗,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贞观十三年的天可汗正静静地凝视着西突厥异常惨烈的内斗,似乎很超然的样子。很可惜战争的结果让天可汗很失 望,乙毗咄陆可汗逐步胜出,虽然胜出的步履很蹒跚,却很坚定、很有力。
乙毗咄陆可汗的基地在西部,咥利失可汗的基地在东部。双方是真正的势均 力敌。开战之初双方曾经在伊犁河大战了一场,不分胜负,死伤不计其数。估计照这个速度死下去,西突厥很快就没人了。这个结果没人能够接受。双方很快就达成 了共识,息兵,就此以伊犁河为界。乙毗咄陆可汗在伊犁河的西部,咥利失可汗在伊犁河的东部。
显然,息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平,而是寻找新的突破 口。两个可汗之间没有战争了,战争却还在或明或暗地继续着,争夺也是无所不在。不久乙毗咄陆可汗把自己的牙帐迁往镞曷山,史称北庭。镞曷山在哪里史书不 载,我们也找不到。不过从北庭这个名字判断,应该在北部。乙毗咄陆可汗居然把手伸到了咥利失可汗的侧后方。
相比之下咥利失可汗就有点逊色,不仅没有什么进展,阵营内部还出了问题。当乙毗咄陆可汗再次发起攻击的时候,就是内外夹击了。吐屯俟列发,咥利失可汗的部下,给了咥利失可汗出人意料的一击。战败之后的咥利失可汗,出逃拔汗那,也就此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咥利失可汗的余部则选择继续战斗,众人拥立咥利失可汗的儿子为乙屈利失乙毗可汗。控制了东部的乙毗咄陆可汗顺势东进,周边的各路神仙都得重新站队。伊犁河流域的处月、处密更是直接就在乙毗咄陆可汗的兵锋之下。
处月、处密的游牧地历来都有争议,也没有个定论,大致应该在天山以北、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这一带。
控制处月、处密的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兄弟接受乙毗咄陆可汗的管理是应该没有疑义的。接受管理却不等于自己没有想法。据说阿史那步真也想当可汗,这很正常,算是有理想的青年。心动以后,阿史那步真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吞并族兄阿史那弥射的部落,据说强大了才能当可汗。
弥射的兄弟、子侄被砍的砍、杀的杀,连自己也无法立足,与贞观十三年走入了塞内,投唐。
在西突厥的历史上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泥孰的简历非常相似。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弥射就是泥孰的同音异译,另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分别与贞观六年、贞观七年被同一个唐使册封为西突厥的可汗。
很多年以前历史学家们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以为二人,则事多相类;以为一人,则事又相违”。也就是说数年前去世的泥孰,由于种种未知的原因没有死,摇身一变成为阿史那弥射,于贞观十三年入塞成为唐将,一直活了很多年。如果真是一个人的话,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我个人相信这是两个人。显而易见的理由是李世民认识阿史那泥孰,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史书上根本不会记错。况且泥孰与弥射的作为也不大一样。泥孰是足智多 谋、运筹帷幄、阴险狡诈,玩弄肆叶护可汗于掌骨之间,而弥射似乎显得有些木讷,能力上差很多。至于为什么二人“事多相类”,那肯定是关于阿史那弥射的部分 记错了。
阿史那步真赶走了族兄,也没有当可汗的命。乙毗咄陆可汗岂能容卧榻之旁再生变故?兵临城下,走投无路,不仅失去了外援,也失去了部众 信任的阿史那步真成为乙毗咄陆可汗帐下的一个小小叶护,驻节可汗浮图城。乙毗咄陆可汗的势力可就东进到了朝廷的西线,旁边就是早已经做出选择的高昌王麹文 泰。
自从上次入塞遭到冷遇之后,高昌与朝廷的关系就逐渐转淡。朝廷支持焉耆重开大碛路的请求之后,更是动了高昌王的蛋糕。势同水火,只剩下那一层窗户纸还没有捅破,分道扬镳已经是现在进行时了。往来商旅、各国使节就受到不少刁难。
乙毗咄陆可汗的东顾无疑给麹文泰打了一针强心剂。正如麹文泰预料的那样,朝廷并没有进军西域的实力,也就是耍耍嘴皮子而已,朝廷支持的泥孰系被打得满地找牙,天可汗不也只能干瞪眼吗?
如虎添翼,麹文泰更加活跃起来。
焉耆,那是肯定要收拾地。焉耆是朝廷在西域的一个新的支点,是泥孰派的避难胜地,也自然就是乙毗咄陆可汗的仇家。“寻与西突厥乙毗设(乙毗咄陆可汗)击破焉耆三城,虏其男女而去。”
伊吾,高昌王甚至想联合乙毗咄陆可汗东进伊吾,这就有点搞得太大发了。连乙毗咄陆可汗都得掂量掂量的事情麹文泰也敢做?估计现在没有麹文泰不敢做的事儿了,正是清风送我上九霄,万里长空我任行。
一个小小的高昌王哪来的这么大的豪气?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选择(下)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