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雪域上的来客 (一)
在河西这一块能够对朝廷构成威胁的现在只有吐谷浑,当然还有吐谷浑的跟班党项。
党项又叫党项羌,“三苗之后,汉西羌别种”,属于羌人的一支。在党项人的传说中,党项来自山中的猕猴。这倒与人类的起源暗合,这也说明了这个民族渊源之久 远,但是党项这个名词进入史书的时间比较晚。党项之前,在此地比较活跃的是宕昌、邓至等诸羌,之后这些小国家相继灭亡了,党项才作为一个统一的旗号被提了 出来,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羌人的一个统称。估计宕昌、邓至也都成为党项的一个小部落了。
“自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党项的名头虽然比较大,部落的数量也比较多,占地也比较广,南北千余里,“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却 基本上处于比较初级的、分散的部落状态,连部落联盟都算不上,各自为政会有什么实力?也许做吐谷浑的跟班都不够格。
这一段控制党项的就是吐谷浑。吐谷浑对党项也是分而治之、恩威并施,既用和亲建立起互信的桥梁,也用铁拳震慑不安抚的盲动。朝廷建立以后,党项就成为吐谷浑骚扰唐境的一个帮凶、一个枪手。免费的炮灰也是不用白不用。
吐谷浑也似乎确实是朝廷的一个麻烦,贞观初年的时候还给李世民添过堵,简直就是一块滚刀肉,煮不烂、咬不动,近则怨、远则恨,何其难养?朝廷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个方向,能哄捧着过太平日子就行了。
虽然朝廷暂时对吐谷浑无可奈何,对党项却是上下其手。尤其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党项的招抚工作也是很有成效。从贞观三年党项酋长细封布赖“举部内附”开始,朝廷先后在附近设立了轨州、崌州、奉州、岩州、远州等不下六十余州,“内附者三十万口。”
“羁縻之”,“界内虽立县名,无城郭居处”。只要内附就给个刺史的名义,吐谷浑的羽翼被剪裁的差不多了。有的党项部落还主动要求讨伐吐谷浑,对朝廷来说这就更是求之不得了。现在李世民缓过手来了,要全力对付吐谷浑,估计有好戏了。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夏,朝廷就开始对吐谷浑展开试探性的攻击。这次提出建议的是来自基层的鄯州刺史李玄运。李刺史的意图很简单,抢马。“吐谷浑良马悉牧青海,轻兵掩之,可获大利。”
这个理由很实在,确实很实在。时机也不错,正是一个试探。
抢马?有点野蛮吧?
窃书,那是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抢马,那是练武人的事,也不能算野蛮。你不懂!
任务被交给了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鄯州刺史李玄运作为偏师参与行动,征调当地的党项部落、契苾铁骑前敌效命。
契苾铁骑?看着眼熟。当年铁勒人曾经建立过一个契苾-薛延陀汗国,主要的部落之一就是契苾部。是这个契苾吗?正是!
当年契苾、薛延陀这两个部落自去汗号之后,薛延陀被东西突厥两分,契苾分裂了、也衰落了。一部分随薛延陀到了漠北,另一部分莫贺咄特勒的领导下四处游荡。
按照常理推断,去汗号这个过程应该是血腥的,想来契苾遭到了较大的损失。之后,契苾先是依附吐谷浑,后又西进来到龟兹、热海(伊塞克湖)一带。居无定所、四处飘荡,等到部落的酋长莫贺咄特勒去世之后,只剩下孤儿寡母了。
贞观六年这位寡母,带着幼子,契苾何力兄弟,以及部落剩下的一千多家归唐。契苾何力以左领军将军的身份入宫宿卫,部落也被安置在甘州、凉州一带。这是契苾部第一次受命出征。
大军来到距离青海湖三十里的地方,不动了。遇到埋伏了?没有,高原反应来了。咳,这都是托辞,就是有点害怕。这是唐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深入高原与吐谷浑人开战。以前净是吐谷浑人出手了,估计唐军被打怕了,内心深处有点惯性、有点惰性。
以前唐军也出塞讨伐过吐谷浑,李世民的姐夫柴绍就同吐谷浑交过手。当时吐谷浑人居高临下,箭如雨下,柴绍是久攻不下,心生一计。在自己军队的后防开起了歌舞晚会。琵琶声声弦入耳,美人艳舞眩心魂。这就是一手邪的。
打仗的时候不带玩儿这个的,玩儿这个谁还打仗了?对面的吐谷浑人也就不张弓射箭了,先看表演吧。如痴如醉,也不知道柴绍从哪儿找的这个演出团,水平还真 高。还得说吐谷浑士兵的欣赏水平高,识得个中三味。否则就是对牛弹琴。等到表演结束,看得人手脚都麻酥酥的了,柴绍的偏师也就从背后偷袭成功了。
胜,是胜利了,只是胜得有点不堂而皇之。
今天这位段军爷也不知为什么,就是有点腿肚子转筋。战斗要是以这种形式结束,估计李世民得郁闷死。
这面唐军踌躇不前,那面吐谷浑人赶紧搬家。马者,国之大畜,甲兵之利,怎么能轻易落在他人手里。看看吐谷浑人什么道理都懂!
跑哇,长鞭一甩,啪啪响,拥着马群就跑!
唐军主力是崴泥了,没啥出息了。所幸偏师不凡,鄯州刺史李玄运的偏将李君羡从别路出击,在青海湖南部的悬水镇抓住了吐谷浑人的尾巴。一阵大砍小杀之后虏牛羊两万余头而回。
啊?没啥正经东西呀!来晚了,马儿跑得快,剩下的只有走不快的牛羊了。
战争的过程让李世民很气愤,哪有犹豫不前的唐军?结果还是让李世民很满意,吐谷浑也就是计止此耳,可以战而胜之。
接下来不能不教而诛,朝廷的使者就出现在了吐谷浑王伏允的王廷,主题只有一个:劝降。伏允同学接下来的表现就很提气,让观众们不得不竖起大姆哥,赞一个,有骨气。
伏允扣留了朝廷好几拨使者,算是对朝廷的强烈抗议。抗议不能用嘴,得用行动。赞叹之余,观众们估计不得不为伏允揪起心来,这不是找死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雪域上的来客(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在河西这一块能够对朝廷构成威胁的现在只有吐谷浑,当然还有吐谷浑的跟班党项。
党项又叫党项羌,“三苗之后,汉西羌别种”,属于羌人的一支。在党项人的传说中,党项来自山中的猕猴。这倒与人类的起源暗合,这也说明了这个民族渊源之久 远,但是党项这个名词进入史书的时间比较晚。党项之前,在此地比较活跃的是宕昌、邓至等诸羌,之后这些小国家相继灭亡了,党项才作为一个统一的旗号被提了 出来,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羌人的一个统称。估计宕昌、邓至也都成为党项的一个小部落了。
“自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党项的名头虽然比较大,部落的数量也比较多,占地也比较广,南北千余里,“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却 基本上处于比较初级的、分散的部落状态,连部落联盟都算不上,各自为政会有什么实力?也许做吐谷浑的跟班都不够格。
这一段控制党项的就是吐谷浑。吐谷浑对党项也是分而治之、恩威并施,既用和亲建立起互信的桥梁,也用铁拳震慑不安抚的盲动。朝廷建立以后,党项就成为吐谷浑骚扰唐境的一个帮凶、一个枪手。免费的炮灰也是不用白不用。
吐谷浑也似乎确实是朝廷的一个麻烦,贞观初年的时候还给李世民添过堵,简直就是一块滚刀肉,煮不烂、咬不动,近则怨、远则恨,何其难养?朝廷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个方向,能哄捧着过太平日子就行了。
虽然朝廷暂时对吐谷浑无可奈何,对党项却是上下其手。尤其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党项的招抚工作也是很有成效。从贞观三年党项酋长细封布赖“举部内附”开始,朝廷先后在附近设立了轨州、崌州、奉州、岩州、远州等不下六十余州,“内附者三十万口。”
“羁縻之”,“界内虽立县名,无城郭居处”。只要内附就给个刺史的名义,吐谷浑的羽翼被剪裁的差不多了。有的党项部落还主动要求讨伐吐谷浑,对朝廷来说这就更是求之不得了。现在李世民缓过手来了,要全力对付吐谷浑,估计有好戏了。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夏,朝廷就开始对吐谷浑展开试探性的攻击。这次提出建议的是来自基层的鄯州刺史李玄运。李刺史的意图很简单,抢马。“吐谷浑良马悉牧青海,轻兵掩之,可获大利。”
这个理由很实在,确实很实在。时机也不错,正是一个试探。
抢马?有点野蛮吧?
窃书,那是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抢马,那是练武人的事,也不能算野蛮。你不懂!
任务被交给了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鄯州刺史李玄运作为偏师参与行动,征调当地的党项部落、契苾铁骑前敌效命。
契苾铁骑?看着眼熟。当年铁勒人曾经建立过一个契苾-薛延陀汗国,主要的部落之一就是契苾部。是这个契苾吗?正是!
当年契苾、薛延陀这两个部落自去汗号之后,薛延陀被东西突厥两分,契苾分裂了、也衰落了。一部分随薛延陀到了漠北,另一部分莫贺咄特勒的领导下四处游荡。
按照常理推断,去汗号这个过程应该是血腥的,想来契苾遭到了较大的损失。之后,契苾先是依附吐谷浑,后又西进来到龟兹、热海(伊塞克湖)一带。居无定所、四处飘荡,等到部落的酋长莫贺咄特勒去世之后,只剩下孤儿寡母了。
贞观六年这位寡母,带着幼子,契苾何力兄弟,以及部落剩下的一千多家归唐。契苾何力以左领军将军的身份入宫宿卫,部落也被安置在甘州、凉州一带。这是契苾部第一次受命出征。
大军来到距离青海湖三十里的地方,不动了。遇到埋伏了?没有,高原反应来了。咳,这都是托辞,就是有点害怕。这是唐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深入高原与吐谷浑人开战。以前净是吐谷浑人出手了,估计唐军被打怕了,内心深处有点惯性、有点惰性。
以前唐军也出塞讨伐过吐谷浑,李世民的姐夫柴绍就同吐谷浑交过手。当时吐谷浑人居高临下,箭如雨下,柴绍是久攻不下,心生一计。在自己军队的后防开起了歌舞晚会。琵琶声声弦入耳,美人艳舞眩心魂。这就是一手邪的。
打仗的时候不带玩儿这个的,玩儿这个谁还打仗了?对面的吐谷浑人也就不张弓射箭了,先看表演吧。如痴如醉,也不知道柴绍从哪儿找的这个演出团,水平还真 高。还得说吐谷浑士兵的欣赏水平高,识得个中三味。否则就是对牛弹琴。等到表演结束,看得人手脚都麻酥酥的了,柴绍的偏师也就从背后偷袭成功了。
胜,是胜利了,只是胜得有点不堂而皇之。
今天这位段军爷也不知为什么,就是有点腿肚子转筋。战斗要是以这种形式结束,估计李世民得郁闷死。
这面唐军踌躇不前,那面吐谷浑人赶紧搬家。马者,国之大畜,甲兵之利,怎么能轻易落在他人手里。看看吐谷浑人什么道理都懂!
跑哇,长鞭一甩,啪啪响,拥着马群就跑!
唐军主力是崴泥了,没啥出息了。所幸偏师不凡,鄯州刺史李玄运的偏将李君羡从别路出击,在青海湖南部的悬水镇抓住了吐谷浑人的尾巴。一阵大砍小杀之后虏牛羊两万余头而回。
啊?没啥正经东西呀!来晚了,马儿跑得快,剩下的只有走不快的牛羊了。
战争的过程让李世民很气愤,哪有犹豫不前的唐军?结果还是让李世民很满意,吐谷浑也就是计止此耳,可以战而胜之。
接下来不能不教而诛,朝廷的使者就出现在了吐谷浑王伏允的王廷,主题只有一个:劝降。伏允同学接下来的表现就很提气,让观众们不得不竖起大姆哥,赞一个,有骨气。
伏允扣留了朝廷好几拨使者,算是对朝廷的强烈抗议。抗议不能用嘴,得用行动。赞叹之余,观众们估计不得不为伏允揪起心来,这不是找死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雪域上的来客(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