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来源:上海青年报
本报综合消息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展映活动中,由一个法国电影工作室完成的一部非同寻常的影片《11'09"01》(11'09"01September 11)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片是由出自不同国家的著名导演之手的11部短片组成,以献给那些“9.11”恐怖事件的受害者和更多曾目睹过那惊心动魄时刻的旁观者。
今年年初,法国电影巨头Vivendi Universal制片公司从全球各地请来了11位有“突出表现”的大导演,仅给每人11分09秒来描绘去年恐怖袭击所带来的震撼和灵感。制片人给所有导演“完全自由的表达方式”,例如埃及导演优素福-查汗(Youssef Chahine)的作品,片中的演员对“9-11”的看法令人惊愕。该片还讨论了从越战到入侵索马里的数十年间,关于美国政府“对文明的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数百万牺牲者”的问题。
当然,如此偏执的作品毕竟还是少数,在大多数短片中,电影工作者都对恐怖袭击后美国所面临的危机深感担忧。例如在伊朗导演萨米拉-麦马巴夫(Samira Makhmalbaf)的短片中,一名伊朗小学生的话颇令人回味:“美国人用炸弹袭击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去造防空洞。”老师还即席鼓励学生们为“9-11”事件中的牺牲者默哀一分钟。英国导演的短片选取了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发生在“9-11”的另一起惨案,只不过背景设定在了1973年的智利。印度著名女导演、上届金狮奖得主米拉-奈尔(Mira Nair)则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一位美籍巴基斯坦人,他在“9-11”期间因帮助消防员抢救世贸大火而葬身其中。但由于他的神秘失踪,纽约的警察和媒体竟然怀疑他与恐怖分子有联系。面对如此荒唐的指控,他的母亲在片中无奈地说:“如果他叫耶稣或者大卫的话,这种指控恐怕就不会发生了。”
整部影片将于9月11日在法国影院公映,并还将参加包括多伦多、威尼斯等在内的各大国际电影节。有意思的是,直到现在为止,该片至今还没有找到在美国的发行商。
试图为全球化提供更多声音
新闻附件>>萨米拉-麦马巴夫
萨米拉-麦马巴夫出身电影世家,其父即影片《坎大哈》的导演莫森-麦马巴夫。她8岁就在父亲的影片中担任角色,14岁离开中学在“麦马巴夫电影之家”学习5年。17岁时萨米拉拍摄了生平第一部电影《苹果》,第二年她带着这部电影成为了戛纳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赛导演。1999年萨米拉拍摄了她的第二部电影《黑板》,入围2000戛纳电影节,又创造了“戛纳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赛电影入围导演”的记录,最终获得评委会大奖。萨米拉被誉为“伊朗电影界天才少女”。
对话>>萨米拉-麦马巴夫答问录
本报实习记者武鹏报道
问:“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儿?这个事件让你有什么感受?
答:当我在电视中看见两座摩天大厦倒塌的时候,起先我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我甚至认为我肯定是在看一个特级效果的电影片段,可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这是真实的画面。我随即想到了我在纽约的朋友,我在纽约住过一段时间,因此在那儿结识了不少朋友。几个小时后,我听说美国想要军事打击阿富汗,我马上又开始担心起阿富汗的儿童和妇女了,因为以前我在伊朗和阿富汗的边境地区拍电影,那儿也有一些朋友。事实上,我陷入了双重焦虑之中,因为不管是美国还是阿富汗,两边我都有朋友。
问:你是一个非常繁忙的电影工作者,但是一接到参加联合拍摄这部纪念“9-11事件”电影的邀请,你毫不犹豫,为什么?是什么力量驱动你投入拍摄这部电影?
答:“9-11事件”是全球性的事件,因为这得归功于全球化的进程,把新闻报道通过卫星迅速传播到了全世界。但是不为人知的是,阿富汗有250万处于20岁左右的青年死于战争和饥饿,这些消息并不能为外界获悉,事实上,只要目睹这一残酷事实的人,谁也忘不了。作为一个电影从业人员,目睹这些惨状立即让我想到了电影图片的力量。我认为我的工作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从某个意义上说,全球化有赖于把信息传播到全世界,而电影正是有效的一个形式。
我想,如果这个消息指示通过广播——没有图像的形式传播,可能没有人相信。如果某个人在谈论这件事,那也是单方面的讲述,不是双方面的对话。如果只是把这个事件简单通过图像表达出来,那么也很容易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因为很多媒体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所以我认为,邀请11个国家的导演,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同一事件显然更为可取。只有一个声音说话不能反映所有人的观点,而且只会增加人们之间的误解。客观事实不是建立在那些所谓标榜为“事实”的人的口中的。当我们讨论一个全球性的事件,我希望能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
问:在接到联合拍摄的邀请之前,你自己想过独立拍摄这样一部反映“9-11事件”的电影吗?
答:我先前考虑过拍一部反映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以及和发达国家矛盾加大差距的电影,但一直没有着手。发生了“9-11事件”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应该再次考虑全球化的矛盾了。关于“9-11事件”,大多数人都在就事论事,几乎没有人把这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矛盾联系起来。穷国更穷,而富国仍然在敛积惊人的财富。
问:在这部联合拍摄的电影中你个人的短片部分,你想要表达什么?
答:在我的短片中,我描写了一个东方女孩受到一次发生在西方的事件影响而惊恐不安。我想说明的是,东方女孩从来没有到过纽约,对那些高楼大厦一无所知,也没有什么地理常识。但是她被迫卷入了全球化之中,为现实和将来的命运而焦急,这样一次发生在遥远地区的事件就可能改变她一生的命运。我想表达的是,在西方城市里摩天大楼的倒塌引起了很多西方以外地区的破坏。
问:这个短片是你突然的灵感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答:看到纽约世贸大楼的倒塌,而后美国又开始轰炸阿富汗,我一方面挂念纽约的朋友,另一方面又想去阿富汗帮助那些妇女儿童,不管我的个人力量是多么有限。当美国开始轰炸阿富汗的时候,我正好到了阿富汗,我目睹了很多当地的事实情况。那时当地已经多年禁止放映的电影院又开始时髦起来了,这让我非常高兴,很快就想到了拍摄一部电影。
问:你认为电影是创造和平的工具吗?
答:如果认为战争是建立在意志和单方对话的基础上,那么创造和平的工具应该包括不同的人类思想及其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这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就是这样多方对话的一种尝试。
《11'09"01》之《上帝,建设和毁灭》
在《11'09"01》中最先开拍的是萨米拉-麦马巴夫,这位22岁的伊朗后起之秀是11人中的一大亮点:两位女性导演之一,并且年龄最小。在这部名为《上帝,建设和毁灭》(God,Construction and Destruction)的影片里,她选择了流亡的阿富汗难民孩子作为主角。画面始于一些无家可归的阿富汗人惊恐的脸,“9-11事件”之后,他们整天为美国人的轰炸忧心忡忡。镜头切换,一位教师想把学生们召集起来为世贸中心的恐怖袭击默哀。问题在于孩子们并不能理解发生在完全陌生的国家里的事件意义何在。最终老师只好带着学生们来到一座巨大的砖炉前,对他们说:“纽约的高塔就和这砖炉差不多。”然后她叫孩子们保持一分钟的肃静,以纪念这冒着黑烟的砖炉旁的纽约世贸中心——听起来有些离谱的故事,又像是为环保或者反恐做的广告片,也许正是导演的用意所在。
参加《11'09"01》拍摄的11位导演
Sean Penn,美国,代表作:《细红线》(The Thin Red Line)、《死囚的漫步》(Dead Man Walking)
Youssef Chahine,埃及,代表作:《亚历山大再次和永远》(Alexandria…Why?)
Ken Loach,法国,代表作:2002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甜蜜十六岁》(Sweet Sixteen)
Claude Lelouch,法国,代表作:1966年金棕榈奖影片《男人和女人》(And Now Ladies and Gentlemen)
Samira Makhmalbaf,伊朗,代表作:《苹果》(The Apple)、《黑板》(Blackboard)
Danis Tanovic,波黑,代表作: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无主之地》(No Man's Land)
Amos Gitai,以色列,代表作:2001年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凯德玛》(Kedma)
Idrissa Ouedraog,布迪纳法索,代表作:1990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影片《梯莱》(Tilai)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墨西哥,代表作:2001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大奖影片《爱情是母狗》(Amores Perros)
Mira Nair,印度,代表作: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影片《季风婚礼》(Monsoon Wedding)
今村昌平,日本,代表作: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鳗鱼》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本报综合消息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展映活动中,由一个法国电影工作室完成的一部非同寻常的影片《11'09"01》(11'09"01September 11)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片是由出自不同国家的著名导演之手的11部短片组成,以献给那些“9.11”恐怖事件的受害者和更多曾目睹过那惊心动魄时刻的旁观者。
今年年初,法国电影巨头Vivendi Universal制片公司从全球各地请来了11位有“突出表现”的大导演,仅给每人11分09秒来描绘去年恐怖袭击所带来的震撼和灵感。制片人给所有导演“完全自由的表达方式”,例如埃及导演优素福-查汗(Youssef Chahine)的作品,片中的演员对“9-11”的看法令人惊愕。该片还讨论了从越战到入侵索马里的数十年间,关于美国政府“对文明的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数百万牺牲者”的问题。
当然,如此偏执的作品毕竟还是少数,在大多数短片中,电影工作者都对恐怖袭击后美国所面临的危机深感担忧。例如在伊朗导演萨米拉-麦马巴夫(Samira Makhmalbaf)的短片中,一名伊朗小学生的话颇令人回味:“美国人用炸弹袭击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去造防空洞。”老师还即席鼓励学生们为“9-11”事件中的牺牲者默哀一分钟。英国导演的短片选取了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发生在“9-11”的另一起惨案,只不过背景设定在了1973年的智利。印度著名女导演、上届金狮奖得主米拉-奈尔(Mira Nair)则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一位美籍巴基斯坦人,他在“9-11”期间因帮助消防员抢救世贸大火而葬身其中。但由于他的神秘失踪,纽约的警察和媒体竟然怀疑他与恐怖分子有联系。面对如此荒唐的指控,他的母亲在片中无奈地说:“如果他叫耶稣或者大卫的话,这种指控恐怕就不会发生了。”
整部影片将于9月11日在法国影院公映,并还将参加包括多伦多、威尼斯等在内的各大国际电影节。有意思的是,直到现在为止,该片至今还没有找到在美国的发行商。
试图为全球化提供更多声音
新闻附件>>萨米拉-麦马巴夫
萨米拉-麦马巴夫出身电影世家,其父即影片《坎大哈》的导演莫森-麦马巴夫。她8岁就在父亲的影片中担任角色,14岁离开中学在“麦马巴夫电影之家”学习5年。17岁时萨米拉拍摄了生平第一部电影《苹果》,第二年她带着这部电影成为了戛纳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赛导演。1999年萨米拉拍摄了她的第二部电影《黑板》,入围2000戛纳电影节,又创造了“戛纳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赛电影入围导演”的记录,最终获得评委会大奖。萨米拉被誉为“伊朗电影界天才少女”。
对话>>萨米拉-麦马巴夫答问录
本报实习记者武鹏报道
问:“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儿?这个事件让你有什么感受?
答:当我在电视中看见两座摩天大厦倒塌的时候,起先我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我甚至认为我肯定是在看一个特级效果的电影片段,可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这是真实的画面。我随即想到了我在纽约的朋友,我在纽约住过一段时间,因此在那儿结识了不少朋友。几个小时后,我听说美国想要军事打击阿富汗,我马上又开始担心起阿富汗的儿童和妇女了,因为以前我在伊朗和阿富汗的边境地区拍电影,那儿也有一些朋友。事实上,我陷入了双重焦虑之中,因为不管是美国还是阿富汗,两边我都有朋友。
问:你是一个非常繁忙的电影工作者,但是一接到参加联合拍摄这部纪念“9-11事件”电影的邀请,你毫不犹豫,为什么?是什么力量驱动你投入拍摄这部电影?
答:“9-11事件”是全球性的事件,因为这得归功于全球化的进程,把新闻报道通过卫星迅速传播到了全世界。但是不为人知的是,阿富汗有250万处于20岁左右的青年死于战争和饥饿,这些消息并不能为外界获悉,事实上,只要目睹这一残酷事实的人,谁也忘不了。作为一个电影从业人员,目睹这些惨状立即让我想到了电影图片的力量。我认为我的工作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从某个意义上说,全球化有赖于把信息传播到全世界,而电影正是有效的一个形式。
我想,如果这个消息指示通过广播——没有图像的形式传播,可能没有人相信。如果某个人在谈论这件事,那也是单方面的讲述,不是双方面的对话。如果只是把这个事件简单通过图像表达出来,那么也很容易陷入另外一个误区,因为很多媒体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所以我认为,邀请11个国家的导演,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同一事件显然更为可取。只有一个声音说话不能反映所有人的观点,而且只会增加人们之间的误解。客观事实不是建立在那些所谓标榜为“事实”的人的口中的。当我们讨论一个全球性的事件,我希望能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
问:在接到联合拍摄的邀请之前,你自己想过独立拍摄这样一部反映“9-11事件”的电影吗?
答:我先前考虑过拍一部反映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以及和发达国家矛盾加大差距的电影,但一直没有着手。发生了“9-11事件”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应该再次考虑全球化的矛盾了。关于“9-11事件”,大多数人都在就事论事,几乎没有人把这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矛盾联系起来。穷国更穷,而富国仍然在敛积惊人的财富。
问:在这部联合拍摄的电影中你个人的短片部分,你想要表达什么?
答:在我的短片中,我描写了一个东方女孩受到一次发生在西方的事件影响而惊恐不安。我想说明的是,东方女孩从来没有到过纽约,对那些高楼大厦一无所知,也没有什么地理常识。但是她被迫卷入了全球化之中,为现实和将来的命运而焦急,这样一次发生在遥远地区的事件就可能改变她一生的命运。我想表达的是,在西方城市里摩天大楼的倒塌引起了很多西方以外地区的破坏。
问:这个短片是你突然的灵感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答:看到纽约世贸大楼的倒塌,而后美国又开始轰炸阿富汗,我一方面挂念纽约的朋友,另一方面又想去阿富汗帮助那些妇女儿童,不管我的个人力量是多么有限。当美国开始轰炸阿富汗的时候,我正好到了阿富汗,我目睹了很多当地的事实情况。那时当地已经多年禁止放映的电影院又开始时髦起来了,这让我非常高兴,很快就想到了拍摄一部电影。
问:你认为电影是创造和平的工具吗?
答:如果认为战争是建立在意志和单方对话的基础上,那么创造和平的工具应该包括不同的人类思想及其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这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就是这样多方对话的一种尝试。
《11'09"01》之《上帝,建设和毁灭》
在《11'09"01》中最先开拍的是萨米拉-麦马巴夫,这位22岁的伊朗后起之秀是11人中的一大亮点:两位女性导演之一,并且年龄最小。在这部名为《上帝,建设和毁灭》(God,Construction and Destruction)的影片里,她选择了流亡的阿富汗难民孩子作为主角。画面始于一些无家可归的阿富汗人惊恐的脸,“9-11事件”之后,他们整天为美国人的轰炸忧心忡忡。镜头切换,一位教师想把学生们召集起来为世贸中心的恐怖袭击默哀。问题在于孩子们并不能理解发生在完全陌生的国家里的事件意义何在。最终老师只好带着学生们来到一座巨大的砖炉前,对他们说:“纽约的高塔就和这砖炉差不多。”然后她叫孩子们保持一分钟的肃静,以纪念这冒着黑烟的砖炉旁的纽约世贸中心——听起来有些离谱的故事,又像是为环保或者反恐做的广告片,也许正是导演的用意所在。
参加《11'09"01》拍摄的11位导演
Sean Penn,美国,代表作:《细红线》(The Thin Red Line)、《死囚的漫步》(Dead Man Walking)
Youssef Chahine,埃及,代表作:《亚历山大再次和永远》(Alexandria…Why?)
Ken Loach,法国,代表作:2002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甜蜜十六岁》(Sweet Sixteen)
Claude Lelouch,法国,代表作:1966年金棕榈奖影片《男人和女人》(And Now Ladies and Gentlemen)
Samira Makhmalbaf,伊朗,代表作:《苹果》(The Apple)、《黑板》(Blackboard)
Danis Tanovic,波黑,代表作: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无主之地》(No Man's Land)
Amos Gitai,以色列,代表作:2001年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凯德玛》(Kedma)
Idrissa Ouedraog,布迪纳法索,代表作:1990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影片《梯莱》(Tilai)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墨西哥,代表作:2001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大奖影片《爱情是母狗》(Amores Perros)
Mira Nair,印度,代表作: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影片《季风婚礼》(Monsoon Wedding)
今村昌平,日本,代表作: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鳗鱼》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