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其实和威尼斯电影节有过亲密接触的华人还不止这几人,姜文、罗卓瑶等也曾在此影节上大出风头。不管获奖与否,“威尼斯情结”播下的种子开花、结果,受益最大的也许还不是导演、演员本人,而是观众,因为他们在更大的国际视野内,清楚地看到了华裔电影人的能力以及华语电影强大的生命力和希望。
华裔电影人的绝代风华,无论是在商业气息较浓的奥斯卡、艺术氛围笼罩的戛纳、柏林,还是人文情怀颇重的威尼斯,世人都已见识过,无不为之倾倒。眼看8月29日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将至,又勾起了国人对同胞们曾在水城上演“秋天的童话”的美好回忆。从戛纳、柏林、威尼斯这三大著名国际电影节来看,威尼斯电影节好像和华裔影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华语电影也是特别的情有独钟。从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台湾导演侯孝贤夺冠算起,十几年来,华裔电影和电影人无疑是威尼斯的常客,而且频频获奖。对威尼斯电影节来讲,华语电影近十年来也无疑是其影节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今年又有陈果的《香港有个好莱坞》、张杨的《昨天》及伍仕贤的《车四十四》(短片)、张律的《十一岁》(短片)进军威尼斯。威尼斯和华语影片的亲密关系,很可能会在这次威尼斯电影节上再次体现。借次时机,本版特别向读者展示一下华语电影和影人在威尼斯的累累战绩。
威尼斯成就的大师
张艺谋对威尼斯的感情绝对不会比柏林浅,虽然是柏林的金熊让他声名鹊起,但真正把他划入大师圈的,还要归功于威尼斯电影节。老谋子虽然得奖无数,但算起来,在威尼斯影节上的收获是最大的。1991年,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喜获银狮奖,这对于出道不久的他来讲,的确是个大喜讯。第二年老谋子赶紧送来了那部《秋菊打官司》,秋菊在威尼斯得到了说法,而且这说法还不小,张艺谋和巩俐一个捧了金狮影片大奖,一个戴上了影后的桂冠。当时恰是张巩两人感情的黄金时期,双双获奖又正处在两人事业的巅峰期。1992年的9月初,整个威尼斯都沉浸在老谋子那憨憨的笑声中和巩俐那绚丽的旗袍风采下。也许那年对老谋子来讲,是永难忘记的。1999年,当张艺谋跟戛纳评委主席因《一个都不能少》吵翻后,他毅然带影片投奔威尼斯,威尼斯倒也特给张爷面子,麻烦您再捧一回金狮得了。
巩俐:威尼斯的第一朵东方玫瑰!
巩俐是影坛公认的国际影后,但仔细一算,还就是199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才让她正式称后,享誉国际的。同老谋子一样,一身旗袍装束的巩俐惊艳威尼斯时,把所有人都镇了,丑秋菊成了玫瑰花。意大利人把演技、化妆统统的功劳全给了巩俐。虽说事过境迁,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国人接巩俐的班,很多人都认为周迅最有希望今年称后,如果是那样,玫瑰自然会换新枝,否则,人们仍要继续地等待,而一提到中国的威尼斯影后,9年前巩俐那青春的形象还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夏雨:威尼斯的命运之子
开始有玩票感觉的夏雨带着暑期打工似的心理,完成了姜文的那部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随之就回学校继续上学去了。可谁知1994年的初秋,一个让夏雨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消息,从遥远的意大利传来,他当上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当时,他的对手之一也是自己人,《东邪西毒》里的张国荣。影帝的光环彻底改变了夏雨以后的命运,他似乎已经不能不爱上表演了,第二年,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正式踏入了这个圈子。但此后看夏雨的表演就开始觉得怎么着都不对味了,而这位年轻的威尼斯影帝也再没出演过什么像样的片子了,每次看到夏雨,还是觉得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叼烟头的样子最酷。
蔡明亮:威尼斯的台湾新新电影人!
1994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蔡明亮终于有机会大放异彩,一部对白只有百余句,描述两男一女精神世界的影片《爱情万岁》让威尼斯评委们爱不释手,这部压抑的电影用极简约的艺术形式探讨并展示了现代人空虚无助的内心?它和《暴雨将至》并列金狮奖。对蔡明亮来说,这次得奖对他的意义十分重大。众所周知,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的开创者在1989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折桂,而5年以后,蔡明亮作为台湾新新电影人的代表,也同样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威尼斯好像成了台湾电影衣钵传承之地。这特殊的意味,想必蔡明亮心知肚明。
威尼斯华语导演第一人
1989年秋,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把金狮奖授予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这部影片里程碑的意义也随之确立。侯孝贤这个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创始人,最擅长的是沉静内敛的长镜头语言,他这部被誉为“台湾史诗”的《悲情城市》,无处不流淌着博大的人文主义精神。《悲情城市》对于侯孝贤本人来讲,其实也是个转折点,因为从这部影片开始,他逐渐将视角从“乡土”和“童年”里跳脱出来,让眼光投射于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正是因为此片,台湾新电影翻开了新篇章,台湾电影作为华语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享有更多的国际声誉,而侯孝贤也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导演,与当时刚刚凭《红高粱》在柏林折桂的张艺谋,形成南北之势。自此,几乎此后每年的威尼斯影节都有华语影片参展,对各大奖项也是频有斩获。记得《悲情城市》最后的镜头里,9月秋深,满山芦花似雪,那无言的悲凉与遒劲给人印象极深,没想到这却是威尼斯华语电影盛世的开始,侯大师自然功不可没。但此后,大师将劲头全用在了戛纳上。倒是《悲》片主演梁朝伟,因1995年又主演了越南影片《三轮车夫》,趁该片获金狮奖的时机,重返威尼斯,一时风光无俩。
张元:威尼斯带来体制的认同
在1999年威尼斯电影节之前,张元的身份是个地下导演,他的更多影片在国外获奖也好,放映也好,国内观众基本无缘得见。而1998年他拍摄了体制内的影片《过年回家》,这部回到体制内的作品充满了温暖的人文关怀,这次张元理直气壮地来到威尼斯,他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同,张元获得了最佳导演的称号,同时这部电影也开始在国内各地上映,很多普通观众也看到了张元的作品。对影片控制良好的节奏感使他被外国影评人称为“最富有悲悯之心的导演”。
陈果:威尼斯的缘分不浅
香港导演陈果在1997年,以《香港制造》一举成名。而后以一年一部,凭《去年烟花特别多》和《细路祥》完成了他的香港三部曲。接着,他开始了“妓女三部曲”的拍摄。去年他以《榴莲飘飘》正式入围威尼斯,虽然空手而归,但今年又适时补上《香港有个好莱坞》,这种对威尼斯电影节的诚意看来是足够了。听说评委会主席颇喜欢周迅的表演,看来这次陈果要有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华裔电影人的绝代风华,无论是在商业气息较浓的奥斯卡、艺术氛围笼罩的戛纳、柏林,还是人文情怀颇重的威尼斯,世人都已见识过,无不为之倾倒。眼看8月29日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将至,又勾起了国人对同胞们曾在水城上演“秋天的童话”的美好回忆。从戛纳、柏林、威尼斯这三大著名国际电影节来看,威尼斯电影节好像和华裔影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华语电影也是特别的情有独钟。从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台湾导演侯孝贤夺冠算起,十几年来,华裔电影和电影人无疑是威尼斯的常客,而且频频获奖。对威尼斯电影节来讲,华语电影近十年来也无疑是其影节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今年又有陈果的《香港有个好莱坞》、张杨的《昨天》及伍仕贤的《车四十四》(短片)、张律的《十一岁》(短片)进军威尼斯。威尼斯和华语影片的亲密关系,很可能会在这次威尼斯电影节上再次体现。借次时机,本版特别向读者展示一下华语电影和影人在威尼斯的累累战绩。
威尼斯成就的大师
张艺谋对威尼斯的感情绝对不会比柏林浅,虽然是柏林的金熊让他声名鹊起,但真正把他划入大师圈的,还要归功于威尼斯电影节。老谋子虽然得奖无数,但算起来,在威尼斯影节上的收获是最大的。1991年,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喜获银狮奖,这对于出道不久的他来讲,的确是个大喜讯。第二年老谋子赶紧送来了那部《秋菊打官司》,秋菊在威尼斯得到了说法,而且这说法还不小,张艺谋和巩俐一个捧了金狮影片大奖,一个戴上了影后的桂冠。当时恰是张巩两人感情的黄金时期,双双获奖又正处在两人事业的巅峰期。1992年的9月初,整个威尼斯都沉浸在老谋子那憨憨的笑声中和巩俐那绚丽的旗袍风采下。也许那年对老谋子来讲,是永难忘记的。1999年,当张艺谋跟戛纳评委主席因《一个都不能少》吵翻后,他毅然带影片投奔威尼斯,威尼斯倒也特给张爷面子,麻烦您再捧一回金狮得了。
巩俐:威尼斯的第一朵东方玫瑰!
巩俐是影坛公认的国际影后,但仔细一算,还就是199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才让她正式称后,享誉国际的。同老谋子一样,一身旗袍装束的巩俐惊艳威尼斯时,把所有人都镇了,丑秋菊成了玫瑰花。意大利人把演技、化妆统统的功劳全给了巩俐。虽说事过境迁,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国人接巩俐的班,很多人都认为周迅最有希望今年称后,如果是那样,玫瑰自然会换新枝,否则,人们仍要继续地等待,而一提到中国的威尼斯影后,9年前巩俐那青春的形象还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夏雨:威尼斯的命运之子
开始有玩票感觉的夏雨带着暑期打工似的心理,完成了姜文的那部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随之就回学校继续上学去了。可谁知1994年的初秋,一个让夏雨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消息,从遥远的意大利传来,他当上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当时,他的对手之一也是自己人,《东邪西毒》里的张国荣。影帝的光环彻底改变了夏雨以后的命运,他似乎已经不能不爱上表演了,第二年,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正式踏入了这个圈子。但此后看夏雨的表演就开始觉得怎么着都不对味了,而这位年轻的威尼斯影帝也再没出演过什么像样的片子了,每次看到夏雨,还是觉得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叼烟头的样子最酷。
蔡明亮:威尼斯的台湾新新电影人!
1994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蔡明亮终于有机会大放异彩,一部对白只有百余句,描述两男一女精神世界的影片《爱情万岁》让威尼斯评委们爱不释手,这部压抑的电影用极简约的艺术形式探讨并展示了现代人空虚无助的内心?它和《暴雨将至》并列金狮奖。对蔡明亮来说,这次得奖对他的意义十分重大。众所周知,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的开创者在1989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折桂,而5年以后,蔡明亮作为台湾新新电影人的代表,也同样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威尼斯好像成了台湾电影衣钵传承之地。这特殊的意味,想必蔡明亮心知肚明。
威尼斯华语导演第一人
1989年秋,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把金狮奖授予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这部影片里程碑的意义也随之确立。侯孝贤这个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创始人,最擅长的是沉静内敛的长镜头语言,他这部被誉为“台湾史诗”的《悲情城市》,无处不流淌着博大的人文主义精神。《悲情城市》对于侯孝贤本人来讲,其实也是个转折点,因为从这部影片开始,他逐渐将视角从“乡土”和“童年”里跳脱出来,让眼光投射于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正是因为此片,台湾新电影翻开了新篇章,台湾电影作为华语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享有更多的国际声誉,而侯孝贤也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导演,与当时刚刚凭《红高粱》在柏林折桂的张艺谋,形成南北之势。自此,几乎此后每年的威尼斯影节都有华语影片参展,对各大奖项也是频有斩获。记得《悲情城市》最后的镜头里,9月秋深,满山芦花似雪,那无言的悲凉与遒劲给人印象极深,没想到这却是威尼斯华语电影盛世的开始,侯大师自然功不可没。但此后,大师将劲头全用在了戛纳上。倒是《悲》片主演梁朝伟,因1995年又主演了越南影片《三轮车夫》,趁该片获金狮奖的时机,重返威尼斯,一时风光无俩。
张元:威尼斯带来体制的认同
在1999年威尼斯电影节之前,张元的身份是个地下导演,他的更多影片在国外获奖也好,放映也好,国内观众基本无缘得见。而1998年他拍摄了体制内的影片《过年回家》,这部回到体制内的作品充满了温暖的人文关怀,这次张元理直气壮地来到威尼斯,他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同,张元获得了最佳导演的称号,同时这部电影也开始在国内各地上映,很多普通观众也看到了张元的作品。对影片控制良好的节奏感使他被外国影评人称为“最富有悲悯之心的导演”。
陈果:威尼斯的缘分不浅
香港导演陈果在1997年,以《香港制造》一举成名。而后以一年一部,凭《去年烟花特别多》和《细路祥》完成了他的香港三部曲。接着,他开始了“妓女三部曲”的拍摄。去年他以《榴莲飘飘》正式入围威尼斯,虽然空手而归,但今年又适时补上《香港有个好莱坞》,这种对威尼斯电影节的诚意看来是足够了。听说评委会主席颇喜欢周迅的表演,看来这次陈果要有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