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昨天又混进首都剧院看了一遍孟京辉的新戏,演了近一个月的戏终于要落下帷幕。每次孟京辉都会引起争议,这次也不例外。
这出名为《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新戏的同孟京辉以往的话剧一样。涉嫌夸张的理性标题,再清晰不过的剧情,刻意的幽默感,演员依旧是传统的表演模式……稍有不同的是,可能是因为胡恩威的参与,令这出戏有了一些进念的痕迹。还有音乐,这次有香港的黄耀明,还有丰江舟。
我一向觉得孟京辉是一个伪另类,和他戏剧里的试验成分相比,他做得更多的是对商业的妥协,对观众的妥协。但这并不是一出商业上成功的话剧。尽管孟京辉一再努力地把故事讲得明白,但依旧是招致了一些争议,在散场后的讨论会上,很多人的意见都是关于音乐和多媒体。
内地的观众的眼光远比我们想象中保守,在他们看来所有附加的东西都应该服务于剧情。他们接受不了“刺耳”的噪音和看似与剧情无关的声音采样。甚至有人对多媒体成分持怀疑态度,于是这出戏仅有的两个亮点就被武断的判定为不和谐的元素,在他们面前,孟京辉有口难辨。其实争辩也是没有用的,没有人会接受创作者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意图,既然用戏剧没有办法令观众清楚,这就是创作者的失败。
在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已经把多媒体和音乐运用得天衣无缝的时候,在台湾一些剧场已经把流行音乐和舞台剧结合得炉火纯青的时候,我们的观众却还在为了一点声光变幻大惊小怪。在北京的剧场音乐方面,还属于一片空白。而观众也习惯了这种空白,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我想到了赖声川,也许除了赖声川之外没人能用戏剧征服他们,但是他们看到的刻录盘上的赖声川戏剧最早的还在1985年,1985年啊,想必今天猫在小剧场里看戏的人们当时还没成年吧?时间是残酷的,仅就这一点,就令我们比台湾的观众满了半拍。十几年的光阴,我们如何用戏剧弥补,不久前,看了大学生戏剧展演的开幕式,可惜那里面除了青春的冲动一无所有的演出,也许还有人可以聊以慰藉,说我们至少还有青春的冲动。
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话剧,也许并不重要,关键是玩戏剧的到底要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来一步一步培养我们观众的欣赏水平。让他们可以一眼看出戏里的破绽,而不是盲目的漫天找错,找到的都是对的地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这出名为《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新戏的同孟京辉以往的话剧一样。涉嫌夸张的理性标题,再清晰不过的剧情,刻意的幽默感,演员依旧是传统的表演模式……稍有不同的是,可能是因为胡恩威的参与,令这出戏有了一些进念的痕迹。还有音乐,这次有香港的黄耀明,还有丰江舟。
我一向觉得孟京辉是一个伪另类,和他戏剧里的试验成分相比,他做得更多的是对商业的妥协,对观众的妥协。但这并不是一出商业上成功的话剧。尽管孟京辉一再努力地把故事讲得明白,但依旧是招致了一些争议,在散场后的讨论会上,很多人的意见都是关于音乐和多媒体。
内地的观众的眼光远比我们想象中保守,在他们看来所有附加的东西都应该服务于剧情。他们接受不了“刺耳”的噪音和看似与剧情无关的声音采样。甚至有人对多媒体成分持怀疑态度,于是这出戏仅有的两个亮点就被武断的判定为不和谐的元素,在他们面前,孟京辉有口难辨。其实争辩也是没有用的,没有人会接受创作者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意图,既然用戏剧没有办法令观众清楚,这就是创作者的失败。
在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已经把多媒体和音乐运用得天衣无缝的时候,在台湾一些剧场已经把流行音乐和舞台剧结合得炉火纯青的时候,我们的观众却还在为了一点声光变幻大惊小怪。在北京的剧场音乐方面,还属于一片空白。而观众也习惯了这种空白,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我想到了赖声川,也许除了赖声川之外没人能用戏剧征服他们,但是他们看到的刻录盘上的赖声川戏剧最早的还在1985年,1985年啊,想必今天猫在小剧场里看戏的人们当时还没成年吧?时间是残酷的,仅就这一点,就令我们比台湾的观众满了半拍。十几年的光阴,我们如何用戏剧弥补,不久前,看了大学生戏剧展演的开幕式,可惜那里面除了青春的冲动一无所有的演出,也许还有人可以聊以慰藉,说我们至少还有青春的冲动。
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话剧,也许并不重要,关键是玩戏剧的到底要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来一步一步培养我们观众的欣赏水平。让他们可以一眼看出戏里的破绽,而不是盲目的漫天找错,找到的都是对的地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