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谢谢推荐,但对大陆制作的文化纪录片,我个人基本不对其抱太大希望。当然这都是多年的观看经验得出的看法。好多次都是满怀希望,完了却懊丧不已,或者根本不能看下去。不想敲字叙述了,豆瓣上的有篇文章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这种感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文化碰撞?
2011-06-08 22:16:39   来自: CATS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评论 None

  本来我觉得这部记录片肯定很有价值————介绍卢浮宫和故宫的艺术珍宝的记录片,怎么可能会差?何况这是“卢浮宫首次向中国媒体开放拍摄”,至少也能先“零距离”地对那些艺术杰作膜拜一番吧?
  
  结果......
  
  艺术和巨匠(如:希腊雕塑与中国书法,达芬奇与倪瓒)的类比牵强附会,对艺术作品不是进行详实的介绍而是要么强加上道德伦理涵义(如:埃及书记官的思乡情怀),要么无谓地诗意化(如:米洛的维纳斯和爱琴海中的泡沫)或者,更多的则根本是在滥竽充数(如:蒙娜丽莎背景的“精确透视”)。
  中世纪的西方神像和敦煌的佛像的区别是一个“被抽离了人性”一个被“赋予了人性”?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作品旨在“重现自然”而中国的绘画艺术则“追求超越自然的更高境界”?此类充满了低级错误,狭隘得令人瞠目结舌的观点实在令人无法不质疑这些制作人的真实艺术鉴赏水准和他们制作这部“艺术记录片”的真实动机。
  
  剥 去这层假惺惺的“文化碰撞”外衣,这部“大型艺术记录片”只不过是一“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产物而已,审美价值无几。几段卢浮宫工作人员对艺术作品朴实详尽的讲解和旁白里朱青生那些厚此薄彼且夜郎自大的“抒情散文”对比极其鲜明,鲜明得让我听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
  
  我没有看完这套 DVD,因为感到实在不堪忍受。猛然又想起最近一直充斥网络的某人关于“《建党伟业》票房要过八亿”的豪言壮语,我突然又是一阵眩晕。或许,《当卢浮宫遇 见紫禁城》对我来说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好像从未像此时此刻这样,对这个大环境如此绝望过。
  
  2011.6.8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绝对值得你这个长周末在家静静看完的东西文化的饕餮盛宴---【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 第一集 《遇见》   两座雄踞于首都中心、城市中轴线上的宫殿——卢浮宫与紫禁城,1792年5月22日、1925年10月10日,先后从皇家宫殿变为普通民众的博物馆。它们有着怎样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里我们将讲述两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 第二集 《逐荡两河》   故宫内收藏着甲骨文、卢浮宫内收藏着楔形文字泥板汉莫拉比法典,通过对两种文字的比较,揭示出世界文明发端时已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关于文字的行为艺术则是思考“即使打破了文字的羁绊,人类就可以沟通了么?!”
    • 第三集 《永恒天沙》   两条河流的故事,是两个由河流诞生的伟大古文明——尼罗河所孕育的古埃及文明和黄河所孕育的华夏文明的故事,中国的青铜器法老的金字塔古老的帛画,神秘的木乃伊,让我们与中国艺术史学家巫鸿一起探寻艺术起源。这是一次人类文明起源的探究之旅
    • 第四集 《典雅千古》   卢浮宫的镇馆三宝中希腊雕塑独占其二,作为西方艺术最经典的象征,它的地位好似书法之于中国艺术。希腊雕塑与中国书法形象的巨大差异是否正映射着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路径?而在当代雕塑家隋建国的手中,希腊雕塑又会获得怎样的新生?
    • 第五集 《铁血长风》   人类历史第一次东西方对话——罗马帝国与秦汉王朝。尽管交流只限于民间小器,但帝国的神韵却传扬千年——直到乾隆与拿破仑。文治武功,开疆拓土,卢浮宫的凯旋门,紫禁城的午门,成了胜利象征。这次汉画研究者朱青生将带我们回望盛世,展望未来。
    • 第六集 《神圣无上》   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掘出卢浮宫的中世纪城堡地基。我们在卢浮宫中寻找中世纪,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在紫禁城,中国文化学者林谷芳向我们讲述,大概同样的年代,意大利人利玛窦带着圣母玛利亚画像来到北京,当他走进皇城的时候,见到的又是怎样的景象……。宗教、宗教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以不同的形式抚慰着人类的心灵
    • 第七集 《完美人生》   2009年,卢浮宫《蒙娜丽莎》展厅的背面,法籍华人艺术家严培明正在举办一场《蒙娜丽莎的葬礼》。随着这条线索,我们走入文艺复兴,也让达芬奇与同时代的中国艺术家倪瓒相遇。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又如何一直影响到今天?
    • 第八集 《激越内心》   卢浮宫的伦勃朗展厅内挂着一幅著名的《牛肉》,当我们离它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幅画的笔触充满了写意性。
      这不由的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绘画的写意水墨。喜爱伦勃朗又深谙中国水墨的著名画家范曾将向我们解释他对巴洛克和中国艺术的独特理解。
    • 第九集 《中西对望》   18世纪,紫禁城里,中国的皇帝把玩着远道而来的西洋器物;遥远的欧罗巴,一个跟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风潮正从法国吹向整个欧洲大陆
      。今天,当代艺术家谷文达的那把中西合璧的椅子又将我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时代。我们再次走进卢浮宫,通过洛可可大师们的画作,去探寻那个时代两种文化如何被相互影响和误取,去感受巴黎充满中国趣味的生活风情。
    • 第十集 《再造往昔》   赵孟頫学习古典,举起了元朝绘画复古的旗帜。普桑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美,点燃了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火种。前者是中国文人画的宗师。后者被看作法兰西绘画之父。
      他们从各自的传统中悟到怎样的真传?八百年后,当代画家陈丹青如何从他们的画作中唤醒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
    • 第十一集 《生于浪漫》   德拉克洛瓦,用死亡、屠杀来表达激情,他的激情成为浪漫派的写照,实际上,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紫禁城里,收藏的徐渭画作尽是摒弃了色彩、只用水和墨的绘画。
      他给自己取名叫青藤,但他像老虎一样暴躁。他们在各自的国度开创了一个激情自我的时代。画家许江将为我们搭建一个桥梁,带领观众进入两个国度的浪漫主义精神世界。
    • 第十二集《人间关切》 19世纪,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西方文化。徐悲鸿旅欧,带回中国不曾有的现实主义风格美术,影响了中国艺术。
      但此时的卢浮宫已经走向西方传统的终结,把柯罗之前的艺术藏入了博物馆。当艺术走向现实生活,博物馆也随之走向了普通的大众。
    • 谢谢!。。。收藏了。。。。
    • 字到用时方恨少,饕餮是神马意思,怎么念?。。。
      • 爱吃的人
      • taotie --龙之第五子。
      • fyi
      • 这两个字我是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查一次忘一次
    • 你挺有心的.赞! 让我慢慢看.
      • 带你闺女们一起看。
        • 能一起看倒好了.没办法,只有独乐乐了.
    • 看了个开头,很有兴趣继续看下去,谢谢皮皮。
      • enjoy
    • 收藏。留着慢慢看,谢谢!
    • 谢谢推荐,但对大陆制作的文化纪录片,我个人基本不对其抱太大希望。当然这都是多年的观看经验得出的看法。好多次都是满怀希望,完了却懊丧不已,或者根本不能看下去。不想敲字叙述了,豆瓣上的有篇文章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这种感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文化碰撞?
      2011-06-08 22:16:39   来自: CATS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评论 None

        本来我觉得这部记录片肯定很有价值————介绍卢浮宫和故宫的艺术珍宝的记录片,怎么可能会差?何况这是“卢浮宫首次向中国媒体开放拍摄”,至少也能先“零距离”地对那些艺术杰作膜拜一番吧?
        
        结果......
        
        艺术和巨匠(如:希腊雕塑与中国书法,达芬奇与倪瓒)的类比牵强附会,对艺术作品不是进行详实的介绍而是要么强加上道德伦理涵义(如:埃及书记官的思乡情怀),要么无谓地诗意化(如:米洛的维纳斯和爱琴海中的泡沫)或者,更多的则根本是在滥竽充数(如:蒙娜丽莎背景的“精确透视”)。
        中世纪的西方神像和敦煌的佛像的区别是一个“被抽离了人性”一个被“赋予了人性”?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作品旨在“重现自然”而中国的绘画艺术则“追求超越自然的更高境界”?此类充满了低级错误,狭隘得令人瞠目结舌的观点实在令人无法不质疑这些制作人的真实艺术鉴赏水准和他们制作这部“艺术记录片”的真实动机。
        
        剥 去这层假惺惺的“文化碰撞”外衣,这部“大型艺术记录片”只不过是一“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产物而已,审美价值无几。几段卢浮宫工作人员对艺术作品朴实详尽的讲解和旁白里朱青生那些厚此薄彼且夜郎自大的“抒情散文”对比极其鲜明,鲜明得让我听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
        
        我没有看完这套 DVD,因为感到实在不堪忍受。猛然又想起最近一直充斥网络的某人关于“《建党伟业》票房要过八亿”的豪言壮语,我突然又是一阵眩晕。或许,《当卢浮宫遇 见紫禁城》对我来说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好像从未像此时此刻这样,对这个大环境如此绝望过。
        
        2011.6.8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CATS当年在classical.net.cn是个大福特迷,对福特的膜拜像对信仰一样坚贞,个人主观意识浓烈,看他的文字需要一点儿grain of salt,不可偏听啊。
        • 只是说他准确地表达出了我看大陆文化纪录片的感受而已,不会偏听的。
      • 央视的《故宫》和《台北故宫》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后者,看完后让我产生了去台湾旅游的愿望。
        • +1
        • 《故宫》是我近年看过的制作最好的大陆纪录片,但日本的《故宫的至宝》给我的印象更深些,里面讲书法绘画时,起码让你真正的专注在艺术上。《千年书法》是让我呕血的大陆纪录片典型。《台北故宫》还没有看过。
      • 请问看完了吗?
        • 没有呢,刚开头。。。
      • 很难理解,需要别人的指导文章才决定去不去看一个纪录片。是不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举动。
        • 应该不是需要别人的指导文章才决定去不去看任何东西的,而是上当太多了,刚好看到别人的文章表达出类似感受而已--并不想针对这部纪录片--我还没看呢。自己买的大量大陆纪录片,很多看都没看完,就直接扔了--太低劣了。
        • 有时候,或者说很多时候,我们都用stereotype进行判断。如果那stereotype来自多年的经验,其准确度还是蛮高的。
          • 啥意思太高深了。。没看懂
            • 楼上说了,他这是"多年的观看经验得出的看法"。也就是说早就形成了stereotype,不需要一次次验证。换个说法,“大陆制作”以经丧失了信誉。
              •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是看看足球,动物世界,译制片等。。。。CCTV其他节目无任何兴趣。。。
            • 不谈中国,谈谈叙利亚和伊朗出版的纪录片如何?呵呵,,,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政治上的均衡和学术自由,这个国家出版的任何纪录片肯定都是充满了偏见,被政府控制的媒体,不可能出版什么好纪录片。。。CCTV最恶心的纪录片好象是《中印反击战》,里面全部是毛泽东口号
              • 极权统治是不允许有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存在的,它最害怕真相,喜欢出产摆拍的画面加解说词的政治宣传片。有真相的视频资料必然是老百姓看不到的内参。
      • 同感。前几天看CCTV的一个评价很高的纪录片。走近科学,开头的几个介绍,实在听不下去了。又是什么“四大发明”,科技史和世界史上从来没什么地位的李约瑟的狗屁理论。还有“八国联军入侵”等中国教材上的那些逻辑歪曲的东西。。。
        法国宫殿和中国的宫殿差距很大,,,,记得傅雷早就指出过。。。

        中国的绘画多年都没有透视,光差等,利玛窦早就指出过,,,

        按中国目前的人文和审美水平,应该拍不出什么好纪录片。。。。

        日本的水平显然很高,,不谈大河剧等历史片,比如最简单的《版上之云》,日本拍摄历史,纪录片很公正,,里面的台词都很冷静,比如:“日本当时的法律制度,政治文明落后英国太多了,英国人在日本应该享有治外法权”。。。。“日本的文明和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一样落后,如果不奋起改进,只能是消亡或者同化”。

        很多评价都很公正,,,没有偏向日本,也没有偏向英国,,,


        日本的纪录片对中国的评价也很公正,尽管中国人很不愿意接受。。
        • 看国内对这些“大片”-大型纪录片的评价,全是一边倒的溢美之词。没办法,国人没有访问资讯的自由,大部分人没看过BBC/NHK的纪录片,家里电视没有History/Discovery/Documentary 频道, 大部分国产纪录片制作的粗制滥造和思想的贫乏狭隘,简直令人不堪忍受。
          当然,可以赞许的是,硬件--音视频质量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另外,国内非官方的独立纪录片的发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 豆瓣网里面可是高手如云。。。。。很多文章一看就是出自于大家风范之手。。。
    • 我的怎么那么卡呢?看得好痛苦啊!
    • I have completed viewing all the 12 episodes, it is inspiring, thanks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