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安安静静地走完了他86岁的人生旅程。此前,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被湮没了几十年之久。
《沈从文评传》作者王保生说,他们这一辈60年代中期毕业的文学研究者,竟然谁也没有认真去读沈从文的作品,真是“令人难以相信”(p375)。
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呢,又有多少人认真地读过他沈从文的作品?!
当我们跟着老师摇头晃脑朗诵《荔枝蜜》、《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等课文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被人牢牢地牵引着,认定这些作品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范本了。我们何曾想到,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还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真正具有文艺价值的,却被政治思维湮没的优秀作品!如周作人的,沈从文的。
沈从文的作品,在学校时仅看过《边城》,近两年才读得多一点,后又读了一些外围的东西,他的形象才逐步在我心目中丰满起来。
在弥留之际,感情细腻的沈从文也许留下了不少遗憾——创作上的、感情上的、政治上的。
在沈从文的祖父辈时代,沈家在湘西当地是个世家大族,且以军威取胜。少年的沈从文承祖上遗风,试图当一名高级军官,十四岁便混迹在军队中。由于他勤奋、热情,得到上司喜欢,常干些如文书、秘书之类的轻活。尤其在有儒将风范的湘西军阀陈渠珍身边做事时,他颇得陈的青睐,在读书、学习上获益匪浅。然而,他目睹军队杀人如草,逼良为匪,残民以逞的恶行,最终离开了军队。此后,他扶着自己孱弱的身体,闯荡到上海、北京等中国最大的都会,开始其艰难的创业历程,最终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仅次于鲁迅的著名作家(《沈从文传·引言》)。
综观其一生,沈从文像个踽踽独行者,与周围环境往往方枘圆凿,格格不入。
在创作上,沈从文走了一条与其他许多著名作家不一样的道路。
沈从文是个“乡下人”,只有小学文化,靠着自己的勤奋杀出一条血路,而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大都是留过洋(至少是东洋)的大学教授。当其他作家在为兴趣、为理想而创造的时候,沈从文却要为生存而写字卖钱。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更像个误闯大观园的乡下孩子,腼腆,羞涩,且易动怒。为经历所决定,他很少创作大教授们那类吟风颂月的阳春白雪,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大都是乡土文学。
当然,也正是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创作道路,沈从文才能写出像《边城》、《长河》、《柏子》、《萧萧》、《湘行散记》等不朽作品。他不睬政治的干扰,为人性而写,为人性的真、善、美而写。在他的笔下,活跃着一个个鲜活可人、真实可靠的人物,他(她)们自然,朴实,不为现代气息所染指。翠翠、柏子、萧萧……还有大把的士兵、妓女,他们大都是下层民众,沈从文细心地呵护着他们,不忍给他们安排一个恶的结局——《边城》有些凄美,有些哀怨,但并不让读者为翠翠去揪心;当读者捏着一把汗的时候,萧萧却从死门关里胜利大逃亡……。
沈从文善于性爱描写,一切都那么自然,一点都不做作。例如柏子与妓女,这种肉体交易的过程在沈从文的笔下变得美了——真实、和谐才是美,远比上流社会男女间的矫揉造来得欢畅淋漓。沈从文在1928年写了一首诗,其描述自然、形象:
说是总有那么一天,
你的身体成了我极熟悉的地方,
那转弯抹角,那小阜平岗;
一草一木我全知道清清楚楚。
虽在黑暗里我也不至于迷途。
……
胡适力倡文学大众化,平民化,看来,沈从文是其忠实信徒和实践者——他把下层民众喜闻乐见的丰富语言,包括俚语、方言、民歌,全写进了作品。
在感情上,沈从文经历的几乎都是大难,他自己谓之为“女难”。
沈从文当收税官的时候,遭遇了生平首次“女难”——追求一个细腰长身的女孩子,被其骗去母亲卖房所得中的1000大元。
在上海,他结识了丁玲及其丈夫胡也频。在胡也频和丁玲先后被逋后,他不遗余力地设法打救;胡被杀后,他万里跋涉,护送丁玲及幼子回湖南。两个男人,一个女人,生活一处,吃住一处,问这世界上,能有几例这样的情谊?据说,沈从文是暗恋过丁玲的,丁玲在言行举止上也比较随便,或谓之轻佻也未尝不可。当胡也频尸骨未寒之际,当沈从文想方设打解救丁玲之时,狱内的她居然与送她进狱的叛徒冯达厮混同居!是可忍,孰不可忍!沈从文对丁玲有意见乃是人之常情,可丁玲出狱后对沈意见更大,认为他饱含感情的《记丁玲》不真实,并由此对沈积怨终生。沈从文一生,“遇人不淑”莫过于此。
在中国公学,沈从文爱上小自己八岁的学生张兆和,穷追不舍凡四年才成功。但据有关文献分析,这种类似“强纠的瓜”并不甜蜜,沈张二人在感情上和谐的时间不多。结婚后,张兆和对沈从文成天价写写画画和收藏文物的爱好不理解,颇多责难。尤其在中共建政后,张兆和马上投入积极的改造学习中,领着孩子指责沈从文在政治上不向新中国靠拢。沈从文死后多年,张兆和才开始痛切地忏悔自己对沈从文缺少理解、支持。
至于沈从文与林徽因和自己九妹的所谓感情故事,恐怕更多的是出于他人的猜测、附会,原是不可信的。
在政治上,沈从文力图摆脱政治的干扰,做个纯粹的作家,由此受到政治的压迫。
中共建政之前,沈从文就开始受到来自政治的压迫。他宣称不参加任何组织,写作不为政治干扰。当他的朋友纷纷左转,为革命而写作之时,他不为所动,甚至数次拒绝中共的召唤。自1948年郭沫若为他定性为“反动作家”之后,沈从文下半辈子的痛苦也就在所难免了。在国民党方面,他也同样不受欢迎,受到排斥、挤压。中共建政后,海峡两岸不约而同地宣布禁止沈从文的作品,将已经出版的书进行销版。
在讨论中共建政后沈从文为什么停止写作的问题时,大家意见莫衷一是。八十年代,沈从文自己说,他当时停笔,主要是认为自己的写作已经不合时代要求,而且,从事文物研究也很意义,自己也有兴趣。我想,停笔显然因为他无法违背自己的创作原则来迎合所谓的“时代需要”。士可杀不可辱,宁停笔,不折腰!中共对政治的要求,显然比国民党更严厉。
现在回忆沈从文的一生,我有沧然涕下的感觉。可以告慰他在天之灵的是,他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逐渐发掘出来;他的艰涩、丰富的人生,慢慢地向普罗大众充分展示。
(1、《沈从文传》,(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中国友谊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定价27元;《沈从文评传》,王保生著,重庆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定价18.8元,四、五折)(2002年8月7日)
转自“天涯虚拟社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沈从文评传》作者王保生说,他们这一辈60年代中期毕业的文学研究者,竟然谁也没有认真去读沈从文的作品,真是“令人难以相信”(p375)。
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呢,又有多少人认真地读过他沈从文的作品?!
当我们跟着老师摇头晃脑朗诵《荔枝蜜》、《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等课文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被人牢牢地牵引着,认定这些作品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范本了。我们何曾想到,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还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真正具有文艺价值的,却被政治思维湮没的优秀作品!如周作人的,沈从文的。
沈从文的作品,在学校时仅看过《边城》,近两年才读得多一点,后又读了一些外围的东西,他的形象才逐步在我心目中丰满起来。
在弥留之际,感情细腻的沈从文也许留下了不少遗憾——创作上的、感情上的、政治上的。
在沈从文的祖父辈时代,沈家在湘西当地是个世家大族,且以军威取胜。少年的沈从文承祖上遗风,试图当一名高级军官,十四岁便混迹在军队中。由于他勤奋、热情,得到上司喜欢,常干些如文书、秘书之类的轻活。尤其在有儒将风范的湘西军阀陈渠珍身边做事时,他颇得陈的青睐,在读书、学习上获益匪浅。然而,他目睹军队杀人如草,逼良为匪,残民以逞的恶行,最终离开了军队。此后,他扶着自己孱弱的身体,闯荡到上海、北京等中国最大的都会,开始其艰难的创业历程,最终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仅次于鲁迅的著名作家(《沈从文传·引言》)。
综观其一生,沈从文像个踽踽独行者,与周围环境往往方枘圆凿,格格不入。
在创作上,沈从文走了一条与其他许多著名作家不一样的道路。
沈从文是个“乡下人”,只有小学文化,靠着自己的勤奋杀出一条血路,而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大都是留过洋(至少是东洋)的大学教授。当其他作家在为兴趣、为理想而创造的时候,沈从文却要为生存而写字卖钱。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更像个误闯大观园的乡下孩子,腼腆,羞涩,且易动怒。为经历所决定,他很少创作大教授们那类吟风颂月的阳春白雪,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大都是乡土文学。
当然,也正是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创作道路,沈从文才能写出像《边城》、《长河》、《柏子》、《萧萧》、《湘行散记》等不朽作品。他不睬政治的干扰,为人性而写,为人性的真、善、美而写。在他的笔下,活跃着一个个鲜活可人、真实可靠的人物,他(她)们自然,朴实,不为现代气息所染指。翠翠、柏子、萧萧……还有大把的士兵、妓女,他们大都是下层民众,沈从文细心地呵护着他们,不忍给他们安排一个恶的结局——《边城》有些凄美,有些哀怨,但并不让读者为翠翠去揪心;当读者捏着一把汗的时候,萧萧却从死门关里胜利大逃亡……。
沈从文善于性爱描写,一切都那么自然,一点都不做作。例如柏子与妓女,这种肉体交易的过程在沈从文的笔下变得美了——真实、和谐才是美,远比上流社会男女间的矫揉造来得欢畅淋漓。沈从文在1928年写了一首诗,其描述自然、形象:
说是总有那么一天,
你的身体成了我极熟悉的地方,
那转弯抹角,那小阜平岗;
一草一木我全知道清清楚楚。
虽在黑暗里我也不至于迷途。
……
胡适力倡文学大众化,平民化,看来,沈从文是其忠实信徒和实践者——他把下层民众喜闻乐见的丰富语言,包括俚语、方言、民歌,全写进了作品。
在感情上,沈从文经历的几乎都是大难,他自己谓之为“女难”。
沈从文当收税官的时候,遭遇了生平首次“女难”——追求一个细腰长身的女孩子,被其骗去母亲卖房所得中的1000大元。
在上海,他结识了丁玲及其丈夫胡也频。在胡也频和丁玲先后被逋后,他不遗余力地设法打救;胡被杀后,他万里跋涉,护送丁玲及幼子回湖南。两个男人,一个女人,生活一处,吃住一处,问这世界上,能有几例这样的情谊?据说,沈从文是暗恋过丁玲的,丁玲在言行举止上也比较随便,或谓之轻佻也未尝不可。当胡也频尸骨未寒之际,当沈从文想方设打解救丁玲之时,狱内的她居然与送她进狱的叛徒冯达厮混同居!是可忍,孰不可忍!沈从文对丁玲有意见乃是人之常情,可丁玲出狱后对沈意见更大,认为他饱含感情的《记丁玲》不真实,并由此对沈积怨终生。沈从文一生,“遇人不淑”莫过于此。
在中国公学,沈从文爱上小自己八岁的学生张兆和,穷追不舍凡四年才成功。但据有关文献分析,这种类似“强纠的瓜”并不甜蜜,沈张二人在感情上和谐的时间不多。结婚后,张兆和对沈从文成天价写写画画和收藏文物的爱好不理解,颇多责难。尤其在中共建政后,张兆和马上投入积极的改造学习中,领着孩子指责沈从文在政治上不向新中国靠拢。沈从文死后多年,张兆和才开始痛切地忏悔自己对沈从文缺少理解、支持。
至于沈从文与林徽因和自己九妹的所谓感情故事,恐怕更多的是出于他人的猜测、附会,原是不可信的。
在政治上,沈从文力图摆脱政治的干扰,做个纯粹的作家,由此受到政治的压迫。
中共建政之前,沈从文就开始受到来自政治的压迫。他宣称不参加任何组织,写作不为政治干扰。当他的朋友纷纷左转,为革命而写作之时,他不为所动,甚至数次拒绝中共的召唤。自1948年郭沫若为他定性为“反动作家”之后,沈从文下半辈子的痛苦也就在所难免了。在国民党方面,他也同样不受欢迎,受到排斥、挤压。中共建政后,海峡两岸不约而同地宣布禁止沈从文的作品,将已经出版的书进行销版。
在讨论中共建政后沈从文为什么停止写作的问题时,大家意见莫衷一是。八十年代,沈从文自己说,他当时停笔,主要是认为自己的写作已经不合时代要求,而且,从事文物研究也很意义,自己也有兴趣。我想,停笔显然因为他无法违背自己的创作原则来迎合所谓的“时代需要”。士可杀不可辱,宁停笔,不折腰!中共对政治的要求,显然比国民党更严厉。
现在回忆沈从文的一生,我有沧然涕下的感觉。可以告慰他在天之灵的是,他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逐渐发掘出来;他的艰涩、丰富的人生,慢慢地向普罗大众充分展示。
(1、《沈从文传》,(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中国友谊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定价27元;《沈从文评传》,王保生著,重庆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定价18.8元,四、五折)(2002年8月7日)
转自“天涯虚拟社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