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论艺术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论艺术

HOTMOON (原创)


启蒙时代-----人类创立和发展一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政治及道德原则的大时代,在此之前,道德,政治权威和文化艺术的中心一直是宗教和世俗权威.

文艺复兴期间和之后,社会允许用理性去判断真伪对错----这是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启蒙时代为我们现代的政治,经济及整个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启蒙时代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经近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的神权压迫统治后,人对人,对周遭世界的认识和探索的热情,象火山一样的爆发,人类智慧的创造力从此开始源源不断地释放,新的思维方式可以延伸到似乎是无边的境界。

在文化方面,宗教和世俗权威的解体道致知识分子的势力和影响迅速抬头,迅猛发展. 结果是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及文学作品。

但是发展到目前的阶段,理性,科学和个人的意图越来越激进和极端,结果却越来越令人失望。各类艺术家都竭尽可能的试图建立自己的私人风格和语言,风格越来越个人化, 这样个性化的极端追求,弄的他们的作品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能够引起共鸣的人群越来越狭窄,现代的艺术家以挑战主流意识和价值为己任,挑战这个,挑战那个,最后找不着挑战的,就挑战自已, 艺术家们共有的根基似乎已经瓦解。

不过也是正如你(无为而无不为)所说的: "曾经未能被传统和主流趣味所认同而遭到边缘化的艺术作品,随着时尚和趣味的演变,它们逐渐被纳入正规repertoire的范畴,自身也慢慢成为了传统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曾被他们的同代人嘲笑和拒绝过. 印象派画家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刚开始人们根本就不接受他们这种非传统的艺术,可是后来他们却赢的很高的声誉. 不过从那时起,人们就不太敢批评任何形式的艺术了,都试图接受各种各样的现代艺术和艺术家,因为谁也不愿承认自己不懂艺术.现代艺术发展到目前这种越来越脱离群众,越来越难懂的状况,和缺乏艺术批评有很大的关系.

艺术的发展也和当时的社会的其他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 抽象派,立体解析派,野兽派,后现代派等,就和弗罗依德"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现,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的艺术家有不少都喜欢在毒品,酒精所造成的迷幻状态下创作, 原因就是要把自己没入水面下的冰川所谓潜意识给挖掘出来,认为这潜意识才是真正的自己. 摄影技术的出现,对绘画艺术的冲击最大. 还有新型的绘画材料的出现.

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是经的起时间的考验的. 因为人类不管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差异,我们还具有基本类似的喜怒哀乐.真正流传下来的艺术或作品,都是和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联系起来,能够跨越时间和地理,文化的限制,长久的驻住在人们的心里.

文章中提到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是一本我认认真真读过的书,还做过笔记. 极力向大家推荐. 这本书写的简单易懂,明晰流畅, 有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一个艺术家和一种风格产生的前因和后果,作品风格的对比等等,非常连贯,内容深入浅出.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试着看过,看不下去. 术语太多.感觉他更想让读者觉的他的高深,而不在乎你读的懂不懂. 读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绝不让人感到艰难苦涩,他就是想让一般有点兴趣的普通人读懂,读下去. 以前不知道"蒙娜丽莎"好在哪里, 老贡在书里,廖廖几句,再去看那幅画,就真的看出了好来,他的评论和一般的评论不同.

艺术是很主观的,很难设立标准来衡量.有时为政治服务,统治级层一推崇,底下大众也就逐渐接受, 或是由市场来决定,或是有某些有影响力的人来带动.

艺术同时也是很残酷的. 梵高生前一幅画都没卖出去,短短一生穷苦撩倒,不仅没卖出去他的画,还丢了半只耳朵.呜呜.

2011.5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笔耕枫下 / 论艺术
    • SF
      • 我贴错地了,想改,来不及了.
        • 没事,理解你也知道你喜欢幸福家庭
        • 没关系, 挺有用的, 要考研了
        • 上精华,很好。要是能让某些人从无知到启蒙,从愚昧到开化,那就更好。建议肉联名D们多看看HOTMOON爱看得书,也去FESTIVAL THEATRE 熏一熏,会少些浮躁,多些平静。今天的剧目一般,CAMELOT, 但还是观众如潮。
    • 文艺创作本来就是非常自我的过程。你尽可以喜欢,不喜欢,无所谓 艺术品。但是通过作品,你可以和创作者对话,通感他的喜怒爱恨 主张 经历 甚至混乱。
      • 我个人更喜欢现代人的作品,那些所谓的传世大作中,多得是宗教的热情,精细的手法,细致到病态的细节,夸张的人体,肥硕的女人。但是作者本人呢? 在哪里?
        • 艺术有个发展的过程,从毫无个性,只为特定对象服务,到完全的自我,弄的你我都不懂.而且要有钱才能AFFORD艺术只为自己的个性服务.想出名,赚钱还是要照顾大多数人的感觉.
          • 本来就是非常自我的东西,和大多数人就没有什么关系。看懂了,说明你和作者有交集。喜欢了,可能你和作者就是一类人。仅此而已。
          • 何况,广义地说,艺术作品无处不在。孩子是父母的艺术品。地标是建筑师的艺术品。路边撒尿,墙上涂鸦都可能形成艺术品。Think outside the box, it is time 我觉得我们挺走运的,生在这么个回归自我的时代。
            • 现代艺术不乏优秀作品,但很多表达方式和内容都过了头,走了极端. 曾在一美术观看到展示的一件抽水马桶,而且创作者还较有名气.大家恐怕都在冥思苦想,想和艺术家发生交集,我仿佛看到马桶里艺术家的一双充满嘲讽的冷眼: 你们这些俗人别装了,我在玩你们呢.
      • 艺术贵在创新和突破:一是形式的突破;一是表现内容的突破。从古典到现代,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古典艺术在形式上,精细,逼真,典雅,均衡;而现代几乎与此相反。内容上,古典艺术多表现宗教情感或贵族生活;而现代艺术,侧重宣泄世俗情感和市民生活。
        • 当然,实际上形式和内容是很难分开的。很多现代艺术作品,要放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才能更好地诠释其意义和价值的。
          • 有的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但"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就是这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哈哈,绕不绕?有时和一些艺术家对话很恐怖,相当的主观和自我,你我普通老百姓还是离这类人远点,让他们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漫游,别打扰他们,否则就是不懂艺术.
            • 嗯。沉溺或要直面那些所谓的艺术,是比较可怕的。所以,我逃了。
    • 惭愧。我也看过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当时看得似乎也很认真,可现在一点都不记得了。当时读贡的著作,本是想师从范景中教授的。后来,终究彻底放弃“文艺”,飘荡至今一事无成。 :(
      • 可以不专业的搞艺术呀. 如果有机会你最想从事哪方面的艺术?
        • 这个,我还真没有仔细想过。但觉得自己没有艺术细胞,学学艺术批评史还比较可能吧。
      • OMG, 去GOOGLE了一下范景中,居然是他把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介绍给中国的. 真想把我看该书做的笔记给他过目一下,直接给我个学位算了.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先后任《美术译丛》和《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等职。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史、美术史学史、中西美术交流史研究,以译介西方美术史专著著称。矢志不渝地向中国美术界乃至整个学界介绍贡布里希其人其书,意义深远。作为一位贯通中西的学者,他却创作旧体诗,用古文写作,自称最喜欢中国文人画。
        • 请教一下达者
          对艺术,我是只凭直觉的粗人 - 去卢浮宫,直奔蒙娜丽莎;去梵蒂冈,就只仰脖子看天花板的那种。
          或许,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对我辈来说也是太莫名其妙,,,除非能搞到名家们的笔记。
          请问,在这以前您们都看的是哪些典籍或是参观了哪些启蒙的地方?
          • 去梵蒂冈当然看Bible先...
          • 没有去过欧洲. 以后有机会一定去. 刚开始对欧洲艺术史的知识也是支零破碎,我个人是从西方历史和宗教史开始的,所以后面再读艺术史,就相对容易. 如果你对西方艺术感兴趣,就读读贡布里希的书,写的通俗易懂.
            • 后悔啊
              去欧洲游历的那会儿还是较年轻的时候,自以为小聪明,就恃才傲物,固执地把自己放在附庸风雅的对立面。
              现在看来欧洲那次算是白去了。真想再去一次,和心爱的她一起。
              • 不要后悔呀.蒙娜丽莎都见过你了.有几个是研究透了才去?
          • 找本比较好的艺术史看看,了解主要艺术流派的典型风格,或许能让你参观起来更有兴致吧。
        • 请考虑研究课题, 现代“问题情境”是什么? 牢狱之灾?
        • 我师弟比较欣赏他,极力鼓动我去求学他门下。我耳朵软,真看了他的一些著作和译本,并给他写了一封信。他人很好,记得还给我回信了的。后来,自认学问太差,怯场退了。
          • 我们在这边可不可以读他的学位?英文的太难了.
            • 我觉得可以。他会很高兴收下你这个学生的。写封信去问问吧。呵呵,我尽忽悠导师。还联系过另一名导,最后也放弃了。我始终平衡不好艺术研究和生存需求的关系,所以为生存而放弃了对艺术的钟爱。
              • 有点可惜呢. 要珍惜你对周遭世界的感觉,有些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 李泽厚的书难懂是有原因的。
      李泽厚首先是一个哲学家,研究美学的,美学即艺术哲学。他号称不构建哲学体系,但我们从他的思想中仍不难发现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的痕迹。在李泽厚之前,统治中国哲学的是唯物主义,在美学上表现为心—物二元对立的反映论模式;李泽厚提出了实践美学,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了美学领域的主流话语形式。肉联里有位兄长是美学出身,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关于19世纪后半叶至今出现的各种艺术潮流比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主义等等,在批判之前首先要弄清它们的根源,否则抡起斧头就砍,无疑是在和空气作战。
      • 这本书和他别的著作相比,有诗的美
        • 正好你来了,就请多说几句吧。另外他的中国思想史论,是否值得一读?
          • 应该是这类书里比较好的一本,他的近代思想史论比较出色,这都和他的哲学立场有关。他最有意思的东西,是大约十年前关于学界一些人的谈话,就是何新逼他道歉的那个,那叫目光如炬 :)
            • 浮生论学?
              • 经常是对话比写文章精彩
                • 链接?
                  • 没有
                • “对话”是两个人互相启发和应对;而著作,是一个人自话自说。
      • 兄长在哪儿?
        • 太上老君,闲云野鹤
      • 是啊,对所有思潮的批判,都要溯流追源,才有可能到位。李泽厚的著作,也看了不少,当时也是看了又看。后来,都忘记了。或许是刻意去忘记的----生命之不能承受之重吧。
        • 高手
      •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主义等等,在批判之前首先要弄清它们的根源,". 这就是贡书好看的最主要原因,他把产生作品,风格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介绍的清晰流畅,把不同时代,不同作家风格的转变和衔接,解释的特别通畅合理.
        看过国内的一些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想模仿西方现代的艺术风格,就觉得很做作,不自然,原因就是没有产生相应风格的历史背景.

        知道为什么看不懂李厚泽的美学书吗? 就是因为"心—物二元对立的反映论模式"这样的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