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文:路人
那时候听老柴和现在很不一样,有一种新奇、神秘,甚至偷偷摸摸的心情,而后者更能吊人胃口,令人兴奋。
家里的老式唱机是花8块钱从委托商行买的,一个四四方方的深棕色木壳匣子。如果现在把它摆在桌上,估计没人能认出是什么玩意儿。它最富个性的特点是转起来像一个镟歪了的陀螺,忽悠忽悠的,那音乐就带上了总谱里所没有的起伏,使我听它的时候身体老想跟着一块儿摇晃。
初听老柴是在小学五年级,由于对某种莫名其妙的物质过敏,我连续两个学期休学在家。那时候觉得每天日出日落的过程无比漫长,除了吃饭、睡觉,百般聊赖中也就两件事还有点意思:一是听音乐,二是看解剖图谱——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唱片仅有3张,所有权属于一位亲戚,可能是怕粗秃的唱针磨坏唱片,他总是鼓动我听相声,如侯宝林的《戏曲与方言》,使我在听老柴时少了一些理直气壮。侯先生说话听起来比较正常,不像老柴的音乐那样飘忽不定。先只听得出《天鹅湖》,另两张后来才知道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悲怆》,作曲家被我的亲戚叫作“柴司机”。至于读《人体解剖图谱》,则基本上是地下活动,因为它来路不正,是我从锁着的书柜里顺出来的——行窃技术却不复杂,只要稍推一推简陋的柜门便可露出一个足以抽出一本书的缝。也赶巧了,倘若它再厚一点,或者摆在里头而非立在门边,听老柴的感觉就会另样了。厚厚的图谱是彩色的,印刷很精致。它召得我有空就研读——人的皮里怎么长得这样奇形怪状?平时看小人书可以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但图谱读得很刻苦,因为我断定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搞到这样一本“少儿不宜”。
每天上班的上学的走后,家里便成了我的天下。那架转速不匀的唱机意志很顽强,无论我怎样企图通过调整水平改善它的平稳性都不济于事。但是它相当忠于职守,每日不厌其凡地轮放那3张疲惫的唱片,让空荡的房间里充满了我的“柴司机”,养病的日子也因此而明媚起来。
看图谱的工作和听老柴基本上同步进行,开始觉得听觉受用而视觉比较恐怖,尤其是翻到那幅展示头颅骨骼的骷髅时,慢慢就有点听视合一了,爬在床上翻开图谱,耳边老柴的旋律力透纸背,就觉得人的“里边”其实挺好看的:纹理粗而长的肌肉,像苍柏的枝干;细蜜而遍布全身的血管与神经,像纵横大地的道路与河流;形状各异的空腔或实质脏器,有的像某一种成熟的果实,有的像抽象派艺术家的作品,有的竟如同美丽的珊瑚。
昨天的老柴就这样有了特定的背景,听上去也就有了特别的感觉。在美妙的旋律中窥测人的内层,窥测人的灵魂——尽管唯物主义者说人没有灵魂,那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啊。病愈复学后,凭着对老柴和人体的理解,我成了班上思想最“复杂”的学生。
经历了一段没有音乐、没有书本的岁月以后,可听可视的东西突然多起来,以至于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泛滥,难免熊掰棒子,喜新厌旧。但是,老柴的先入为主,使我对他始终一往情深。一次一位朋友惊奇地说:“你居然听老柴?太俗不可耐了!”我于是反思,自己骨子里是不是有点媚俗?
80年代中期,头一回听《第一钢琴协奏曲》现场。演奏者是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青年钢琴家李坚。听着熟悉的旋律从李坚青春而富有弹性的手指间流泻,那一刻我竟激动得不能自持。我承认我依然喜欢它,我也承认它有点俗,想想我自己不过是个俗人,媚就媚它一把,干吗不说自己喜欢老柴?
至于《悲怆》,更觉得它与生命有着某种贴切,它的旋律就像一把锋利的柳叶形的手术刀,一层一层地剥离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一页一页地揭示着灵魂的幽深莫测,就像剖析我小时候读过的那本厚厚的图谱。其实,我始终不知道老柴想通过他的音乐告诉我们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从他的音乐里得到了什么。
这就是昨天的老柴。后来,那些入木三分的透彻与深刻,永远地和老柴的音乐融合在了一起,直到今天,我听老柴的时候还会怀着一种触及灵魂的敬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那时候听老柴和现在很不一样,有一种新奇、神秘,甚至偷偷摸摸的心情,而后者更能吊人胃口,令人兴奋。
家里的老式唱机是花8块钱从委托商行买的,一个四四方方的深棕色木壳匣子。如果现在把它摆在桌上,估计没人能认出是什么玩意儿。它最富个性的特点是转起来像一个镟歪了的陀螺,忽悠忽悠的,那音乐就带上了总谱里所没有的起伏,使我听它的时候身体老想跟着一块儿摇晃。
初听老柴是在小学五年级,由于对某种莫名其妙的物质过敏,我连续两个学期休学在家。那时候觉得每天日出日落的过程无比漫长,除了吃饭、睡觉,百般聊赖中也就两件事还有点意思:一是听音乐,二是看解剖图谱——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唱片仅有3张,所有权属于一位亲戚,可能是怕粗秃的唱针磨坏唱片,他总是鼓动我听相声,如侯宝林的《戏曲与方言》,使我在听老柴时少了一些理直气壮。侯先生说话听起来比较正常,不像老柴的音乐那样飘忽不定。先只听得出《天鹅湖》,另两张后来才知道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悲怆》,作曲家被我的亲戚叫作“柴司机”。至于读《人体解剖图谱》,则基本上是地下活动,因为它来路不正,是我从锁着的书柜里顺出来的——行窃技术却不复杂,只要稍推一推简陋的柜门便可露出一个足以抽出一本书的缝。也赶巧了,倘若它再厚一点,或者摆在里头而非立在门边,听老柴的感觉就会另样了。厚厚的图谱是彩色的,印刷很精致。它召得我有空就研读——人的皮里怎么长得这样奇形怪状?平时看小人书可以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但图谱读得很刻苦,因为我断定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搞到这样一本“少儿不宜”。
每天上班的上学的走后,家里便成了我的天下。那架转速不匀的唱机意志很顽强,无论我怎样企图通过调整水平改善它的平稳性都不济于事。但是它相当忠于职守,每日不厌其凡地轮放那3张疲惫的唱片,让空荡的房间里充满了我的“柴司机”,养病的日子也因此而明媚起来。
看图谱的工作和听老柴基本上同步进行,开始觉得听觉受用而视觉比较恐怖,尤其是翻到那幅展示头颅骨骼的骷髅时,慢慢就有点听视合一了,爬在床上翻开图谱,耳边老柴的旋律力透纸背,就觉得人的“里边”其实挺好看的:纹理粗而长的肌肉,像苍柏的枝干;细蜜而遍布全身的血管与神经,像纵横大地的道路与河流;形状各异的空腔或实质脏器,有的像某一种成熟的果实,有的像抽象派艺术家的作品,有的竟如同美丽的珊瑚。
昨天的老柴就这样有了特定的背景,听上去也就有了特别的感觉。在美妙的旋律中窥测人的内层,窥测人的灵魂——尽管唯物主义者说人没有灵魂,那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啊。病愈复学后,凭着对老柴和人体的理解,我成了班上思想最“复杂”的学生。
经历了一段没有音乐、没有书本的岁月以后,可听可视的东西突然多起来,以至于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泛滥,难免熊掰棒子,喜新厌旧。但是,老柴的先入为主,使我对他始终一往情深。一次一位朋友惊奇地说:“你居然听老柴?太俗不可耐了!”我于是反思,自己骨子里是不是有点媚俗?
80年代中期,头一回听《第一钢琴协奏曲》现场。演奏者是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青年钢琴家李坚。听着熟悉的旋律从李坚青春而富有弹性的手指间流泻,那一刻我竟激动得不能自持。我承认我依然喜欢它,我也承认它有点俗,想想我自己不过是个俗人,媚就媚它一把,干吗不说自己喜欢老柴?
至于《悲怆》,更觉得它与生命有着某种贴切,它的旋律就像一把锋利的柳叶形的手术刀,一层一层地剥离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一页一页地揭示着灵魂的幽深莫测,就像剖析我小时候读过的那本厚厚的图谱。其实,我始终不知道老柴想通过他的音乐告诉我们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从他的音乐里得到了什么。
这就是昨天的老柴。后来,那些入木三分的透彻与深刻,永远地和老柴的音乐融合在了一起,直到今天,我听老柴的时候还会怀着一种触及灵魂的敬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