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事业之外,人生第二个问题就是情。基督说要爱人如己,我总觉得这句话应该反过来理解,人与人的爱要恰到好处,怎样爱自己就怎样爱别人,对谁都一样,不可偏爱,但我也一直不敢确信。而牛津天才C·S·鲁益斯论及四种爱时也将亲爱列第一,去除翻译的细微差别大概就是指一种自然的血缘关系的爱,但最终这种爱是从属于对人间的大爱的,简而言之,爱上帝—其实就是爱你自己—必须胜过爱你的父母或子女。中国人的亲情观则相反,不知道是出于—生存的—客观需要还是又是儒家思想作怪,中国人的父子关系异化成更象是一种重负的责任,父母宁可委屈自己也极尽全力要让子女过好,子女成人后也要极尽全力尽孝,这种担当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荣的传统,却始终跳不出来认识到子女不过是中年的‘眼前欢’,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要有自己的生活,都为自己活。
譬如我们的父母为我们过得非常节俭,甚至自己生病了,还要自己去‘慢慢养’ 怕给子女添麻烦,即使在生活条件已经极大改善的今天,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晚年的天伦之乐,而还在无私地为子女甚至孙子女曾孙子女‘奋斗’。而当子女再也无法回报时,留在他们心间的将是何等的愧疚和亏欠;特别是信息化工业化社会,‘父母在不远游’几乎是比登天还难,加上在欠发达地区和国家‘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还很不健全,
子女除了能常回家看看,或把父母接过来住住,难守孝道,因此作为父母,对这份天经地义的情的最佳答案应该是‘爱己如人’。当岳父病重时,我们远隔重洋,虽长途跋涉回去看过一次,其间每天也都有1—2次通话,但怎么也无法抚平我们心中的挂念。岳父却说,他已经在‘无病’的心态下多活了很久,即使现在查出病,心情也已经很平静,他希望我们不要因为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该工作就好好工作,该出去旅游就出去旅游,他又一次做到一般中国人做不到的‘放得下’。当他离开我们,我们的平安大于悲痛,因为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教给了我们最后一个道理:尊重你现在拥有的。明白这深长意味我们更感受到一种喜乐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譬如我们的父母为我们过得非常节俭,甚至自己生病了,还要自己去‘慢慢养’ 怕给子女添麻烦,即使在生活条件已经极大改善的今天,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晚年的天伦之乐,而还在无私地为子女甚至孙子女曾孙子女‘奋斗’。而当子女再也无法回报时,留在他们心间的将是何等的愧疚和亏欠;特别是信息化工业化社会,‘父母在不远游’几乎是比登天还难,加上在欠发达地区和国家‘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还很不健全,
子女除了能常回家看看,或把父母接过来住住,难守孝道,因此作为父母,对这份天经地义的情的最佳答案应该是‘爱己如人’。当岳父病重时,我们远隔重洋,虽长途跋涉回去看过一次,其间每天也都有1—2次通话,但怎么也无法抚平我们心中的挂念。岳父却说,他已经在‘无病’的心态下多活了很久,即使现在查出病,心情也已经很平静,他希望我们不要因为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该工作就好好工作,该出去旅游就出去旅游,他又一次做到一般中国人做不到的‘放得下’。当他离开我们,我们的平安大于悲痛,因为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教给了我们最后一个道理:尊重你现在拥有的。明白这深长意味我们更感受到一种喜乐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