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历史上有很多小人就这么给埋没了,尽管他们在历史的某一瞬间,也起到了极其关健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小人无名
庄子一开牙就说过,至人无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大凡这种最后名字被后人追加了“子”字的人都喜
欢立论,而不喜欢分析。象我的网名曾经是“枫叶”,就算立言到了圣人的地步(当然这个可能性和我中乐透的机率差不多大),加了“子”字也不好听,所以我们还是别下断语,不如做点个小分析。分析下来的结论是,大概的主流情形,并不如庄子所期待的那样,而是圣人有名,小人无名。圣人有名无名都是主动的,小人无名则是天然的,自动的,必然的。
中国大地上,曾经为“英雄史观”,还是“群众史观”掀起全国性的惊涛骇浪,原因无它,只是因为被誉为“四个伟大”(即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后来又被女青年们说是‘主席真伟大,什么都伟大’故实际上应该是五个伟大)的毛泽东不喜欢“英雄创造历史”的主流史观。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二十年以后,中国的主流知识分子们在叫嚣“知识经济”,拼命地吹捧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精英们的历史贡献,他们或者选择了故意的忘却,或者是年纪青到了比较无知的地步,而不去回想二十多年前可能会为此而丧命的事实。主流们喜欢一两个英雄人物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然后改变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为这个说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省了知识分子们不少喝拿铁的时间。毛泽东们则喜欢群众创造历史的结论,原因是它第一反主流,第二可以忽悠广大农民跟着造反,第三还是反主流。
如果你去和中专师范生毛泽东说,把历史学总结成“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斗争逻辑上是”不完备
“的,估计他第一的反应是听不懂,第二的反应是跳起来骂你是臭老九,而全然不顾按照他自己的定义他
自己也是臭老九的逻辑。
历史上有很多小人就这么给埋没了,尽管他们在历史的某一瞬间,也起到了极其关健的作用,有时候甚至
是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古狗,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在1914年6月28日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杀手的名字?刺杀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杀手呢?林彪座机的驾驶员?911撞楼的劫机者们的名字?
如果我们继续枚举下去,恐怕很有一些可能是古狗也帮不了忙的。
前几年我在上海和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某些专家们包括文革史的权威餐叙,我一时酒酣,遂信口开河提到我个人的上海文革研究见解。我说,包炮这个人很值得一提,他是北京到上海搞大串联的红卫兵,是红卫兵“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负责人,正是他,在现在的上海《大公馆》酒吧,当年的上海市委东湖路招待所里,组织上海工人造反组织负责人们开会,商量成立了上海工人造反总司令部,即后来闻名于世的“工总司”,非但打倒了当时掌握充分行政权力的上海市委市政府,而且开全国风气之先,掀起了全国性罢免各省委省政府的全国夺权“一月风暴”。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单纯的群众对各自小单位掌权者的不满为基础的“造反”,引向具有真正大革命意义上的“夺权”的开端,这场全中国普遍的“自下而上”的政变,由于后来受到毛泽东的肯定而具备了“神授天与”的合法性,最后成为世界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一章。
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再后来又做阶下囚的王洪文,以及被视为上海流氓无产阶级自杜月笙以后再度辉煌过的代表人物如陈阿大,潘国平之流。我还是关注包炮这个小人物,其原因是我想搞清楚,上海的造反夺权,究竟是群众自发起来再寻求合法性的行为,还是根本就是由当时的行政中央之外的另一个中央指派的人物布置下来的任务,也就是根本上是宫廷政变的延续性行为。
这个问题的解答的关键点,就在于包炮这个人有没有携带“圣旨”,哪拍是假传的圣旨?
可惜,上海的专家们属于文科思维的偏多,席间大为赞赏且支持我的观点的仅当年“精英”陈小亚先生一人而已。
好在文革并不算太遥远,借助古歌,你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你想要知道的东西。
包炮,原名包得福,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他的父亲是一位革命烈士;他的母亲,也正因为政治身份可靠,当时在北京某中央首长家当保姆。由于这么一层特殊关系,包炮的消息十分灵通。这位中央首长何人?据云,乃康生也。
包炮在文革初期,任红卫兵“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的负责人,曾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工人造反总司令部,并陪同张春桥前往安亭处理安亭事件,为张春桥,王洪文后来在中国政坛的崛起,立下IPO的功劳!
阴谋,权谋,一切都是宫廷。
由此可联想一十八年前的六四运动,学生们曾全力自我防范以免被上层斗争利用,可是在中国社会的这种特殊政治舞台上,这种防范又能有多少用呢?
值得一提的是,包炮开会的地点《大公馆》,用上海话念实际上等同于杜公馆,它还确实是当年“海上闻人”杜月笙的公馆,后来被杜转送给了戴笠。杜先生九泉之下不会想到,在他去世的十五年之后,在他辉煌过的小天地里,居然有一批人自觉不自觉的继承了他的衣钵,成就了一番他想成但未能成就的事业!
命运?还是只是符号而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小人无名
庄子一开牙就说过,至人无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大凡这种最后名字被后人追加了“子”字的人都喜
欢立论,而不喜欢分析。象我的网名曾经是“枫叶”,就算立言到了圣人的地步(当然这个可能性和我中乐透的机率差不多大),加了“子”字也不好听,所以我们还是别下断语,不如做点个小分析。分析下来的结论是,大概的主流情形,并不如庄子所期待的那样,而是圣人有名,小人无名。圣人有名无名都是主动的,小人无名则是天然的,自动的,必然的。
中国大地上,曾经为“英雄史观”,还是“群众史观”掀起全国性的惊涛骇浪,原因无它,只是因为被誉为“四个伟大”(即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后来又被女青年们说是‘主席真伟大,什么都伟大’故实际上应该是五个伟大)的毛泽东不喜欢“英雄创造历史”的主流史观。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二十年以后,中国的主流知识分子们在叫嚣“知识经济”,拼命地吹捧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精英们的历史贡献,他们或者选择了故意的忘却,或者是年纪青到了比较无知的地步,而不去回想二十多年前可能会为此而丧命的事实。主流们喜欢一两个英雄人物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然后改变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为这个说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省了知识分子们不少喝拿铁的时间。毛泽东们则喜欢群众创造历史的结论,原因是它第一反主流,第二可以忽悠广大农民跟着造反,第三还是反主流。
如果你去和中专师范生毛泽东说,把历史学总结成“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斗争逻辑上是”不完备
“的,估计他第一的反应是听不懂,第二的反应是跳起来骂你是臭老九,而全然不顾按照他自己的定义他
自己也是臭老九的逻辑。
历史上有很多小人就这么给埋没了,尽管他们在历史的某一瞬间,也起到了极其关健的作用,有时候甚至
是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古狗,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在1914年6月28日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杀手的名字?刺杀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杀手呢?林彪座机的驾驶员?911撞楼的劫机者们的名字?
如果我们继续枚举下去,恐怕很有一些可能是古狗也帮不了忙的。
前几年我在上海和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某些专家们包括文革史的权威餐叙,我一时酒酣,遂信口开河提到我个人的上海文革研究见解。我说,包炮这个人很值得一提,他是北京到上海搞大串联的红卫兵,是红卫兵“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负责人,正是他,在现在的上海《大公馆》酒吧,当年的上海市委东湖路招待所里,组织上海工人造反组织负责人们开会,商量成立了上海工人造反总司令部,即后来闻名于世的“工总司”,非但打倒了当时掌握充分行政权力的上海市委市政府,而且开全国风气之先,掀起了全国性罢免各省委省政府的全国夺权“一月风暴”。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单纯的群众对各自小单位掌权者的不满为基础的“造反”,引向具有真正大革命意义上的“夺权”的开端,这场全中国普遍的“自下而上”的政变,由于后来受到毛泽东的肯定而具备了“神授天与”的合法性,最后成为世界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一章。
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再后来又做阶下囚的王洪文,以及被视为上海流氓无产阶级自杜月笙以后再度辉煌过的代表人物如陈阿大,潘国平之流。我还是关注包炮这个小人物,其原因是我想搞清楚,上海的造反夺权,究竟是群众自发起来再寻求合法性的行为,还是根本就是由当时的行政中央之外的另一个中央指派的人物布置下来的任务,也就是根本上是宫廷政变的延续性行为。
这个问题的解答的关键点,就在于包炮这个人有没有携带“圣旨”,哪拍是假传的圣旨?
可惜,上海的专家们属于文科思维的偏多,席间大为赞赏且支持我的观点的仅当年“精英”陈小亚先生一人而已。
好在文革并不算太遥远,借助古歌,你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你想要知道的东西。
包炮,原名包得福,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他的父亲是一位革命烈士;他的母亲,也正因为政治身份可靠,当时在北京某中央首长家当保姆。由于这么一层特殊关系,包炮的消息十分灵通。这位中央首长何人?据云,乃康生也。
包炮在文革初期,任红卫兵“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的负责人,曾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工人造反总司令部,并陪同张春桥前往安亭处理安亭事件,为张春桥,王洪文后来在中国政坛的崛起,立下IPO的功劳!
阴谋,权谋,一切都是宫廷。
由此可联想一十八年前的六四运动,学生们曾全力自我防范以免被上层斗争利用,可是在中国社会的这种特殊政治舞台上,这种防范又能有多少用呢?
值得一提的是,包炮开会的地点《大公馆》,用上海话念实际上等同于杜公馆,它还确实是当年“海上闻人”杜月笙的公馆,后来被杜转送给了戴笠。杜先生九泉之下不会想到,在他去世的十五年之后,在他辉煌过的小天地里,居然有一批人自觉不自觉的继承了他的衣钵,成就了一番他想成但未能成就的事业!
命运?还是只是符号而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