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重读李商隐的《锦瑟》,你一定会感受到对一段古老恋情的追忆,以及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注明原创是因为我生气,隔三差五就有人来问我的贴子是不是自个儿写的,大厨怎么啦?大厨就不可以有点文化写贴子?结果呢,结果依然还是说我是抄来的)
要说这四川文化及其源头-巴蜀文化吧,算是被以OGG为代表的扁担子弟给耽搁了,不是说他们一定水平不够,最主要是他们太懒。这不是,只好让咱这淮海路边上的来做客座。
话说这中国诗坛乃至中国文化有一大谜,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这首诗,历代文人墨客,无法做深切的解释,只能是望文生意,勉强为之。其中以清末民初的著名ID梁启超先生最为坦率:“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有神秘性的”。
我自认学识较梁任公差之甚远,他老人家“理会不着”的事情,我自然更是不能理解。不过有一点他老人家肯定不如我小人家,那就是他老人家那时候没什么人知道三星堆!
那位问了,三星堆和李商隐有神马关系?没什么关系。有一点点关系的只是《锦瑟》中的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乃古蜀王杜宇是也。《蜀王本纪》上说:“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坠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
历史上关于望帝的传说一向是非常美妙的。流传至广的,就是说杜宇教会了先古的蜀民如何务农,使得四川盆地农业大发展,用老共的话说,就是“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以致他死后,依旧放心不下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化身成杜鹃鸟,到每年早春二月,就满山遍野的催促提醒那批四川的懒农“布谷,布谷”,此即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
工部老杜也有诗云“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歌颂归歌颂,言语之间,隐然有不恭之意。
白话一点说,按照现在主流史家的解释,就是说作为古蜀国国君之一的杜宇,是外地走江湖到处流窜的(从天坠),到了现在云南昭通一带流不动不走了(止朱提),后来有了一个叫利的女子,乃是从长江源头那儿来的(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请各位看官特别注意这最后几个字。
主流史学家们用倒推的办法,算得杜宇取得蜀国统治权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七百年。
现在该让我们来请出三星堆了。
堪称上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中国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尽管还存在一些非主流意见,一般被公认为是古蜀国的前国都遗址。这个古蜀国前国都的存在,被公认是早于三千年前,确切说是建于3600到3200年之前。大约是一个东西长1600-2100米,南北宽1400米,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从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舍到最大房舍有200平方米的阶级分明,农业,酿酒,纺织和祭祀业都已经相当发达的颇具规模的城邦国家。
那么问题就来了,三星堆的成,显然不是杜宇的功劳,因为前后差好几百年,而三星堆的败现在一般公认为是杜宇的“杰作”,因为迁都是这位望帝所为。我们不禁会问:望帝杜宇之前的古蜀国是怎么一回事?望帝之后的古蜀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昔日李太白醉酒挥篇所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一语道尽了古蜀国历史的迷惘,在烟波浩渺的史学长河之中,古蜀国的悲欢离合早已被淹没。但是要是想人为地消灭一段历史,那只能是自慰和YY般的梦幻,在20世纪的末尾,让三星堆突然呈现在世人面前,很难说,不是神的安排。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及鱼凫是古蜀国开国之初的国君,TA们的存在只是流于神话之中,象黄帝一样,要有可考的文字或图腾记载,很难。
三星堆的发现,至少从图腾上证明了蚕丛及鱼凫的存在,著名的青铜大鸟头等的出土,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TA们就被古蜀人当作神来祭奠。太白啊,开国何茫然?一点儿都不茫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望帝杜宇之前的古蜀国,是母系社会的古蜀国。在道教的传说中,关于蚕丛及鱼凫是女性,以及后来的杜宇和古蜀国的故事,从来就不曾被抹杀过。鱼凫,又有史称为鱼妇,蚕丛则被称为是青衣帝,即母系社会青衣国的国君。古蜀国立国之本之一的蚕神马头娘,即来自青衣国。
三星堆二号坑发掘出一尊青铜女神像,确凿证实三星堆文化中是有女神崇拜的。和女神有关的三星堆文物,当然远不止这一件。
古蜀国母系社会传统的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传承之顽固,堪称世界之最,以至于至今在古蜀国的版图之内,还有四川泸沽河域的摩娑人的母系社会的存在。
接下来我们的悲剧人物要出场了,她就是那个《蜀王本纪》中提到的名叫“利”的女子。
四川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先生认为,古蜀一直到杜宇之前,一直都是母系社会,所谓“梁氏女利”,实际是鱼凫氏古蜀国最后一任的女王。杜宇则是华夏人,亡命至朱提,即今云南昭通一带,将中原农业技术传授给了朱提人,开发了一方农业文化,奠定了千年以后秦汉在那里置县的基础,也从而引起了古蜀国女王的注意。
熟悉三星堆的人们都知道,发掘出来的三星堆文物,大部分都是经过焚毁破坏的,只有青铜器这类难以彻底破坏的物品才得以保存得较为完好,尽管如此,美丽的青铜神树,还是被砸毁了。
破坏有主动破坏和被动破坏之分,主动破坏被认为是祭祀的必要,或者面临民族存亡的生死悠关之时,出于不把文化的瑰宝留给敌人的玉石俱焚的决心之所为;而被动的破坏,是指敌人占领之后对已有文化的践踏。
三星堆的情形,一般认为不是主动的祭祀需要的那种情形,其中一个重要的物证,就是在祭祀坑发掘以后,发现被破坏文物上面盖满大量的象牙。学者们认为,这是有人破坏了那些文物的神品之后,仍然惧怕它们的威力会延续,因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就好象道家用一道符压住那些具有魔力的东西,以免它们将来作祟。
是什么人如此心虚呢?
古蜀国对这段历史的交代是非常闪烁其辞的。
请回想前面所说的古蜀女王利“为杜宇妻”和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吧。包括任乃强先生在内的许多四川本地史家都认为,华夏人杜宇是在运输铜银至古蜀国贸易的时候,被女王利所爱而结婚,又因其教蜀民务农而建立威信,女王利一切信任之,“遂篡政权,别立‘蒲泽氏’并建立营邑于郫,号曰望帝”。
原来蜀王本纪真是惜墨如金,一句“乃自立为蜀王”轻轻代过,那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负心,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谋略,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血腥,就全部淹没在历史的典籍里。
好在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认为“乃自立为蜀王”从字面上即可看出政权非和平移交的,从来不乏其人。
我们现在已无从考据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我们所能面对的,其实只有三星堆那里,被火焚烟熏砸毁后再压上象牙“镇压”的文物们的缄默。
三星伴月一婆罗,也许无语的月光才能见证几千年前人心的丑恶。
《华阳国志》说,望帝“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原来这望帝还是心虚的,干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就不愿在对不起人的地方待下去了,于是从女王利的旧国都(瞿上-即三星堆)迁出,移到豆瓣的故乡郫县去了。出去了可能还怕留下什么物证,于是就三不五时还回去看看。
可惜这位望帝也落得个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下场。多年以后,他重用了湖北的逃犯鳖灵治水,而鳖灵逼他退位而自命“丛帝”立国号开明。为了大家的面子好看,对外则称是“禅让”。
《四川通志》记载:“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唐诗中更有句“杜宇曾为蜀地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以及“蜀魂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满花枝,满山明月东风夜,正是愁人不寐时”。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望帝春风托杜鹃”其实掩盖的是一个中原男人用爱情骗取了母系王国的权位,继而用暴力在平和的女儿国中夺取了政权的史实,那么千百年来,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为什么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呢?
首先,杜鹃啼血的版本并非是杜宇专属,如果有机会考察一下云南民间传说,你就会发现杜鹃啼血的版本不下十种,杜宇流亡云南,他为自己向云南传说盗版,当属十分自然之事。
其次,母系社会的存在,是长期封建主流社会不足为外人道之事,篡位自立之行为,也不为孔孟之道所允许。出于“为尊者讳”之主流考量,将“乃自立为蜀王”轻轻带过,用感人肺腑的“杜鹃啼血”来传世教人,中国的主流知识分子,比这下流百倍的事情都干过,这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任何社会都有非主流存在,上述的唐诗表明,至少到唐代为止,读书人对古蜀国的史实并不象今日这般陌生。非主流的读书人如李商隐之流,并不把目光专注于当年的粪土万户侯们,而是投射给历史上受害委屈而被淹没的女王利以及她的母系古蜀国,也是可以期待的。
重读李商隐的《锦瑟》,你一定会感受到对一段古老恋情的追忆,以及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文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我注明原创是因为我生气,隔三差五就有人来问我的贴子是不是自个儿写的,大厨怎么啦?大厨就不可以有点文化写贴子?结果呢,结果依然还是说我是抄来的)
要说这四川文化及其源头-巴蜀文化吧,算是被以OGG为代表的扁担子弟给耽搁了,不是说他们一定水平不够,最主要是他们太懒。这不是,只好让咱这淮海路边上的来做客座。
话说这中国诗坛乃至中国文化有一大谜,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这首诗,历代文人墨客,无法做深切的解释,只能是望文生意,勉强为之。其中以清末民初的著名ID梁启超先生最为坦率:“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有神秘性的”。
我自认学识较梁任公差之甚远,他老人家“理会不着”的事情,我自然更是不能理解。不过有一点他老人家肯定不如我小人家,那就是他老人家那时候没什么人知道三星堆!
那位问了,三星堆和李商隐有神马关系?没什么关系。有一点点关系的只是《锦瑟》中的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乃古蜀王杜宇是也。《蜀王本纪》上说:“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坠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
历史上关于望帝的传说一向是非常美妙的。流传至广的,就是说杜宇教会了先古的蜀民如何务农,使得四川盆地农业大发展,用老共的话说,就是“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以致他死后,依旧放心不下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化身成杜鹃鸟,到每年早春二月,就满山遍野的催促提醒那批四川的懒农“布谷,布谷”,此即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
工部老杜也有诗云“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歌颂归歌颂,言语之间,隐然有不恭之意。
白话一点说,按照现在主流史家的解释,就是说作为古蜀国国君之一的杜宇,是外地走江湖到处流窜的(从天坠),到了现在云南昭通一带流不动不走了(止朱提),后来有了一个叫利的女子,乃是从长江源头那儿来的(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请各位看官特别注意这最后几个字。
主流史学家们用倒推的办法,算得杜宇取得蜀国统治权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七百年。
现在该让我们来请出三星堆了。
堪称上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中国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尽管还存在一些非主流意见,一般被公认为是古蜀国的前国都遗址。这个古蜀国前国都的存在,被公认是早于三千年前,确切说是建于3600到3200年之前。大约是一个东西长1600-2100米,南北宽1400米,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从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舍到最大房舍有200平方米的阶级分明,农业,酿酒,纺织和祭祀业都已经相当发达的颇具规模的城邦国家。
那么问题就来了,三星堆的成,显然不是杜宇的功劳,因为前后差好几百年,而三星堆的败现在一般公认为是杜宇的“杰作”,因为迁都是这位望帝所为。我们不禁会问:望帝杜宇之前的古蜀国是怎么一回事?望帝之后的古蜀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昔日李太白醉酒挥篇所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一语道尽了古蜀国历史的迷惘,在烟波浩渺的史学长河之中,古蜀国的悲欢离合早已被淹没。但是要是想人为地消灭一段历史,那只能是自慰和YY般的梦幻,在20世纪的末尾,让三星堆突然呈现在世人面前,很难说,不是神的安排。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及鱼凫是古蜀国开国之初的国君,TA们的存在只是流于神话之中,象黄帝一样,要有可考的文字或图腾记载,很难。
三星堆的发现,至少从图腾上证明了蚕丛及鱼凫的存在,著名的青铜大鸟头等的出土,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TA们就被古蜀人当作神来祭奠。太白啊,开国何茫然?一点儿都不茫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望帝杜宇之前的古蜀国,是母系社会的古蜀国。在道教的传说中,关于蚕丛及鱼凫是女性,以及后来的杜宇和古蜀国的故事,从来就不曾被抹杀过。鱼凫,又有史称为鱼妇,蚕丛则被称为是青衣帝,即母系社会青衣国的国君。古蜀国立国之本之一的蚕神马头娘,即来自青衣国。
三星堆二号坑发掘出一尊青铜女神像,确凿证实三星堆文化中是有女神崇拜的。和女神有关的三星堆文物,当然远不止这一件。
古蜀国母系社会传统的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传承之顽固,堪称世界之最,以至于至今在古蜀国的版图之内,还有四川泸沽河域的摩娑人的母系社会的存在。
接下来我们的悲剧人物要出场了,她就是那个《蜀王本纪》中提到的名叫“利”的女子。
四川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先生认为,古蜀一直到杜宇之前,一直都是母系社会,所谓“梁氏女利”,实际是鱼凫氏古蜀国最后一任的女王。杜宇则是华夏人,亡命至朱提,即今云南昭通一带,将中原农业技术传授给了朱提人,开发了一方农业文化,奠定了千年以后秦汉在那里置县的基础,也从而引起了古蜀国女王的注意。
熟悉三星堆的人们都知道,发掘出来的三星堆文物,大部分都是经过焚毁破坏的,只有青铜器这类难以彻底破坏的物品才得以保存得较为完好,尽管如此,美丽的青铜神树,还是被砸毁了。
破坏有主动破坏和被动破坏之分,主动破坏被认为是祭祀的必要,或者面临民族存亡的生死悠关之时,出于不把文化的瑰宝留给敌人的玉石俱焚的决心之所为;而被动的破坏,是指敌人占领之后对已有文化的践踏。
三星堆的情形,一般认为不是主动的祭祀需要的那种情形,其中一个重要的物证,就是在祭祀坑发掘以后,发现被破坏文物上面盖满大量的象牙。学者们认为,这是有人破坏了那些文物的神品之后,仍然惧怕它们的威力会延续,因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就好象道家用一道符压住那些具有魔力的东西,以免它们将来作祟。
是什么人如此心虚呢?
古蜀国对这段历史的交代是非常闪烁其辞的。
请回想前面所说的古蜀女王利“为杜宇妻”和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吧。包括任乃强先生在内的许多四川本地史家都认为,华夏人杜宇是在运输铜银至古蜀国贸易的时候,被女王利所爱而结婚,又因其教蜀民务农而建立威信,女王利一切信任之,“遂篡政权,别立‘蒲泽氏’并建立营邑于郫,号曰望帝”。
原来蜀王本纪真是惜墨如金,一句“乃自立为蜀王”轻轻代过,那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负心,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谋略,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血腥,就全部淹没在历史的典籍里。
好在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认为“乃自立为蜀王”从字面上即可看出政权非和平移交的,从来不乏其人。
我们现在已无从考据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我们所能面对的,其实只有三星堆那里,被火焚烟熏砸毁后再压上象牙“镇压”的文物们的缄默。
三星伴月一婆罗,也许无语的月光才能见证几千年前人心的丑恶。
《华阳国志》说,望帝“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原来这望帝还是心虚的,干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就不愿在对不起人的地方待下去了,于是从女王利的旧国都(瞿上-即三星堆)迁出,移到豆瓣的故乡郫县去了。出去了可能还怕留下什么物证,于是就三不五时还回去看看。
可惜这位望帝也落得个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下场。多年以后,他重用了湖北的逃犯鳖灵治水,而鳖灵逼他退位而自命“丛帝”立国号开明。为了大家的面子好看,对外则称是“禅让”。
《四川通志》记载:“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唐诗中更有句“杜宇曾为蜀地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以及“蜀魂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满花枝,满山明月东风夜,正是愁人不寐时”。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望帝春风托杜鹃”其实掩盖的是一个中原男人用爱情骗取了母系王国的权位,继而用暴力在平和的女儿国中夺取了政权的史实,那么千百年来,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为什么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呢?
首先,杜鹃啼血的版本并非是杜宇专属,如果有机会考察一下云南民间传说,你就会发现杜鹃啼血的版本不下十种,杜宇流亡云南,他为自己向云南传说盗版,当属十分自然之事。
其次,母系社会的存在,是长期封建主流社会不足为外人道之事,篡位自立之行为,也不为孔孟之道所允许。出于“为尊者讳”之主流考量,将“乃自立为蜀王”轻轻带过,用感人肺腑的“杜鹃啼血”来传世教人,中国的主流知识分子,比这下流百倍的事情都干过,这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任何社会都有非主流存在,上述的唐诗表明,至少到唐代为止,读书人对古蜀国的史实并不象今日这般陌生。非主流的读书人如李商隐之流,并不把目光专注于当年的粪土万户侯们,而是投射给历史上受害委屈而被淹没的女王利以及她的母系古蜀国,也是可以期待的。
重读李商隐的《锦瑟》,你一定会感受到对一段古老恋情的追忆,以及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全文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