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次回家探亲的最大体会就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说来惭愧,我离开祖国已经十一年多没有回去看看。尽管期间不断有家人和朋友来访,我也非常注意收集来自祖国和家乡的消息,可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回到家乡的第一印象就是:整个城市变了,完全不是我离开时的那个样子了。在这个崭新而又陌生的城市面前,我已经是一个外乡人。我喊不出家乡任何一条路的名字,更找不到所有亲戚朋友的家了。
一。城市面貌脱胎换骨
1995年我离开时,这里的城市建设已经具有一定成效,但是基本保留着旧城市的格局。这次回来后看到,整座城市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布局。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都已经或正在拓宽,改造,各种交通设施,通讯条件,公交系统非常完备。我坐过几次公交车,车内宽敞舒适整洁,其结构类似于这里的车辆。无售票员,上车只须投一元钱。
城市的绿化和园林,比十年前具有质的飞跃。无论走到哪里,路边的树木花草管理的确具有专业水准。所有的城市公园都向大众开放,所有临街厂矿企业机关商业甚至住宅区的围墙统统都被推倒,代之于绿树花圃和草坪,这是家乡几十年前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过去市区有三条河流横贯南北,几十年来污染严重已经成为污水沟臭水河。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呼唤过我童年记忆中的那条清澈美丽的河。这次回去后我吃惊地看到,这几条河的面貌彻底改变,清清的河水再次在家乡面前荡着漪涟。河边遍布奇石花草,悠闲的人们漫步在河边的小道上。
我回去那天家乡每年举行的国际风筝会恰好开幕。今年位于白浪河边的旧体育场还被改建成为“世界风筝都风筝纪念广场”。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物是一堵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墙面,用浮雕形式反映出风筝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的诞生及其延革。广场的四周还散布着一系列表现当地民间传统生活习俗的组合铜雕。这些雕塑真人比例,栩栩如生,妙趣无比,深受人们喜爱。
二。衣食住行今非昔比
回到家乡看到最多的景色莫过于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拆迁,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也与搬家换房有关。一幢幢崭新的和正在建设中的住宅楼告诉我,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正在巨大的改变之中。
据了解,当地政府在城市改建和拆迁过程中政策掌握较好,民众满意程度高,鲜有上访等激烈冲突事件发生。不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当地许多人不是谈拆色变,而是盼重新规划和拆迁,希望及早改变居住条件。
我的亲戚和朋友之中,有的十年内搬过两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宽敞豪华,有的拥有两三处住宅。十一年前我的住房是三室一厅一浴,面积80平米左右,当时已经很不错了。可现在的住房多数三室两厅两浴,面积160平米以上,还集中供暖,楼下配有车库和停车位。(当然,情况并不平衡,下面我还要提到。)
说到穿衣打扮自然是国内胜过我们。不论是档次还是价格,都让我们羡慕不已。一处处大型百货商厦和服装专营店,其装潢陈设和商品都让这里的SEARS,BAY等相形见拙。商店的服务水平也大为改观,方式灵活多样,令顾客感到满意和舒适。我这次回去发疯似地购物,主要是衣服,撑满大小三个旅行箱,几乎上不了飞机。
行路方面家乡人正在放弃以往骑自行车的习惯,许多家庭拥有一部或多部小车,摩托和电动自行车也很普遍,这使的大街小巷的交通更加拥挤不堪。当然这些车多属国产,车型较小,便于停放且省油。我回去后希望到处走走找辆自行车还费了一番周折呢,我的兄弟姐妹家里竟完全淘汰了自行车。当然,大街上骑自行车的还不在少数。
吃的方面感到档次和观念与以往不同。过去人们喜欢在家招待客人,如今很少这样做了,饭店既多又方便实惠,一家人周末或节假日去饭店聚聚也很平常。这次回去几乎天天有都亲戚或朋友请客,尝遍了几乎十几年来所见不到的美味佳肴,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友情。
三 。悠闲自在乐在其中
城市各处的街边公园和绿地上,每天早晨和晚饭后都可见到无数做操,练舞,散步和遛狗的人们。他们有的很有组织,身着统一服装,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我曾经在路边看到上千人在路边和着音乐跳舞的场面,很是壮观。我想,各厂矿企业机关等部门离退休年龄大大提前和大量农村人口大量进城,是造成城市年富力强人员大量闲置的原因之一。我过去的一些同学同事已经在家养“老”了,可在加拿大,我们要干到六十五岁才能领退休金呢。
不仅是退下来的,在职的只要做到中层以上,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机关,一定比我们舒服。还有的开机关单位的车,吃饭请客签单,外加许多福利铺贴,更是悠闲无比。谈到出国,那是十多年前人们的一个奢望,现在许多人打死也不喜欢出来。再说,如今境内外旅游观光已经很普遍,一些亲戚朋友去过国内外的许多国家和名山大川,让我这位十几年前的“老出国”都自叹不如。
四。贫富差距触目惊心
这些年来只听说国内的贫富差别如何如何,这次回去实地考察,内心震撼不已。
前面提到过一些收入中等偏上的亲戚朋友舒服自在的生活,他们个人收入一般在两千至五千左右,家庭年收入七八万元以上。凡收入高的多数在政府机构,银行,学校,医院及一些科研技术部门等,工作环境幽雅且福利待遇高,住房条件也好。许多隐形的收入往往无法计算在内。多数这样的家庭和个人都拥有汽车。
生活相对贫苦的人们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在我们那个城市,生活贫苦是指那些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人民币以下,家庭收入不足1000元,有的家庭甚至只有可怜的一点退休金。这些家庭的生活已经不轻松,如果遇到孩子上学,个人生病或是房屋拆迁,将会出现更大危机。
这些人一般是厂矿企业的在职,下岗或离退休职工。他们的居住环境差,面积狭小,家具破旧不堪。我的一些同龄人,出生时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饭吃,上学时赶上文革没有书读,长大后没有工作只有上山下乡,人到中年家庭负担很重时又面临下岗失业。他们是共和国几十年政治动荡和改革开放的牺牲品,现代化生活已经与他们无缘。走进这些亲戚朋友家里,感觉就象到了美国纽瓦克区的黑人家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了解这些亲戚朋友,我绝不认为他们的穷困是能力问题,也不认为在大陆仅凭勤劳可以致富。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享受其成果而让另一部分人边缘化,这是国家政策与制度的失败,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我对那些穷亲戚朋友充满了同情,却爱莫能助惟有叹息。
五。社会秩序难尽人意
我不愿给家乡摸黑,只是讲述一个事实,那就是:盗窃成风,人人自危。
前面说我回去后在亲戚家借辆自行车都很困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行车失窃现象太严重了,几乎每人都有一次以上自行车被偷的经历,有的被偷过七辆之多。
盗车贼水平很高,无论你上什么样的锁,放在哪里都无济与事,有自行车放三楼凉台被偷的例子。我三姑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刚买来没骑几天,晚上锁在楼下储藏室里,第二天早上房门洞开,车子不翼而飞。
盗车者绝不是男小伙农村工的专利,男女老少亦工亦农。也不只是自行车,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都有可能被偷。现在的住宅楼从一层到顶层所有的窗户和凉台统统都装防盗栏杆,家家有防盗门,搞的跟监狱似的。人人自危,可见一斑。
不过,总的来说家乡的社会秩序还是不错,道路抢劫等恶性事件鲜有发生。面对以上现象,我们只能哀叹:官场腐败,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的极大不公,是导致社会道德风尚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
04/28/06 构思于潍坊
05/31/06 完稿于多伦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说来惭愧,我离开祖国已经十一年多没有回去看看。尽管期间不断有家人和朋友来访,我也非常注意收集来自祖国和家乡的消息,可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回到家乡的第一印象就是:整个城市变了,完全不是我离开时的那个样子了。在这个崭新而又陌生的城市面前,我已经是一个外乡人。我喊不出家乡任何一条路的名字,更找不到所有亲戚朋友的家了。
一。城市面貌脱胎换骨
1995年我离开时,这里的城市建设已经具有一定成效,但是基本保留着旧城市的格局。这次回来后看到,整座城市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布局。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都已经或正在拓宽,改造,各种交通设施,通讯条件,公交系统非常完备。我坐过几次公交车,车内宽敞舒适整洁,其结构类似于这里的车辆。无售票员,上车只须投一元钱。
城市的绿化和园林,比十年前具有质的飞跃。无论走到哪里,路边的树木花草管理的确具有专业水准。所有的城市公园都向大众开放,所有临街厂矿企业机关商业甚至住宅区的围墙统统都被推倒,代之于绿树花圃和草坪,这是家乡几十年前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过去市区有三条河流横贯南北,几十年来污染严重已经成为污水沟臭水河。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呼唤过我童年记忆中的那条清澈美丽的河。这次回去后我吃惊地看到,这几条河的面貌彻底改变,清清的河水再次在家乡面前荡着漪涟。河边遍布奇石花草,悠闲的人们漫步在河边的小道上。
我回去那天家乡每年举行的国际风筝会恰好开幕。今年位于白浪河边的旧体育场还被改建成为“世界风筝都风筝纪念广场”。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物是一堵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墙面,用浮雕形式反映出风筝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的诞生及其延革。广场的四周还散布着一系列表现当地民间传统生活习俗的组合铜雕。这些雕塑真人比例,栩栩如生,妙趣无比,深受人们喜爱。
二。衣食住行今非昔比
回到家乡看到最多的景色莫过于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拆迁,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也与搬家换房有关。一幢幢崭新的和正在建设中的住宅楼告诉我,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正在巨大的改变之中。
据了解,当地政府在城市改建和拆迁过程中政策掌握较好,民众满意程度高,鲜有上访等激烈冲突事件发生。不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当地许多人不是谈拆色变,而是盼重新规划和拆迁,希望及早改变居住条件。
我的亲戚和朋友之中,有的十年内搬过两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宽敞豪华,有的拥有两三处住宅。十一年前我的住房是三室一厅一浴,面积80平米左右,当时已经很不错了。可现在的住房多数三室两厅两浴,面积160平米以上,还集中供暖,楼下配有车库和停车位。(当然,情况并不平衡,下面我还要提到。)
说到穿衣打扮自然是国内胜过我们。不论是档次还是价格,都让我们羡慕不已。一处处大型百货商厦和服装专营店,其装潢陈设和商品都让这里的SEARS,BAY等相形见拙。商店的服务水平也大为改观,方式灵活多样,令顾客感到满意和舒适。我这次回去发疯似地购物,主要是衣服,撑满大小三个旅行箱,几乎上不了飞机。
行路方面家乡人正在放弃以往骑自行车的习惯,许多家庭拥有一部或多部小车,摩托和电动自行车也很普遍,这使的大街小巷的交通更加拥挤不堪。当然这些车多属国产,车型较小,便于停放且省油。我回去后希望到处走走找辆自行车还费了一番周折呢,我的兄弟姐妹家里竟完全淘汰了自行车。当然,大街上骑自行车的还不在少数。
吃的方面感到档次和观念与以往不同。过去人们喜欢在家招待客人,如今很少这样做了,饭店既多又方便实惠,一家人周末或节假日去饭店聚聚也很平常。这次回去几乎天天有都亲戚或朋友请客,尝遍了几乎十几年来所见不到的美味佳肴,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友情。
三 。悠闲自在乐在其中
城市各处的街边公园和绿地上,每天早晨和晚饭后都可见到无数做操,练舞,散步和遛狗的人们。他们有的很有组织,身着统一服装,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我曾经在路边看到上千人在路边和着音乐跳舞的场面,很是壮观。我想,各厂矿企业机关等部门离退休年龄大大提前和大量农村人口大量进城,是造成城市年富力强人员大量闲置的原因之一。我过去的一些同学同事已经在家养“老”了,可在加拿大,我们要干到六十五岁才能领退休金呢。
不仅是退下来的,在职的只要做到中层以上,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机关,一定比我们舒服。还有的开机关单位的车,吃饭请客签单,外加许多福利铺贴,更是悠闲无比。谈到出国,那是十多年前人们的一个奢望,现在许多人打死也不喜欢出来。再说,如今境内外旅游观光已经很普遍,一些亲戚朋友去过国内外的许多国家和名山大川,让我这位十几年前的“老出国”都自叹不如。
四。贫富差距触目惊心
这些年来只听说国内的贫富差别如何如何,这次回去实地考察,内心震撼不已。
前面提到过一些收入中等偏上的亲戚朋友舒服自在的生活,他们个人收入一般在两千至五千左右,家庭年收入七八万元以上。凡收入高的多数在政府机构,银行,学校,医院及一些科研技术部门等,工作环境幽雅且福利待遇高,住房条件也好。许多隐形的收入往往无法计算在内。多数这样的家庭和个人都拥有汽车。
生活相对贫苦的人们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在我们那个城市,生活贫苦是指那些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人民币以下,家庭收入不足1000元,有的家庭甚至只有可怜的一点退休金。这些家庭的生活已经不轻松,如果遇到孩子上学,个人生病或是房屋拆迁,将会出现更大危机。
这些人一般是厂矿企业的在职,下岗或离退休职工。他们的居住环境差,面积狭小,家具破旧不堪。我的一些同龄人,出生时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饭吃,上学时赶上文革没有书读,长大后没有工作只有上山下乡,人到中年家庭负担很重时又面临下岗失业。他们是共和国几十年政治动荡和改革开放的牺牲品,现代化生活已经与他们无缘。走进这些亲戚朋友家里,感觉就象到了美国纽瓦克区的黑人家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了解这些亲戚朋友,我绝不认为他们的穷困是能力问题,也不认为在大陆仅凭勤劳可以致富。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享受其成果而让另一部分人边缘化,这是国家政策与制度的失败,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我对那些穷亲戚朋友充满了同情,却爱莫能助惟有叹息。
五。社会秩序难尽人意
我不愿给家乡摸黑,只是讲述一个事实,那就是:盗窃成风,人人自危。
前面说我回去后在亲戚家借辆自行车都很困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行车失窃现象太严重了,几乎每人都有一次以上自行车被偷的经历,有的被偷过七辆之多。
盗车贼水平很高,无论你上什么样的锁,放在哪里都无济与事,有自行车放三楼凉台被偷的例子。我三姑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刚买来没骑几天,晚上锁在楼下储藏室里,第二天早上房门洞开,车子不翼而飞。
盗车者绝不是男小伙农村工的专利,男女老少亦工亦农。也不只是自行车,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都有可能被偷。现在的住宅楼从一层到顶层所有的窗户和凉台统统都装防盗栏杆,家家有防盗门,搞的跟监狱似的。人人自危,可见一斑。
不过,总的来说家乡的社会秩序还是不错,道路抢劫等恶性事件鲜有发生。面对以上现象,我们只能哀叹:官场腐败,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的极大不公,是导致社会道德风尚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
04/28/06 构思于潍坊
05/31/06 完稿于多伦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