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谢谢你始终把我们的家称作你们的“娘家”,

其实对我们来说,那段日子也一样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人的幸福感有时是和物质的丰富程度成反比的。如今我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反倒各忙各的,难得再有那样的欢聚时刻了。

人生真的很有戏剧性,当年我们常在一起happy的四对儿夫妻,如今两对儿海归,正在北京灯红酒绿,你们一对儿摇摆了一阵,坚持了下来,暂时算是稳定在这边,我们倒是始终还挺enjoy这边简单、恬淡的生活,虽然也有不如意,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论搬到哪里都是躲不掉的,想通了这一点,也就心安了。所谓我心安处是我家,也希望你的心能够安在你们刚刚搬进的新家。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事业与工作 / 征文投稿——正好完成加国经历回忆录的找工篇章,此为连载一:《新移民阵痛》, 还有《找工奇遇》和《二次找工奇迹》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几场游戏几场梦——

      找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大学三年级的假期我就初出茅庐,拿着履历表在江南大地游走于工厂企业,研究单位,向人事处推荐自己,为毕业分配早做准备。当年还小有斩获,被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预先录用。毕业之后出国不成,在上海痛定思痛,下狠心自谋出路,直到在一家实力不错的广告公司谋得一席之地。MBA毕业更是创造了发简历200多封,经历二,三十个面试,获得8个管理工作职位(offer)的个人找工纪录。
      
      “这些经验加上以前我招聘面试别人的体会,应该会有帮助吧。”我在心里盘算着。对,也不对。 对的是找工作的艰辛和考验依旧,不对的是这里是加拿大,人才市场的独特性要求我不断作出最大限度的超出以往舒适区的调整。而这恰恰是最折磨人,同时也是成败的关键。

      首先是找什么样的工作。第一次登陆时,有一天的下班时分我们经过多伦多市中心的商业区,看到众多的西装革履的职业白领在街头匆匆而过,我于是暗暗发誓:“给我两年时间,我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做白领没错,但什么领域的白领呢?

      我不想放弃国内积累的市场营销和客户销售的经验和职业兴趣,于是在开始阶段专注于加拿大大大小小的市场和销售职位。简历象炸弹一样每天轰炸着多伦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消费品公司,市场拓展公司和广告公司。多数炸弹象炸不开的臭弹,掉入泥潭后了无音讯。间或有一两个炸开了缺口,电话面试的对方在我一开口后的几分钟就匆匆挂机了。慢慢地我发现要继续从事高级市场工作必须克服的两点先天不足:
      1. 熟练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工作,生活,文化全方位的用语和当地表达方法;
      2. 深刻的本地市场和消费者的背景知识,熟知当地市场,竞争者,消费群体分类,心理和习惯等。在国内我可以很轻松地阐述某种产品的4P和相应行销策略,因为我生活在那里20多年,我了解我的社会和人们,在这里我的了解是零。

      这两个一朝一夕无法弥补的缺失决定了在市场销售领域,象我这样的新人只能从事要求相对低,入门简单快捷的某些其他“工作”。

      一天有一个电话什么都没问就叫我第二天去面试。我一阵激动,以为碰到了赏识我这匹“千里马”的伯乐。面试两个人一组和一个白人主管面谈。我费力地听着他的快速英语,大概知道公司是专门从事市场直接拓展和促销业务,目前有一个项目帮助一家大型餐馆进行促销,故招聘人员云云。我们明天8:00就开始上班,收入按销售提成, 没有底薪。

      晚上老婆问我到底干什么,提成有多少,我也说不清楚:“大概就象以前我们在上海招的临时促销员吧。”

      第二天上班我们新人都被分散到不同的小组,坐老员工的汽车到一个叫Mississauga 的地方。后来才知道Mississauga相当于上海的闵行,离开多伦多市区有30公里的距离,这在当时我的概念中简直就是长途奔徙。车行40分钟到了一片不错的住宅区。我的“导师”带领我开始了行销工作。

      我们按照门牌号开始一家家敲门。

      “你好!今天过得好吗?我们是某某公司的代表,请问你有没有听说过或去过附近的一家 “某某餐厅”就是哪个绿色的房子。。。。。。。啊,很好!他们目前有特别折扣和优惠就餐计划,你是否愿意在周末和家人一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可以省很多钱呢?“

      在上午10点多的时候,70%的住户都是铁将军把门,间或有人开门,不是回绝,就是说自己的儿女都不在家,无法做决定,等他们下班再来等等。

      在和“导师”的交谈中了解到每天他从早8:00 干到晚上8:00,然后与其他人一起回公司写报告交差。如果运气好,可以卖掉10个以上促销计划,平均是6-7个,每个提成$15 加币。

      “每天大约100块,一个月是3,000块,约等于1万8 人民币。”我心中快速计算着。“收入还行,不过这大冬天的,全是体力活。”

      可能今天运气特别不好,临近中午我们还是没有成交一笔。而我已是饥肠辘辘,虽然包里有叶给我准备的午饭,但到哪里去热呢?本来以为会在室内上班的。

      “我们什么时候休息?“

      “一般干到下午一点,然后到附近的咖啡店休息一小时。“

      “那我不是要饿瘪了,“我心里犯着嘀咕,脚步也因为缺少热量变得沉重起来。
    我会一直认真干这个活吗?我的本来就不强壮的身体会承受得了每天超过12小时的户外严寒的体力考验吗?接连两个否定的回答让我下定了“开溜”的决心。

      “你知道吗,我突然想起今天下午2点我的太太要去医生那做个重要的检查,我想我得回去了。”

      “那。。。好吧。不过我们没法送你,你知道 么走吗?” “导师”信以为真了,并详细告诉了我如何出小区到最近的公交站。

      千谢万谢之后我飞也似地深一脚浅一脚逃离了完全陌生的现场。凭着嘴巴这张活“地图”, 在倒了五辆汽车和地铁,时历两个半小时后终于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结束了我第一 “半天” 的加拿大工作生涯。

      后来我认识不少新移民朋友初来乍到时干过或短或长的门销,又有机缘巧合认识了几个门销的“大拿”,他们每月收入可以过万。有的甚至自立门户或做起了区域总代理的职位。

      当时就非常好奇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还有门销这种我认为原始的行销方法。其实对于某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如电力合同,家庭保安系统等,它们的顾客需求面大,本身信息不对称性较小,消费者的价格弹性系数又高,所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足以吸引很快的成交。门销就不失为适应此类商品的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好方式。当然它灵活自主的弹性工作制和较少或几乎没有的繁琐售后服务也吸引了一批性格外向,反应敏捷,喜欢与人沟通的从业人员。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年的冬天,我们一伙人组团到美国迈阿密旅游,同行的7,8 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和背景。其中有一位上海来的未婚大龄B小姐(很不幸我和她来自同一个城市)自我感觉十分良好,时时处处以个人利益出发,置集体决定和大局于不顾,引起了我们的普遍后悔和反感。大家碍于面子忍耐着。同行中又有一人称“大胡子”的著名门销大拿,因为为人豪爽幽默,颇得大家喜欢。

      一天晚餐后大家围在餐桌边谈天,我们问大胡子门销对很多人很难辛,他却乐此不疲,过人之处何在,每每向顾客解释时,是否如实相告,又或有误导之嫌?
    大胡子撅着仁丹胡悠悠道:“没有,完全没有误导。主要看你从什么角度理解我的话。比如说,我告诉你- B小姐是我们当中最漂亮的一位小姐,这是一个事实。”

      一旁的B 听得一脸的心花怒放。

      “可是,有一个事实我没有告诉你—B 小姐也许是我们当中最愚蠢的小姐!”

      我们个个前俯后仰,笑得喘不过气来,大叫:“大胡子,我们爱你!” 只见小B 青一阵,红一阵,良久才憋出一句“大胡子,我也爱你!”

      既然没有“大胡子”的机智幽默和坚强的体魄去干门销,我想起了我的同学曾经从事的电话行销。通过他在原公司的关系(这是我在加拿大找工作唯一的一次借助占据70%招聘数量的人际关系),我很快递上了简历并应约参加为期一天的大规模公开面试会。

      整整一上午我们一百来号各“色”人种济济一堂,参加英语基本理解能力笔试,参加人际交流沟通基本能力笔试,参加专业技术基本概念能力测试。每完成一道测试,考官会宣布进入下一轮的名单。虽然身经千战的我不惧怕此类小考,顺利过关,但看着和自己有着同样景遇和期待的淘汰者的潸然离去,未免有兔死狐悲的伤感,慨叹现实的冷酷。

      中午稍事休息后,残余的三十来号人进入小组情景模拟和一对一面谈,继续相互搏杀。小组情景模拟是6-8个应聘者和一个主考围坐成一组,轮流就主考提出的不同场景进行英语演讲, 模拟接听客户电话和进行电话销售。然后互相评论。这种集体能力大现眼式的方法把巨大的压力推向面试者,每个面试者象“超级女声”选绣般骚首弄姿,互相排挤,力讨主考评审的欢心。又好象孔雀开屏般涨红了脸,把屁股小心地掩饰在绚丽的屏风后面。

      因为以前在一家德国外企有过极其类似的更为残酷和马拉松式的面试经验,所以我还能通过不断的自我对话调节这种不舒适。不过我从某些组员讲话的颤音中还是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和局促。

      终于捱到大揭晓的时刻,我很幸运地入围二十“佳丽”,并被分到国,英语组,被告知新项目10天后开始,敬请聆听电话通知。时薪$10.5。

      走出这家号称加拿大第一大电话行销公司的大门,我长长吐了一口恶气,脑海中蹦出“虎落平阳招犬欺”的形容。如果这象国内一样,大家忙活一天为了争取一个中高级以上的市场经理或区域经理的职位,我完全可以理解。可如此劳民伤财只是为了一个区区年薪2万的低级工作,是否有点形而上,还是加拿大的劳动力市场真的十分恶劣。与此同时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到自己的学历,智商和聪明才智受到了明显的贬值,英雄气短,英雄气短啊!

      毕竟迈出了工作的一小步,我们马上把这个“喜讯”告诉了万里外的父母。好让他们松些气。“一个月扣掉税,房租和日常开销还能节余几百块。”我们已经觉得挺满足的了。既然“大功告成”,我就到图书馆借了很多中文小说,在等待上班的日子里文学熏陶起来。

      浑浑然过了十天光景,依旧没有收到公司的电话,我们开始怀疑起来。电话打过去,被靠知原来的面试主考已离开了公司,有关工作的细节不清楚。辗转联系才知道公司没有拿下预定的新合同,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老员工都扫地出门,自身不保。我很诧异于听到的消息,也无法理解在加拿大,所谓的大公司会在一夜间发生如此巨变。后来的很多生活证明了我当时的孤陋寡闻。911 之后加拿大第一的“北方电讯”(Notel)在一夜间市值缩水90%并裁员十万人就证明了北美经济链的脆弱性。

      这一次近乎“愚弄闹剧”性质的工作肥皂泡的破灭把我从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幻想拉到了现实。继续单一地集中在这个领域只会是作茧自缚,死路一条。也许到了我必须对找工作的范围做重大调整和选择的时候。

      的确有一个我完全不喜欢但有可能很快找到工作的专业方向:财务/会计。在中国技术移民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先生做电脑,太太做会计。作电脑是因为大部分的移民是电脑技术移民,而会计因为行业适应广,需求大,入门快,工作细分多(高中低职位都有)所以很多大陆女性参加一些基本的入门课程就开始进入就业市场。而对我来说,比较扎实和系统的MBA财务训练可以让我选择高中低三端市场。可是一想到今后有可能每天和枯躁的数字和机械的工作为伍,就有点头皮发麻。一直以来我的个性都是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和有挑战的工作。机械重复的劳动是人马射手座我的最大天敌。现在无奈尴尬的射手失去活蹦乱跳的猎物和天马行空的自由,只好开始瞄准固定的枪靶。

      我翻出带来的财务课本温习,准备简历,向已入行的朋友咨询,在网上仔细分析职业分类,要求和工资待遇。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尝试阶段,熟悉和了解加拿大公司会计和行业招聘规则和要求;第二步是实施阶段,主攻一两个要求相对高,工资不菲的财务职位。但在碰这个香饽饽之前,我必须有12分的把握再下手。

      近70%的财会工作都是由中介公司代理,在第一阶段我主要向这些中介发简历。经过对各类中介进行优先性分类,我决定先发中小型的会计中介公司,等有了电话面试(证明简历可行)后再发大型的会计中介公司象Accountemp, Addeco之类。经历了东奔西跑的几个小公司面式后,我受到了Accountemp的面试通知并来到了他位于 King 街上的豪华办公楼。

      过程是冗长和乏味的:
      我首先被要求在电脑上填写一份和简历内容一样的登记表,化时30 分钟;
      接着参加电脑会计知识和Excel 操作技能的考试,费时 1 小时 30 分;
      和人事顾问第一轮面谈 30 分钟;
      和高级人事经理面谈 20 分钟。
      然后被告知我的测试结果为: 会计中级,Excel 初中级

      虽然如此,人事经理告诉我:“你已被我们录取为合同制雇员,进入我们的人才库系统,我们会根据雇主的需要派活给你,你要做的是每周一上午9:00-11:00 给我们打电话,告诉我们你是否有空。方便我们为你派活。”同时给我一叠资料让我回去阅读。
    接下来的每周一9:30,我都会象布谷鸟一样准时在他们的留言信箱中汇报:“本人XXX, 工号XXX,本周有空(当然有空了),可以工作,请与我联系。”直到我不再相信有人真会去听我的留言为止。

      其他中介面试的经历大同小异,同样繁琐和无聊的测试,同样不很理想的考试成绩和杳无音讯的等待让我对中介没有了兴趣并专心于公司的直接招聘,一来工资没有中介的佣金提成,会高一些。二来公司面试可以发挥我面试技巧高的强项。

      与此同时,为了增加感性知识,我到多伦多最大的为新移民转行服务的Skill for Change报名参加会计应用软件ACCPAC的学习。因为是政府资助的非赢利课程,报名的各国移民很多很多,只好又通过考试决定名单。于是我和长长短短,老老少少的国际友人一起参加“英语能力考试”,“会计基本考试”,“打字能力测试”。把其他英语比我更结巴,打字用食指一个一个戳键盘的叔叔阿姨们淘汰后获得了三个月后开始上课的“宝贵”的学习名额,学费$10。最终我还是没有参加学习,因为那时侯我已经是“上班族”了。“面包”也让给了更需要的印巴兄弟姐妹们。

    ——我吃的不多,要的更少——

      就这样进入了二月底,工作还是没有实质进展,我的耐心和毅力开始受到了挑战。虽然实际找工时间只有2个月,但这种漫无边际,前途未卜和近乎没有希望的寻找就象盲人摸象。悲观失败者的论调占领了先前的自信和良好期望。我的牢骚和对加拿大的不满越来越多,开始有了回国的念头并不断地在嘴边重复。

      “不如你呆在加拿大,我回去继续在原来老板那干活,等赚多了钱再来?”毕竟中国有每月3000 加币的工作和依然需要我的老板。
      “我可不想象别人一样,夫妻两地分居。别急,想想XXX的六个月大限。他做电脑的都给自己六个月时间耐心找工作,你才过了2个月。我们一定会找到工作的。”老婆尽力用老同志的例子来安慰排解我。
      “好吧,我再试试”

      那时每天的生活也是了无生气和激情可言。我们过着和中国同样的白天和昼夜。每天上午12点起床,盼望面试电话,修改简历,寻找新的工作广告和机会,发送简历到深夜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到图书馆和附近的商店闲逛是最大的乐趣,但因为大雪而又没有车 也只能偶尔为之。做一日三餐或二餐也成为了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此期间,虽然厨艺没有精进,我们的厨趣大涨,按照菜谱和以前在中国每天饭店大块朵颐“腐败“的记忆摸索不同的菜色。还尝试从没涉猎的赶面,发面做馒头,饺子等北方食谱。缺少经济再支持和消耗存款的勇气,我们没有也不敢上馆子打牙祭,肚中中国带来的油水也越来越少。一次伦来访,我搜肠刮肚隆重地推出了 “香菇炒冬笋”“鱿鱼芹菜丝”“糖醋排骨”“排骨萝卜汤”等豪华阵容款待并兴致勃勃告诉母亲,没想到她轻描淡写来一句“哦,都是家常菜”。她真的应该看看我们 青菜,番茄,豆腐,鸡蛋,肉块加方便面的“家常菜”。

      每到周末我们都坐着当时尚存同情心房东的“corolla” 去采购一周的柴米油盐,在他们的点拨下尽量挑选最价廉物美的食品,用最经济的支出保证基本的需求。一向喜欢零食的叶也乖巧地挑选单价1元以下的零食。但凡总价超过5元的东东都被我排除在眼球之外。

      在偶尔没有车可以楷油的时候,我们就得象智取威虎山一样穿林海,跨雪原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平均零下10度的低温下跋涉25分钟到离我们最近的中国人超市采购。如果说去的时候我们还是气宇轩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子荣小分队的话,那回来时是活脱脱抱头鼠窜的负重“小炉匠“,左右手各3,4 个沉甸甸的马甲袋,背上的双肩背包内是16斤的大米,红红的脸颊伴着一路的粗气逃进“聚义厅”。多伦多长达半年的冰天雪地也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冬天。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的描述太简单,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形容太温柔,白发魔女恣意放纵还比较贴切。也许是北冰洋冷空气和美国暖气流在五大湖连续的较量,使得多伦多的冬天长久地阴谩密布,不见天日,是小雪三六九,大雪周周有。

      恶劣的天气让我们16 平米的小屋成为主要的冬天活动地。每天晚上站在门外吸烟也成为我难得的精神享受。我夹在保暖门和台阶之间没有雪的10厘米宽的地带,面对白花花黑沉沉的后园,静静地享受独处的思考,感受一天中唯一的短暂放松。

      看着漫天大雪和无边的静溢,我不禁问自己:“你为什么要来这里,你以后在这里想干什么?为什么生活是这样的?我的付出会有回报吗?值得吗?”

      因为太冷,烟抽到半根,问题还没有时间想答案,我就被迫逃进我的小屋,继续发简历去了。

      整个2000-2001 漫长的冬天,我们所有的精神寄托,家庭温暖和平安喜乐就完完全全地维系在多伦多西边Etobicoke 一幢独立的房子上-我的同学L的家。

      自始至终,L和她的先生都是我们在加拿大精神和生活上最可依靠,最可信赖的守护者。不仅仅因为他们比我们早来,比我们成熟稳重和阅历丰富,更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乐于助人,宽容慷慨。我们并不是唯一的受惠人,他们用他们的本质善良和热情帮助过几乎是“无数”需要帮助的朋友。

      在搬入小屋的头2,3个星期,我们还能坚持住每天重复的精神无聊和寂寞,但在三周后的星期五,我们同时感到了无边的害怕。

      “你打电话问问L吧,我们可不可以去他们那过一个周末?”男性说不明道不清的自尊让我回避这种电话。

      老婆拨通了电话:“啊!我们挺好的,你们都好? 小虎(我的绰号)想问你们这个周末有事吗?”— 好一个标准的高秀英“小品”式电话问候。

      “哦,是这样的,”她吞吞吐吐地“如果你们不介意,我们想过来住一个周末。”
    “那就来吧,还犹豫什么!我们正计划周末带你们一起去逛mall,看电影呢!”

      乌拉,万岁,犹如得到大赦令,我和老婆飞也似地穿戴整齐,一头扎进了42路的候车亭。在近20分钟的露天等待中,我们忘却了晚上8点的寒冷,兴奋地跳着,跺着脚,好象野百合看到了春天。将近10点,我们换了4辆TTC到达了后来昵称为“娘家”的地方。
    我们和L和他们的室友兴奋地交流自己过去几周的感受,接受他们温暖的理解和暖人的鼓励,倾听他们的精彩和繁忙的工作学习,贴近多伦多另外的脉搏跳动。

      我们男女六人分组打拖拉机,输的一方自己钻或代表家庭女方钻桌子。我们踢室内气球,看中文电视和春节晚会。周六我们大家挤在唯一的车里去买菜,逛街,看免费的电影。打保龄球,打桌球,唱卡拉OK。

      晚上我们一起切菜,剁馅,和面,包南北方风味的韭菜饺子,荠菜饺子,鸡蛋白菜饺子。更多时候我们围坐在餐桌边,彻夜畅谈,谈以前中国的幸福精彩生活,回忆上海北京的诱人小吃和佳肴。憧憬三年后回国如何地“腐败”,如何的尽情享受生活。

      我和我的烟友一起在门廊抽烟,分享男人才有的话题和默契,互相祝愿对方在5年后开上自己喜欢的BMW. (虽然五年后我改变口味,买了奔驰。)

      这是怎样的写意周末啊!这是我们愿意叫家的地方和生活得象生活一样的生活。每次和他们一起过周末都象在做梦,在做美梦,在做一场不愿醒的黄粱美梦。在当时的环境下,每一个周末的点点滴滴对我们都弥足珍贵,记忆犹新。如果没有L和他们的家,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支撑下去。真的好怀念那段近2个月的令人盈眶的日子,希望有一天我们能重新团聚,重温难以忘怀的旧时光。

      梦醒的周一,我们总是沮丧地离开。“唉!又要开始发简历,找工作了。”每次我都嘟囔着,一直到三月份,转机似乎出现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好文,细腻生动。期待下文。
    • 写的真不错,DING
    • 写得很好!赞!
    • 太乏味了,太长了,看得睡觉了。。
      • Mark
      • 呵呵,要砍成更多段连载才好?我倒希望一口气看完。
    • 很好,我现在很喜欢读这些文章,分享不同的经历,有经验,有教训。很有帮助
    • 此处最为精彩:“多伦多长达半年的冰天雪地也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冬天。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的描述太简单,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形容太温柔,白发魔女恣意放纵还比较贴切
      也许是北冰洋冷空气和美国暖气流在五大湖连续的较量,使得多伦多的冬天长久地阴谩密布,不见天日,是小雪三六九,大雪周周有。”
    • 好文,细腻生动。期待下文。
    • 细腻生动。期待下文。
    • 如此好的中文文笔,国内起码是个当VP的料,实在是浪费了
    • 好文,期待续集.
      • 难得好文,无限期待续集中。。。。。。。。
    • 快写
    • really great article. I have same backgroun as u-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I am frustrated about my career moement too. I am curious if you get job in advertising industry eventually.
    • 好文!顶顶顶!!!
      • GREAT! DING.
    • 写得真好!
    • 后面呢
      • 下面没了
    • 期待下文
    • 谢谢你始终把我们的家称作你们的“娘家”,
      其实对我们来说,那段日子也一样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人的幸福感有时是和物质的丰富程度成反比的。如今我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反倒各忙各的,难得再有那样的欢聚时刻了。

      人生真的很有戏剧性,当年我们常在一起happy的四对儿夫妻,如今两对儿海归,正在北京灯红酒绿,你们一对儿摇摆了一阵,坚持了下来,暂时算是稳定在这边,我们倒是始终还挺enjoy这边简单、恬淡的生活,虽然也有不如意,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论搬到哪里都是躲不掉的,想通了这一点,也就心安了。所谓我心安处是我家,也希望你的心能够安在你们刚刚搬进的新家。
      • 接着来啊,欧门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