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回国一游有感 (二)
(续上)
我主要是回去探亲的,并不是去“蚊工”的,所以只是吃吃饭,了解下行情。
我的一个外企的同事和国企的一个旧同事合伙开了公司,这位外企的是Team lead级的,国企的是市级电信大公司副总级的。
这公司也是做电信行业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有10个左右古东。最大的是我们原来的领导,曾经坐到到省级公司副总的位置,现在做投资公司“第一副总”职位的人
我和这两哥们都是老友,又是刚30出头还有点想法的年纪,所以比较谈的来。这位省级的副总也很平易近人,竟也借着见他公司股东之际赏光见了下我。
老实说后来我知道他们为啥对和我吃饭有兴趣。原来中国的电信业工程也不好作了。现在公司刚起步,努力在开发印尼和亚非小国的市场。
他们现成派去的人员英语很烂,无法沟通,有一定阻力。当然希望我这样的老部下能加盟。
由于是新公司,100多号人,去年才做了2千万,算算一个人平均才20万。所以副总的车还没配全。“总监”也才12万多薪水。
他们请的一个负责软件部门的兄弟是在BC读博士中断了回国的,老婆孩子还在加拿大。想想这点钱寄回去也够不爽的。
我总觉的国企是管理混乱,中饱私囊的地方。我当年的同学分到深圳同样公司的一位,他现在是IP电话部分负责人,几乎坐到分公司核心团队里了。
结果分公司一口气被抓了7个人,都是核心成员,他们合伙贪污,最多的一个被判了7年。
出于对私企、国企的一些偏见,我现在还没进一步联系他们。
在广州的几年里,在几个外企大公司作过。回去看看老同事。大部分人还在做一样的工作,一部分人被Lay off了,没有飞跃的人物。
这证明了我当时的判断,也就是如果混着不如出去镀镀金的好。
5年前象我们这批90年代中毕业,工作5年左右的基本上在10万到15万左右,现在都在25万到30万之间了
他们要么是Architect, Senior Technical Person 或 带一个很小团队的最基层的Manager. 有的转做了PM,在40万左右
我估计如果是在北京和上海,同样职位薪水要高些。
不少人感觉国内工作压力大,应酬伤身体。其实也因人而异。做Architect和偏技术领导的收入比Sales类的低,但压力和身体破坏里也小很多。
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和大学扩招,相当多的人置疑这些”高薪“的可持续性。实际上我觉的根本不用担心。
在中国的外企听说过出差2人一间酒店的吗?Per Diem 不还是美国标准?
3、40万不只相当4、5万米园?估计在美国请个Help Desk也要这么多吧。
在最新的一期《读者》上有篇文章叫”面对低薪年代“。据文章说,2005年大学毕业生有300多万,在几个大城市调查下,2005年平均入行薪水为¥1000,
比2004年的¥1200低了。不过我的感觉是还是因人而异。我哥开的公司请的都是中专生,他说他们稳定肯干。刚来的也有¥1000多,做的好的3个都有¥6、7000每月。
所以他的手下很稳定。
在中国是没有工作稳定一说的,如果你是弱势群体的,年老体弱、小病不断或是处不好人际关系总被人排挤的那种,中国是很没有保障的。
相像下40多岁如果一病不起或是站错队变成政治斗争牺牲品或是还出于一线技术工作而又水平落伍从而被炒掉,估计那时你该怀念起加拿大了。
中国现在是变革时期,象香港70年代,中国2、30年代。社会保障很差,拜金主义、礼乐崩坏、崇尚物质、唯利是图。
然而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无穷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即便这种创造力是以弱势群体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的。
实际上为什么我们这些90年代的人可以有10、20倍于普通大众的收入?原因是很简单的:
1 文革毁掉了一代人,当我们入行时,这些本该是社会中坚的人由于教育水平低而无法参加游戏。而当我们30多岁的时候,他们又面临下岗的命运。
2 90年代是外企加入中国的时代。加拿大有许多5、60岁的UNIX管理员、程序员、DBA。中国的大学在90年代中还在学DOS。有谁和我们竞争呢?
3 35岁歧视是中国特色的招聘要求。许多职位指明不要女的。加拿大你能问应聘人的年龄、身高么?相反女的在加拿大还容易入行。
4 漫长封建社会的特权思想是不会觉的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要象蚂蚁一样的生活。没有人会觉得花2块钱让个人把煤气瓶搬到6楼有何不妥。
这个时代是冒险家的乐园,而中国的冒险家最擅长的厚黑学。
刘备要舍不得扔孩子估计也收买不了人心。老毛更绝,老婆一碴又一碴,儿子风了炸死了没关系,10多个能送就送了。
对比起来,我们估计永远也风光不了,一提起国内,孩子、教育、前途都是事儿。
也象香港当年一样,在经济起飞的时候,地产业最火。广州的地产比起北京、上海、深圳已经是洒洒碎了,但是也是可以说飞涨。
广州的房子当然也还有5、6000/平的,但真能被我们这些人看中的都在7000到9000之间。
虽然修了4条地铁,另两条也很块会完工,但是住在番禺等市郊依然很不方便,所以郊区的房子相对还比较便宜些。
国内的房子有下面几个特点:
1 只是买了使用权,不是产权。可以用70年。
2 还没有地税,非自住的物业税在酝酿,还没出台。草案是一次性2%左右,不象加拿大每年1%,自住也不例外。
3 管理费很便宜,¥2/平左右。比起加拿大旧CONDO动不动$300 - $500就象毛毛雨
4 小区有比较完善的保安,效率不知道,不过不必象加拿大被人砸了挡风玻璃偷东西没人管。
5 住宅的高密度让我们在加拿大生活惯的人不舒服
6 由于各地的人还在大量涌入,好的地段的出租率很高
7 车位是另买的,在10万到20万之间,不过买了后多半还要交管理费,在1、200左右。所以许多人停在街上的停车位,有的也就2、300每月
8 国内住房算“公摊面积”,号称100平方的才80,号称130平方的可能实际就100
我认识的朋友中不少是买了多处房产的,今年8500/平的去年在6500左右。国内的房产投资效益好。
在加拿大,非自住的房子收益是要交高收入税的。国内几千块每月房租,一年就1千左右的税,还不少人逃税
我原来租的Appartment 是$750每月,其中$350要交Condo Fee, 银行贷款利息也要1、200把,其间修外墙房东交了$5000, 翻修厕所花了$3000
更换炉头、冰箱也有近1000,所以每次见我房东她都说没钱赚。
而在国内我一朋友在天河北去年买的40平方30多万的One Bed Room,带上家具可以租2500每月,而且非常好租,那里的楼都被戏称为二奶楼。
另外一个我哥的朋友也是建筑师,在国企的设计院也有40多万收入,业余还炒更有另外40万,老婆也有10万左右收入。刚超生了,老婆在家修养
请了3个保姆,2个照顾爸妈,一个照顾孩子。有3处房产,其中一个天河带家具的收¥5000每月。
对比起来我的一个20多年钱来的同事,买了10万多的Condo投资,现在中午还自己带饭。另外一个多伦多的朋友,来了近7年,家庭收入15万多
生第2个孩子时他说直在做恶梦,倒不是钱的问题,因为第一个已经把业余时间全占去了。已经好多年没下馆子看过电影了。
写这些的原因不是因为我觉得国内的生活更可取。我选择在加拿大是因为更多的人文因素和家庭原因。
我可以没有防盗门,坐车可以把包背着而不是抱着,孩子可以自己坐校车而不用接送,下午可以4点钟下班带孩子去公园
住在现在近2000尺带院子、空调的房子而不用去操心过劳死、脂肪肝、神经衰弱、用脑过度。
不过我尊重选择并羡慕国内朋友的选择,不会象一些“二外”一样可怜的去寻找一些优越感。
* 广东省2005年GDP已经超越HK和4小龙,提前完成邓小平的宏愿。
* 广州的第6条地铁年底前完工,另4条在建
* 广东人均年收入达到3到4万
* 广州2010年举办亚运会将带旺真个地产和相关行业
* 8月份开始珠江经过多年治理,泳场将象全市人民开放
* 中国2005年GDP已经达到世界第四
对于国内打拼的人,这个时代的确是让人振奋的。站在沿江的崭新的大路边,看着象森林一样两边辉煌的高楼大厦,
做为一个中国人真的非常自豪。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续上)
我主要是回去探亲的,并不是去“蚊工”的,所以只是吃吃饭,了解下行情。
我的一个外企的同事和国企的一个旧同事合伙开了公司,这位外企的是Team lead级的,国企的是市级电信大公司副总级的。
这公司也是做电信行业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有10个左右古东。最大的是我们原来的领导,曾经坐到到省级公司副总的位置,现在做投资公司“第一副总”职位的人
我和这两哥们都是老友,又是刚30出头还有点想法的年纪,所以比较谈的来。这位省级的副总也很平易近人,竟也借着见他公司股东之际赏光见了下我。
老实说后来我知道他们为啥对和我吃饭有兴趣。原来中国的电信业工程也不好作了。现在公司刚起步,努力在开发印尼和亚非小国的市场。
他们现成派去的人员英语很烂,无法沟通,有一定阻力。当然希望我这样的老部下能加盟。
由于是新公司,100多号人,去年才做了2千万,算算一个人平均才20万。所以副总的车还没配全。“总监”也才12万多薪水。
他们请的一个负责软件部门的兄弟是在BC读博士中断了回国的,老婆孩子还在加拿大。想想这点钱寄回去也够不爽的。
我总觉的国企是管理混乱,中饱私囊的地方。我当年的同学分到深圳同样公司的一位,他现在是IP电话部分负责人,几乎坐到分公司核心团队里了。
结果分公司一口气被抓了7个人,都是核心成员,他们合伙贪污,最多的一个被判了7年。
出于对私企、国企的一些偏见,我现在还没进一步联系他们。
在广州的几年里,在几个外企大公司作过。回去看看老同事。大部分人还在做一样的工作,一部分人被Lay off了,没有飞跃的人物。
这证明了我当时的判断,也就是如果混着不如出去镀镀金的好。
5年前象我们这批90年代中毕业,工作5年左右的基本上在10万到15万左右,现在都在25万到30万之间了
他们要么是Architect, Senior Technical Person 或 带一个很小团队的最基层的Manager. 有的转做了PM,在40万左右
我估计如果是在北京和上海,同样职位薪水要高些。
不少人感觉国内工作压力大,应酬伤身体。其实也因人而异。做Architect和偏技术领导的收入比Sales类的低,但压力和身体破坏里也小很多。
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和大学扩招,相当多的人置疑这些”高薪“的可持续性。实际上我觉的根本不用担心。
在中国的外企听说过出差2人一间酒店的吗?Per Diem 不还是美国标准?
3、40万不只相当4、5万米园?估计在美国请个Help Desk也要这么多吧。
在最新的一期《读者》上有篇文章叫”面对低薪年代“。据文章说,2005年大学毕业生有300多万,在几个大城市调查下,2005年平均入行薪水为¥1000,
比2004年的¥1200低了。不过我的感觉是还是因人而异。我哥开的公司请的都是中专生,他说他们稳定肯干。刚来的也有¥1000多,做的好的3个都有¥6、7000每月。
所以他的手下很稳定。
在中国是没有工作稳定一说的,如果你是弱势群体的,年老体弱、小病不断或是处不好人际关系总被人排挤的那种,中国是很没有保障的。
相像下40多岁如果一病不起或是站错队变成政治斗争牺牲品或是还出于一线技术工作而又水平落伍从而被炒掉,估计那时你该怀念起加拿大了。
中国现在是变革时期,象香港70年代,中国2、30年代。社会保障很差,拜金主义、礼乐崩坏、崇尚物质、唯利是图。
然而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无穷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即便这种创造力是以弱势群体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的。
实际上为什么我们这些90年代的人可以有10、20倍于普通大众的收入?原因是很简单的:
1 文革毁掉了一代人,当我们入行时,这些本该是社会中坚的人由于教育水平低而无法参加游戏。而当我们30多岁的时候,他们又面临下岗的命运。
2 90年代是外企加入中国的时代。加拿大有许多5、60岁的UNIX管理员、程序员、DBA。中国的大学在90年代中还在学DOS。有谁和我们竞争呢?
3 35岁歧视是中国特色的招聘要求。许多职位指明不要女的。加拿大你能问应聘人的年龄、身高么?相反女的在加拿大还容易入行。
4 漫长封建社会的特权思想是不会觉的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要象蚂蚁一样的生活。没有人会觉得花2块钱让个人把煤气瓶搬到6楼有何不妥。
这个时代是冒险家的乐园,而中国的冒险家最擅长的厚黑学。
刘备要舍不得扔孩子估计也收买不了人心。老毛更绝,老婆一碴又一碴,儿子风了炸死了没关系,10多个能送就送了。
对比起来,我们估计永远也风光不了,一提起国内,孩子、教育、前途都是事儿。
也象香港当年一样,在经济起飞的时候,地产业最火。广州的地产比起北京、上海、深圳已经是洒洒碎了,但是也是可以说飞涨。
广州的房子当然也还有5、6000/平的,但真能被我们这些人看中的都在7000到9000之间。
虽然修了4条地铁,另两条也很块会完工,但是住在番禺等市郊依然很不方便,所以郊区的房子相对还比较便宜些。
国内的房子有下面几个特点:
1 只是买了使用权,不是产权。可以用70年。
2 还没有地税,非自住的物业税在酝酿,还没出台。草案是一次性2%左右,不象加拿大每年1%,自住也不例外。
3 管理费很便宜,¥2/平左右。比起加拿大旧CONDO动不动$300 - $500就象毛毛雨
4 小区有比较完善的保安,效率不知道,不过不必象加拿大被人砸了挡风玻璃偷东西没人管。
5 住宅的高密度让我们在加拿大生活惯的人不舒服
6 由于各地的人还在大量涌入,好的地段的出租率很高
7 车位是另买的,在10万到20万之间,不过买了后多半还要交管理费,在1、200左右。所以许多人停在街上的停车位,有的也就2、300每月
8 国内住房算“公摊面积”,号称100平方的才80,号称130平方的可能实际就100
我认识的朋友中不少是买了多处房产的,今年8500/平的去年在6500左右。国内的房产投资效益好。
在加拿大,非自住的房子收益是要交高收入税的。国内几千块每月房租,一年就1千左右的税,还不少人逃税
我原来租的Appartment 是$750每月,其中$350要交Condo Fee, 银行贷款利息也要1、200把,其间修外墙房东交了$5000, 翻修厕所花了$3000
更换炉头、冰箱也有近1000,所以每次见我房东她都说没钱赚。
而在国内我一朋友在天河北去年买的40平方30多万的One Bed Room,带上家具可以租2500每月,而且非常好租,那里的楼都被戏称为二奶楼。
另外一个我哥的朋友也是建筑师,在国企的设计院也有40多万收入,业余还炒更有另外40万,老婆也有10万左右收入。刚超生了,老婆在家修养
请了3个保姆,2个照顾爸妈,一个照顾孩子。有3处房产,其中一个天河带家具的收¥5000每月。
对比起来我的一个20多年钱来的同事,买了10万多的Condo投资,现在中午还自己带饭。另外一个多伦多的朋友,来了近7年,家庭收入15万多
生第2个孩子时他说直在做恶梦,倒不是钱的问题,因为第一个已经把业余时间全占去了。已经好多年没下馆子看过电影了。
写这些的原因不是因为我觉得国内的生活更可取。我选择在加拿大是因为更多的人文因素和家庭原因。
我可以没有防盗门,坐车可以把包背着而不是抱着,孩子可以自己坐校车而不用接送,下午可以4点钟下班带孩子去公园
住在现在近2000尺带院子、空调的房子而不用去操心过劳死、脂肪肝、神经衰弱、用脑过度。
不过我尊重选择并羡慕国内朋友的选择,不会象一些“二外”一样可怜的去寻找一些优越感。
* 广东省2005年GDP已经超越HK和4小龙,提前完成邓小平的宏愿。
* 广州的第6条地铁年底前完工,另4条在建
* 广东人均年收入达到3到4万
* 广州2010年举办亚运会将带旺真个地产和相关行业
* 8月份开始珠江经过多年治理,泳场将象全市人民开放
* 中国2005年GDP已经达到世界第四
对于国内打拼的人,这个时代的确是让人振奋的。站在沿江的崭新的大路边,看着象森林一样两边辉煌的高楼大厦,
做为一个中国人真的非常自豪。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