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随着本月9日广东省第二届秋季艺术电影节的开幕,载誉海外的国产电影《昨天》终于与广州的观众见面。9日的下午和晚上,青年导演张扬和影片制片人罗异,先后在天河电影城和中山大学电影院与观影后的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影片的真实、震撼,赢得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同、共鸣和思索,纷纷抒发自己的观感和提出疑问。在张扬的母校中山大学,一个小插曲将首映礼引向高潮:中文系某青年老师语出惊人,质问张扬影片中为什么不表现性幻想?于是引发张扬的一番精彩的“答辩”。最后,中文系博导、著名的文艺批评家程文超老师对影片主题的精辟归纳,引来了张扬和他的师弟师妹们的热烈掌声。首映礼的观众都是知识层,由此可见,《昨天》将会是一部深受知识份子喜爱的电影。
当仁不让的开幕影片
这部由演员贾宏声一家出演自己一家真实生活的影片,曾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刚刚结束的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上深受欢迎,美国权威娱乐杂志《VARIETY》认为“其对一代中国青年人心灵的深入刻画所达到的人性和艺术高度,使得以后的中国青年导演们很难再进行同类题材影片的拍摄了。”张扬也因此备受各国记者的追捧,并获得一项“亚洲电影贡献”大奖。在本月初该片的北京首映礼上,影片又因为一个“贾宏声疯了”的传闻而更加引人入胜瞩目。艺术看点和新闻热点使该片成为当仁不让的广东省第二届秋季艺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同时,也揭示了这次电影节以非主流影片、前卫影片为主打影片的宗旨。
张扬的红眼圈
从《爱情麻辣烫》、《洗澡》到《昨天》,张扬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容走来,显得非常沉稳,丝毫不“张扬”。之前,曾听说张扬在北京的首映礼上热泪盈眶,没想到在天河电影城6楼4号厅的首映礼上,果真又看见了张扬的红眼圈。他是在随同观众和记者一起观看影片后,坐到前台去的。他一再表示希望大家谈,而不是听他说。事实上,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他都在认真倾听。而在中山大学,张扬或驻足电影院门口,观察大家观影的反映,或在后台的幕布边安静地倾听台词和大家的声音,无一不显示出对《昨天》如母亲对儿子般的态度。
感观与灵魂的尖锐冲撞
与中大中文系学生的影片座谈会一开始,张扬就遭到了炮轰,一个中文系的青年男老师表示“我看得很愉快,但觉得不过瘾。”原因是“你的影片表现了吸毒,为什么不表现性幻想?据我所知,吸毒和性幻想是分不开的。”他还一再表示张扬“不够大胆”、“比较纯情”,“不如《布拉格之恋》大胆”之类的话,显得有些哗众取宠。而张扬则依旧平稳地说:“你所说的这种大胆,恰恰是我最不想表达的东西,因为它才是最表层的东西。” 只是当那位老师继续“挑衅”,说王家卫的《春光乍泻》比《昨天》要深刻得多时,张扬才略显激动地反驳:“王家卫的电影,我一直认为很肤浅。蔡明亮、侯孝贤的东西都比他好。我认为电影提供给人最重要的是人物的灵魂,而不是表面的、感观的东西。”
程文超说:震撼
在学生的邀请下,中文系教授程文超老师有条不紊地谈起观后感。他首先表示很震撼,“王家卫、杨德昌的片子,我看过后觉得一般:艺术表现也一般,哲学深度上只有3、4岁,没有太多惊人之处。而《昨天》很艺术地完成这样的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人,叙述打破时空界限。也确实产生了一种间离的效果,把观众拉到故事之外。”然后,程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影片的主题,“这不是一个关于吸毒戒毒的故事。吸毒戒毒只是一个载体,影片讲的是一个人的故事。其实,人类从存在以来,就一直处于这种痛苦当中,总是在追索,又永远得不到满足,痛苦而又无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影片首先提到了爱心。故事中,父母的爱心打动了我。但爱是否能救人于痛苦中呢?不能,爱太苍白了,这是张扬的高明之处。之后,贾宏声被送到精神病院,这就是惩罚,这个很有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爱与惩罚,还有什么能解除痛苦呢?这就让人思考自己的存在状态。影片中提到了第三种办法——顺其自然,这种东方式的哲学观。如果把这一块再升华一下,就更好了。”最后,程老师认为影片非常成功,是自己近几年来看到的最深刻的电影。他深为张扬校友而骄傲。程老师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张扬答问:
问:是怎么想到拍这个“本年度最勇敢电影”的?勇敢在什么地方?
答:勇敢在题材上。我和贾宏声曾是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几年前我就想找贾宏声演电影,但没特别想拍这段特殊经历。后来了解到那几年他们全家人的痛苦生活,才确定了题材。那是个痛苦的创作。”
问:影片中贾宏声突然狠狠地打了父亲两耳光,这种处理,不怕观众接受不了吗?
答:这是真实的事,是一种矛盾的极度冲突。我不否认很多人看了会很难受。但我只是再现发生过的真事,那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下发生的,我也无法说清……
问:影片中运用到一种采访的方式,运用到舞台布景,目的是什么?
答:可以说,《昨天》跟我自己的生活也比较接近。那种情感、那些深入血液里的痛苦,需要我们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来对待。所以,影片中舞台的运用,制造旁观的视点,让观众不是仅仅同情他,而是能抽身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这样的一种态度是做这样一部电影所必须有的。
问:似乎你并不把他看做一个乖张、极端自我的神经质的人,有时,我甚至感觉你是认同他的,是这样吗?
答:贾宏声身上的很多东西,我是敬佩的。他表面上看,很怪很另类,而他思考的是关于价值观和生存意义这样很大很虚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贾宏声他的思维、生活习惯与家庭、社会的冲突,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有过,只不过贾宏声把这些都极端化了,而且他执着的时间也最长,以至于差点无法自拔。
问:拍完这部影片,贾宏声有很大变化吗?这个变化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拍这个片子对贾宏声挺重要的,对他自己和家庭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解脱。其实在这个戏之前贾宏声的状态就比较好了,这也是拍这部影片的前提。但他需要一个契机重新进入这个圈子。贾宏声自己也憋着一直没接戏,非等到《昨天》上映之后,一切才重新开始。现在他也主动要接戏、挣钱,与父母一起生活。可以说,他已经落在了生活的实处了。我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问:结尾的大团员处理,有点落入俗套的感觉,这是一个各个方面都能接受和满意的结尾,有没有某种妥协在里面?
答:如果故事是我编的,可能是另一个结果,但真实就是如此。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命题。贾宏声在影片里有一段独白,他在说“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人……”所以我觉得不是影片的妥协,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妥协。比如说在精神病院,贾宏声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要出院就需要一个妥协的过程。
问:能谈一谈真人秀和纪录片的区别吗?
答:纪录片分两种,一种是现实中正在发生,而摄像机也正在拍,这一种纪录性非常强,一种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有当事人再来演绎一次,后者就是真人秀。所以,也不能说是真实的完全记录,也需要表演,不过,演的人是自己。贾宏声的妈妈本身就是演员,一对着镜头劲儿就出来了,可我要的恰恰是那种不带表演痕迹的东西,经过反复探讨,他们才找到感觉。
问:你对电影的商业化怎么看?你想拍什么样的电影?
答:我是不太喜欢太商业的东西。我要拍自己有感觉、对观众有价值有意义的电影。商业电影通常是让人去忘掉自己,去想象一个不可能的状态,很假。而纪实片更深的意义是关注现实的生存状态,引起人们对人性进行思考。所以,纪实电影中,批判的题材比较多,而不是仅满足观众感观上的享受。观众绝不是简单的,不可能轻易受骗。有一些观众就是要看我这样的电影。
影片介绍
“当一个人走得太远,他还能找到归途吗?”这句话赫然出现在张扬《昨天》海外版本的海报上。因为真人真事的拍摄方式,它被评论界惊叹为“本年度最勇敢影片”。
《昨天》的主角是年轻演员贾宏声——一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明星,一个吸过毒的瘾君子,一个幻视幻听的病人……那段布满伤痕又最终被爱抚平的10年生活被记录在了胶片上。
贾宏声,曾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人瞩目的一个偶像明星。1987年,他主演了电影《夏日的期待》,随后顺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参与了《银蛇谋杀案》、《周末情人》的拍摄……直到1992年在话剧《蜘蛛女之吻》的排练场,贾宏声第一次接触大麻。自此,他的神经被一缕青青的、柔缓而又锋利的烟雾一举击中,无从躲避。他悄无声息地淡出了演艺圈,圈子里偶尔会传出关于他的只言片语:贾宏声出国了吧,戒毒去了吧,死了吧……那时,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拉上窗帘,把自己包围在黑暗中,用ROCKN'ROLL试图把自己“磕醒”。他剪破所有的牛仔裤、高筒靴,藐视所有在街上行走的人。
他终日缠绕于三个问题:“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他认为自己的根在英国伦敦而不是中国东北,甚至自己就是那个天才艺术家约翰·列侬的儿子。
为了让儿子恢复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贾宏声的父母提前退休,离开了东北四平老家,搬到北京帮助儿子戒毒……贾宏声的极端、偏执、疯狂、自闭,换来的是父母的隐忍、无私、慈爱,他终于开始像一个咿咿学语的婴儿,迈开了蹒跚的脚步。
1997年贾宏声戒毒成功,精神状态好转。2000年10月贾宏声的同学兼朋友张扬,开始宽厚而悲悯地用摄影机记录这段真实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当仁不让的开幕影片
这部由演员贾宏声一家出演自己一家真实生活的影片,曾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刚刚结束的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上深受欢迎,美国权威娱乐杂志《VARIETY》认为“其对一代中国青年人心灵的深入刻画所达到的人性和艺术高度,使得以后的中国青年导演们很难再进行同类题材影片的拍摄了。”张扬也因此备受各国记者的追捧,并获得一项“亚洲电影贡献”大奖。在本月初该片的北京首映礼上,影片又因为一个“贾宏声疯了”的传闻而更加引人入胜瞩目。艺术看点和新闻热点使该片成为当仁不让的广东省第二届秋季艺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同时,也揭示了这次电影节以非主流影片、前卫影片为主打影片的宗旨。
张扬的红眼圈
从《爱情麻辣烫》、《洗澡》到《昨天》,张扬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容走来,显得非常沉稳,丝毫不“张扬”。之前,曾听说张扬在北京的首映礼上热泪盈眶,没想到在天河电影城6楼4号厅的首映礼上,果真又看见了张扬的红眼圈。他是在随同观众和记者一起观看影片后,坐到前台去的。他一再表示希望大家谈,而不是听他说。事实上,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他都在认真倾听。而在中山大学,张扬或驻足电影院门口,观察大家观影的反映,或在后台的幕布边安静地倾听台词和大家的声音,无一不显示出对《昨天》如母亲对儿子般的态度。
感观与灵魂的尖锐冲撞
与中大中文系学生的影片座谈会一开始,张扬就遭到了炮轰,一个中文系的青年男老师表示“我看得很愉快,但觉得不过瘾。”原因是“你的影片表现了吸毒,为什么不表现性幻想?据我所知,吸毒和性幻想是分不开的。”他还一再表示张扬“不够大胆”、“比较纯情”,“不如《布拉格之恋》大胆”之类的话,显得有些哗众取宠。而张扬则依旧平稳地说:“你所说的这种大胆,恰恰是我最不想表达的东西,因为它才是最表层的东西。” 只是当那位老师继续“挑衅”,说王家卫的《春光乍泻》比《昨天》要深刻得多时,张扬才略显激动地反驳:“王家卫的电影,我一直认为很肤浅。蔡明亮、侯孝贤的东西都比他好。我认为电影提供给人最重要的是人物的灵魂,而不是表面的、感观的东西。”
程文超说:震撼
在学生的邀请下,中文系教授程文超老师有条不紊地谈起观后感。他首先表示很震撼,“王家卫、杨德昌的片子,我看过后觉得一般:艺术表现也一般,哲学深度上只有3、4岁,没有太多惊人之处。而《昨天》很艺术地完成这样的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人,叙述打破时空界限。也确实产生了一种间离的效果,把观众拉到故事之外。”然后,程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影片的主题,“这不是一个关于吸毒戒毒的故事。吸毒戒毒只是一个载体,影片讲的是一个人的故事。其实,人类从存在以来,就一直处于这种痛苦当中,总是在追索,又永远得不到满足,痛苦而又无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影片首先提到了爱心。故事中,父母的爱心打动了我。但爱是否能救人于痛苦中呢?不能,爱太苍白了,这是张扬的高明之处。之后,贾宏声被送到精神病院,这就是惩罚,这个很有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爱与惩罚,还有什么能解除痛苦呢?这就让人思考自己的存在状态。影片中提到了第三种办法——顺其自然,这种东方式的哲学观。如果把这一块再升华一下,就更好了。”最后,程老师认为影片非常成功,是自己近几年来看到的最深刻的电影。他深为张扬校友而骄傲。程老师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张扬答问:
问:是怎么想到拍这个“本年度最勇敢电影”的?勇敢在什么地方?
答:勇敢在题材上。我和贾宏声曾是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几年前我就想找贾宏声演电影,但没特别想拍这段特殊经历。后来了解到那几年他们全家人的痛苦生活,才确定了题材。那是个痛苦的创作。”
问:影片中贾宏声突然狠狠地打了父亲两耳光,这种处理,不怕观众接受不了吗?
答:这是真实的事,是一种矛盾的极度冲突。我不否认很多人看了会很难受。但我只是再现发生过的真事,那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下发生的,我也无法说清……
问:影片中运用到一种采访的方式,运用到舞台布景,目的是什么?
答:可以说,《昨天》跟我自己的生活也比较接近。那种情感、那些深入血液里的痛苦,需要我们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来对待。所以,影片中舞台的运用,制造旁观的视点,让观众不是仅仅同情他,而是能抽身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这样的一种态度是做这样一部电影所必须有的。
问:似乎你并不把他看做一个乖张、极端自我的神经质的人,有时,我甚至感觉你是认同他的,是这样吗?
答:贾宏声身上的很多东西,我是敬佩的。他表面上看,很怪很另类,而他思考的是关于价值观和生存意义这样很大很虚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贾宏声他的思维、生活习惯与家庭、社会的冲突,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有过,只不过贾宏声把这些都极端化了,而且他执着的时间也最长,以至于差点无法自拔。
问:拍完这部影片,贾宏声有很大变化吗?这个变化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拍这个片子对贾宏声挺重要的,对他自己和家庭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解脱。其实在这个戏之前贾宏声的状态就比较好了,这也是拍这部影片的前提。但他需要一个契机重新进入这个圈子。贾宏声自己也憋着一直没接戏,非等到《昨天》上映之后,一切才重新开始。现在他也主动要接戏、挣钱,与父母一起生活。可以说,他已经落在了生活的实处了。我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问:结尾的大团员处理,有点落入俗套的感觉,这是一个各个方面都能接受和满意的结尾,有没有某种妥协在里面?
答:如果故事是我编的,可能是另一个结果,但真实就是如此。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命题。贾宏声在影片里有一段独白,他在说“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人……”所以我觉得不是影片的妥协,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妥协。比如说在精神病院,贾宏声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要出院就需要一个妥协的过程。
问:能谈一谈真人秀和纪录片的区别吗?
答:纪录片分两种,一种是现实中正在发生,而摄像机也正在拍,这一种纪录性非常强,一种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有当事人再来演绎一次,后者就是真人秀。所以,也不能说是真实的完全记录,也需要表演,不过,演的人是自己。贾宏声的妈妈本身就是演员,一对着镜头劲儿就出来了,可我要的恰恰是那种不带表演痕迹的东西,经过反复探讨,他们才找到感觉。
问:你对电影的商业化怎么看?你想拍什么样的电影?
答:我是不太喜欢太商业的东西。我要拍自己有感觉、对观众有价值有意义的电影。商业电影通常是让人去忘掉自己,去想象一个不可能的状态,很假。而纪实片更深的意义是关注现实的生存状态,引起人们对人性进行思考。所以,纪实电影中,批判的题材比较多,而不是仅满足观众感观上的享受。观众绝不是简单的,不可能轻易受骗。有一些观众就是要看我这样的电影。
影片介绍
“当一个人走得太远,他还能找到归途吗?”这句话赫然出现在张扬《昨天》海外版本的海报上。因为真人真事的拍摄方式,它被评论界惊叹为“本年度最勇敢影片”。
《昨天》的主角是年轻演员贾宏声——一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明星,一个吸过毒的瘾君子,一个幻视幻听的病人……那段布满伤痕又最终被爱抚平的10年生活被记录在了胶片上。
贾宏声,曾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人瞩目的一个偶像明星。1987年,他主演了电影《夏日的期待》,随后顺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参与了《银蛇谋杀案》、《周末情人》的拍摄……直到1992年在话剧《蜘蛛女之吻》的排练场,贾宏声第一次接触大麻。自此,他的神经被一缕青青的、柔缓而又锋利的烟雾一举击中,无从躲避。他悄无声息地淡出了演艺圈,圈子里偶尔会传出关于他的只言片语:贾宏声出国了吧,戒毒去了吧,死了吧……那时,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拉上窗帘,把自己包围在黑暗中,用ROCKN'ROLL试图把自己“磕醒”。他剪破所有的牛仔裤、高筒靴,藐视所有在街上行走的人。
他终日缠绕于三个问题:“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他认为自己的根在英国伦敦而不是中国东北,甚至自己就是那个天才艺术家约翰·列侬的儿子。
为了让儿子恢复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贾宏声的父母提前退休,离开了东北四平老家,搬到北京帮助儿子戒毒……贾宏声的极端、偏执、疯狂、自闭,换来的是父母的隐忍、无私、慈爱,他终于开始像一个咿咿学语的婴儿,迈开了蹒跚的脚步。
1997年贾宏声戒毒成功,精神状态好转。2000年10月贾宏声的同学兼朋友张扬,开始宽厚而悲悯地用摄影机记录这段真实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