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中文繁簡體字的使用以及中文语言的规范化問題終存是現代中文領域颇具爭議的話題。此文原载于上周的首期<<多伦多都市报>>。
中文文字就是汉字。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等,其中关于“仓颉造字” 的故事最为引人入胜。汉字自从被用來記載中國上古三皇五帝時期的第一個皇帝—黃帝時代歷史以來﹐已有四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現在通行的漢字字形,絕大多數由古代漢字一脈相承地演變過來的,漢字與中華文化密不可分。每個漢字,都蘊含著濃濃的中華智慧文化的乳汁,是數千年中華文化的承載體。中華文化能得以千古傳承,幾乎全靠了漢字;而中華文化向未來的傳承,也必须靠漢字。
最早期的漢字是象形文字,漢字的組成包括形﹑聲﹑意三個部份。它的创立之初曾“声情并茂” ,包涵了太多的图形以期使用者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也不断在演變,從商朝的“甲骨文”發展至周朝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 ,再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使用的“篆書” ,以及現在仍然在印刷中使用的“隸書”﹑“魏碑”﹑“楷書” 等。許多簡體字是由“草書”字體演變而來的,字形越來越簡化,已经远远脱离了“象形文字” 的雏型而渐渐变化为语言的一种符号。
如今的汉字事实上存在着简体和繁体两种字体。在大陆和新加坡,不用说是简体字的天下,而在台,港,奥和海外其它地区,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一直在使用繁体字,只是近年来使用简体字的才逐渐增多。不难想象,随着大陆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陆的文化也将逐步走向世界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简体字的使用必将愈加广泛。当今社会一切都讲究高效率,繁体字的书写和记忆当然要比简体字困难的多。为了便于快速书写和交流,放弃繁体字而使用简体字已成大势所趋,全球中文领域的简体字化的确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澳大利亚四年前就决定:根據聯合國條例,實行所有社區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与來源國所使用的現代語言保持一致的政策,从而在澳洲全面使用简体字。加拿大阿尔帕塔省也自去年起在社区语言教学中全面放弃使用繁体字而启用简体字。目前。安省多伦多市已有多家报刊杂志顺应时代潮流改用简体字版,更有众多的中文学校开始教孩子们简体字。我们为加拿大中文简体字时代的到来而欢呼雀跃,尽管它相对于其它地区而言是那样的扭扭捏捏和姗姗来迟,这一切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可以说,接受还是排斥简体字,不仅是对一种文字字体的认可,而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否认同,也是对世界文明和进步是否认同的问题。
遗憾的是有一些人士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大陆文化的发展,将简体字视为洪水猛兽。岂不知简体字的出现和推广使用,并不是某个政党和政权心血来潮的偶然产物,而是集中华文化和文字几千年发展之大成,是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汉语语言文字的改革,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21 - 206年) 。秦始皇統一了中国之后又统一文字,結果使古辭典漢字增多,語言表達更加豐富。雖然在簡體字的规范化和推广使用中大陆政府的文字改革功不可没,但上個世紀三 ﹑四十年代,國民黨政府時期也曾進行過漢字簡化的討論。漢字簡化的倡導者認為,使用簡體字,汉字更容易书写和辨认,有利于大多數人學習讀寫中文及進行研究。實際上,既使在台弯,香港的文化氛围中,尤其是在手寫體中,單個的非正規簡體字經常出現,比如“台灣”的“台”字,即使在印刷體中通常也不是繁體字“薹”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大陆政府分兩個步驟實行漢字簡化工作,才形成了今天的簡體字。同时,大陆也用繁體字印刷刊物,但只是為了方便台灣,港澳地区及海外華人讀者或者为了考古及文字艺术研究的特殊需要。
事实上除了華人使用漢字以外,日本﹑韓國和越南也部份使用漢字,主要是繁體字。日语中的現代漢字也是簡體字,但簡化程度比中文簡體字要少。简体字能被十几亿人接受和使用,多少年来常盛不衰,足以说明它强大的生命力,这里面体现出了最广泛的民意。反观文革中大陆政府公布的关于那次文字改革方案由于得不到公众认可而很快夭折并未能流行下去。
我們仍然要承認加拿大本地中文繁簡體字並存的現實,来自大陆的新移民學的是簡體字,而老華僑和海外其他地區來的新移民學的是繁體字,许多華人社區的中文學校仍在使用繁體字,一些報紙﹑电视,网站媒介,餐館招牌都是用繁體字。尽管许多来自港,台和海外其他地區的華人也在逐漸學習講普通話,學习和使用簡體字,這些都是好現象。但如果立即統統改為使用簡體字,似乎比較困難也不現實,要让所有的华人都习惯简体字的环境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华人社区和华人媒体上逐渐推广和全面使用中文简体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我们不无忧虑地注意到,许多的华人子女不愿意学习中文和说中文,这里有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更与中文繁体字的书写复杂和记忆困难有关。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 ,孩子们接受什么文化,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所作所为有直接关系。为使子孙后代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这一代移民要负起历史的责任来。切实认识到使用中文字体由“繁体” 向“简体” 这是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同向一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克服由“繁” 到“简” 所带来的暂时不便,开创中文文字使用的新局
面。
当然,从艺术角度评论,诸如“草体” 之类的繁体是理想的書法字體,它包涵的信息多于简体字,变化的余地大,意會多於辨識,具有文字的美感和自由性。所以用毛笔字书写出来的繁体字的确比简体字要好看得多。对于研究艺术及书法的人士而言,不妨多多使用繁体字,如同喜欢小篆,隶书,魏碑,楷书等字体一样,让中华文化的艺术之花开的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坚信,文明必然战胜愚昧,先进一定取代落后,推广和使用简体字实际上是一场摈弃旧文化旧习惯的革新。奉劝那些热衷于坚守使用繁体字的人们,如同过去中国人丢掉“缠脚” 的陋习一样,尽早放弃那些缠人恼人的繁体,启用清新明快的简体。更希望更多的华人传播媒体,报刊,网站,中文学校,早日加入到使用简体字的行列中来,撩开大步,赶上潮流。为了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为了我们和我们子孙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迎接中华文化更加繁荣灿烂的明天。
04/19/2005与多伦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中文文字就是汉字。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等,其中关于“仓颉造字” 的故事最为引人入胜。汉字自从被用來記載中國上古三皇五帝時期的第一個皇帝—黃帝時代歷史以來﹐已有四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現在通行的漢字字形,絕大多數由古代漢字一脈相承地演變過來的,漢字與中華文化密不可分。每個漢字,都蘊含著濃濃的中華智慧文化的乳汁,是數千年中華文化的承載體。中華文化能得以千古傳承,幾乎全靠了漢字;而中華文化向未來的傳承,也必须靠漢字。
最早期的漢字是象形文字,漢字的組成包括形﹑聲﹑意三個部份。它的创立之初曾“声情并茂” ,包涵了太多的图形以期使用者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也不断在演變,從商朝的“甲骨文”發展至周朝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 ,再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使用的“篆書” ,以及現在仍然在印刷中使用的“隸書”﹑“魏碑”﹑“楷書” 等。許多簡體字是由“草書”字體演變而來的,字形越來越簡化,已经远远脱离了“象形文字” 的雏型而渐渐变化为语言的一种符号。
如今的汉字事实上存在着简体和繁体两种字体。在大陆和新加坡,不用说是简体字的天下,而在台,港,奥和海外其它地区,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一直在使用繁体字,只是近年来使用简体字的才逐渐增多。不难想象,随着大陆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陆的文化也将逐步走向世界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简体字的使用必将愈加广泛。当今社会一切都讲究高效率,繁体字的书写和记忆当然要比简体字困难的多。为了便于快速书写和交流,放弃繁体字而使用简体字已成大势所趋,全球中文领域的简体字化的确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澳大利亚四年前就决定:根據聯合國條例,實行所有社區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与來源國所使用的現代語言保持一致的政策,从而在澳洲全面使用简体字。加拿大阿尔帕塔省也自去年起在社区语言教学中全面放弃使用繁体字而启用简体字。目前。安省多伦多市已有多家报刊杂志顺应时代潮流改用简体字版,更有众多的中文学校开始教孩子们简体字。我们为加拿大中文简体字时代的到来而欢呼雀跃,尽管它相对于其它地区而言是那样的扭扭捏捏和姗姗来迟,这一切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可以说,接受还是排斥简体字,不仅是对一种文字字体的认可,而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否认同,也是对世界文明和进步是否认同的问题。
遗憾的是有一些人士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大陆文化的发展,将简体字视为洪水猛兽。岂不知简体字的出现和推广使用,并不是某个政党和政权心血来潮的偶然产物,而是集中华文化和文字几千年发展之大成,是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汉语语言文字的改革,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21 - 206年) 。秦始皇統一了中国之后又统一文字,結果使古辭典漢字增多,語言表達更加豐富。雖然在簡體字的规范化和推广使用中大陆政府的文字改革功不可没,但上個世紀三 ﹑四十年代,國民黨政府時期也曾進行過漢字簡化的討論。漢字簡化的倡導者認為,使用簡體字,汉字更容易书写和辨认,有利于大多數人學習讀寫中文及進行研究。實際上,既使在台弯,香港的文化氛围中,尤其是在手寫體中,單個的非正規簡體字經常出現,比如“台灣”的“台”字,即使在印刷體中通常也不是繁體字“薹”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大陆政府分兩個步驟實行漢字簡化工作,才形成了今天的簡體字。同时,大陆也用繁體字印刷刊物,但只是為了方便台灣,港澳地区及海外華人讀者或者为了考古及文字艺术研究的特殊需要。
事实上除了華人使用漢字以外,日本﹑韓國和越南也部份使用漢字,主要是繁體字。日语中的現代漢字也是簡體字,但簡化程度比中文簡體字要少。简体字能被十几亿人接受和使用,多少年来常盛不衰,足以说明它强大的生命力,这里面体现出了最广泛的民意。反观文革中大陆政府公布的关于那次文字改革方案由于得不到公众认可而很快夭折并未能流行下去。
我們仍然要承認加拿大本地中文繁簡體字並存的現實,来自大陆的新移民學的是簡體字,而老華僑和海外其他地區來的新移民學的是繁體字,许多華人社區的中文學校仍在使用繁體字,一些報紙﹑电视,网站媒介,餐館招牌都是用繁體字。尽管许多来自港,台和海外其他地區的華人也在逐漸學習講普通話,學习和使用簡體字,這些都是好現象。但如果立即統統改為使用簡體字,似乎比較困難也不現實,要让所有的华人都习惯简体字的环境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华人社区和华人媒体上逐渐推广和全面使用中文简体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我们不无忧虑地注意到,许多的华人子女不愿意学习中文和说中文,这里有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更与中文繁体字的书写复杂和记忆困难有关。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 ,孩子们接受什么文化,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所作所为有直接关系。为使子孙后代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这一代移民要负起历史的责任来。切实认识到使用中文字体由“繁体” 向“简体” 这是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同向一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克服由“繁” 到“简” 所带来的暂时不便,开创中文文字使用的新局
面。
当然,从艺术角度评论,诸如“草体” 之类的繁体是理想的書法字體,它包涵的信息多于简体字,变化的余地大,意會多於辨識,具有文字的美感和自由性。所以用毛笔字书写出来的繁体字的确比简体字要好看得多。对于研究艺术及书法的人士而言,不妨多多使用繁体字,如同喜欢小篆,隶书,魏碑,楷书等字体一样,让中华文化的艺术之花开的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坚信,文明必然战胜愚昧,先进一定取代落后,推广和使用简体字实际上是一场摈弃旧文化旧习惯的革新。奉劝那些热衷于坚守使用繁体字的人们,如同过去中国人丢掉“缠脚” 的陋习一样,尽早放弃那些缠人恼人的繁体,启用清新明快的简体。更希望更多的华人传播媒体,报刊,网站,中文学校,早日加入到使用简体字的行列中来,撩开大步,赶上潮流。为了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为了我们和我们子孙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迎接中华文化更加繁荣灿烂的明天。
04/19/2005与多伦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