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记一次杀生之行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

在单位旁边的一个酒吧碰到表弟丹洋,没说两句话就邀我第二天去德仲温泉。他正好说的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地方,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月光照耀下那热气袅袅的山中泉水,当即表示愿意。

德仲温泉在拉萨东边的墨竹工卡县境内,确切地说是在一个拐来拐去的山沟沟里面,由拉萨而去大概一百五六十公里。但因为出县城不远往左转,不是土路就是石头路,有几段路还是水路,夏天像河沟冬天则结冰,所以走个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是常有的事。

虽说路难行,年年月月走这条路的车和人可不少,原因在于那群山深处有几个很著名的胜迹,比如噶举教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止贡噶举的祖寺止贡提寺,和西藏第一大天葬台止贡提天葬台。西藏人特别看重这个天葬台,认为死后送到这里来天葬,魂灵进入“辛康”(藏语,极乐世界)会快得多。换句话说,止贡提天葬台就像搭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方便之梯。

德仲温泉也在这附近。它除了和一般温泉一样具有医疗效果,可以治这个病那个病的,尤其在春秋两季据说药效更加显著,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宗教意义。据说在一千两百多年前,藏密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西藏人尊奉的“古汝仁波切”曾在这里闭关修行多年,并将手中的“多吉”(藏语,金刚杵)掷向山崖,劈成两半,不但将高山上融化的雪水一路引往老百姓的农田,同时因地下受之震动,冒出气泡翻滚的泉眼无数,用那温热的泉水洗浴身体别提有多么舒服。

不过在从前可不是人人都能洗得上的。四周用石块堆砌并被分为上下两处却一水相连的温泉,习俗上,上温泉只能是活佛而且是止贡提寺最尊贵的活佛洗浴,下温泉才是俗人中的贵族洗浴,至于等级低的底层百姓断然是不能享这个福的。以后到底从何时起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在温泉里洗浴,并规定男的在上温泉,女的在下温泉,谁也说不清楚。是“百万翻身农奴得解放”以后吗?这倒是一大好事。可毕竟人的成分已经大不纯了,什么样的人都有,那水的质量或者说那水的药效会不会下降许多?何况那上温泉的水会经下温泉流到河里去。有人说,藏人有个说法,水只要流出一步之远又会变得干净。但这可能吗?无论如何,这种流法总是让人的心里有点别扭。除非你是在没人的时候独自去洗。

我到过德仲温泉两次。第一次是1995年的初夏,所搭的那辆中巴速度之慢,甚至可以让我在行驶中的车上奋笔疾书。那时候,男女温泉完全是露天的,用句老话来说,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谁想要偷看别人的裸体那简直太容易了。而且还有蛇,是那种又细又长的小蛇缓缓地爬行在周遭的石块上,相信谁第一眼看见都会吓得半死,但幸好早就有人提醒过了,说这里的蛇从不伤人。

第二次是两年前的春天,还在下雪,记得刚走到温泉边上,突然从雾气弥漫的水里冒出两个赤裸裸的外国女子,很快身上落满了雪花,很快又化了,她俩咯咯笑着,那情景真的十分难忘。

两次我都住在尼姑的屋子里。忘记说了,这里有一个属于止贡噶举也修宁玛教法的“阿尼贡巴”(藏语,尼姑寺),实际上紧挨着温泉的一面山坡上全是高低错落的红房子,里面的阿尼们几乎都比别处的阿尼好看,显然是被这神医般的泉水滋养的结果。我住的当然是那种藏式的房子,离温泉不过几步,洗澡倒是很方便,可就是别想睡个安稳觉。德仲这里的狗很多,虽不咬人但老尾随你也够烦的。白天它们还算乖觉,不怎么吭声,一到半夜竟四下里狗声一片,没完没了。加上那些晚上也要泡澡的人那劈劈啪啪的脚步声,叽里咕噜的说话声,得,晚上还比白天热闹。

不过我也属于晚上去洗温泉的人。怎么说我也在意那从男温泉里流下来的水。其实晚上,不,深夜去洗的人很少,有时候只有你一个人久久地沉浸在温暖的水里。月光下,泉水清澈见底,大小不一的石头历历可数,穿过轻烟般弥散的雾气望夜空,那黄色的月亮和银色的星星晕染成一片朦胧,无比美丽,传入耳中的则是已经低落的狗吠声和咫尺间流向远方的水拍声,这一切叫人幸福得惟有叹息而已。

说起来,德仲温泉真的是我去过的那么多的山水里很喜欢的一处啊。

2、

第二天是星期六。说好十点出发,可我一等就等到了快十二点。我只好自嘲道,难怪嘛,藏族人民天生就没有时间观念。我想起W经常说的一句话,藏族是一个缺乏数字化管理的民族。最初听他这么说,我还要为本民族争辩几句,可大量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一辆桑塔纳里面除了表弟丹洋,是四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藏族青年,其中三个穿着漂亮的“巴扎”,是西藏人的传统服饰之一,小羊羔皮袄,毛料罩衣,镶锦缎的立领和斜襟,过去多为老年人的御寒冬衣,这两年风靡拉萨,成为年轻的藏族男女的时装,当然颜色和质地都有很大不同,价格也贵,一件好的“巴扎”要上千元。

他们不但穿着相似,经历也都惊人地相似,都出生于七十年代,在内地的西藏中学上学,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小说故事 / 记一次杀生之行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

    在单位旁边的一个酒吧碰到表弟丹洋,没说两句话就邀我第二天去德仲温泉。他正好说的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地方,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月光照耀下那热气袅袅的山中泉水,当即表示愿意。

    德仲温泉在拉萨东边的墨竹工卡县境内,确切地说是在一个拐来拐去的山沟沟里面,由拉萨而去大概一百五六十公里。但因为出县城不远往左转,不是土路就是石头路,有几段路还是水路,夏天像河沟冬天则结冰,所以走个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是常有的事。

    虽说路难行,年年月月走这条路的车和人可不少,原因在于那群山深处有几个很著名的胜迹,比如噶举教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止贡噶举的祖寺止贡提寺,和西藏第一大天葬台止贡提天葬台。西藏人特别看重这个天葬台,认为死后送到这里来天葬,魂灵进入“辛康”(藏语,极乐世界)会快得多。换句话说,止贡提天葬台就像搭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方便之梯。

    德仲温泉也在这附近。它除了和一般温泉一样具有医疗效果,可以治这个病那个病的,尤其在春秋两季据说药效更加显著,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宗教意义。据说在一千两百多年前,藏密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西藏人尊奉的“古汝仁波切”曾在这里闭关修行多年,并将手中的“多吉”(藏语,金刚杵)掷向山崖,劈成两半,不但将高山上融化的雪水一路引往老百姓的农田,同时因地下受之震动,冒出气泡翻滚的泉眼无数,用那温热的泉水洗浴身体别提有多么舒服。

    不过在从前可不是人人都能洗得上的。四周用石块堆砌并被分为上下两处却一水相连的温泉,习俗上,上温泉只能是活佛而且是止贡提寺最尊贵的活佛洗浴,下温泉才是俗人中的贵族洗浴,至于等级低的底层百姓断然是不能享这个福的。以后到底从何时起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在温泉里洗浴,并规定男的在上温泉,女的在下温泉,谁也说不清楚。是“百万翻身农奴得解放”以后吗?这倒是一大好事。可毕竟人的成分已经大不纯了,什么样的人都有,那水的质量或者说那水的药效会不会下降许多?何况那上温泉的水会经下温泉流到河里去。有人说,藏人有个说法,水只要流出一步之远又会变得干净。但这可能吗?无论如何,这种流法总是让人的心里有点别扭。除非你是在没人的时候独自去洗。

    我到过德仲温泉两次。第一次是1995年的初夏,所搭的那辆中巴速度之慢,甚至可以让我在行驶中的车上奋笔疾书。那时候,男女温泉完全是露天的,用句老话来说,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谁想要偷看别人的裸体那简直太容易了。而且还有蛇,是那种又细又长的小蛇缓缓地爬行在周遭的石块上,相信谁第一眼看见都会吓得半死,但幸好早就有人提醒过了,说这里的蛇从不伤人。

    第二次是两年前的春天,还在下雪,记得刚走到温泉边上,突然从雾气弥漫的水里冒出两个赤裸裸的外国女子,很快身上落满了雪花,很快又化了,她俩咯咯笑着,那情景真的十分难忘。

    两次我都住在尼姑的屋子里。忘记说了,这里有一个属于止贡噶举也修宁玛教法的“阿尼贡巴”(藏语,尼姑寺),实际上紧挨着温泉的一面山坡上全是高低错落的红房子,里面的阿尼们几乎都比别处的阿尼好看,显然是被这神医般的泉水滋养的结果。我住的当然是那种藏式的房子,离温泉不过几步,洗澡倒是很方便,可就是别想睡个安稳觉。德仲这里的狗很多,虽不咬人但老尾随你也够烦的。白天它们还算乖觉,不怎么吭声,一到半夜竟四下里狗声一片,没完没了。加上那些晚上也要泡澡的人那劈劈啪啪的脚步声,叽里咕噜的说话声,得,晚上还比白天热闹。

    不过我也属于晚上去洗温泉的人。怎么说我也在意那从男温泉里流下来的水。其实晚上,不,深夜去洗的人很少,有时候只有你一个人久久地沉浸在温暖的水里。月光下,泉水清澈见底,大小不一的石头历历可数,穿过轻烟般弥散的雾气望夜空,那黄色的月亮和银色的星星晕染成一片朦胧,无比美丽,传入耳中的则是已经低落的狗吠声和咫尺间流向远方的水拍声,这一切叫人幸福得惟有叹息而已。

    说起来,德仲温泉真的是我去过的那么多的山水里很喜欢的一处啊。

    2、

    第二天是星期六。说好十点出发,可我一等就等到了快十二点。我只好自嘲道,难怪嘛,藏族人民天生就没有时间观念。我想起W经常说的一句话,藏族是一个缺乏数字化管理的民族。最初听他这么说,我还要为本民族争辩几句,可大量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一辆桑塔纳里面除了表弟丹洋,是四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藏族青年,其中三个穿着漂亮的“巴扎”,是西藏人的传统服饰之一,小羊羔皮袄,毛料罩衣,镶锦缎的立领和斜襟,过去多为老年人的御寒冬衣,这两年风靡拉萨,成为年轻的藏族男女的时装,当然颜色和质地都有很大不同,价格也贵,一件好的“巴扎”要上千元。

    他们不但穿着相似,经历也都惊人地相似,都出生于七十年代,在内地的西藏中学上学,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记得在火车上听新疆呆过的人说,新疆人有句俗语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维人说汉话”,意思是汉语说的好的维族人大多很精明(或者说很刁滑)。看来,西藏,也有这样的人哦,看来,人学坏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