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对朗朗是先闻其名, 后闻琴声. 早在两年前就在<纽约时报>上看到对他的报道, 一次在纽约路过Carnegie Hall时又看到关于他独奏音乐会的大幅广告. 那时就与两位在多伦多的喜欢音乐的朋友约好, 等下次朗朗来多伦多时一定一起去听他的演奏. 可惜因种种原因两位朋友今晚都不能去, 唉……
今晚的音乐会其实是中国爱乐乐团的音乐会, 朗朗只是参加演出其中的一个节目. 但显然大部分听众都是冲着他去的. 当我7:40到RTH时, 大厅里已站满了人, 其中有许多华人, 看到了几位在多伦多还挺有名气的华人钢琴老师, 还有很多带着6-7 岁或更小的小孩的华人家长们, 以及华语媒体的记者们. 显然朗朗是一位让华人感到自豪的明星.
当朗郎走上舞台时,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朗郎越来越Cool了. 前不久曾看过他在Carnegie Hall独奏音乐会的DVD, 当时他穿的是红色的中装, 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但今晚他穿的是一黑色Jacket, 人好象比以前也瘦了些, 在舞台上的步法和对观众的行礼都颇有明星的风度, 看来DG唱片公司对他的包装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看朗郎Carnegie Hall recital 的DVD时觉得朗郎的表演--特别是他的面部表情--过于夸张, 但还是很喜欢他弹李斯特的<对莫扎特的唐璜的回想>, 非常有气势, 砸琴砸得过瘾! 所以一开始就盼着看/听他现场砸琴. 他今晚弹的是拉赫马尼洛夫的<帕格尼尼狂想曲>. 该曲是拉氏以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变奏曲中的第24首--A小调 为基础编写的钢琴协奏曲. 乐队的开始让人感到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变奏曲中的第17首--降E大调的影子, 当朗郎在乐队的伴奏下弹A小调的主题时, 我开始几乎听不到钢琴的声音, 令我大为吃惊. 整个协奏曲听下来的感觉是: (1)乐队声音太强, 经常淹没了朗郎的琴声. (2) 朗郎的技巧也确实不错, 弹得很放松, 无论是在开始的L'istesso Tempo还是后来的Andante Cantabile (如歌的行板), 他都弹得很自如, 手指可以充分表达他对
音乐的感受.(3)他确是一个showman, 很有感染力,如在整个乐曲弹完以后把手在空中停留一秒钟,让听众感到意尤未尽的感觉.(4) 也许是看不到近镜头的关系, 现场看, 郎郎没有象在DVD上那么夸张. (5)他弹琴有点象弹Jazz, 不严谨,总有点Improvisation的感觉,有些notes一带而过.
后来我想也许是现场听效果不好的原因吧,于是中场修息时买了一盘DG最近刚出的CD(他与俄罗斯的Orchestra of Mariinsky Theatre及著名指挥Valery Gergiev的合作演出),结果回家一听发现有同样的问题.再听伦敦交响乐团Andre Previn和Vladmir Ashkenazy演奏的同一个协奏曲,明显的感到Ashkenazy的老道,不管是快,慢,每一个note都弹得非常地到位,have full control while still be creative and inspirational. 看来朗郎要达到象Ashkenazy那样的境界还需要更多的磨练,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那个耐心.....
谈朗郎不禁让我想起姚明,他们两人的talnet是豪无疑问的,但他们现在所受到的观注是否与赞助商们看中了中国人的市场有关?若是在十,十五年前,他们在北美会象今天这样红吗?
听了朗郎和Ashkenazy弹的<帕格尼尼狂想曲>, 让我一时对拉赫马尼洛夫的兴趣大增,所幸的是Naxos Historical 出了他自己弹的,明天一定要去HMV把它找来听听.
咳,最近侃音乐侃得也太多了,都差点忘了NBA了,Houston 最近连胜六场,加油啊,T-Mac and 姚明!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今晚的音乐会其实是中国爱乐乐团的音乐会, 朗朗只是参加演出其中的一个节目. 但显然大部分听众都是冲着他去的. 当我7:40到RTH时, 大厅里已站满了人, 其中有许多华人, 看到了几位在多伦多还挺有名气的华人钢琴老师, 还有很多带着6-7 岁或更小的小孩的华人家长们, 以及华语媒体的记者们. 显然朗朗是一位让华人感到自豪的明星.
当朗郎走上舞台时,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朗郎越来越Cool了. 前不久曾看过他在Carnegie Hall独奏音乐会的DVD, 当时他穿的是红色的中装, 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但今晚他穿的是一黑色Jacket, 人好象比以前也瘦了些, 在舞台上的步法和对观众的行礼都颇有明星的风度, 看来DG唱片公司对他的包装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看朗郎Carnegie Hall recital 的DVD时觉得朗郎的表演--特别是他的面部表情--过于夸张, 但还是很喜欢他弹李斯特的<对莫扎特的唐璜的回想>, 非常有气势, 砸琴砸得过瘾! 所以一开始就盼着看/听他现场砸琴. 他今晚弹的是拉赫马尼洛夫的<帕格尼尼狂想曲>. 该曲是拉氏以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变奏曲中的第24首--A小调 为基础编写的钢琴协奏曲. 乐队的开始让人感到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变奏曲中的第17首--降E大调的影子, 当朗郎在乐队的伴奏下弹A小调的主题时, 我开始几乎听不到钢琴的声音, 令我大为吃惊. 整个协奏曲听下来的感觉是: (1)乐队声音太强, 经常淹没了朗郎的琴声. (2) 朗郎的技巧也确实不错, 弹得很放松, 无论是在开始的L'istesso Tempo还是后来的Andante Cantabile (如歌的行板), 他都弹得很自如, 手指可以充分表达他对
音乐的感受.(3)他确是一个showman, 很有感染力,如在整个乐曲弹完以后把手在空中停留一秒钟,让听众感到意尤未尽的感觉.(4) 也许是看不到近镜头的关系, 现场看, 郎郎没有象在DVD上那么夸张. (5)他弹琴有点象弹Jazz, 不严谨,总有点Improvisation的感觉,有些notes一带而过.
后来我想也许是现场听效果不好的原因吧,于是中场修息时买了一盘DG最近刚出的CD(他与俄罗斯的Orchestra of Mariinsky Theatre及著名指挥Valery Gergiev的合作演出),结果回家一听发现有同样的问题.再听伦敦交响乐团Andre Previn和Vladmir Ashkenazy演奏的同一个协奏曲,明显的感到Ashkenazy的老道,不管是快,慢,每一个note都弹得非常地到位,have full control while still be creative and inspirational. 看来朗郎要达到象Ashkenazy那样的境界还需要更多的磨练,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那个耐心.....
谈朗郎不禁让我想起姚明,他们两人的talnet是豪无疑问的,但他们现在所受到的观注是否与赞助商们看中了中国人的市场有关?若是在十,十五年前,他们在北美会象今天这样红吗?
听了朗郎和Ashkenazy弹的<帕格尼尼狂想曲>, 让我一时对拉赫马尼洛夫的兴趣大增,所幸的是Naxos Historical 出了他自己弹的,明天一定要去HMV把它找来听听.
咳,最近侃音乐侃得也太多了,都差点忘了NBA了,Houston 最近连胜六场,加油啊,T-Mac and 姚明!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