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介绍苏联的两个作家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当代最著名的苏联作家之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1905年5月24日生于顿河流域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商店职员家庭。肖洛霍夫出生和长期居住在顿河流域,非常熟悉顿河哥萨克的风俗习惯。1918年当他在中学读四年级时,因国内战争开始而辍学。不久,就投身革命。1920~1921年担任卡尔金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并参加了武装征粮队,经常在草原上同匪帮作战。1923年参加了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小组“青年近卫军”。1926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同年返回故乡,从事专业创作。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首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从1926年开始创作,用了14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著。小说共分四部八卷,它以中农哥萨克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命运和他一家人的遭遇为中心,描写了1912~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一部反映顿河哥萨克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生活、探讨哥萨克悲剧命运的长篇史诗。自作品问世以来,它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肖洛霍夫的另一代表作《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共两部,第一部描写顿河地区格列米雅其村实现农业集体化的经过,第二部描写了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巩固的过程,分别于1932年、1959年问世。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描写了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回味与思考。这篇小说曾轰动一时,开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苏联一系列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之先河。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证书上写道:“授予米·亚·肖洛霍夫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藉以赞赏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



爱伦堡

1891—1967,苏联俄罗斯作家、社会活动家。1910年开始发表诗作,并陆续出版了几本诗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他曾担任了军事记者,到法德前线采访。1917年回国。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部门的工作。对十月革命,他一开始并不理解,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定的怀疑和恐惧。1921年春起,以苏联报纸记者身分长期驻在国外。1922年发表的哲理性长篇小说《胡里奥·胡伦尼多及其门徒奇遇记》,受到了列宁的注意,这部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革命时期欧洲和俄国的生活,对资本主义世界作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20年代末30年代初,爱伦堡的思想发生了变化。1931年他周游了欧洲各国,目睹了法西斯主义的猖狂活动,回国后参观访问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基地,受到了鼓舞,增强了对苏联国家前途的信心。这个时期写出了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人成长的长篇小说《第二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在法国,目击了法国的沦陷,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得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卫国战争时期,在国内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揭露法西斯主义,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奋起斗争。这些政论性文章使他赢得了世界的声誉和影响。战争结束后,他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一篇是描写战时生活的《暴风雨》(获1948年度斯大林奖金),另一篇是写战后生活的《九级浪》。50年代中期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和各种形式的文艺论文,60年代发表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都在苏联文艺界引起激烈的争论。

1954年,爱伦堡发表的小说《解冻》,写的是1953年冬至1954年春的一个工厂中发生的事。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个工厂的厂长茹拉甫辽夫是斯大林时代“官僚主义者”的典型,他思想保守、僵化,没有人情味,不关心工人生活,只追求生产指标。这个厂长最后因工厂发生事故而被撤职,他的妻子也因厌恶他而离开他。小说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说:“解冻的时候到了。”这部小说通过斯大林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人的心理变化,来说明斯大林的统治是“冰山”,被统治的人也是冷酷无情的,暗示斯大林的逝世会使长期冰冻的江河解冻。《解冻》一书一问世,便受到西方的重视,被认为是苏联“解冻文学”的先声,它反映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变化。但这篇小说当时在苏联国内曾受过批判。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介绍苏联的两个作家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当代最著名的苏联作家之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1905年5月24日生于顿河流域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商店职员家庭。肖洛霍夫出生和长期居住在顿河流域,非常熟悉顿河哥萨克的风俗习惯。1918年当他在中学读四年级时,因国内战争开始而辍学。不久,就投身革命。1920~1921年担任卡尔金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并参加了武装征粮队,经常在草原上同匪帮作战。1923年参加了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小组“青年近卫军”。1926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同年返回故乡,从事专业创作。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首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从1926年开始创作,用了14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著。小说共分四部八卷,它以中农哥萨克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命运和他一家人的遭遇为中心,描写了1912~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一部反映顿河哥萨克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生活、探讨哥萨克悲剧命运的长篇史诗。自作品问世以来,它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肖洛霍夫的另一代表作《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共两部,第一部描写顿河地区格列米雅其村实现农业集体化的经过,第二部描写了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巩固的过程,分别于1932年、1959年问世。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描写了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回味与思考。这篇小说曾轰动一时,开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苏联一系列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之先河。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证书上写道:“授予米·亚·肖洛霍夫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藉以赞赏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



    爱伦堡

    1891—1967,苏联俄罗斯作家、社会活动家。1910年开始发表诗作,并陆续出版了几本诗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他曾担任了军事记者,到法德前线采访。1917年回国。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部门的工作。对十月革命,他一开始并不理解,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定的怀疑和恐惧。1921年春起,以苏联报纸记者身分长期驻在国外。1922年发表的哲理性长篇小说《胡里奥·胡伦尼多及其门徒奇遇记》,受到了列宁的注意,这部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革命时期欧洲和俄国的生活,对资本主义世界作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20年代末30年代初,爱伦堡的思想发生了变化。1931年他周游了欧洲各国,目睹了法西斯主义的猖狂活动,回国后参观访问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基地,受到了鼓舞,增强了对苏联国家前途的信心。这个时期写出了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人成长的长篇小说《第二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在法国,目击了法国的沦陷,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得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卫国战争时期,在国内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揭露法西斯主义,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奋起斗争。这些政论性文章使他赢得了世界的声誉和影响。战争结束后,他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一篇是描写战时生活的《暴风雨》(获1948年度斯大林奖金),另一篇是写战后生活的《九级浪》。50年代中期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和各种形式的文艺论文,60年代发表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都在苏联文艺界引起激烈的争论。

    1954年,爱伦堡发表的小说《解冻》,写的是1953年冬至1954年春的一个工厂中发生的事。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个工厂的厂长茹拉甫辽夫是斯大林时代“官僚主义者”的典型,他思想保守、僵化,没有人情味,不关心工人生活,只追求生产指标。这个厂长最后因工厂发生事故而被撤职,他的妻子也因厌恶他而离开他。小说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说:“解冻的时候到了。”这部小说通过斯大林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人的心理变化,来说明斯大林的统治是“冰山”,被统治的人也是冷酷无情的,暗示斯大林的逝世会使长期冰冻的江河解冻。《解冻》一书一问世,便受到西方的重视,被认为是苏联“解冻文学”的先声,它反映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变化。但这篇小说当时在苏联国内曾受过批判。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静静的顿河,不错
      • 是看的原文吗?
        • 我哪有那水平
      • 据说小罗同志不是原作者欧。
    • 静静的顿河很好看。俺还喜欢玛雅科夫斯基的阶梯诗。
      • 喜欢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吗? 看这句"我的灵魂里没有一根白发, 在它里面也没有老年人的温情和憔悴!"
        • 听起来不错,可惜没看过。
        • 这厮思想太极端,最终也导致个人的灭亡
          • 邓肯喜欢的那个苏联画家(他的风景画可真漂亮)最后好象也是committed suicide了。
            • 邓肯最喜欢的是诗人叶赛宁~叶赛宁是自杀的~
              • 嘿嘿,看样子俺得复习复习邓肯自传啦。。。:(
    • 我喜欢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戏剧评论, 尤其是他对莎士比亚的<凯撒>的评论. 另外<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很好, 还有..... 太多了
      • 以前看过他的书, 他的体系,我是不喜欢的, 很累, 倒是德国的布莱西特的比较好, 但是我感觉中国人喜欢斯坦尼拉夫斯基,:))
    • 这么多的苏联文学爱好者,谁能告诉我“契卡“是啥意思。
      俺当时最爱看的一本小说里常提这个词。
      • 认识捷尔任斯基吗? “契卡”的head, 全称是:全俄肃反委员会
        • 看着我的眼睛! 你这个反动 指挥:))
          • 原话是"看着我的眼睛, 你这个叛徒的(眼睛)"~~~:)))
            • 电影原话似乎是"看着我的眼睛,看着我的眼睛,混帐东西,我怎么就没有看出你来。。把枪放在桌子上。。。。“
      • 好象是红军的情报人员, KGB 的前身
        • 楼上两位好厉害,俺不敢再乱说话了。哈哈。。。
          • 不是你提起, 我早就忘了"契卡"了.
            • 呵呵,当时看小说,很希望自己是个“契卡”呢,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 有同感. 我曾有过当兵的梦....
            • " 忘记了过去, 就意味着背叛"啊~"肃反"的结果是一大批优秀人才消失了~是不是前苏联最黑暗的时期呢, not sure~
      • 保尔在老朱手下干的时候就是契卡。唉,指望契卡来收拾哪些小树丛之类的人是没希望了。
    • a1 er3 ba1 te4 jie1 de er2 女 men2, - my favorite.
      • 帮你翻译一下: 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 雷巴科夫的小说
        • thanks:)
    • 偶喜欢屠格涅夫.不过都是偶十几岁时候看的书了,现在都奔三了,好象文学跟偶已经BREAK UP了.
    • <<后来发生了战争〉〉,有人看过吗?
      • 那个小说的结尾精彩极其了,可惜我在网上找不到。
        • 战争终于完了,想当EDISON的同学失去了双腿,他的爱好变为给出当年的高中班上的同班同学修钟表。。。
          • “因此932班的同学的时间是基辅全城最准确的时间。 是最准确的。”
            • 最后五个字是新的一段,当年读的时候差年流下泪来。
    • 艾特玛妥夫和阿斯塔菲耶夫都值得读
    • 你们受苏联修正主义的毒害可真深啊! :)
    • 绝对想要重读得俄国小说: 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2 帕斯捷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 <赌徒>, <卡那马卓夫兄弟>也不错
        • 都没读过还,
      • 日瓦戈医生的电影好象很好看的,前两天tvo在放,片头做得好精美,音乐也很好听,可惜实在困得不行,没看完。遗憾ing.
        • 很好很好看,實在想象不出那是這麼多年前拍的片子。 音樂也實在好聽。
        • yes 3 hrs, I watched it till 3am
        • 我有日瓦戈医生的盘。如果有兴趣,可以告所我。我很喜欢它,三年前 来加时从国内带的。
        • 几看不厌。更不用说主题曲了。
    • 借帖子一问,怎么我在这边从来没看过苏联拍的电影电视,一直想不明白
      • I watched one Thief. Once a while, there are some. If you go to BlockBuster, there is one section dedicated to international movie. You might be able to find some Russian movie there. I never see one though.:)
    • Just talked with Russian and they (a normal Russian) don't know so much about classic literature and they know more about contemporary authors ...
      • How old is he/she? 20 year olds Chinese may not know too much about Chinese classic literature ei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