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转帖]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崖山之战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 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并给南宋王朝划上了句号。
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一首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对凄然收场的宋王朝的怀念。
为了复兴宋室,一直不停奋战,
但事到如今,已无力挽回了。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
"我明白了,秀夫,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
少帝静静地微笑着说到。
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地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
"陛下..."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
就这样,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的崖山之战。南宋的陆秀夫死了......赵宋终结,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之手。这场战争的两个对手的来历都不平凡,赵宋的灭亡也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改朝换代,所以下面介绍他们各自的前世今生。
赵宋王朝之前世今生
若拿起一幅"清明上河图"细细揣摩,则不得不感叹,赵宋确实是一个适合居住的时代,汴梁固然是清平的花花世界,便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也引来了强盗的觊觎。柳永的一曲小调夸夸杭州的"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让完颜亮立志"立马吴山第一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想必大家耳目能详,这是陈寅恪的话。
李约瑟: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
又是陈寅恪:"宋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后文化发展的指南,我国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将走上"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的道路。"
内藤虎次郎(1866-1934,日本"学"创始人之一):宋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日本学"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谢和耐(JacqueGernet):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既然这是文艺复兴,那么这样的复兴为什么在后来终止了呢?为什么没有如欧洲发生的那样走上持续复兴道路并进而走向新兴资本主义道路?这个近世的开始是怎样被打断的?那个继承她的弓马娴熟的所谓元朝为什么没有继起这样的文艺复兴?我一直思量,如果不是那个只知残酷虐杀汉人,欲变青天下所有的农田为牧场的元朝来统治中国,我们会面对怎样的中国呢?历史在我眼前渐渐模糊,仿佛永远也看不清他的真正面目。一声叹息。
赵匡胤向后周的孤儿寡妇下手篡夺江山的时候,绝对想到了他的子孙也会面临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因而在制度上作出了种种安排,以防止体制内异己力量的崛起。中晚唐,五代时期,"武人跋扈,世局动荡",因此抑止武人力量对赵匡胤而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命题。赵匡胤采取了种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概括言之无非强干弱枝,崇文抑武。
在政治方面:
一,削宰相权,左右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军权和财权,宰相权力则"远逊汉唐矣";
二,设御使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只对皇帝负责,监督政府,隐有现代监督制度的雏形,但是在专制皇权下,不重取证,风闻言事,往往成党争,以及诬陷之源;
三,设四监司,加强了对地方政务的控制,在州以上设路,每路设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刑安察使,提举常平使等四司,分管地方军,财,刑,粮,他们直接对中央负责。
军事方面:
一,不得不提的是杯酒释兵权,我朝太祖每不屑唐宗宋祖,以为稍逊风骚。然观太祖贬少奇及斥德怀事,其胸怀则远逊宋太祖。宋太祖对待功臣的态度是虽不愿共享天下,亦愿意让功臣们"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以终其天年"。其宽仁自不必多言;
二,定制兵之法,简单言之,枢密院掌握募兵,训练,补给,屯戍,补充等,相当于我朝总后和总装以及总参。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总号为三帅,握领军之权,不可逾越,则相当于我党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其军事机构叠床架屋,一二年内驻外军队即换防,其领军将领亦定期更换,使"兵无长帅,帅无长师",然而却生了另外一个弊端,即"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埋下日后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迭遭失败之伏笔;
三,文官领军,文人固然少有倚兵自重之心,但是在周边群狼环伺的情况下,仍然不敢重用武将,则是自寻死路。有宋一代,作为武人,其境遇是比较凄惨的,上头猜忌不说,民间也渐生鄙视之心,"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可能是成熟文明的通病吧,社会精英都聚集到文人那边去了,从事文学,历史,科技或者官员的工作的人的待遇和前途要远远好过于做一个职业军人。
如果宋人了解今日的文宣手段,他们一定可以鼓起更大的声浪大肆宣传"十三年来的成就无与伦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云云。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光辉灿烂的时代,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面成果累累。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也发展到新的高度。当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和诗人。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四大书"。1078─1085年,宋朝的《埤雅》中,对265种动植物作了解释(陆佃)。1163年,中国宋朝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十三世纪,宋朝发表《洗冤录》,内容是尸体检验的各种方法,
是一部较早的法医著作(宋慈)。1270年,宋代的《尔雅翼》中,有生物界生存竞争的记载(罗顾)。
对于普通的城市小市民而言,宋朝是一个适合居住的时代。汴梁城里,州桥夜市煎茶斗浆,相国寺内品果博鱼,金明池畔填词吟诗,白矾楼头宴饮听琴,一座汴梁城中,处处皆是"情调"。当然,高坐于东京樊楼之上,与那心仪的姑娘,焚上一盘兽香,相对坐调笙,看伊轻持了如水并刀,在一盏钧瓷的莲花盘里,纤纤玉指破新橙,则是每一个罗曼蒂克少年的不二选择了。宋代几无宵禁,娱乐场所众多,据说还不杀读书人,崇尚"自由"的小资们大概最喜欢。就连来到这里的犹太人,也不觉化身而为中华子民。今天环顾全球,大概只有他们这批犹太人真正融入了本地的人堆儿里面,再也挑不出来了。(党人碑《落日余霞——大宋帝国的兴衰荣辱》,这一段描述很经典,所以就借用了,我们在《东京梦华录》亦可以看到相关文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崖山之战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 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并给南宋王朝划上了句号。
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一首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对凄然收场的宋王朝的怀念。
为了复兴宋室,一直不停奋战,
但事到如今,已无力挽回了。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
"我明白了,秀夫,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
少帝静静地微笑着说到。
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地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
"陛下..."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
就这样,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的崖山之战。南宋的陆秀夫死了......赵宋终结,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之手。这场战争的两个对手的来历都不平凡,赵宋的灭亡也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改朝换代,所以下面介绍他们各自的前世今生。
赵宋王朝之前世今生
若拿起一幅"清明上河图"细细揣摩,则不得不感叹,赵宋确实是一个适合居住的时代,汴梁固然是清平的花花世界,便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也引来了强盗的觊觎。柳永的一曲小调夸夸杭州的"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让完颜亮立志"立马吴山第一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想必大家耳目能详,这是陈寅恪的话。
李约瑟: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
又是陈寅恪:"宋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后文化发展的指南,我国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将走上"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的道路。"
内藤虎次郎(1866-1934,日本"学"创始人之一):宋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日本学"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谢和耐(JacqueGernet):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既然这是文艺复兴,那么这样的复兴为什么在后来终止了呢?为什么没有如欧洲发生的那样走上持续复兴道路并进而走向新兴资本主义道路?这个近世的开始是怎样被打断的?那个继承她的弓马娴熟的所谓元朝为什么没有继起这样的文艺复兴?我一直思量,如果不是那个只知残酷虐杀汉人,欲变青天下所有的农田为牧场的元朝来统治中国,我们会面对怎样的中国呢?历史在我眼前渐渐模糊,仿佛永远也看不清他的真正面目。一声叹息。
赵匡胤向后周的孤儿寡妇下手篡夺江山的时候,绝对想到了他的子孙也会面临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因而在制度上作出了种种安排,以防止体制内异己力量的崛起。中晚唐,五代时期,"武人跋扈,世局动荡",因此抑止武人力量对赵匡胤而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命题。赵匡胤采取了种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概括言之无非强干弱枝,崇文抑武。
在政治方面:
一,削宰相权,左右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军权和财权,宰相权力则"远逊汉唐矣";
二,设御使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只对皇帝负责,监督政府,隐有现代监督制度的雏形,但是在专制皇权下,不重取证,风闻言事,往往成党争,以及诬陷之源;
三,设四监司,加强了对地方政务的控制,在州以上设路,每路设经略安抚使,转运使,提刑安察使,提举常平使等四司,分管地方军,财,刑,粮,他们直接对中央负责。
军事方面:
一,不得不提的是杯酒释兵权,我朝太祖每不屑唐宗宋祖,以为稍逊风骚。然观太祖贬少奇及斥德怀事,其胸怀则远逊宋太祖。宋太祖对待功臣的态度是虽不愿共享天下,亦愿意让功臣们"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以终其天年"。其宽仁自不必多言;
二,定制兵之法,简单言之,枢密院掌握募兵,训练,补给,屯戍,补充等,相当于我朝总后和总装以及总参。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总号为三帅,握领军之权,不可逾越,则相当于我党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其军事机构叠床架屋,一二年内驻外军队即换防,其领军将领亦定期更换,使"兵无长帅,帅无长师",然而却生了另外一个弊端,即"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埋下日后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迭遭失败之伏笔;
三,文官领军,文人固然少有倚兵自重之心,但是在周边群狼环伺的情况下,仍然不敢重用武将,则是自寻死路。有宋一代,作为武人,其境遇是比较凄惨的,上头猜忌不说,民间也渐生鄙视之心,"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可能是成熟文明的通病吧,社会精英都聚集到文人那边去了,从事文学,历史,科技或者官员的工作的人的待遇和前途要远远好过于做一个职业军人。
如果宋人了解今日的文宣手段,他们一定可以鼓起更大的声浪大肆宣传"十三年来的成就无与伦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云云。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光辉灿烂的时代,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面成果累累。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也发展到新的高度。当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和诗人。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四大书"。1078─1085年,宋朝的《埤雅》中,对265种动植物作了解释(陆佃)。1163年,中国宋朝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十三世纪,宋朝发表《洗冤录》,内容是尸体检验的各种方法,
是一部较早的法医著作(宋慈)。1270年,宋代的《尔雅翼》中,有生物界生存竞争的记载(罗顾)。
对于普通的城市小市民而言,宋朝是一个适合居住的时代。汴梁城里,州桥夜市煎茶斗浆,相国寺内品果博鱼,金明池畔填词吟诗,白矾楼头宴饮听琴,一座汴梁城中,处处皆是"情调"。当然,高坐于东京樊楼之上,与那心仪的姑娘,焚上一盘兽香,相对坐调笙,看伊轻持了如水并刀,在一盏钧瓷的莲花盘里,纤纤玉指破新橙,则是每一个罗曼蒂克少年的不二选择了。宋代几无宵禁,娱乐场所众多,据说还不杀读书人,崇尚"自由"的小资们大概最喜欢。就连来到这里的犹太人,也不觉化身而为中华子民。今天环顾全球,大概只有他们这批犹太人真正融入了本地的人堆儿里面,再也挑不出来了。(党人碑《落日余霞——大宋帝国的兴衰荣辱》,这一段描述很经典,所以就借用了,我们在《东京梦华录》亦可以看到相关文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