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据说,人体的80%是由水组成的--不知真假,由此可见,水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听过一个说法,人可以一周不吃饭,饿不死,但如果一周不喝水,肯定活不了。所以,喝水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生存问题。有好的,干净的,清澈的,可口的水喝的人,是幸运的。
回想我这一生,喝过各种各样的水,水的味道也不可言尽,万幸,我现在还活着。
1。泉水---喝过内蒙,青岛和北京的泉水。
在兵团时,我所在的连队住在一条小山沟里。全连吃水,就靠2里地以外山脚下的一个小泉 眼。 说它小,因为只有3个手指粗的泉眼,积成面积2平米左右大,半尺深的水坑。泉眼出水的速度不是很快,如果将水打空--也就够3水车的,要再等几个小时后才能重新灌满水坑,但奇怪的是,如果不管它,水也不会漫出水坑外。
尽管是泉水,但味道不敢恭维。记得第一天到连队,老兵给我们端来开水,喝的第一口,差点吐出来,又涩有咸,远不能和北京的自来水相比。后来,喝多了,倒也习惯了。 大学期间,曾到青岛实习,喝过有名的崂山矿泉水。 那时,也不知矿泉水是不是真货,反正没有喝出特别的味道,感觉和一般的水的味道没什麽明显区别。
在北京,常去的地方是樱桃沟,常常是爬到沟的尽可能高的地方,看着那缓缓下流的山泉出 神。据说,清代西山的水是专供皇宫饮用的,水质很重,很甜。有一次,自己带的水喝完了,试 着尝了一下泉水,有点土味,没喝出皇室的味道。
2。河水----黄河水
那时在兵团,我所在的班到老乡的村里租地种菜,喝的水要到一条小河中去挑,听老乡说, 小河的水来自黄河。第一次看到桶里的黄河水,吓了一跳,那叫一个黄,一尺多深得桶楞看不到底,一桶黄汤,要用2片净水片澄清后才能饮用,沉淀后的泥沙足有2寸厚,味道当然好不到哪里去。好在没多久我连搬家,我喝黄河水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3。溪水----大青山的溪水
有一年的秋天,连里派我班到山里打柴,预备冬天取暖用。那是10月初,中午的太阳还很毒,晒得人口干舌燥。 要说我们也挺缺心眼的,就没想到要带水。大中午的,我们走了几个小时,山沟中也没有人家,没有水井,实在渴得厉害,看到顺着沟旁有一条细水长流,不知从哪里来的小溪流,看着不很干净,里面有羊粪,羊蹄印,很强的牲畜气味。本想找到源头,水会干净一些,但是走了几里地,还是没见源头,水质还是那样糟。我们实在忍不住口渴,只好喝了。那味道,惨不忍提,几十年后的今天想起来还直反胃。
4。涝坝水----沙头的涝笆水。
70年代初,我所在的连队由刁人沟采石场搬到沙头,改行从事农业生产。我们先行排打土坯盖房子,为大部队的搬迁打前站。刚去时,新地方没有水井,只有一个涝笆--即水塘,一切生产和生活用水都取自于此。
生产用水不用太挑剔,生活用水则问题很大。记得第一次拉水,看着涝笆那混浊的黄水,犹豫再三,一咬牙一闭眼倒到水车中,等拉回到班里,倒到水缸中,可以看到褐色,红色的小虫子在水中尽情畅游,这就是我们的饮用水和洗用水了。每天,用虫子水洗脸刷牙,洗完了,也不知是干净了还是更脏了;有时,干完活后渴极了,又没有开水,也就闭着眼睛往肚子里灌有小虫子的浑水了。好在,那时年轻,抵抗力强,也没生病。后来,大部队来了以后,打了一眼水井,才结束了喝涝笆水的日子。
5。井水---塬井。
喝过的井水很多了。最有印象的是内蒙塬上的深井水 。我连住在山沟里,说是山沟,实际上是高原开裂后形成的一道裂痕。沟顶上是一马平川的草原。一次,我替生病的羊倌放羊。内蒙夏季的太阳狠毒,放羊一出去就是一天,到中午时,就要找有水的地方,人喝水羊也要喝水。
出于放牧的需要,沟顶上的塬上,每隔一段地方,都会打一个深水井。说深水井一点不夸张。内蒙气候干燥,地下水位较低,井打得很深,估计有几十丈深,我曾趴在井口往下看,只觉得后脊梁冒凉气。井口有木架支着,有一个柳条编的水斗。由于是地下水,一般水质比地面水要好些,在大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灼烤下,喝几口深井水,从心里往外凉,感觉舒服极了。
6。雪水---内蒙的雪水和新疆的雪山水。
内蒙冬季很冷,如果下雪,常常挺大的,地面会积上厚厚的一层。70年代初,我连军事拉练,正值冬季,漫天大雪,迎面看不见人,地上的雪有半尺厚。那天,我们已经走了一天一夜,累得不行,每个人都是东倒西歪的。休息时,就地挖灶做饭。没有水,就用雪煮米饭。我们这些学生兵,那里会做饭呀,最后,每人捧着一缸夹生饭上路了。
到了冬季,每当下大雪时,如果雪太大,没发出去拉水,就地取雪化水洗脸刷牙。同其他的河水,溪水,涝坝水相比,雪水还是较干净。
曾经喝过天山的雪水。那是在新疆的吐鲁番市,参观坎儿井时喝的水。据说,坎儿井是当地人为了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防止水分蒸发而发明的一种灌溉方式。即在地下挖暗渠,每隔一段打一眼直井通地上,地下渠道很宽,有的地方还有小的休息室。水来自天山上的雪水融化而成的,水很凉也很纯净。我们是10月去新疆的,吐鲁番的气候很热,坎儿井的水很凉很甜,的确名不虚传。
7。海水---澳大利亚的海水。
喝海水不是自愿的。我曾去过三亚,但是与在海水中游泳失之交臂。所以,在澳时,想想一 定要到海里游一次泳。那是在澳大利亚和几个中国人去黄金海岸玩,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 那里的10月仍属春季,海水还是有点凉,但我还是哆哆嗦嗦地下海了。大多数下海的人不是真 正要游泳,而是玩浪头,即站在海水中,等浪潮冲过来时,随着浪头跳起来。我不知道其中的奥 妙,还真是游泳。我的游泳技术不高,一个浪头打过来,我就呛水了。又咸又涩的海水烧得我的 喉咙和鼻腔火辣辣地疼。这才知道,海水不是好喝。
8。自来水—全国各地的自来水。
一生中喝的最多的是自来水,同是自来水,各地的味道也不同。
北京的自来水,据说,城南的水质比城北的硬。我喝时没什麽感觉,但是发现,我住城南时, 水壶中的水碱增加挺快。原来住的是低层楼,据说水是直接从地下管道流入厨房的,后来住高层 楼,水就是来自楼顶的水箱中了。看过一篇报道,不知真假,讲清理楼顶水箱的人曾清理出死耗 子死鸟等多余物质,看后吓了一跳,赶紧买了净水器,管不管用,心里踏实。
喝惯了北京的自来水,以为全国的自来水味道一样,后来曾去天津,喝那里的水总感觉味道 有点不一样,再后来,到其他地方出差,才发现,各地水的味道和我喝惯了的北京的自来水味道 不完全一样。其实,水和人一样,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和味道,当你习惯了一个地方的水的味道 后,需要时间去适应其他地方的水的味道。我的办法是,每当出差或者旅游,总带些茶叶,用茶 的味道来调剂各地的水的味道的不同。
自从家里安上了净水器,已习惯了净水器的味道,渐渐忘掉了自来水本来的味道。直到有一 天,到动物园中玩,口渴了,喝了那里的水,忽然感觉像在喝游泳池的水,还不知所以然,想了 半天,原来是久违了的水中漂白粉的味道。
值得庆幸的是,看来我这后半生会有自来水喝的,不用再喝其他的水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回想我这一生,喝过各种各样的水,水的味道也不可言尽,万幸,我现在还活着。
1。泉水---喝过内蒙,青岛和北京的泉水。
在兵团时,我所在的连队住在一条小山沟里。全连吃水,就靠2里地以外山脚下的一个小泉 眼。 说它小,因为只有3个手指粗的泉眼,积成面积2平米左右大,半尺深的水坑。泉眼出水的速度不是很快,如果将水打空--也就够3水车的,要再等几个小时后才能重新灌满水坑,但奇怪的是,如果不管它,水也不会漫出水坑外。
尽管是泉水,但味道不敢恭维。记得第一天到连队,老兵给我们端来开水,喝的第一口,差点吐出来,又涩有咸,远不能和北京的自来水相比。后来,喝多了,倒也习惯了。 大学期间,曾到青岛实习,喝过有名的崂山矿泉水。 那时,也不知矿泉水是不是真货,反正没有喝出特别的味道,感觉和一般的水的味道没什麽明显区别。
在北京,常去的地方是樱桃沟,常常是爬到沟的尽可能高的地方,看着那缓缓下流的山泉出 神。据说,清代西山的水是专供皇宫饮用的,水质很重,很甜。有一次,自己带的水喝完了,试 着尝了一下泉水,有点土味,没喝出皇室的味道。
2。河水----黄河水
那时在兵团,我所在的班到老乡的村里租地种菜,喝的水要到一条小河中去挑,听老乡说, 小河的水来自黄河。第一次看到桶里的黄河水,吓了一跳,那叫一个黄,一尺多深得桶楞看不到底,一桶黄汤,要用2片净水片澄清后才能饮用,沉淀后的泥沙足有2寸厚,味道当然好不到哪里去。好在没多久我连搬家,我喝黄河水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3。溪水----大青山的溪水
有一年的秋天,连里派我班到山里打柴,预备冬天取暖用。那是10月初,中午的太阳还很毒,晒得人口干舌燥。 要说我们也挺缺心眼的,就没想到要带水。大中午的,我们走了几个小时,山沟中也没有人家,没有水井,实在渴得厉害,看到顺着沟旁有一条细水长流,不知从哪里来的小溪流,看着不很干净,里面有羊粪,羊蹄印,很强的牲畜气味。本想找到源头,水会干净一些,但是走了几里地,还是没见源头,水质还是那样糟。我们实在忍不住口渴,只好喝了。那味道,惨不忍提,几十年后的今天想起来还直反胃。
4。涝坝水----沙头的涝笆水。
70年代初,我所在的连队由刁人沟采石场搬到沙头,改行从事农业生产。我们先行排打土坯盖房子,为大部队的搬迁打前站。刚去时,新地方没有水井,只有一个涝笆--即水塘,一切生产和生活用水都取自于此。
生产用水不用太挑剔,生活用水则问题很大。记得第一次拉水,看着涝笆那混浊的黄水,犹豫再三,一咬牙一闭眼倒到水车中,等拉回到班里,倒到水缸中,可以看到褐色,红色的小虫子在水中尽情畅游,这就是我们的饮用水和洗用水了。每天,用虫子水洗脸刷牙,洗完了,也不知是干净了还是更脏了;有时,干完活后渴极了,又没有开水,也就闭着眼睛往肚子里灌有小虫子的浑水了。好在,那时年轻,抵抗力强,也没生病。后来,大部队来了以后,打了一眼水井,才结束了喝涝笆水的日子。
5。井水---塬井。
喝过的井水很多了。最有印象的是内蒙塬上的深井水 。我连住在山沟里,说是山沟,实际上是高原开裂后形成的一道裂痕。沟顶上是一马平川的草原。一次,我替生病的羊倌放羊。内蒙夏季的太阳狠毒,放羊一出去就是一天,到中午时,就要找有水的地方,人喝水羊也要喝水。
出于放牧的需要,沟顶上的塬上,每隔一段地方,都会打一个深水井。说深水井一点不夸张。内蒙气候干燥,地下水位较低,井打得很深,估计有几十丈深,我曾趴在井口往下看,只觉得后脊梁冒凉气。井口有木架支着,有一个柳条编的水斗。由于是地下水,一般水质比地面水要好些,在大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灼烤下,喝几口深井水,从心里往外凉,感觉舒服极了。
6。雪水---内蒙的雪水和新疆的雪山水。
内蒙冬季很冷,如果下雪,常常挺大的,地面会积上厚厚的一层。70年代初,我连军事拉练,正值冬季,漫天大雪,迎面看不见人,地上的雪有半尺厚。那天,我们已经走了一天一夜,累得不行,每个人都是东倒西歪的。休息时,就地挖灶做饭。没有水,就用雪煮米饭。我们这些学生兵,那里会做饭呀,最后,每人捧着一缸夹生饭上路了。
到了冬季,每当下大雪时,如果雪太大,没发出去拉水,就地取雪化水洗脸刷牙。同其他的河水,溪水,涝坝水相比,雪水还是较干净。
曾经喝过天山的雪水。那是在新疆的吐鲁番市,参观坎儿井时喝的水。据说,坎儿井是当地人为了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防止水分蒸发而发明的一种灌溉方式。即在地下挖暗渠,每隔一段打一眼直井通地上,地下渠道很宽,有的地方还有小的休息室。水来自天山上的雪水融化而成的,水很凉也很纯净。我们是10月去新疆的,吐鲁番的气候很热,坎儿井的水很凉很甜,的确名不虚传。
7。海水---澳大利亚的海水。
喝海水不是自愿的。我曾去过三亚,但是与在海水中游泳失之交臂。所以,在澳时,想想一 定要到海里游一次泳。那是在澳大利亚和几个中国人去黄金海岸玩,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 那里的10月仍属春季,海水还是有点凉,但我还是哆哆嗦嗦地下海了。大多数下海的人不是真 正要游泳,而是玩浪头,即站在海水中,等浪潮冲过来时,随着浪头跳起来。我不知道其中的奥 妙,还真是游泳。我的游泳技术不高,一个浪头打过来,我就呛水了。又咸又涩的海水烧得我的 喉咙和鼻腔火辣辣地疼。这才知道,海水不是好喝。
8。自来水—全国各地的自来水。
一生中喝的最多的是自来水,同是自来水,各地的味道也不同。
北京的自来水,据说,城南的水质比城北的硬。我喝时没什麽感觉,但是发现,我住城南时, 水壶中的水碱增加挺快。原来住的是低层楼,据说水是直接从地下管道流入厨房的,后来住高层 楼,水就是来自楼顶的水箱中了。看过一篇报道,不知真假,讲清理楼顶水箱的人曾清理出死耗 子死鸟等多余物质,看后吓了一跳,赶紧买了净水器,管不管用,心里踏实。
喝惯了北京的自来水,以为全国的自来水味道一样,后来曾去天津,喝那里的水总感觉味道 有点不一样,再后来,到其他地方出差,才发现,各地水的味道和我喝惯了的北京的自来水味道 不完全一样。其实,水和人一样,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和味道,当你习惯了一个地方的水的味道 后,需要时间去适应其他地方的水的味道。我的办法是,每当出差或者旅游,总带些茶叶,用茶 的味道来调剂各地的水的味道的不同。
自从家里安上了净水器,已习惯了净水器的味道,渐渐忘掉了自来水本来的味道。直到有一 天,到动物园中玩,口渴了,喝了那里的水,忽然感觉像在喝游泳池的水,还不知所以然,想了 半天,原来是久违了的水中漂白粉的味道。
值得庆幸的是,看来我这后半生会有自来水喝的,不用再喝其他的水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