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平均温度6度(这个与白天的聚热有关),热泵温控20度。
23点到7点的室外温度是5.2度--1.5度,除湿产热23点开启7点关闭,8小时耗电4.95度。热泵运行2次40分钟,耗电3.0度,合计7.95度。
相近温度环境纯热泵供热需运行4次总计2小时,耗电9度。
由此估算除湿时产废热的效率比热泵高11.7%,且这个差距会随着室外气温的不断降低而加大
:
:
日平均温度6度(这个与白天的聚热有关),热泵温控20度。
23点到7点的室外温度是5.2度--1.5度,除湿产热23点开启7点关闭,8小时耗电4.95度。热泵运行2次40分钟,耗电3.0度,合计7.95度。
相近温度环境纯热泵供热需运行4次总计2小时,耗电9度。
由此估算除湿时产废热的效率比热泵高11.7%,且这个差距会随着室外气温的不断降低而加大
:
:
起因:
LD经常抱怨地库潮湿,就想搞个定时控制在夜间电费低的时候开启除湿,前天下午测试的运转了一会可以用就从定时插座直接关机了,并将排风管从窗口下取并关窗减少户外的湿气进入。
没料到23:00后定时插座自动开机后连续运行了7小时,将600尺地库温度从18.1度升到了24.3度,并发现数米长的铝箔型排风管热的烫手,估计温度超过45度。
因过去除湿最多开机2小时,且没有有铝箔管输气到窗外,升温不明显。
理论数据:
移动空调总功率1650W,去掉2个送风扇的功率后约为1450W,制冷量13000BTU,COP2.6。如果制冷量与废热量相当,排风管与空调共处1室时,室内温度应该保持不变.
结果:
地库面积600尺,主层面积900尺,室外温度15-17度,地库温度18度左右.
排风管留在地库时除湿7小时,升温6.2度,0.87度/H。当排风管接到主层暖风管道上时,除湿5小时降温2.2度,0.44度/H.
由此算出产热的效率COP约为7.8(39000BTU),(2.6平衡制冷的2.6,5.2用与升高0.88度)
好大的1条蚊子腿!我的热泵的标定产热量才36000BTU,请叶兄帮看看哪里的计算有问题。
小蜜蜂数据:
除湿启动时主层和室外温湿度。地库的的温湿度分别是18.3度和73%
除湿结束时的主层和室外的温湿度,地库的温湿度分别是是16.1度和69%.主层温度只升高0.5度,但湿度下降9%,对应地库的湿度只下降了4%,是否说明废暖气更加干燥?
除湿结束后5小时主层的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3.1度/76%(回升0.4度/5%),地库的温度和湿度分别为18.2度/71%(回升2.1度/2%).由主层温度曲线看出主层制暖和除湿的后劲都比地库高,也再次验证了产热的效率远高于制冷的效率。
完成此改造共投入巨资约50元,购买了保温排风管和2个接头。
:
:
室外温度为约为3-13度范围,0点时室内温度为18.9度左右,地库初始温度16度,最低温度15度.
同等的温度环境里热泵下需要在2点后运转3次约90分钟,耗电6.6度.温度波动为18.9-19.7度,8:30时温度是18.5度,90分钟下降1.2度.
移动空调至于除湿模式,转64%:停36%,每小时约耗电约0.8度,远端出风口最高温度36.2度(热泵中端出风口是42度),与热泵一样都是7点停机.
:
昨天设置为每工作60分钟停60分钟时运转3次共3小时,耗电2.4度。温度波动为18.6-18.9度,能看出曲线的波动.8:30时温度是18.1度,90分钟下降0.7度.
今天设置为每工作90分钟停30分钟时运转3次共4.5小时,耗电3.6度。温度波动为18.8-19.0度,已难看出室内曲线的波动.8:30时温度是18.2度,90分钟下降0.8.
度.
小结:
1.这台移动空调除湿时的制热效率比热泵要高.
2.-5度以上时仅用废热供暖就够用了.因为可以用不停机连续运转模式,也许能用到-10度.
3.准备尝试废热供暖为主,热泵供暖为辅。
日平均温度6度(这个与白天的聚热有关),热泵温控20度。
23点到7点的室外温度是5.2度--1.5度,除湿产热23点开启7点关闭,8小时耗电4.95度。热泵运行2次40分钟,耗电3.0度,合计7.95度。
相近温度环境纯热泵供热需运行4次总计2小时,耗电9度。
由此估算除湿时产废热的效率比热泵高11.7%,且这个差距会随着室外气温的不断降低而加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