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格伦维尔(英语:George Grenville,1712年10月14日—1770年11月13日)是一位英国辉格党政治家,官至英国首相。格伦维尔出生于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庭,并于1741年代表白金汉首次进入议会。
1754年,格伦维尔就任海军司库,直到1761年他曾两次担任该职位。1761年10月,他选择留在政府并接受了下议院领袖的职务,这与他的姐夫,已辞职的政治盟友威廉·皮特产生了裂痕。格伦维尔随后被新任首相比特伯爵任命为北方部国务大臣和第一海军大臣。1763年4月8日,比特伯爵辞职,格伦维尔就任首相。[1]他的政府试图控制公共支出,并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他最著名的政策是印花税法,这是一项在英国长期存在的税收,格伦维尔将其扩展到美国殖民地,但在英属美洲引起了广泛的反对,后来该法案被废除。格伦维尔与他的同僚和国王的关系越来越紧张,1765年他被乔治三世解职,被罗金汉侯爵取代。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里,格伦维尔与皮特公开和解。
让·奥利维尔·白里安,于普莱兰,去在魁北克去世,曾是一位法国神职人员 。1741 年,他抵达魁北克,首先担任教士兼庞布里昂主教的秘书。在 1759 年至 1760 年亚伯拉罕平原和圣福瓦平原的战斗中,白里安为法国和加拿大士兵提供了精神支持。1760年庞布里昂的去世引发了1763年《巴黎条约》签署后在英国殖民地任命天主教主教的问题。他最终于1766年被任命为魁北克主教。布里安德从教皇克莱门特十三世那里收到了他的公牛任命他为魁北克主教。在担任主教期间,他主张神职人员服从英国政府,民众忠于英国王室,特别是在 1775 年美国攻打加拿大期间。他于1784 年辞职,支持他的副主教德埃斯格利,并退出了教会。
Dorchester,1724年9月3日—1808年11月10日),英国爱尔兰裔军官,美国独立战争前后两次出任魁北克省总督。
1766年,卡尔顿获任免为魁北克省副总督,再在1768年升任魁北克省总督。在任期间,卡尔顿推行了法制改革,并且协助促成了《魁北克法令》。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大陆军在9月远征加拿大。英军起初虽然落败,但在魁北克战役获胜,后来更将美军逐回尚普兰湖。这件功绩使卡尔顿在1776年7月获授巴斯勋章。不过卡尔顿同时被批抨指挥不善,未能及时追击,结果在1777年被约翰·伯戈因取代为英军指挥。卡尔顿在1777年8月获升为中将,但他在1778年辞职返国。
1782年,英国在约克镇围城战役落败投降。卡尔顿获任命为北美英军总司令,接替亨利·克林顿爵士。上任后卡尔顿主要负责与美国商讨效忠派居民的去向。1783年巴黎条约签订后,卡尔顿不但安排撤走效忠派居民,还制订了《黑人名册》(Book of Negroes),将原属美国、但在英国治下重获自由的黑人奴隶一同撤走,以免他们再次为奴。这批居民起初全部在新斯科舍省落脚,而部分黑人后来再移居到建城不久的塞拉利昂自由城。撤退完毕,卡尔顿亦辞职归国。
返国后卡尔顿获任命为全英属北美总督,但实际上只有管治魁北克省的权限。1786年卡尔顿获封为第一代多尔切斯特男爵,于1793年升任上将,在1796年正式退休,最后在1808年辞世。
4.3英国人想当然的把新英格兰的那一套自治政府搬过来。但是,当时的魁北克法国人,在政治思想方面还处于儿童阶段,习惯于父爱式的管理,让他们与英国人相融合,共享法治下的自治,是英国人的一厢情愿。实际上并没有执行的1763年宣言,也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执行,他们将不能参与殖民地政府的治理,也让他们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