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斋官方账号
欢迎关注「书林斋」(Kongli1996)。09-07 14:23
我并无意与大家一道控诉迫害,那没什么意义。事实上我相信英国出生的诺兰自己也没这个意愿,他只是借这个壳讲述了欧洲是如何衰落的。
更进一步说,当年参与的人们自己也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幌子,核心诉求是不能让罗斯福系统治下的欧洲新移民快速获得政治地位,尤其是不能让有过原子能委员会履历的人分得战后的赃。
所以影片开始,诺兰就不厌其烦地拍摄了奥本海默辗转于欧洲各国学物理,这是本片最重要的片段之一,因为在这一段里诺兰通过玻尔、海森堡等人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欧洲当时是科学的中心。尤其是在爱因斯坦1927年和哥本哈根学派论战以后、在爱因斯坦1928年加入德国人权同盟以后、在爱因斯坦1933年定居美国普林斯顿再未离开以后。
欧洲当时更是政治的中心。尤其是在一战和二战的两次剧烈撕扯以后,苏和美才纷纷崛起。
在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后我们就能明白,奥本海默,一个美国新移民(其父亲是德国人,爷爷是德国一个不识字的农民),犹太人,为什么在欧洲的课堂上屡屡被轻视:
比如他在剑桥当学生时,做实验总是做不好,会被同学和老师嘲笑,以至于他甚至想过毒死老师;
比如他在苏黎世当老师时,欧洲年轻人来上课,会用「听不懂他的美国英语」来讽刺他,而他不得不用荷兰语上课来证明自己也可以「欧洲化」。
这两个情节似乎和明面上的主线毫无关系,又不是研究原子弹,又不是和美共有联系,但它才是本片最重要的部分:无论你学识如何,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师,美国佬就是美国佬,欧洲人不会看重你。
有了这样清晰的概念,我们才能明白影片反复强调奥本海默留学欧洲时想家:他的自我认同是美国人(最后和爱因斯坦的对话里也说了这句),他在美国才能获得归属感,所以他要回美国建立当时美国还没有的量子学系(影片起码说了三遍)。
而真实历史中,奥本海默还接触过汤姆森、卢瑟福、康普顿、泡利等,那可是20年代,是那一批欧洲科学家最勃勃生机的年代,但他还是走了,虽然他已经有了名声,虽然他成绩出众。
个中原因没有明说,但我们不难猜测。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排挤的,归根结底都是那句俗语: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好了,现在我们来思考影片里频繁出现的美共。
奥本海默不是刻板印象里那种只知道做研究的谢尔顿科学家,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非常积极地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科学家。他出生的环境里,因为很多好的私立学校都不招收犹太人,所以犹太小孩往往会去工人学校,所以奥本海默事实上从小就和工人子弟一起读书,也因此他身边有着大量被种族歧视、政治压制的群体。
这一点到他1922年步入哈佛大学时都还存在:当时的哈佛大学对于犹太人的名额有明确限制。
说白了,他们无法轻易出头。
所以我们后来熟悉的很多社团,这类人都是有参与的。
一个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的出身会使得自己在政治上受到歧视的人,身边又有大量政治要素,他显然不会按部就班去走传统选举的政治路径。
我说了这几段,无非是想说,奥本海默和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有左翼思想,其实是一件很必然的事情,所以他身边人均一个美共名额,加入组织获得社会杠杆再正常不过了。至于他自己为什么没有加入美共呢?因为他的智力和学识让他可以不走这条路。
一个彩蛋是,在罗斯福的治理下,30年代加入美共并不是多么难接受的事情,而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人也在那个时候加入过,他家里也有不少科学家,他姓饶。
扯远了,现在我们回到电影。于是我们会发现,尽管影片看似一直在讲述麦卡锡主义如何针对美共,但似乎影片却完全没有介绍为什么奥本海默会有左翼思想,而三个小时的电影甚至连欧美的生态位差别这样的闲笔都加了。
那么只能是一个答案:美共与否,完全不重要。
那么什么重要?
针对奥本海默这批人的清洗,重要。
我要说的是,这才是本片最核心的表达:美共、犹太,都是幌子,但不让奥本海默这类人迅速获取政治资源和政治地位,才最关键。
那么奥本海默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威胁?
因为奥本海默这批人,实则是罗斯福的铁杆支持者,有声望、有实力,还有广泛的国际关系。
就在1940年,奥本海默还和身边人一起给罗斯福第三任投了票。
这是本片的另一个大背景:在罗斯福去世后,美国高层发生了一次路线转移。而麦卡锡主义,实际上是对罗斯福系统的干部/人才的一次大清洗。
在罗斯福对于战后的构想中,国际格局应该是同时有美苏中的一席之地的,他积极推动和苏联的合作,为此还进一步逼迫蒋介石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罗斯福也不是把宝都押在国民党身上,他和我党甚至也有很多联系。
美军迪克西使团在1944年访问延安,就是罗斯福一手推动的,而当时我党也和美军观察组有了非常深厚的联系,甚至讨论过战后的格局划分,主席和使团成员谢伟思的谈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这里不展开。
值得展开的是几个事件,我列一个时间线:
1945年3月1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以1月26日出版的《美亚》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与他们掌握的一份秘密材料在内容上相似为由,搜查大量文件。
1945年4月4日,谢伟思收到美国方面的消息,要求他立刻离开延安回到华盛顿。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在佐治亚州的温泉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1945年4月12日,谢伟思抵达华盛顿。
1945年6月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查抄了《美亚》杂志编辑部,逮捕了国务院官员谢伟思。
我并不打算展开相关历史事件的分析,也不打算思考是否其中有阴谋论,但很明显的一件事是,罗斯福在二战胜利之前的意外去世,实际上让他对于战后格局的设想快速崩盘,这以后才是杜鲁门和丘吉尔两个人联手确定了冷战格局。
是的,我没说错。杜鲁门和丘吉尔是冷战诞生的最重要推手。如果没有冷战,那么老欧洲不会迅速衰退(与本文开头呼应),无论是欧洲人还是欧洲移民,都会获得相应的地位,但冷战开始以后,美国快速以苏联的威胁为由,成为西方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直到今天。而这是符合选举失败的丘吉尔1946年在美国铁幕发言的利益的。
而当我们思考清楚这个背景,再回过头来看奥本海默,就会发现他是罗斯福的路线下最出色的干部候选人。
是的,我还是没说错,不是科学家,是干部。
影片里其实对此表现得非常清晰。奥本海默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他在得到许可加入曼哈顿计划后,主动提出了建一个小镇。
这个小镇的名字是洛斯阿拉莫斯。
然后他来组建自己的队伍,找了大量科学家,带着他们和家眷一起来到这个小镇。
然后他担任镇长兼警长。
然后他来负责整个计划。
这不是一个科学家需要做的,这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需要做的。
一个需要负责方方面面的领导人,从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纠纷,到整个工作路线的制定和执行,都必须要有人能够听他的。影片着重描写的这一段,实际上强化的是什么?
是奥本海默对于科学的在行吗?
完全不是。实验靠别人,计算靠别人,这是影片特地强调的点,也就是说单论科学,奥本海默不是最强的。
但奥本海默有足够的组织能力。
所以影片对奥本海默的定位,其实并非大家以为是被迫害的科学家。
而是:一个拥有广泛国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犹太籍左翼人士,手底下有着能制造出杀伤性武器的一群科学家,且本人在原子弹爆发后拥有巨大声望。
再直白点,这是一个走上特殊赛道的政治家雏形。
有了这样清晰的背景,我们再来把上面说的线索汇集一下。
1,犹太人即便是在二战结束前的美国,也是处于受歧视的状态,日常路径很难出头。
2,曼哈顿计划是罗斯福一手推动的。奥本海默等人是罗斯福的忠实票仓。
3,罗斯福对战后的格局设想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4,奥本海默本人是罗斯福系统里着重培养的人才干部。
然后,罗斯福死了。
一个有趣的历史细节是,罗斯福死后,杜鲁门才知道有曼哈顿计划的存在。如果只把目光局限于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个人,那这件事就只是一把手瞒着二把手,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大一点呢?
那这件事是:罗斯福连二把手都瞒着,而自己独立组建了一支会建立极大功勋的干部梯队,这群干部主要来自老欧洲和左翼群体。
如果你是当时美国的其他政客,无论是总统还是议员,你们都是按照传统的选举一步步走上来的,而眼前这群人还因为刚刚制造出了原子弹,促使二战走向了胜利,在全世界拥有了巨大声望。更重要的是,这群人你一无所知,他们的社会关系网、政坛关系网,和你没有任何联系。那么现在看到这个场景,你会怎么想?
愤怒,恐惧,茫然。
然后就是冷战。
然后就是麦卡锡主义盛行。
影片讲到这里,似乎已经到头了。我们已经梳理了这一整个逻辑。但三个小时的影片还讲了一个暗线。
斯特劳斯的故事。
斯特劳斯是卖鞋出身(影片特地强调了这一点,可见他们在当时是如何地没有出路),通过和胡佛(总统)认识而进入政坛,并且和希拉德一起研究原子弹,而希拉德正是和爱因斯坦一起给罗斯福写信促使曼哈顿计划诞生的人。
战后,曼哈顿计划被原子能委员会接管,而斯特劳斯于1953年成为主席。他本人和欧洲没什么联系,和美共也没什么联系,于是他一路平步青云。
坊间一直传闻说他是背后给奥本海默使绊子的那个人,是他举报了奥本海默的政治色彩背景。
影片似乎也是这么表现的。
请注意,我用的词是,似乎。
因为斯特劳斯压根就,不重要。
影片这条暗线看似是在表达在奥本海默被调查几年后,真相大白,当初在背后整奥本海默的那个人浮出水面,而那个人此时(1959年)正好被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名内阁的商务部长,真相爆出来后,正义战胜邪恶,他没有能够如愿。
但真实的逻辑是什么呢?
诺兰为了怕观众看不懂,特地放了两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时代》杂志上的标题:《奥本海默、施特劳斯对抗到底,最后的赢家是美国》。
第二个细节是斯特劳斯没能当选后,他恼羞成怒,说如果是奥本海默,也会想进内阁的。
这两个细节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
提名斯特劳斯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毕竟原子弹的出现推动了二战的结束),但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有着原子能履历的人来获得政治资源,无论你是奥本海默,还是奥本海默的对手。
想想当时的背景,1957年,苏联上天,美苏军备竞赛开始,这种时候让一个能调用原子能资源的人进入内阁,哪怕现在只是商务部长,但随着局势的变化,他的话语权一定会越来越高。
然后呢?
然后会出现什么局面可想而知。
用我们熟悉的中文表达就是:原子能杠杆人被贬为庶人。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宣传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因为不过问政治的科学家,才是最被接受的。
影片里有这样的科学家吗?
有的。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经过问过政治,但到美国以后,就大幅度降低了自己的社会诉求,也不再参与主流的科学界争论,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出名的科学家,他反而什么都不表达。
像极了辛亥老革命,同盟老会员,但1928年后一言不发,然后建国后进政协。
而爱因斯坦真的没有政治影响力吗?
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维茨曼是他的好朋友,也是一名化学家。1952年维茨曼去世,以色列希望爱因斯坦担任以色列第二任总统。然后爱因斯坦拒绝了。
以色列是什么?是冷战开始以来,美苏最能达成共识的一个产物。
而美苏争霸时期的中东战争,本质上就是美苏一起瓜分欧洲在中东地区势力范围。
瓜分亚欧非,这才是美苏争霸的本质。
既然提到东南亚了,那再说一个彩蛋。
极力反对斯特劳斯的议员里,有一个年轻人,叫肯尼迪,几年后他当选了美国总统,然后他想从越南退兵,然后1963年11月2日伪南越总统吴庭艳被刺杀了(而肯尼迪和吴庭艳关系很好),然后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被刺杀了。
限于篇幅,我依旧不展开分析,但时间线总是严丝合缝。
回到影片,上面说的是大背景下的大逻辑。
那么对于奥本海默本人来说呢?
答案就在标题:距离华盛顿三万里。
标题化用的是最近的另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
那部电影说的是,无论你是高门大姓,还是才华绝伦,你距离长安永远三万里。很多人觉得李白不该酒囊饭袋,可是他不夜夜笙歌,还能做什么呢?长安失陷三个月后,一生求功名的高适终于从八品成了节度使。安史以后的大唐,才是这群人的大唐。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曼哈顿计划80年时间过去了,无论换了多少议题、多少阵营,有些情绪终究是会再出现的。
在终极版中,作者张扬写了一篇“中国女物理学家与‘曼哈顿工程’——写在前面”作为终极版的前言,截几页图看一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