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几年了,有些细节可能记忆不太准确,但是总体上应该出入不大。
研究生一年级马上要结束、暑假即将来临时,同寝室室友带回来一个消息,说现在正招数学高考阅卷的学生,凡是我们学校数学系大三以上、其他理工科研究生以上都可以报名。我一直觉得高考阅卷挺神秘,再加上还有补助,所以毫不犹豫去报了名。报名之后被告知了第一天早上集合的时间、地点。回去路上和几个同去的同学聊天,才知道我们省的数学高考卷一直是在我们大学判。语文、物理是在附近另外两个大学,其他几科就不得而知了。
到了阅卷第一天早上,来到集合所在楼的一楼大厅,每个报名的人都拿到一个牌子,挂在脖子上。判卷的十天内,这个楼会封闭,只有凭牌才能进入,所以老师再三叮嘱,务必要随身携带这个身份证明。随后,有一些负责带队的老师来点名,被点到名的就随老师走。
我和其他十几名同学跟着两个老师到了一个教室后,老师通知我们:我们这个屋子负责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的判卷,也就是全省十几万考生数学卷子上,最后一道大题会在我们这屋里被判得分。先说了一堆保密条款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下具体方法:每人有一个编号,三人一组,每组第一人和第二人分别判一遍并给出分数,第三人负责比较这两个分数,相差两分以上要上报,由老师决定。具体哪天每个组谁当第一人、第二人或者第三人、也是老师决定。
接下来就谈到了具体题目的判卷过程。老师先把答案和评分细节(给分步骤)写在黑板上,并详细讲解了一遍,然后又把这个分解的给分步骤复印给每个人做阅卷参考。我们那年数学是全国卷,满分120,最后一道题印象里是12分。这12分里有四、五个给分点,就是看到这四、五个给分点(式子)就分别给分,没有就不给分。
随后判卷开始。没想到还不到一个小时,就出现了问题。原来,这个立体几何大题还存在另外一种解法。我们组和另外一组都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刻告诉了老师。几乎同时,老师也接到了上面关于存在另一种解法的通知。于是大家暂停阅卷十几分钟,老师讲解了第二种答案的评分标准,并复印给每个人。我在后来的阅卷过程中发现,在做出最后一题的那些人中,还是采用第一种解法的人多,至少占了90%以上。可能这也是当初命题组都没发现第二种解法的原因。
阅卷时间是8:00-5:00,中午一个小时吃饭时间。有一个餐厅,领盒饭吃。五点结束后,离开那栋楼还是可以自由活动,回自己寝室睡觉。在第一天开始阅卷前,老师就强调了重要性,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下,我们阅卷人不敢有松懈和马虎。那十天一直都很紧张。我们这个教室始终没有出现需要老师干预的情况,也就意味着我们十几个人中,第一人和第二人的评分差没有超过两分。我的室友是在另一个大题组,听她讲,她们出现过这种情况。不过我们俩当时都是第一羡慕判选择题、第二羡慕判填空题的那些同学,觉得特别容易。后来有一天吃饭时遇到一个同班男同学,他就在判选择题那组,说到我们羡慕他,他说:快别说了,我现在看到字母就想吐。
后来想想,觉得我们组也不错,因为本来能做出最后一题的学生就少,所以不少卷面都是空白或者写了几句得不了分的话,导致工作量和其他组比并不大。极偶尔的,会看到几份卷子,答题过程几乎与标准答案并无二致,心里不免在想:这人一定是个学霸。由于考生信息栏在左面,已经被完全封住,根本无法得知考生的任何信息。
结束阅卷那天,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好奇,就是觉得阅卷这工作也真是有点辛苦,来不得丝毫马虎。
再后来,高考一改再改,卷面分已经是150了,而且随着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听闻阅卷方式也有所改变,现在都是用电子扫描加人工结合的方式判卷。不管怎么说,对我而言,这十天还真是一段有趣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