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城市在哪(四.1)

在北加湾区的日子把我带回了20多年前父母带我来加拿大landing的新移民的回忆,只是现在我的角色是父母,care receiver 到care giver的转换.

湾区到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而拖家带口来的不多,种种原因当地居民生育率感觉也不高,有survey统计当地狗的数量和10岁以下孩子数量多了10%(这还不算当地的猫和兔等其它pets的数量...).是个不那么kid friendly的城市(当然我没住宇宙和码农中心St Jose,不知当地具体状况)。学分高的学校基本“overly diversified”: 当地竟然有Chinese Immersion School... 亚裔(包括South Asia)占40-70%,Hispanic数量比例不低但明显少于美国其他地区,黑人不多.北湾白人和有孩家庭明显更多,学校也都还都不错.代价是每天要不乘船要不堵在GoldenGate bridge还要交钱. 亚裔多的地方基本各种课后班就多,内卷严重.在湾区这一根油条2017就卖$8块(可买两个In-N-Out double double,lol)的购买力大家可以脑补一节钢琴课价格. 加上冠绝美洲大陆的房价地税.所以说30万年薪为贫困线不以为过。

说回到工作上,公司高层内斗升级,一次大re-org后,当年endorse我们的ET成员被迫离开到东岸FL另起炉沼.我们原先四人Canada leadership team 在double-digit growth, set role model 后先后升职打散到公司总部和全球分部有新任务.可两年后,之前revenue 和Marketing 两位先后离开了,只剩下我和当年辅佐的GM. 离开高层后台,加拿大成功土壤和团队,也可能global Team分布各地比较散队伍不好带,各种吃力不顺. 我手头的project ABC在Growth-Maturity lifecycle之间增速放缓,湾区这里大量全球热钱资金孵化出来的niche players数量多而且发展极快.处理不好,我们这样有较高的BrandRecogition的大船产品还没到maturity就直接进入decline stage的风险都及其之高. ABC在内耗后,后续businessCase approved funding 因executive sponsor departure加posted re-org strategic review冻结.之后半年我们团队只能美国全国到处跑partnerships找寻catalysts,无暇顾及海外推广.回头一看就可以察觉同期competition产品和MAUs提升,这里我是真实量化的看到什么是几何数增长.

这期间老婆为了孩子也无法去工作,为了暂时牺牲了她的职业发展,虽然她的专业在这儿也是随便找。孩子们就更别说了经常处于困惑中:这个被海包围的地方怎么每年都有火和雾霾(那几年北加总有山火,重度污染最远可以飘到洛基山以东)要带口罩?(为啥爸妈不让留东西在车里?为啥我们红红(TTC)/绿绿(GO)的地铁到了这变得又黑又臭又慢?我只能告诉他们人生的不同,世界的不同,还有更惨的哩,比如非洲!? 对老婆,我企图用中国课文里的“天将降大任必苦其心智劳其体肤...“和“童年的艰辛是成功的资本...”这些鸡汤来洗她脑,当然我自己都觉的是BS的东西推销起来效果全无啊!总之从大到小都明显不甚快乐. 于是每年十万计想着和做着逃离加州的人群里又多了一员...

(ps.湾区人民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当年山火雾霾后,口罩在2020年前已是湾区秋冬季度购物清单之一,频率稍少于toilet paper吧. 疫情爆发之初全球为口罩而疯狂之计,我们靠着早年日本$1.5元店屯剩下的8个口罩在旧金山打响第一枪shelter-in-place 的order前完成了逃离旧金山一时成为我家族里的佳话...)

下期预告:“我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转至2015电影《师父》...)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事业工作 /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在哪?(一, if 有人原看二的话) +13

    拖家带口南漂美国五年此次回到因为疫情阔别两年的多伦多家乡,也回到ROLIA问问些家居琐事行情同时发现有关去美国工作生活的帖子大有爆发趋势- 先就是老技术移民们的娃到东西两岸大行大厂的package凡尔赛攀比贴和随之而来的冷嘲热讽贴,要不就是各种渠道自己(如我自己)去工作生活前后的签证搬家和片断感受,再有就是两面比较(尤其是两国房地产,哈哈)大辩论。如Nomadland里说的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或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每人每家的情况和期望值都不样,ROLIA里这些争执辩论估计谁也无法说服谁,互相攻击嘲讽更是没有必要。只要适合你和家人的发展和舒适度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我也说说对两地的Pro vs. Con,并share我的perference吧!

    我去美国是总公司从加拿大(one of our international offices)到美国总部的调任的签证L1A1,1-2年即可申请拿PR即绿卡. 这个时间长短和出生国籍(非护照国籍)所在国的申请人数有关,比如印度中国的队就排到2年后, 其他申请人少的国一年不到就到手,我公司一位从阿根庭来的6个月就GC了(当然在疫情之前的例子)。其他如HIB的visa类型,尤其是印度中国,本来就等的够久,后来又杀出个川建国加Covid19. 我认识有等了6年的人,这位等了6年的印度大哥告诉我他还认识等了10年的... 总之我们很庆幸无需遭着身份的罪。

    我们从GTA搬出后在美国西岸,中西部和东岸都住过一段时间,但大多数时间在美西。美东我自己以前和现在经常去的多点,家人则不。先说没移民美国前在加拿大时对美国的感受,那时年轻的我绝对是超级亲美派阿,尤其是购物上,从衣物书文具日用吃喝电子产品到车,我恨不得都直接从美国弄回来,经常笑醒或吓醒的一种梦是到美国oregan买辆省了两万加元X5加满省了30%的costco的91premium,装一车的laptop,CD/DVDs,lindtghirardelli巧克力,,婴儿奶瓶Quinny小推车carseat,nike,POLORalphLaurent shirt,7byallmankind,truereligion,nudiejeans,架两副burberry/gucci太阳镜杀到queen-lewistonbridge被小房子里的CBSofficer挥手放行(笑醒中)或pulloverforinspection(吓醒中)。在这爱美购的激情年代,我在ROLIA上轰轰烈烈组团在大雪纷飞的THXgiving南下纽约WoodburyOutlet血拼团,虽说从最初的40人大巴downsize到加司机在内的11人CARGOVan“精英团“,可想起我们团里个个脚蹬prada/Ferragamo小皮靴,脖子挂一打swarovski差点没把司机大哥眼给bling花的团友在没被拉下打duty的兴奋笑容,我心里那时想起的是美元背后那一行字,In God We Trust!

    • 美女继续。 +3
      • 为啥觉得我是女的,而且还是美的? +4
        • “想起我们团里个个脚蹬prada/Ferragamo小皮靴,脖子挂一打swarovski差点没把司机大哥眼给bling花的团友”,男人也爱这些? +2
          • 提示,我其实算是团里的导游
    • 墨西哥也属于北美 +3
      • OK. Los Cabos为选项之一
    • ehh....PS.这里天花板是值天花板城市之意。所以,语言表达水平也是决定工作生活天花板高低之一啊! +1
    • 👍等二
    • 标题起的吓人,亮瞎了的感觉 +5
    • 我上次去 outlet 得 5 年前了。 +2
    •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城市在哪?(二.1) +3

      为什么起了这么个亮瞎人眼的标题?因为这此回乡看到FreshCo发上门的广告里竟然一整页老干妈,午后红茶,珍珠奶茶雪糕和黄飞红花生震惊之余发到美国华人群里,羡慕嫉妒恨下de沉默许久后,一位估计身处NorthDakota无法网购Yamibuy和Weee!的老华侨群友来了句,这是北美天花版啊!

      接一向下写。那时无意间去了这家公司在加拿大领导更替的时候,在一个季度就能去美帝扫货一趟的巨大诱惑下,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加上运气好上马几个成功productdebut,marginexpansion,doubledigitgrowth....一时加拿大分部成了全球model,我也在公司各方势力角力中成为中立的第三方平衡点,招去总部辅助支持全球增长重点项目ABC。

      • 等三
      • 写的不错,期待下篇。
      • 老干妈越来越难吃,质量越来越差,除了咸味,已经没别的味儿了。油管上有人教用辣椒粉和别的自己做,比那好吃百倍,永远不用去买老干妈了。 +3
        • 谢receipt加偏题.其实黄飞红里的花椒可以用上
      • 就不能写写白话么,文言文一样的中英文看得我累死,连猜带蒙地去理解,脑回路里面还得转几圈才能转出来
    • 有个问题,L1是不是一定要是Manager的Position?还是Senior职位就可以了?
      • 应该可以用L1B,稀缺专业非管理人员,可申请GC会第更久。
        • L1B 申请绿卡和H1B一样,L1A才比较快 +1
    •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城市在哪?(2.2) +6

      现在想起来,购物推出来的移民美国热情和当年中国人拿”别了温哥华“当移民加拿大指南没有太大不同。尤其是我去美的第一站是北加湾区。对,就是那个ROLIA上动不动就拿钱砸你给40万U$大包最多的地方...
      吹着温暖太平洋海风,看着美丽海岸线,朝着远方红红的Golden Gate Bridge和银光闪闪Salesforce开去。当我走下Uber Black Volvo X70,踌躇满志在SF UnionSquare JW前拿我的TUMI箱包往sidewalk上准备roll低头一看,HolyShit,差点踩上一堆黑黄色的东西,大惊! seriously? 难不成是Human shit! 不远处离sewer口的地方,几个针头针管脏兮兮的,我下意识的象怕费tumi轱辘样把包提起踩梅花步桩状暴走...难怪若干年后叶问大结局要在这儿拍,TTND,不但永春拳法厉害,步法太重要了...

      接下来几天我如同做梦般在SF唐人街下面离某年米其林一星岭南小馆不远的SSN office用我蹩脚的广东话完成了SSN申请,在到处都是上下坡和象TTC街车的叮铛车的街道上上下下完成了无毒品测试,在无所不在到处穿插的中文招牌,酒店清一色亚洲housekeepers(不象美国其他大城市hotelcleaningstaff基本为Latino),Westfield FoodCourt地道的饺子和 Beard Papa Cream Puff我一度以为我穿越到了香港1980雷洛大探长拍摄现场. 在公司relocationassistant的帮助下,找了几个区选择安排家人住的地方,

      找房的realtor看了看我想要的上限,二话没说拉上直奔东湾,看着googlemap显示咋离公司越来越远,我忍不住问说会不会太远,经济大妈无奈摇头,这个价格要3B2B,又要8+学区,有BART,只有这一带到Fremont啦。那是WalnutCreek离downtown和StJose都要1.5HR公交,(基本多伦多附近Berry的equivelent)。当年U$650K可买个1400的小独立屋,安省当年刚刚打压完海外买家,类似尺寸没有detached,Berry附近类似大小townhouse当年估计也就是C$300K吧。

      这一路东湾之行非常郁闷,尤其是oakland,到处是目入凶光的BLM和道友们,有Detroit的感觉。这时车从东湾到了南湾SanJose,我东岸时差发作加上一天的郁闷,昏昏欲睡,经济大妈热情地指着各个HWY01出口到处插FLAG cupertino/ sunnyvale/ PaloAlto/ MountainView/SanMateo/Redwood City.... 突到一处,车猛一刹车,我惊醒一看,前面一lexus在60mile HWY上以60KM行驶,颇有我大多区markham买菜大妈之风(果然超前一转头也为一亚洲大妈司机)经济大姐看我清醒,说我带你去吃全弯区最便宜又好吃的berger,接着下了HWY,一个大黄钩上写到IN-and-Out!可我眼角余方好像有中文信息,揉揉眼看去,一特大招牌在远处上书:香满楼.对面马路象对联一样butinEnglish:Millbare.

      不想我们的未来downsize 60%的加州蜗居生活就要从这开始。

      • 写得不错,继续😄 +4
      • 继续坐看你如何损加州。。。哈哈,我反正不喜欢。
        • 哈哈我问我爸当年移民为啥不去加州
    • 好文,蹲个坑
    • 文笔真好! 🐮 +1
    • 有趣,期待4
      • 一天刷几次,同等。
    • 很好很好,点赞的都是老华侨
      • 为啥?
        • 感觉新移民看不明白。
          • 哈哈,这年头没有新移民,从中国来吧?
    • 坐等👍 +1
    •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城市在哪?(三.1) +6

      之前有点跑题,我这就进入城市环节

      我们在Millbare和Burlingame之间安扎了下来,这里算是湾区aboveaverage的中半岛,可南(去硅谷)可北(去三番)其中故事一言难尽,四个字概括:穷,我真穷!我开始怀疑我当初来的决定是否正确。虽有corporate housing allowance,但人看的是工资:房租比例。在四口之家,只有一人美国收入,想在这一带租3B3B要至少5到7K一月,application递上后,租房经纪基本都以怀疑的口气问,后面没说的话是:你个只配住东湾的穷鬼来干嘛。当时onboard我的househunting经纪大妈是对的... 最后不得不减低标准,2B2B还得把老底给人看一遍并预付3个月才定下。当然这是个准豪华型condo,毕竟不想让老婆孩子来后落差太大产生抑郁,可空间不得不comprise。后来安定下来看看,同样的condo,1200尺,8年新,当年市价已破1.3M,地税15K,HOA700,房东更早年860K买入,就是这样,房东成本至少3K了都,这还是疫情前两三年行情。至于freehold房子,整个区基本没有低于1M,2M以上算是可以直接入住的基本都只有低于2000尺上世纪70-80年的房,3M以上基本和GTA Richmondhill和oakville 同时C$1.5M的2500-3000尺房看齐。加州的地税也是一大牛B,快到房价2%一年的counties到处都是.所以所谓400K的大包想两年买房也有些难度.Again,一切都是疫情前两年行情,那时也没听说400K来砸new grad这么一说. 我当时都快成祥林嫂了,每周在HR VP-Global Mobility前哭诉要revoke contract,直到总公司一CXO出面威胁我说你回不了加拿大了我才消停。来美国扫货的初心已忘,到一年后才去了停车位都要Valet Parking$12的Livermore Outlet,甚至看到了Moncler的Pop-up Store都激动不起来,实在是穷怕了,站在撒满加州阳光的Livermoor Burberry门口,我觉得比那年在Thxgiving大雪纷飞的NY Woodbury还冷... 至于我以前东岸美淘的那些,在这里穿着加班天黑后乘公交回家基本上对着各路劫匪是写着“EASYMONEY,TryME"的"名牌"啊!

      白居不易也罢,诸物皆贵也罢。当地这么贵了应该警力充沛吧。我去,在短短的半年内直接经历目睹了三场砸车窗拿财物的事件后,我崩溃了,两次是和家人朋友吃饭时,店员冲到店里说什么什么车被敲车窗了,最后一次最夸张,在Millbare极为火的餐厅厨房制照后面停车场,我和一堆人看着两个劫匪在不到一分钟里砸撬开一个VAN拿走里头的行李箱,其中一位BLM直接恶狠狠对视着一位吼了一声的人踩油门离开。这对我这个从toronto这个虽算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方但只少不怕在那停车当心的震惊是从头到脚的,我也终于明白为啥Mark Zuckerberg为啥开个小acura了,我也入乡随俗默默的把车里所有能看见的东西装包拿走,并一直提醒自己尽量不要锁车,同时思考是否要和老婆开口小孩的钢琴课改为附近超市旁边的永春拳课...

      • 我女儿在Austin 的时候,一次带多伦多过去的朋友去downtown 玩,没有注意一个姑娘把包留在前座,回来就发现车窗被砸了,那个姑娘的包不见了
        • 我的美国朋友开车到多伦多华人街downtown,车子照砸不误。
          • 过没过夜被砸的?这么世风如下了也?
          • 我相信你的朋友的,什么都有概率,我们在多伦多20年自己和朋友从来没有听说车被砸的。车和物件被偷倒是经常有 +1
        • 看来这是有前科的Tesla的员工跟厂搬去德州没忍住啊.
      • 继续继续继续
      • 谢谢分享
    • 👍👍👍
    • 好奇LZ是支持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拜登还是床铺?
      • 我只想说美国3亿多人口,咋只剩这两位了? +3
        • Well said +1
    •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城市在哪?(三.2) +8

      和生活上相反,湾区工作经历是我觉的最值得记忆的一段人生,每个清早,我背着包挂着耳机,坐上GOTRain那样的CALTRAIN blended in到大多为30岁不到的年轻人中,Hoodie和Down Vest是大多数人的标配,如果有blazer加jeans,小伙多半今天要pitch for round-x venture investment;下火车后,一堆一群的timeshare的Uber Lyft scooters和从CALTRAIN下来的自行车向城市的各个方向散开去,走路的如我则低头踩梅花桩小心跨过路边还没睡醒的homeless,他们的排泄物和家当什么,往公司奔去。

      三藩是个一天温差极大的城市,早上有时有雨,和一堆年青人在路上走着偶尔会有我小时候在南方城市去上学的深处记忆,这雨就象在冲洗着我的中年油腻。这期间我目睹同在个building里lyft IPO,附近pinstripeE轮funding庆典. 晚上有时加班到8-9点出门加车回家,楼外全是lyft的年轻人们拼车回家,经过pinstripe楼下灯火通明。现在想起那一张张年轻稍显疲惫的脸孔里应该有不少我们加拿大过去的滑大多大的子弟兵,在此老校友向他们祝福致敬!

      • 牛人呐。👍谢谢分享 +1
      • 好文!论坛老人好象都去了美国.这么说不能拿40万大包当留美指南LOL. 请继续追述天花板系列. +1
    • 最近比较忙见见两三年不见的老朋友邻居们加要打包点TnT土特产回去屯着过冬.本想我的废话有点多,还没讲到重点贴子沉的有点快就不写下去了,可看到有些非常刻薄嘲讽加拿大后面还跟着一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一块吐槽很有点不忿.下周继续写天花板城市系列。 +4
      • 哪里都有优缺点,自己选自己喜欢的。分享吐槽都挺好,就是有些人没有根据的为了抹黑而抹黑就没必要
        • 唉不知道那几位美国TN的大佬是否在哪个平行宇宙里经历过象妇女在阿富汗一样的加拿大.要不会如此抹黑这个宽容包涵的国家. +1
          • 他们不一样。在加拿大只能找到蓝领工作。在美国白领。跟在加拿大已经白领的,视觉不同
    • 写得很真实生动,尤其sf街头那一段,如临其境。等着看下一站
      • 下一站快到啦.谢谢关注.
    • CA和FL的水果真是没得说,晚饭几个水果就吃饱了。
      • 嗯,比吃油条和Churro健康
    •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城市在哪(四.1) +2

      在北加湾区的日子把我带回了20多年前父母带我来加拿大landing的新移民的回忆,只是现在我的角色是父母,care receiver 到care giver的转换.

      湾区到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而拖家带口来的不多,种种原因当地居民生育率感觉也不高,有survey统计当地狗的数量和10岁以下孩子数量多了10%(这还不算当地的猫和兔等其它pets的数量...).是个不那么kid friendly的城市(当然我没住宇宙和码农中心St Jose,不知当地具体状况)。学分高的学校基本“overly diversified”: 当地竟然有Chinese Immersion School... 亚裔(包括South Asia)占40-70%,Hispanic数量比例不低但明显少于美国其他地区,黑人不多.北湾白人和有孩家庭明显更多,学校也都还都不错.代价是每天要不乘船要不堵在GoldenGate bridge还要交钱. 亚裔多的地方基本各种课后班就多,内卷严重.在湾区这一根油条2017就卖$8块(可买两个In-N-Out double double,lol)的购买力大家可以脑补一节钢琴课价格. 加上冠绝美洲大陆的房价地税.所以说30万年薪为贫困线不以为过。

      说回到工作上,公司高层内斗升级,一次大re-org后,当年endorse我们的ET成员被迫离开到东岸FL另起炉沼.我们原先四人Canada leadership team 在double-digit growth, set role model 后先后升职打散到公司总部和全球分部有新任务.可两年后,之前revenue 和Marketing 两位先后离开了,只剩下我和当年辅佐的GM. 离开高层后台,加拿大成功土壤和团队,也可能global Team分布各地比较散队伍不好带,各种吃力不顺. 我手头的project ABC在Growth-Maturity lifecycle之间增速放缓,湾区这里大量全球热钱资金孵化出来的niche players数量多而且发展极快.处理不好,我们这样有较高的BrandRecogition的大船产品还没到maturity就直接进入decline stage的风险都及其之高. ABC在内耗后,后续businessCase approved funding 因executive sponsor departure加posted re-org strategic review冻结.之后半年我们团队只能美国全国到处跑partnerships找寻catalysts,无暇顾及海外推广.回头一看就可以察觉同期competition产品和MAUs提升,这里我是真实量化的看到什么是几何数增长.

      这期间老婆为了孩子也无法去工作,为了暂时牺牲了她的职业发展,虽然她的专业在这儿也是随便找。孩子们就更别说了经常处于困惑中:这个被海包围的地方怎么每年都有火和雾霾(那几年北加总有山火,重度污染最远可以飘到洛基山以东)要带口罩?(为啥爸妈不让留东西在车里?为啥我们红红(TTC)/绿绿(GO)的地铁到了这变得又黑又臭又慢?我只能告诉他们人生的不同,世界的不同,还有更惨的哩,比如非洲!? 对老婆,我企图用中国课文里的“天将降大任必苦其心智劳其体肤...“和“童年的艰辛是成功的资本...”这些鸡汤来洗她脑,当然我自己都觉的是BS的东西推销起来效果全无啊!总之从大到小都明显不甚快乐. 于是每年十万计想着和做着逃离加州的人群里又多了一员...

      (ps.湾区人民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当年山火雾霾后,口罩在2020年前已是湾区秋冬季度购物清单之一,频率稍少于toilet paper吧. 疫情爆发之初全球为口罩而疯狂之计,我们靠着早年日本$1.5元店屯剩下的8个口罩在旧金山打响第一枪shelter-in-place 的order前完成了逃离旧金山一时成为我家族里的佳话...)

      下期预告:“我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转至2015电影《师父》...)

      • 写得真好!静待下篇
        • 嗯.北美大陆城市生活成本的天花板和性价比的大地板结论先给个
      • 读着着很痛快淋漓,写得真好!
        • 打字打的很痛啊!
      • 论北美工作生活天花板城市在哪(四.2) +4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很多很多人的地方就有比江湖还大的水槽叫海洋,湾区这里的环绕的海洋就是四大洋之首之太平洋...

        当人有去意时,患得患失的心态开始沙盘推演. 我的GreenCard申请在去美14个月后公司HR即kicked off process. 那时工作很忙而且没有什么紧迫感拖拖拉拉找各种文件.基本齐的时候过去了6个月.不巧高层地震开始,即便我的HRBP同事事先善意提醒过,我还是没上心当回事。等材料文件集起律师petition起草完毕,公司re-org纵深发展中,我这条线的president/SVP都换人 GC approval hold了近4个月,刚刚submitted,dangdangdangdang,Covid开始...

        当时的心情和三藩二月阴雨天气夹杂在一起,在office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因为covid outbreak从hawaii返回不让进港在海上隔离的“毒”公主游轮在oakland和三藩pier之间游弋。这期间,当年我辅佐的加拿大GM也离开公司投奔在FL另起炉灶的老上线,在zoom上含泪告别,原来的winning canada team想不到只有我留了下来,而且还身在异乡,比身无分文好点, pull出加拿大的financials,才离开三年不到,我们的当年用四年时间打造的double digit growth,global model现已是double-digit decline,摇摇欲坠,没人理的孤儿了. 如果不是当地traffic实在太差,路上要经过的homeless帐篷区实在太多,我有不止一次去goldengatebridge加入跳桥的想法。

        此处省略10K各种乱象,说上帝同时开启的另一道门. 这道门就象UTAH Arch National Park里的那个最惊为天人的Delicate Arch一样在一个悬崖边出现了。因为covid,传统零售渠道急需pivot线上,我们团队的project ABC火了,成立公司唯三的快速增长产品中的老大!就象S&P3月触底2250后开始疯狂反弹,我们的partnership邀请源源不绝。这非常时期,re-org之后的公司也是只能照顾重点.招我去东岸总部,但人去不去不重要了.全球都在WFH...

        我没有理由不去,看似好像是GC的等待,其实是一种使命感- “我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 我是这个有着最灿烂Mosaic国家小分队的最后一人...

        在HalfmoonBay的Ritz Carlton饱餐外卖的2 dozens Miyagi Oyster,白沙滩的前浪推后浪前写下SF4EVER后.我们踏上了东进的路,开启了美国最美丽的自然景观的一段,原来美国的美是来源于这里...

        • 谢谢楼主的凌晨更新。注意休息。经历曲折,又要搬家啦
          • 谢关心,这周来西岸,gain了3小时。
    • 这位大侠,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让人佩服;移民二代,中文写作,意趣横生,令我景仰。 +2
      • 同景仰!
      • 估计在国内读了高中的。语言能力比较强 +1
        • 你真准!文言文太难,经常拖语文不及格…
      • 哇没见过这句高级用语.super flattered! 拜谢.
    • Informative & enjoyable. 谢谢,请继续!👍 +1
      • 谢啦!希望没有跑题太多 +1
    • 催下稿 +3
    • 写得不错,继续😄 +1
    • 写的真好 催更! +1
    • 现在来复个盘( 容易跑题是个大毛病,本来是议论文被写成又臭又长的叙述文,大家请包涵).北美城市事业工作的天花板城市就是三番大湾区 - 这个美国最古老最亚洲的城市里充满最多的热钱/最多全球来追梦的年轻人/最多传奇... 就是美国金山梦。 +2

      (如果当地homeless少点没么脏的话,我甚至觉的这是个最浪漫的城市,可能因为我是南方人,可能因为我老爱听那首老歌"...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但在生活各方面在性价比上是超大地板,这点在疫情之后可以全美无所不在的加州车牌可以看出。

      • 鼓掌。这是wrap 了?还是有后续?
        • 本想抛砖引玉让大家讨论哪个城市最适合工作事业和生活.可推拉把讨论写成故事后来看故事了…后续在准备中
          • 谢谢。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