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终于取到了毕业证书,深蓝色的底调,金色的古圆体英文,记录着一年多来的付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轻轻的一纸蓝色证书,拿在手里却是那样的有份量。
还是移民的第一个初春,在同事疑惑的表情中递交了辞呈,她们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放着工作不要,却要花钱去读书。要知道,这里是加拿大,工作就是一切的地方,一个新来不到半年的中国移民,可以在市中心的高级写字楼里谋得一份文职,是多么的不易。而我,却放弃了。
而磨难也从此开始。
第一道考验竟与读书无关: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
适值公交司机罢工,而我们还没有汽车。学校位于郊外的半山上,离家一小时车程,当然是汽车车程。好心的房东把她的自行车借给了我。于是,第一天上课,在7个小时内往返5个小时的自行车山路远征就成为记忆里的一个历史性镜头。下午6点当我冒着细雨,背着1寸厚的硬皮课本,拖着极度疲惫的双腿,远远望见阁楼的尖顶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再没有比那一刻更感觉这阁楼是如此的亲切了。在连续几个月里的夏日午后,总会有几个女生徘徊在校园的停车场,象猎人等待猎物一般,每看到有车准备出发,就赶紧小跑着过去,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问题:CAN YOU GIVE US A RIDE。。。。。。
不管怎样,解决了交通,心理倒也安定起来。第一天上课,按国内的老经验占好绝佳的后排位置,没想到那位时髦老太太的声音竟然那么小!加上一堆晦涩的法律名词,当下暗呼上当----看来在这里听课必须抢占前排!于是第二堂课断然改变策略,喜滋滋地坐在了头一排。哪知道这次换了一彪形大汉,声如洪钟,还喜欢在讲台上走来走去!不消一个时辰立刻眼冒金星头晕耳鸣。----唉!又上当了。至于他们讲的是什么----嘿嘿,我准备退学回去上班了:看着那一堆推的笔记,课本,过去的试题,大段的论述,想想上课竟然只能听懂30%,而我竟还自以为英语基础甚佳!小心翼翼地跟他商量:“这课程对我来说太难了,不可能读下来的。”关键时刻他坚决反对:“你去读吧,即使只试一个学期,考不过再退学不迟。我供你!”既然如此,只能咬牙坚持了----用同伴的话说:我的牙全碎了。
这时候是一定要集体作战了。几个人绑在一起,即使每个人只听懂一部,加起来不就是90%了!跟本地同学比起来,除了对课程本身的理解,更为难的是语言问题。想课前预习?根本看不完书。那就一个人看,再复述给别人。这时英语专业的同学就可以贡献优势。本地经济的背景不清楚?有本地读书经验的同学就可以出来解释。思路不清楚?那就由我来整理吧。作业不会,当然就更需要集体的智慧讨论了:)
最恐怖是课堂提问,只好单枪匹马。还记得那个给自己刻了个中文图章的教授,每堂课前必要求人人都把写有名字的牌子放在桌上以方便他提问。根据魔鬼定律,他提问的时候通常是你听不懂或做错的时候。最尴尬的一次,他迅速地问了一个问题要我回答。几十双眼睛齐刷刷望向我的关键时刻,突然发现:我没听懂问题是什么!他又问了一遍,我还是只能满脸通红地望着他,傻愣愣地摇头。那一瞬,真恨不得自己可以马上人间蒸发。下了课一打听,那问题竟出奇地简单:“你”是名词还是动词----立刻将此事件列入头等其耻大辱。
饱受无数次的悲惨打击,我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在考试中连续写几个小时的论述,听新闻懂得更多词汇,而学到最后,竟然连书都不买,仅靠上课听讲和笔记过考试关。。。。。。第一个夏天结束的时候,我们已在4个月内读完了全部课程的一半。
半工半读的日子更加忙碌,晚饭通常是在需要行进1小时的公车上解决,有时预习也是这时完成的,或者补上一觉,否则晚上上课根本会用脑过度。就这样,当移民的第二个夏天结束的时候,我的课程也终于全部读完了。
感谢这段经历,它不仅对英语水平是一个阶段性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个人价值,令我得以进入自己喜欢的领域任职;更重要的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越是艰苦的付出,经过时间的冲刷后,在记忆里就越闪亮,它们是你生命之河里的珍珠,历久弥新。你的生活因为它们而无怨无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还是移民的第一个初春,在同事疑惑的表情中递交了辞呈,她们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放着工作不要,却要花钱去读书。要知道,这里是加拿大,工作就是一切的地方,一个新来不到半年的中国移民,可以在市中心的高级写字楼里谋得一份文职,是多么的不易。而我,却放弃了。
而磨难也从此开始。
第一道考验竟与读书无关: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交通问题。
适值公交司机罢工,而我们还没有汽车。学校位于郊外的半山上,离家一小时车程,当然是汽车车程。好心的房东把她的自行车借给了我。于是,第一天上课,在7个小时内往返5个小时的自行车山路远征就成为记忆里的一个历史性镜头。下午6点当我冒着细雨,背着1寸厚的硬皮课本,拖着极度疲惫的双腿,远远望见阁楼的尖顶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再没有比那一刻更感觉这阁楼是如此的亲切了。在连续几个月里的夏日午后,总会有几个女生徘徊在校园的停车场,象猎人等待猎物一般,每看到有车准备出发,就赶紧小跑着过去,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问题:CAN YOU GIVE US A RIDE。。。。。。
不管怎样,解决了交通,心理倒也安定起来。第一天上课,按国内的老经验占好绝佳的后排位置,没想到那位时髦老太太的声音竟然那么小!加上一堆晦涩的法律名词,当下暗呼上当----看来在这里听课必须抢占前排!于是第二堂课断然改变策略,喜滋滋地坐在了头一排。哪知道这次换了一彪形大汉,声如洪钟,还喜欢在讲台上走来走去!不消一个时辰立刻眼冒金星头晕耳鸣。----唉!又上当了。至于他们讲的是什么----嘿嘿,我准备退学回去上班了:看着那一堆推的笔记,课本,过去的试题,大段的论述,想想上课竟然只能听懂30%,而我竟还自以为英语基础甚佳!小心翼翼地跟他商量:“这课程对我来说太难了,不可能读下来的。”关键时刻他坚决反对:“你去读吧,即使只试一个学期,考不过再退学不迟。我供你!”既然如此,只能咬牙坚持了----用同伴的话说:我的牙全碎了。
这时候是一定要集体作战了。几个人绑在一起,即使每个人只听懂一部,加起来不就是90%了!跟本地同学比起来,除了对课程本身的理解,更为难的是语言问题。想课前预习?根本看不完书。那就一个人看,再复述给别人。这时英语专业的同学就可以贡献优势。本地经济的背景不清楚?有本地读书经验的同学就可以出来解释。思路不清楚?那就由我来整理吧。作业不会,当然就更需要集体的智慧讨论了:)
最恐怖是课堂提问,只好单枪匹马。还记得那个给自己刻了个中文图章的教授,每堂课前必要求人人都把写有名字的牌子放在桌上以方便他提问。根据魔鬼定律,他提问的时候通常是你听不懂或做错的时候。最尴尬的一次,他迅速地问了一个问题要我回答。几十双眼睛齐刷刷望向我的关键时刻,突然发现:我没听懂问题是什么!他又问了一遍,我还是只能满脸通红地望着他,傻愣愣地摇头。那一瞬,真恨不得自己可以马上人间蒸发。下了课一打听,那问题竟出奇地简单:“你”是名词还是动词----立刻将此事件列入头等其耻大辱。
饱受无数次的悲惨打击,我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在考试中连续写几个小时的论述,听新闻懂得更多词汇,而学到最后,竟然连书都不买,仅靠上课听讲和笔记过考试关。。。。。。第一个夏天结束的时候,我们已在4个月内读完了全部课程的一半。
半工半读的日子更加忙碌,晚饭通常是在需要行进1小时的公车上解决,有时预习也是这时完成的,或者补上一觉,否则晚上上课根本会用脑过度。就这样,当移民的第二个夏天结束的时候,我的课程也终于全部读完了。
感谢这段经历,它不仅对英语水平是一个阶段性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个人价值,令我得以进入自己喜欢的领域任职;更重要的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越是艰苦的付出,经过时间的冲刷后,在记忆里就越闪亮,它们是你生命之河里的珍珠,历久弥新。你的生活因为它们而无怨无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