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近20年前那天,我平生第一回坐飞机,第一回跨出国门,第一回在资本主义国家讨生活。苦命的打工人,在国内习惯了找低端工作,不是劳动力市场就是靠朋友介绍,所以出了国还求职是国内思维,到处找劳动力市场。记得登陆后的一周,运气爆棚,在报纸上找到一个温哥华市中心的一个JOB FAIR。
到了现场,感觉与国内的也没啥不同,一个个摊位扫过去,看到合适的就填表(简历基本用不着,给了人家也不看),有的没的拉扯几句,能当场敲定问你啥时能上班就有戏,要是让回去等消息,基本就是黄了
误打误撞,正好碰上了个酒吧招Bartender,我心想,这个我行,我能上,上海的HARDROCK(硬石酒吧)我还是第一批领班呢,上去嬉皮笑脸一套近乎,您别说,人家还挺满意,宾主双方在亲切、友好、坦诚的气氛中就劳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职位与薪资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突然间,对面的MILF妈妈桑不经意随便问了一句,结果坏菜了
“Where did you go to high school?”
事后,回家路上,我琢磨出味了,其实我本就该胡诌一个本地中学,比如“Cambie Secondary in Richmond”, 99.99%就蒙混过关了,她绝对不会去做外调,可惜,我好傻好天真,如实回答了上海某处一个混混流氓扎堆的烂校,名字很中国,还是以一个志愿军英雄战士命名的
更糟糕的是,我生怕他们不理解,还特意加上了,Shanghai, China
可想而知,煮熟的鸭子飞了,一句“Thanks for your time”让我滚蛋。我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找低端工作,加拿大这的老板并不看重学历,本地啥高中毕业都成,但是,关键在但是,本地人优先,至少是本地高中生优先,外国高中毕业(美国除外)他们就有点怕了,不敢冒险,要是中国那里的大学,他们更怕,真应了老毛一句话,“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自从这次以后,我面试一概淡化中国,只要对方不刻意提问,我不会主动提及中国,哪怕是公司名称,我也会用缩写,比如,要是我在工商银行做过柜员,一定会说,我服务于ICBC(与 BC省唯一的公立汽车保险公司 同名,Blah, Blah, Blah。同理,如果我在上海某棚户区街道办事处做过办事员,我一定会说,我曾经做过Social Worker, 在most troublesome neighborhoods in THE city. 英文里,The是个好东西,啥都能用她糊弄凑合对付,加拿大人最明白这个道理,要不是咋“The Bay”叫“The Bay”呢?你懂的
中国和加拿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SYSTEM,要想在加拿大找工作,第一步就是淡化和模糊区别,降低用人单位的戒备心,当然,这仅限低端工作,要是在数字打头的369研究所干过,身怀绝技的大拿们,搞航天航空原子能的,请自觉飘过,没准加拿大求得就是这些人
对于普通人新移民,Don't ask, don't tell,是条求职的铁律,绝对是有益无害
对了,差点忘说了,当年移民那阵我学历经历和同学们前辈们完全不能比,唯独英文马马虎虎🐎🐎🐅🐅,因为我在上海每天都实操,不是片场调戏老外,就是中国银行门口做拷边模子倒卖外汇或者在城隍庙卖假古董,所以交流没感到很困惑,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