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十》Ten
伊朗电影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2002年的作品《十》(Ten),将简约主义发挥到极致:全片由车内司机——一个离了婚、三十来岁的中产阶级女人,在十个不同的时间片,和乘客席上的乘客的十段对话组成;乘客分别为,她10岁的儿子(四段对话))、她妹妹(两段)、顺带搭车去清真寺祷告的老妇人(一段)、妓女(一段)和她的女性朋友(两段);本片用固定在汽车仪表板下面的一左一右两台DV拍摄,纪录片一样的框架结构,整个场景限制在车内,在绝大部分对话中,场景甚至只是前排座位的一半,要么镜头对准乘客席,要么对准司机席,司机和乘客对话时,镜头没有任何切换;而德黑兰的喧闹市声,构成十段对话的背景噪声,自车窗或左或右隐约可见。
部分基于伊斯兰社会的严酷现实,阿巴斯2000年以前的片子是没有女性主角的;自2001年的ABC Africa这部描写乌干达爱滋病危机的纪录片始,阿巴斯才第一次真正把镜头对准了女性;而在《十》这部故事片里,除儿子外,包括女主人公在内的所有角色全是伊朗女人,让她们的声音透过头巾和面纱,让世界听到,也许是阿巴斯潜藏胸中已久的主题之一。
那么,她们聊些什么呢?不过是些典型的家常里短,比如:
早熟的儿子抱怨母亲罗嗦、总是教训他、自私(和父亲离婚),他打断母亲说话的不耐、高昂的调门,同是作为东方人的我们,在我们小时候,在我们周围,经历、见识得太多了;中间也有温情的一段,儿子和母亲谈起他的后母,母亲自信比那个女人美,儿子偏笑说后母不但比她美,而且能餐餐做出好吃的翻新花样,不象她只会让女佣做饭,否则顿顿一个样。
女主角和妓女聊天,妓女告诉她那些丈夫们一边寻欢,一边用移动电话对妻子说“Darling”,从而小结出来妓女和妻子是零售和批发的差别而已。
女主人公和她女性朋友的先后两段对话能看出一点人物内心及性格的发展,从中亦能窥见阿巴斯风格的一斑:前一段,朋友担心地说男友对步入婚姻有些矛盾,因此深恐会失去他,女主人公告诉女友得到和失去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女人该先爱自己,方能爱人,此时女友哪怕在车内,头巾仍然围得严实,一个可怜、怕遭人遗弃的小女人样子;后一段,女友证实她男友不想娶她(在伊斯兰国家,这意味着这个男人抛弃她了),她安慰女友,对女友说你头巾系得太紧,和人不匹配,劝她松开点,这时,一个神来之笔出现了,女友缓缓解开头巾,一个光头,右耳上佩戴大耳环,羞涩的微笑,说,“刚刚理的”。
毛尖曾注意到,在1992年的戛纳,《生生长流》(And Life Goes on)获奖后,阿巴斯借了一件红色上衣上台领奖;10年后,在这部简约到以至于枯的片子里,有一个片断,女主人公身穿红色的外套,面容光洁,红唇饱满,鲜艳逼人,这样冰山的一角,观众真得象批评家所说,必须“填充空白”(fill in the blanks,语出Jonathan Rosenbaum对阿巴斯作品《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的评论),才有可能体会到海面下的巨大力量。可是,拿什么来填充空白,起码对普通观众如我来说,又成了新的问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伊朗电影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2002年的作品《十》(Ten),将简约主义发挥到极致:全片由车内司机——一个离了婚、三十来岁的中产阶级女人,在十个不同的时间片,和乘客席上的乘客的十段对话组成;乘客分别为,她10岁的儿子(四段对话))、她妹妹(两段)、顺带搭车去清真寺祷告的老妇人(一段)、妓女(一段)和她的女性朋友(两段);本片用固定在汽车仪表板下面的一左一右两台DV拍摄,纪录片一样的框架结构,整个场景限制在车内,在绝大部分对话中,场景甚至只是前排座位的一半,要么镜头对准乘客席,要么对准司机席,司机和乘客对话时,镜头没有任何切换;而德黑兰的喧闹市声,构成十段对话的背景噪声,自车窗或左或右隐约可见。
部分基于伊斯兰社会的严酷现实,阿巴斯2000年以前的片子是没有女性主角的;自2001年的ABC Africa这部描写乌干达爱滋病危机的纪录片始,阿巴斯才第一次真正把镜头对准了女性;而在《十》这部故事片里,除儿子外,包括女主人公在内的所有角色全是伊朗女人,让她们的声音透过头巾和面纱,让世界听到,也许是阿巴斯潜藏胸中已久的主题之一。
那么,她们聊些什么呢?不过是些典型的家常里短,比如:
早熟的儿子抱怨母亲罗嗦、总是教训他、自私(和父亲离婚),他打断母亲说话的不耐、高昂的调门,同是作为东方人的我们,在我们小时候,在我们周围,经历、见识得太多了;中间也有温情的一段,儿子和母亲谈起他的后母,母亲自信比那个女人美,儿子偏笑说后母不但比她美,而且能餐餐做出好吃的翻新花样,不象她只会让女佣做饭,否则顿顿一个样。
女主角和妓女聊天,妓女告诉她那些丈夫们一边寻欢,一边用移动电话对妻子说“Darling”,从而小结出来妓女和妻子是零售和批发的差别而已。
女主人公和她女性朋友的先后两段对话能看出一点人物内心及性格的发展,从中亦能窥见阿巴斯风格的一斑:前一段,朋友担心地说男友对步入婚姻有些矛盾,因此深恐会失去他,女主人公告诉女友得到和失去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女人该先爱自己,方能爱人,此时女友哪怕在车内,头巾仍然围得严实,一个可怜、怕遭人遗弃的小女人样子;后一段,女友证实她男友不想娶她(在伊斯兰国家,这意味着这个男人抛弃她了),她安慰女友,对女友说你头巾系得太紧,和人不匹配,劝她松开点,这时,一个神来之笔出现了,女友缓缓解开头巾,一个光头,右耳上佩戴大耳环,羞涩的微笑,说,“刚刚理的”。
毛尖曾注意到,在1992年的戛纳,《生生长流》(And Life Goes on)获奖后,阿巴斯借了一件红色上衣上台领奖;10年后,在这部简约到以至于枯的片子里,有一个片断,女主人公身穿红色的外套,面容光洁,红唇饱满,鲜艳逼人,这样冰山的一角,观众真得象批评家所说,必须“填充空白”(fill in the blanks,语出Jonathan Rosenbaum对阿巴斯作品《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的评论),才有可能体会到海面下的巨大力量。可是,拿什么来填充空白,起码对普通观众如我来说,又成了新的问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