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昨天读了苦丁山的关于辛追的故事,很是新颖。当年我也对考古很感兴趣,马王堆的资料也看了一些,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看到的关于马王堆的一些史料。内容比较枯燥,对考古不感兴趣的慎入。

先说一说马王堆的名字。马王堆里并没有埋着姓马的人,而利苍他们家也没有做过马贩子,为什么他的家族墓被称为马王堆?有一种说法是在清朝的地方志中,这里的两个大封土堆被误记作利苍身后一千年的五代十国中南楚的国王武穆王马殷的坟墓,所以“马王堆”也就一直被当地人这么叫下来了。

如苦丁山所说,马王堆一共包括三座墓葬。其中二号墓的建成时间最早,通过出土的三枚印章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是长沙国的丞相,軑侯“利苍”。由此也更正了《史记》和《汉书》中的两处错误,因为它们将利苍的名字写成了利仓和黎朱苍。

关于軑侯利苍,现在的史料推断他应该是楚国人,原籍江夏郡竟陵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的潜江市。利苍差不多是在汉高祖九年左右(公元前198年)从湖北来到长沙国当官。而他之所以被封为軑侯,主要的原因是在公元前196年,因为吕后杀了韩信和彭越,使得大名鼎鼎的淮南王英布谋反了。英布可是汉初名将,和韩信、彭越齐名,也是刘邦在打下天下以后分封的八个异姓诸侯王之一。而和英布一起被封王的除了韩信,彭越,卢绾这些名将之外,还有就是长沙王吴芮,也就是利苍担任丞相的长沙国的第一任王。而吴芮和英布还是翁婿关系,当年吴芮将自己女儿许配给了英布这个在脸上刺了字囚犯,而且爷儿俩还一起起兵反的秦。所以这次英布谋反,但是兵败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自己的大舅哥,当时第二任长沙王吴臣。而吴臣当时对于是不是要收留英布还是很犹豫的,但就是在丞相利苍的极力劝说下才下定决心,和英布划清界限,坚定地站在以刘邦为首的中央一方。于是长沙王吴臣派自己的儿子吴浅将英布骗到他当年起兵反秦的发迹之地番阳县,在那里将英布击杀,为刘邦除去了一个心头大患。而吴臣的这种做法又一次向朝廷表明了自己忠心,也使得长沙国成为唯一一个没有灭掉的异姓诸侯国。吴氏的长沙国才得以又往后传了三代,四十多年。正是因为利苍和吴浅的这份大功,所以才在三年后,也就是刘盈继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193年将利苍和吴浅同时封侯。利苍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封为了軑侯。

这里还要顺带说一下,当时长沙国虽然是诸侯国,诸侯王有自己任命官员的权力,但是丞相却是由中央任命的,名为辅助,实为制衡,而且利苍不但作为丞相掌握很多实权,而且又是长沙国两朝老臣,侯爵身份,地位是相当高的。马王堆二号墓中,利苍的葬制是标准的列侯极,一椁三棺。由于二号墓损毁的比较厉害,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和一号墓辛追的葬制一样是一椁四棺,只是现在实在难以辨认了。当时汉朝沿袭的是周礼,根据《荀子》记载,天子五棺二槨,諸侯四棺一槨或三棺二槨,大夫二棺一槨,士一棺一槨。所以,从利苍夫妇的葬制中可以看出确实符合列侯的标准,并没有什么破格的地方。

关于三号墓,其实早就基本认定墓主人是利苍的儿子,但是目前争论的焦点就是到底是哪一个儿子。一说是二代軑侯利豨,另一说是利豨的兄弟长沙国的司马利得。现在史学界比较倾向利豨的说法,因为从三号墓的葬制上看是三棺二槨,明显是列侯的规格。在汉代,葬制的要求非常严格,没有继承爵位的利得应该是不能享受列侯的葬制。而且从三号墓出土了印有“利豨”和“軑侯家丞”的“泥封”。所谓泥封就是过去的书简在寄出去之前,会用一块泥巴将它的开口部分封上,然后印上自己的家印,这样收信人看到完好的泥封就会知道这封信没人拆开看过。此外,在三号墓的“遗册”(就是随葬品清单)中还列出了“安车”、“大车”、“温车”、“车京车”、“一乘驾六马”等只有列侯才能享有的车骑制度。从这些证据来看,三号墓主应该就是二代軑侯利豨。但是,麻烦的事情就是,从墓中还出土了一片木牍(就是一个长条的木简)上面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由此说明,三号墓主的下葬时间是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但是,问题来了,《史记》和《汉书》都说軑侯二代目是死于汉文帝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65年,和他妈辛追下葬时间差不多。所以,到目前为止三号墓主还没有一个能被学术上接受的结论。但是,有学者就提出,既然《史记》和《汉书》可以将利苍的名字记错了,为什么就不能将利豨的去世时间也写错了呢?而且,《汉书》在关于利豨的记述上明显就是抄的《史记》,所以两个不能互相印证。现在支持利豨的观点比较占上风,而其中持肯定意见最有名的就是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并亲自参与了马王堆发掘工作的傅举有先生。所以,三号墓的主人确实是有清晰线索的,只是在史料的验证上存在争议,而不是在下葬被刻意隐瞒。

关于利豨出生日期史书没有记载,但是下葬的时间是清晰没有疑义的,那就是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而且尸体的年龄大概三十多岁。所以我们能大概推算出利豨应该是出生在公元前198年以前的,而且利苍和辛追在198年就已经抱着利豨走马上任了。而汉惠帝的生卒史书有清晰记载,就是公元前210年到前188年。在利豨出生的最晚可能的前198年,刘盈只有12岁,那么在辛追怀孕的时候刘盈最多也就11岁。至于他们会有一腿吗?我不知道,因为我在11岁的时候还在拍洋画和揪女生小辫儿呢。

关于为什么贵为軑侯一代目的利苍的墓如此简陋,而辛追的墓极尽奢华呢?现在考古界并没有一个结论,至今都是一个谜。不过比较靠铺的推论就是,利苍死的时候的公元前185年,是吕后执政时期,她封了一堆吕家的外戚,正和老刘家折腾呢,天下还是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利苍虽为一国丞相和侯爵身份,但是毕竟大环境不好,几乎年年打仗,所以自己兜里也没攒下什么,而且中央时时刻刻盯着这唯一的异性诸侯国,长沙国随时有被削番的可能,国破家亡可能就是明天的事情。由于这种对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利苍死的时候家人也不敢倾尽全力给他弄个豪华大墓。而二代軑侯利豨死的时候是汉文帝十二年。文景之治大家都知道吧,由于文帝妻子窦皇后的劝说,文帝开始实行道教黄老之术提倡的轻赋税,简刑罚,兴水利,重农业。这一套治国理念贯彻了文景两朝,使得汉朝国力大幅提升,人口几乎翻了一番,直到汉武帝听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开启了后世两千年儒家的新时代。当然这是后话了,但是我们看到,汉朝的实力确实从刘恒开始了飞速发展。到了利豨死的时候已经是文帝十二年了,中央的政治环境已经稳定了,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长沙国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所以候府也就有钱给利豨修个好一些的墓了。因此我们看到三号墓要明显好于二号利苍的墓。

但是为什么辛追的墓比她丈夫和儿子都要好不少呢?辛追墓和儿子利豨墓都出土了“軑侯家丞”的泥封。“軑侯家丞”指的是軑侯家的管家。从出土的泥封上面的篆刻来看,两个泥封并不是同一个人的。也就是说当时的軑侯家的大管家有两个,一个是辛追的,一个是利豨的。由于当时汉朝的丧事都是由家臣给操办,所以辛追的大管家很可能就是一代軑侯利苍时期的老臣。而利豨由于已经继承了軑侯的爵位,也就有了自己的大管家,那么他的葬礼自然是由自己的管家来操办。由于辛追的一号墓建成时间最晚,差不多是在利豨死了三年后建成,而且操办整个葬礼的是一代的老臣,在将自己的两位主人合葬时就有底气选择大操大办,而当时三代目也就十几岁的孩子,而且家里也有钱了,自然也就没有反对的道理了,况其他没过多久就去长安当官了,祖母的葬礼自然是要好好办一办的了。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軑侯的食邑不过七百户,汉朝差不多一户五口,算下来也就三千多人不到四千人,哪里有这么大实力建起那么大的一座墓?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还要借助于上文提到的傅举有先生的研究成果。根据《汉书》,长沙国在汉文帝的时候全国在册人口两万户,算下来也就不到十二万人。但是傅举有先生在研究马王堆出土的《长沙国南部驻军图》时,根据上面的记载算出来,当时包括南疆的少数民族在内,长沙国的实际人口应该不低于十二万户,也就在60万左右。结合当时汉朝整个的2000万人口看,这个数字是合理的。这么一推算,軑侯的食邑应该远不止3000人。 而且从同时期的长沙附近发掘的曹女巽墓来看,当时的长沙国是非常富有的。由于曹女巽墓里有“黄肠题凑”,说明这是一个帝王级的墓穴,比马王堆的等级要高。“黄肠题凑”是在周朝兴起的一种墓葬形式,由于汉朝初年恢复周礼,所以就连这个也一起拷贝了。“黄肠”指的是黄心的柏木,而“题凑”是木的头向内的一种码放形式,也就是用一堆的黄心柏木的树心,以木头窄 的一端向内这种方法将,整个椁室包了起来。在北京大葆台汉墓中发掘的黄肠题凑用料竟然多达15千根以上!这个的确是只有帝王一级才能享用的。但有的时候功劳非常大的臣子也有可能被赏赐使用,比如霍光就被赐了一幅黄肠题凑。所以曹女巽墓绝对是一个王级的人物的墓。这个墓在唐代的时候被盗过,但就是如此还是在墓里出土了非常精美的玉器300多件。这个待遇可是辛追没有的,因为大量的玉器也是帝王的专享。由此,长沙国的实力可见一斑。所以,辛追的一号墓虽然比她的丈夫和儿子要豪华不少,但是放在当时长沙国的实力来看,也就不会觉得太过突兀了。

曹女巽墓的玉器安身长沙博物馆

(这个就是曹女巽墓中的出土的玉壁)

 

其实马王堆的出土物主要是在研究价值非常高,因为几乎没有被盗过,所以里面的陪葬品异常丰富,而且包含了很多的早已失传的先人典籍,比如帛书《老子》。我们之所以称之为《道德经》,是因为后世一直认为《道》经在《德》经之前,但是从马王堆的出土我们看出,原来是《德》在前而《道》在后的。而且正是因为有了马王堆的帛书版《老子》,我们才发现原来很多以前认为的老子的思想全都学拧了。比如这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翻译过来就是:特别大的空间是没有边界的,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而“大器晚成”也成了当今一个非常立志的成语。但是,帛书版写的却是“大器免成”。意思就是真正最牛的器物是浑然天成的,是不用人力做成的,比如自然界很多绝美的风景。一字之差呀,老子的思想就这么被我们谬解了两千年。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笔耕枫下 / 昨天读了苦丁山的关于辛追的故事,很是新颖。当年我也对考古很感兴趣,马王堆的资料也看了一些,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看到的关于马王堆的一些史料。内容比较枯燥,对考古不感兴趣的慎入。 +5
    • 黑压压一片吓死人啦,老眼不忍卒读, 但肯定是沥心之作,加一!
      • 所以我说“慎入”:)
        • 慎入的意思一般是有图片,示意大家要小心。
          • 确切说慎入的意思一般是有应打马赛克而没有打的图片。
    • 挺好看的。
      • 看来你对考古也是很有兴趣的,不然不会觉得好看的,谢谢了
        • 考古很有趣的,可惜我懂得很少。以后有类似大作,请放上来,让俺们也赏赏。
    • 哇,好厉害!请收下我的菠萝盖儿和肘子~
      • 好咧,红烧喽,列位。
      • 菠萝盖儿!有日子没听到这个词儿了
        • 正宗东北说法是波楞盖儿。
          • ZT:据《中国民间方言词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载:膝盖在济南叫波罗盖,北京叫波罗盖儿,沈阳叫波棱盖儿。粤语受北方语音影响,也产生了这种讲法;又因粤人熟悉菠萝这种水果,所以又会写作"菠萝盖"。 +1
            • 手动+1
        • 那大孤盖呢?
          • 这个没听过,啥意思?
            • 我理解就是鼓起来的一块骨头。在脸上就是颧骨,在脚上就是大脚趾旁边的那块骨头。
    • 先占位
      • 还有位子吗
        • 还有站位。
          • 你边上还有没有?
            • 挂票还有剩,要吗?
              • 要,但我要她边上的位子
                • 我身边有个衣架。你自己看着办吧。
                  • 挂秋裤那个钩子?
                  • 你把你的衣架也让出来给我用啦?这..... 这太让人浮想联翩吧.....
    • 都是你写的?好厉害。
      • 其实我只是将看到的各种资料转述了一下
    • 看到最后一段一团浆糊的脑子终于清晰了
      看到老眼昏花,辣么多信息。。。。最后我成功地记住了大器免成。$_$ 你认真起来的样子牛气哄哄的,再献上一次膝盖。
      • That's still a wrong interpretation. There are plastic surgeries available nowadays.
      • 再搅和一下: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中再次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一部分是《老子》写本。楚简本中,既非“大器晚成”,也非“大器免成”,而是写作“大器曼成”。
        • 这个我也看到了,一说在先秦时期,“免”和“曼”都是“无”的意思,所以两句差不多。而且,如果把整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连起来看,晚在这里就显得突兀了,因为其他三个都有“无”的意思。但是换成免或曼就讲的通了。
          • 这下就放心了。以后谁再说俺成不了大器,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免了吧”。 +1

             

            • 不愧是大书法家,你赢了!
            • 我本来还准备等到晚年的,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放弃了。
              • 共免! +1
      • 咳,古人用古文过于精简,又没有标点符号,还乱用错字,很容易造成歧义。这是古人说话不严谨造成的,后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再解读就更没边了,比如于丹。焉知以前那些经典解释就不是于丹之流篡出来的?
        • 确实,《老子》读起来太晦涩了,很少有人能过真的读懂。所以人们一直都是在看批注版。所以说,有多少批注版,就有多少版《老子》
    • Good work. But, I gave up reading KDS' articles for a while. As a reader “serious” but “at ease”, I suggest watching relevant part of 中国通史 videos. At least I'll get systematical knowledge while not going wrong directions.
      • 中国通史对于掌握历史的大致脉络是很有用的,但是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我觉得还是需要我们去抠细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当时人们的想法和做法,才能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1
        • You said it right.
    • “大器免成” 确实比 “大器晚成” 哲理更深。用在人身上,是说你要是没有天赋,多努力都没用。天的作用比人重要。
      • 是这个理儿,就是别让小孩知道了,免得小孩欢乐大人愁啊。
    • 厉害!大器晚成
      • 免成:) +1
    • 一如既往地 多字
      • 分量总是给足~ +1
        • 虽然猛看是写了一大堆,但看进去了的话,看完后,意犹未尽,觉得写的少了点儿。
          • 你以前肯定是个爱读书的好学生!
            • 不爱读书,喜欢八卦,考古也是八卦的一种吧。
              • 那是相当非常费脑筋的一种八卦。
                • 你那是说三拉这样的。我是只看不想,看过就忘的,基本不过脑子的。
          • 五香粉放少了。
    • 太有学问了!去过马王堆一次,然而博物馆里看的内容都忘掉了,只记得当地的导游说参与发掘墓葬的人很多横死了。因为挖人祖坟是缺德的事。
      • 后来从科学角度的解释是:墓封得太严了,而且里面有不少鱼肉之类的易腐败物质,使得墓内的氧气很快就被耗尽,需氧菌死亡,厌氧菌大量繁殖,结果形成了大量沼气,所以开墓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因为吸入了大量沼气才病的。
        • 是的,当时是很震惊的。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得知新中国初期考古上由于技术限制,毁过很多出土文物,令人扼腕。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古墓不敢轻易开
          • 是呀,现在基本上都是保护性挖掘了,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始皇墓的真容。
            • 始皇墓已经找到了吗?
              • 封土堆不是就在西安吗?
              • Yes.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e huge mud above the tomb. There is no tech (time critical) to protect the relics if disentombed.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of scooping deep-sea organisms up.
    • 得,11岁的刘赢没法和辛追暗通款曲。。。你把昨天苦丁山的浪漫爱情故事一棒子打翻了。。。佩服佩服,这古考的,叹为观止啊!
      • 浪漫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