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大叔正在了解电动车与太阳能屋顶,正好看到川普的退出马黎气候协议,呃。。。
感觉电动车与太阳能屋顶都已经相当靠谱了,离与传统能源一较高低的日子不远了。想想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用交电费、再也不用付油费,那该多美好。。。
电动车的优点:省油费、舒适。
缺点:价格贵、开不远。
省油费:每百公里的费用大约只相当于2-3L的油费。如果电也是免费的,那就是0。舒适:没有发动机的震动与躁音。另外,电子驱动的产品,应该比机械的不容易坏吧,估计也会比较可靠。
价格贵,比普通车要贵2万以上。目前安省政府对电动车的补贴很给力,最高达到$14000。算了一下帐,如果算上省的汽油费,买辆非豪华型的电动车,开销已经与普通车差别不大了。
电动车最大的缺点就是开不远。号称2-300公里的,如果开了空调或暖气,要大打折扣,而且电池蓄能会降低,实际可能只开100多公里。不过,也有新的解决方案:把纯电动与HYBRID结合,电池用的差不多了,再用HYBRID,总共可以开8-900公里。
如果电动车的价格能再降一点,并且有了几年的可靠的记录,相信大部分人会接受。
目前,如果没有政府的补助,那吸引力就差多了。正是政府的补助,促进市场需求,引导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行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投资与竞争,将导致价格的下跌
在安省,太阳能屋顶的发展有意思。嗯,全世界都在做这事,但咱就只谈安省吧。
安省在2009年开始了FIT program,来引导和促进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没详细看过商业部分,这里只谈住宅屋顶的micro FIT program.
这个东西呢,大体上就是叫大家把太阳能板装屋顶上,通过太阳能发电,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回流到电网。
安装费,2009年要大几万块吧。。。。。。考虑到电费才一毛左右,每年电费顶多一、两千,脑袋正常的人都不会安装。太阳能屋顶普及的前提是安装费要降下来,要降很多很多。但是,安装费是由原材料与人工费等组成的,降安装费不容易。只有大量的投资之后,生产规模上去了,再加大行业竞争,从制造原材料到培训员工,各方面的成本才会降下来。但私人投资者,在没有看到市场前景的情况下,是不会投钱进去的。
这就成了“先造车还是先修路?”的问题了。
这里顺便提一些背景:
太阳能板的材料,主要是单晶硅与多晶硅。还有太阳能薄膜等产品。而这些最初的产品,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早期的单晶硅与多晶硅价格非常高,太阳能没什么实用价值。2000-2010年代,德国领导欧洲对太阳能行业进行大量补贴,市场迅速发展,导致多晶硅价暴涨。中国有个厂家,因为存有大量的多晶硅,股票上市,老板瞬间资产上100亿美元,成了当时的全国首富。
多晶硅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物,处理不好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所以欧洲的厂家不容易做。中国就没这个问题。中国各级政府给太阳能产业许多优惠,环保方面也宽松,屁民抗议了有警察打压,村民喝了污染水,给点钱就打发了。于是中国曾经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多晶硅产能大发展,规画的产能足够全世界使用还有剩余。然后,价格就暴跌下来。
原材料价格的暴跌,刺激行业的扩张,使用户安装的成本也大为下降。相应的,政府给的补助也降了下来。政府有意的,在能吸引公众的基础上,不断的调低收购价格。2009年,安省的microFIT program以80分/度的20年固定价格收购太阳能屋顶电费。而当时的电费大约8分吧。以当时的安装费用,用户安装后的发电投资每年回报率大约15-20%,据说。然后,安装费用一路下降,政府也不停的下调新的收购费用。2012年,收购电费价格约是55分/度。到2013年。收购价只有约40分了。现在,收购价大约在30分左右。现在,投资太阳能屋顶的回报,据说只有10%的样子。太阳能板的设计寿命是20多年。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花了3万刀安装太阳能屋顶,那么,未来20年,每年的发电回报大约在3000刀,还行的样子。
这与传统行业竞争,已经不太远了。
从安省政府的角度,目前的价格,可能已经有投资价值了。因为这些太阳能产品在白天发电,而白天是用电高峰,起到了削尖峰的作用。如果政府为了应付用电高峰去建电站,由于现在的用电高峰电费加税,已接近20分/度,那么,推算出成本肯定会高于这个,很可能会高过30分/度。
但对个人用户来说,没有政府的补贴,肯定还是不合算。
那么,如果DIY呢?自已买材料,爬上屋顶装一下,发电自已用?
这个,大叔也算了一下,还是不太好。计算了太阳能板的价格、电池价格、安装杂费、有效日照时间、转换率等,依然没什么赚头。主要成本是太阳能板,其次是电池。如果直接把整个屋顶换太阳能板,也行不通。太阳能板的价格比普通屋顶瓦片的价格贵10倍。
行业最可行的方案是太阳能板价格再降一些下来,然后有行业整合出现,比如在建新屋时,直接用太阳能板替代传统屋顶,这样比较可行。这正是Tasla在做的。
加拿大有一个劣势:纬度高,阳光相对弱,而且冬天的冰雪会影响发电。美国与中国的南方就比较好。现在中国太阳能的普及搞的不错。美国南方也是大有前途。
但这事对川普来说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