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学埙于我而言,与其说是附庸风雅,倒不如说是煮鹤焚琴。这一点有我自小学以来的音乐课成绩单为证。
严格地说来,如果说音乐细胞可以遗传的话,玩上一两样乐器,对于我应当不算难事。我亲耳听我父亲吹过笛、箫、笙,拉过京胡、二胡、板胡、小提琴,弹过月琴。然而,长久以来我会使用的民乐乐器恐怕只有木鱼,西洋乐器只有沙锤。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从小学以来就只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恰恰相反,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是朝着素质教育的大路前进的。只是这种努力往往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方式进行演进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读大学时。由于功课不紧,我便悍然将家中的小提琴扛到了宿舍。尽管整整一个学期,我还是只能拉出音阶,不过却使得整个樱园三舍的四楼基本杜绝了睡懒觉现象。事后,我们的老师十分经典地对盖棺定论:“The instrument you can play best is recorder.”
好汉不提当年勇了,还是正经地谈谈我是如何吹起埙的吧。
我第一次听到埙的声音理论上应当是1984年。当时,家中搞来几张颇为紧俏的湖北省歌舞剧团《编钟乐舞》的演出票。为了不浪费票子,我被父母亲带进了剧场,并以不断摇晃我的身体为代价,保证我不在演出时彻底“陶醉”于音乐中,并以鼻口腔发出不经意的声响。后来我知道,中国第早的一次埙演出便是此时,演奏者是赵良山,他使用木埙演奏了仅两分钟的《哀郢》。埙的第一次走向世界的演出,我虽然不在现场,但是也一定看过现场直播。这一点也可以现存于世的我当时的作文为证:那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演奏曲目是《楚歌》。非常遗憾的是,以上一段并非回忆,而是分析。我早将与埙的这两次交往忘得精光。
事隔近二十年后,我才开始学埙。而学埙则完全出于偶然。
我的父亲经常出差,如上文所述,他是个音乐爱好者,因此每次出差到了民族地区,他就会带回些便宜且古怪的乐器来,挂在家中墙上作为装饰。去年,他由某地回来,便带回一只埙。这是一只做工粗糙的泥制埙,而且经过了改良,九个指孔、顶端吹孔处加了个哨口。正因为这个哨口,使得这只埙成了我们家中,惟一一件我可以拿起来就用的乐器。也使得,在全家的乐器演奏会中,我有机会占有一席之地。
吹出七声音阶,不算太难。既然可以吹出七声音阶,那么理论上也不会太难。问题是,每当我照着曲谱吹出自以为优美的旋律时,家人往往会掩耳而奔。有一两次,奔走不及,给我逮住后,严加拷问,他们也说不出我演奏的曲目。然而,我所选择的曲目通常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呀?
最后,父亲终于忍不住,对我的演奏水平进行了颇具文学性的总结----如果用六个字,是“惊天地、泣鬼神”;如果用四个字,是“鬼哭狼嚎”;如果用两个字,是“鬼呀----”
经历了这一次失败,我总结出两大要害。第一、革命的行为要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我还应当加强埙以及民族乐器管乐的理论修养。第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还应当搞一只象样一点的埙来。毕竟生产资料的改善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嘛。
作为一个现代人,理论的提高当然离不开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了。于是,上班时间多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充分利用单位的网络资源寻找埙的各种资料。感谢因特网,在短短几天内,我就找到了N个关于埙的网站,下载了N多埙的学习指南和埙曲。这一场实践后来被证明是大有益处的。首先,下载的埙曲之多几乎包括了现在所有正式发行过的埙乐演奏。其风格、内容则包括了古今中外各类题材。更可怕的是学习指南,下载后一细读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埙的了解之少,实在可怜。埙有六孔、八孔、九孔、十孔、十一孔、十二孔、十六孔等多种形式。最早的埙居然是七千多年前的,是从河姆渡挖出来的。其实埙原先不是乐器,而是武器。是先人用绳子拴着砸野兽用的,只是后来发现这东西可以吹出声来,才渐渐成了乐器。自然埙上的孔也就越来越多了。有意思的是,埙这件乐器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其音乐表现力也是不相上下。中国的古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八音: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埙是土音之中的惟一乐器。而由于埙的制作过程中是用水和泥土,然后放在金属器皿中用木生火制作,可谓是五行齐全。也就不得不由着古代理论家们天马行空的玄思一阵了。加上埙的音色主要处于中音区,和人声相近。古代音乐理论又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一说,埙的地位就更为特殊了。偏生好事的儒家又喜欢装神弄鬼,总结出埙作为土音是什么“立秋之音”。埙与BI(这个字我打不出 )在音色上颇为相合,正好用来比喻儒家的和为贵,中和等理论。更把一只简简单单的乐器哄抬得高贵起来。只是埙----也可能是埙的演奏者----不争气,埙的制作不标准,因此由古至今没有一首埙曲流传下来,埙在清代也慢慢失传。八十年代,随着编钟出土,古乐器开始再度横行一时,埙也得以复制重生。让我这种伪音乐爱好者也有了下手之机。
事有凑巧,正当我对埙乐兴趣正浓之时,一次到北京出差,在王府井书店找到一本刘凤山所著《埙的练习与演奏技艺》。当然是喜不自胜,兴冲冲地扛着书回到武汉。这时,对着书一看自己那只埙,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我的吹奏技巧有通鬼神之功,实在是生产工具水平低下所致。那只泥制埙实在粗鄙得很,而且由于加了哨口,吹出声音倒是容易,只是音质大受影响。一气之下,索性将埙扔到一旁,再也不顾了。
深受理论超越实践之苦,更是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感触颇深,于是四下留心寻找一只合适的埙。在网上倒是发现了不少名器,至少按广告所称一个个造型古雅、音色醇厚。惟一不足是价格之高不亚于埙的文化内涵,一只埙少则百余元,多则千余元,让人只得作罢。
倒是老天有眼,去年8月有事前往北京,瞎打乱撞居然走到了威名赫赫的潘家园市场。在一个正准备收摊走人的小贩身前发现了两只埙。黑泥陶,素色无花,虽然做工不算精巧,卖相倒也端庄。一问价钱,答曰十五元一只。听得此言,心中真是一阵窃喜。当然还是需要装模作样一番,拿起埙正好作古正经来上一曲,却发现无哨口的正版埙与我那盗版玩具是天差地别。鼓足了劲,要么不出声,要么发出一个所谓的“不规则泛音”。小贩见状倒着了急,一个劲地说可以吹响的。还示范给我瞧瞧,大约他的水平有限,加上被我一感染,居然也无法出声了。小贩一面沮丧,又怕生意作罢,主动杀价。几个回合下场,八元钱,我就捧着埙乐滋滋地回转了。在北京余下的日子,实在是难熬,寄寓他人屋檐下,整日对着埙,却不敢吹上一小声,生怕又引来什么鬼怪,惊煞了主人。
好容易回到武汉,二话不说放下行李就参研着理论著作,再次开始研究埙的演奏技艺。这只埙别看价格可怜,倒还真不赖。用不多时,吹出七声音阶,音色果然饱满充实。终于摆脱了招鬼引神的帽子。只是母亲在里屋听闻我的埙声,一个劲地纳闷,家中没有小孩,干吗一个劲地“嘘嘘”逗引小孩撒尿呀?
又是一阵子对家人耳朵的残酷折磨,家中音乐天赋最高的父亲终于一脸疑惑地问我,你干嘛用埙吹《甜蜜的家》这种洋曲子。这话虽是讥讽,却着实让我高兴了一阵,我终于可以吹出人耳可以分辩的曲子,实在是进步不小。倍受鼓舞之后,当然再接再励。特意找来些短小民歌、流行乐的曲谱,再下载些乐曲,先练练耳,再跟着扒带。没几日,便伴着杜聪的《500 Miles》埙原曲悍然滥竽充数。可以吹出些小曲来,自然是大受鼓舞,拿过个曲子就练上一阵。不久,我就发现了新问题:自己吹埙,只会吹中音区,高音区大约是埙有问题,也可能是自己吹奏水平有问题,吹出的音不准,而低音根本就不会吹。于是,只好调过头去,再度研究书本知识。终于在刘凤山的书上找到一种什么俯吹法,可以吹出低音。只是没有附图,我将那简简单单的几句反反复复看了N遍,也没能明白,如何是俯法。没办法,只能到处找些纯用中音区的曲子。
也算是机缘巧合,无意中我竟然认识了呜嘟的发明人毕寅生先生,并得到一只呜嘟。关于呜嘟那倒是另一个故事了,此处按下不表。由于呜嘟以低音为主,我便开始专用呜嘟吹以低音为主的曲子,而以埙吹中音为主,两者分工负责。这样练上一阵,虽说进益不大,肺活量倒是明显增强。于是乎,本着锻炼身体的宗旨,倒也没把学埙的事落下。只是苦了家人,平时一打开电视,呜嘟或是埙的伴奏就开始了。练到这时,也算是骑虎难上,只好只处继续搜寻些埙的资料,以图提高。
一天,父亲回家时拿回一只笛子。原来是路经一家乐器店买来的打折商品。我拿过笛子一试,居然轻轻松松发出声来。问清指法后,一口气就吹出支曲子来。当然仍是那首烂熟的《500 Miles》。当时心中不禁一得意,狂笑几声,原来我也可以做“无孔不入”的吹家,呵呵。谁料父亲劈头来上一句“千日的胡琴,百日的箫,笛子只要一上午教”。笛子这种乐器本来就是易学难精的。我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难怪古画中净是些牧童才吹笛子,而仕女则是吹箫。
倒真是天助我也,过年时,去个庙会逛时,居然又发现了卖打折箫的。当然是喜不自胜,扛回家去。由于父亲有言在先,买箫时不敢随便试吹,怕弄出笑话。想想就算买支不能响的箫,反正是打折的,损失也有限。回家,正好家中来客,宾朋满座,全是自家亲戚。座上几位见我扛支箫回来,大起雅兴,各自奏上一曲。然后连连责备,这箫买得不好,音孔放得不合适。给我打击更大的则是,会吹箫的人这么多。自己斗胆也拿来一吹,传说中难以吹响的箫,我居然也能吹响,当然只会一曲《500 Miles》。到网上一查箫的资料,实在不少。细细一读才发现,原来国内吹埙的名家大多是吹箫的高手。箫埙相通之处颇多。
吹了两天箫,回头再吹埙,收益不小,大约是明白了气息使用,吹埙时高音渐渐找到了点感觉。由于笛箫都有什么俯吹、仰吹,好象对我研究埙的低音大有用处,于是学埙兴趣再度大增,特意跑到音乐学院附近的书店找些相关资料。居然一天之内找到了好些埙的学习用书。有陆金山的,还有刘宽忍的。特别是后者,更是早闻大名。贾平凹的《废都》中写到埙乐,其是便是拜此君所赐。捧得书回家一读,才发现却是空欢喜一场。原来陆、刘两书中所述的埙与我手头的埙并不一样。形制上有些差异,比我手头的埙要么少了一只音孔,要么音孔相同、指法不同,倒不如原先买来的书有用。倒是偶然见到一句话,提到让我费解许久的俯吹法,照着新说法一试,果然吹出了低音。心中那个得意呀。马上找来《苏武牧羊》《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这种名曲。虽然结结巴巴,但终于能够搞出点响动来。算来前前后后居然花了快一年时间了。写到这里似乎这个虎头蛇尾的流水帐学埙小记也算结束了,不过我闲时打拳,闷来吹埙的快活日子才刚刚开始。我为了丢去乐盲帽子的N里长征其实只开了个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严格地说来,如果说音乐细胞可以遗传的话,玩上一两样乐器,对于我应当不算难事。我亲耳听我父亲吹过笛、箫、笙,拉过京胡、二胡、板胡、小提琴,弹过月琴。然而,长久以来我会使用的民乐乐器恐怕只有木鱼,西洋乐器只有沙锤。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从小学以来就只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恰恰相反,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是朝着素质教育的大路前进的。只是这种努力往往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方式进行演进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读大学时。由于功课不紧,我便悍然将家中的小提琴扛到了宿舍。尽管整整一个学期,我还是只能拉出音阶,不过却使得整个樱园三舍的四楼基本杜绝了睡懒觉现象。事后,我们的老师十分经典地对盖棺定论:“The instrument you can play best is recorder.”
好汉不提当年勇了,还是正经地谈谈我是如何吹起埙的吧。
我第一次听到埙的声音理论上应当是1984年。当时,家中搞来几张颇为紧俏的湖北省歌舞剧团《编钟乐舞》的演出票。为了不浪费票子,我被父母亲带进了剧场,并以不断摇晃我的身体为代价,保证我不在演出时彻底“陶醉”于音乐中,并以鼻口腔发出不经意的声响。后来我知道,中国第早的一次埙演出便是此时,演奏者是赵良山,他使用木埙演奏了仅两分钟的《哀郢》。埙的第一次走向世界的演出,我虽然不在现场,但是也一定看过现场直播。这一点也可以现存于世的我当时的作文为证:那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演奏曲目是《楚歌》。非常遗憾的是,以上一段并非回忆,而是分析。我早将与埙的这两次交往忘得精光。
事隔近二十年后,我才开始学埙。而学埙则完全出于偶然。
我的父亲经常出差,如上文所述,他是个音乐爱好者,因此每次出差到了民族地区,他就会带回些便宜且古怪的乐器来,挂在家中墙上作为装饰。去年,他由某地回来,便带回一只埙。这是一只做工粗糙的泥制埙,而且经过了改良,九个指孔、顶端吹孔处加了个哨口。正因为这个哨口,使得这只埙成了我们家中,惟一一件我可以拿起来就用的乐器。也使得,在全家的乐器演奏会中,我有机会占有一席之地。
吹出七声音阶,不算太难。既然可以吹出七声音阶,那么理论上也不会太难。问题是,每当我照着曲谱吹出自以为优美的旋律时,家人往往会掩耳而奔。有一两次,奔走不及,给我逮住后,严加拷问,他们也说不出我演奏的曲目。然而,我所选择的曲目通常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呀?
最后,父亲终于忍不住,对我的演奏水平进行了颇具文学性的总结----如果用六个字,是“惊天地、泣鬼神”;如果用四个字,是“鬼哭狼嚎”;如果用两个字,是“鬼呀----”
经历了这一次失败,我总结出两大要害。第一、革命的行为要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我还应当加强埙以及民族乐器管乐的理论修养。第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还应当搞一只象样一点的埙来。毕竟生产资料的改善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嘛。
作为一个现代人,理论的提高当然离不开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了。于是,上班时间多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充分利用单位的网络资源寻找埙的各种资料。感谢因特网,在短短几天内,我就找到了N个关于埙的网站,下载了N多埙的学习指南和埙曲。这一场实践后来被证明是大有益处的。首先,下载的埙曲之多几乎包括了现在所有正式发行过的埙乐演奏。其风格、内容则包括了古今中外各类题材。更可怕的是学习指南,下载后一细读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埙的了解之少,实在可怜。埙有六孔、八孔、九孔、十孔、十一孔、十二孔、十六孔等多种形式。最早的埙居然是七千多年前的,是从河姆渡挖出来的。其实埙原先不是乐器,而是武器。是先人用绳子拴着砸野兽用的,只是后来发现这东西可以吹出声来,才渐渐成了乐器。自然埙上的孔也就越来越多了。有意思的是,埙这件乐器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其音乐表现力也是不相上下。中国的古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八音: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埙是土音之中的惟一乐器。而由于埙的制作过程中是用水和泥土,然后放在金属器皿中用木生火制作,可谓是五行齐全。也就不得不由着古代理论家们天马行空的玄思一阵了。加上埙的音色主要处于中音区,和人声相近。古代音乐理论又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一说,埙的地位就更为特殊了。偏生好事的儒家又喜欢装神弄鬼,总结出埙作为土音是什么“立秋之音”。埙与BI(这个字我打不出 )在音色上颇为相合,正好用来比喻儒家的和为贵,中和等理论。更把一只简简单单的乐器哄抬得高贵起来。只是埙----也可能是埙的演奏者----不争气,埙的制作不标准,因此由古至今没有一首埙曲流传下来,埙在清代也慢慢失传。八十年代,随着编钟出土,古乐器开始再度横行一时,埙也得以复制重生。让我这种伪音乐爱好者也有了下手之机。
事有凑巧,正当我对埙乐兴趣正浓之时,一次到北京出差,在王府井书店找到一本刘凤山所著《埙的练习与演奏技艺》。当然是喜不自胜,兴冲冲地扛着书回到武汉。这时,对着书一看自己那只埙,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我的吹奏技巧有通鬼神之功,实在是生产工具水平低下所致。那只泥制埙实在粗鄙得很,而且由于加了哨口,吹出声音倒是容易,只是音质大受影响。一气之下,索性将埙扔到一旁,再也不顾了。
深受理论超越实践之苦,更是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感触颇深,于是四下留心寻找一只合适的埙。在网上倒是发现了不少名器,至少按广告所称一个个造型古雅、音色醇厚。惟一不足是价格之高不亚于埙的文化内涵,一只埙少则百余元,多则千余元,让人只得作罢。
倒是老天有眼,去年8月有事前往北京,瞎打乱撞居然走到了威名赫赫的潘家园市场。在一个正准备收摊走人的小贩身前发现了两只埙。黑泥陶,素色无花,虽然做工不算精巧,卖相倒也端庄。一问价钱,答曰十五元一只。听得此言,心中真是一阵窃喜。当然还是需要装模作样一番,拿起埙正好作古正经来上一曲,却发现无哨口的正版埙与我那盗版玩具是天差地别。鼓足了劲,要么不出声,要么发出一个所谓的“不规则泛音”。小贩见状倒着了急,一个劲地说可以吹响的。还示范给我瞧瞧,大约他的水平有限,加上被我一感染,居然也无法出声了。小贩一面沮丧,又怕生意作罢,主动杀价。几个回合下场,八元钱,我就捧着埙乐滋滋地回转了。在北京余下的日子,实在是难熬,寄寓他人屋檐下,整日对着埙,却不敢吹上一小声,生怕又引来什么鬼怪,惊煞了主人。
好容易回到武汉,二话不说放下行李就参研着理论著作,再次开始研究埙的演奏技艺。这只埙别看价格可怜,倒还真不赖。用不多时,吹出七声音阶,音色果然饱满充实。终于摆脱了招鬼引神的帽子。只是母亲在里屋听闻我的埙声,一个劲地纳闷,家中没有小孩,干吗一个劲地“嘘嘘”逗引小孩撒尿呀?
又是一阵子对家人耳朵的残酷折磨,家中音乐天赋最高的父亲终于一脸疑惑地问我,你干嘛用埙吹《甜蜜的家》这种洋曲子。这话虽是讥讽,却着实让我高兴了一阵,我终于可以吹出人耳可以分辩的曲子,实在是进步不小。倍受鼓舞之后,当然再接再励。特意找来些短小民歌、流行乐的曲谱,再下载些乐曲,先练练耳,再跟着扒带。没几日,便伴着杜聪的《500 Miles》埙原曲悍然滥竽充数。可以吹出些小曲来,自然是大受鼓舞,拿过个曲子就练上一阵。不久,我就发现了新问题:自己吹埙,只会吹中音区,高音区大约是埙有问题,也可能是自己吹奏水平有问题,吹出的音不准,而低音根本就不会吹。于是,只好调过头去,再度研究书本知识。终于在刘凤山的书上找到一种什么俯吹法,可以吹出低音。只是没有附图,我将那简简单单的几句反反复复看了N遍,也没能明白,如何是俯法。没办法,只能到处找些纯用中音区的曲子。
也算是机缘巧合,无意中我竟然认识了呜嘟的发明人毕寅生先生,并得到一只呜嘟。关于呜嘟那倒是另一个故事了,此处按下不表。由于呜嘟以低音为主,我便开始专用呜嘟吹以低音为主的曲子,而以埙吹中音为主,两者分工负责。这样练上一阵,虽说进益不大,肺活量倒是明显增强。于是乎,本着锻炼身体的宗旨,倒也没把学埙的事落下。只是苦了家人,平时一打开电视,呜嘟或是埙的伴奏就开始了。练到这时,也算是骑虎难上,只好只处继续搜寻些埙的资料,以图提高。
一天,父亲回家时拿回一只笛子。原来是路经一家乐器店买来的打折商品。我拿过笛子一试,居然轻轻松松发出声来。问清指法后,一口气就吹出支曲子来。当然仍是那首烂熟的《500 Miles》。当时心中不禁一得意,狂笑几声,原来我也可以做“无孔不入”的吹家,呵呵。谁料父亲劈头来上一句“千日的胡琴,百日的箫,笛子只要一上午教”。笛子这种乐器本来就是易学难精的。我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难怪古画中净是些牧童才吹笛子,而仕女则是吹箫。
倒真是天助我也,过年时,去个庙会逛时,居然又发现了卖打折箫的。当然是喜不自胜,扛回家去。由于父亲有言在先,买箫时不敢随便试吹,怕弄出笑话。想想就算买支不能响的箫,反正是打折的,损失也有限。回家,正好家中来客,宾朋满座,全是自家亲戚。座上几位见我扛支箫回来,大起雅兴,各自奏上一曲。然后连连责备,这箫买得不好,音孔放得不合适。给我打击更大的则是,会吹箫的人这么多。自己斗胆也拿来一吹,传说中难以吹响的箫,我居然也能吹响,当然只会一曲《500 Miles》。到网上一查箫的资料,实在不少。细细一读才发现,原来国内吹埙的名家大多是吹箫的高手。箫埙相通之处颇多。
吹了两天箫,回头再吹埙,收益不小,大约是明白了气息使用,吹埙时高音渐渐找到了点感觉。由于笛箫都有什么俯吹、仰吹,好象对我研究埙的低音大有用处,于是学埙兴趣再度大增,特意跑到音乐学院附近的书店找些相关资料。居然一天之内找到了好些埙的学习用书。有陆金山的,还有刘宽忍的。特别是后者,更是早闻大名。贾平凹的《废都》中写到埙乐,其是便是拜此君所赐。捧得书回家一读,才发现却是空欢喜一场。原来陆、刘两书中所述的埙与我手头的埙并不一样。形制上有些差异,比我手头的埙要么少了一只音孔,要么音孔相同、指法不同,倒不如原先买来的书有用。倒是偶然见到一句话,提到让我费解许久的俯吹法,照着新说法一试,果然吹出了低音。心中那个得意呀。马上找来《苏武牧羊》《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这种名曲。虽然结结巴巴,但终于能够搞出点响动来。算来前前后后居然花了快一年时间了。写到这里似乎这个虎头蛇尾的流水帐学埙小记也算结束了,不过我闲时打拳,闷来吹埙的快活日子才刚刚开始。我为了丢去乐盲帽子的N里长征其实只开了个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